怀才不遇的古人

作者&投稿:郜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怀才不遇的名人有哪些啊?~

一、王勃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
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
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二、唐伯虎
唐伯虎,原名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11岁的时候,他的琴、书、画、乐便声名远播。16岁的时候夺得了童子试的第一名,29岁的时候,又得了乡试第一名。
被人称誉为“天授奇颖,才锋无前”的“江南奇士”。唐伯虎少年俊才,博雅多识,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唐伯虎才气横溢,但并不风流,他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
在绘画上,唐寅擅长山水,又工画人物,尤其是精于仕女,画风既工整秀丽,叉潇洒飘逸,被称为“唐画”,为后人所推崇。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从此开始消磨一直,无心上进。唐伯虎晚年生计日益艰难,不得不靠卖书鬻画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需。
但由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那赖以足岁的“笔砚生涯”几乎难以为继。他常常陷入断炊绝粮、“三日无烟”的窘境。
三、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四、杜甫
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五、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 ,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参开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伯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商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

古人怀才不遇的典故有屈原、冯唐、杜甫、陆游、辛弃疾等。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2、冯唐
一次汉文帝乘车遇到冯唐,谈到赵将李齐才能,并感慨自己没有廉颇、李牧一样的将领去抵御匈奴的侵犯。冯唐直言道:“即使汉文帝有这样的将领,也不会任用。”汉文帝大怒,并起身回宫。之后文帝召见并指责其当众羞辱自己,冯唐道歉说:“我这个鄙陋的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汉景帝即位后,冯唐被任命为楚相,但很快被罢免。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即位。当时匈奴犯边,帝广征贤良,虽然冯唐再次被举荐,可是已经九十多岁了,只能任命其子冯遂为郎。
因为冯唐出仕尚晚,且因汉武帝求贤时已经年过古稀,心有余而力不足。后世学者文人通常用冯唐来形容“老来难以得志”。
3、杜甫
杜甫少年时代家境优渥,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怀才不遇,晚年饱经战乱。大历五年(770年),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郁郁而终。
四、陆游
开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
嘉定二年(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五、辛弃疾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府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初十(10月3日),辛弃疾抱憾而终,享年六十八岁。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屈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弃疾 (南宋将领、词人)

  最怀才不遇的文人 多情诗人李商隐和“牛李党争”
  星岛环球网 www.singtaonet.com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一首不经意的《锦瑟》诗,近乎无题,却给后世的人们带来无穷的借题发挥的想象空间。

  如果仅把李商隐当作一个多情善感的诗人来看的话,依我之见那是对李商隐的一种误读,李商隐固然生于晚唐社会的动荡年代,从其一生来看,短短46年的生命竟跨越了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六代帝王,可见时局变化之纷繁复杂,而其壮年之时也恰深处于晚唐社会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的政治背景之中,但是,从历史的规律来看,乱世出英雄,深潭藏蛟龙,此时又何尝不是胸怀抱负,志存高远的男儿们建功立业,一展宏图的历史机遇?据说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为了避开五代十国在北方的战乱,曾一度逃到江南,其后遇到一位洞悉世事的高僧,高僧点化他说:好男儿应当知难而上,江南繁华地固然富庶安逸,但是难以成就帝王之业,中原地区虽战乱频仍,但正是奇男子谋取霸业之所在,看你长的龙行虎步,鼻直口阔,何不投奔枭雄,成就霸业呢?赵匡胤深以为然,果然开基建制,铸就大宋江山,此为后话。

  表面来看,李商隐生不逢时,朝廷上下,朋党为奸,政治环境可谓恶劣,从另一角度而言,又生当其时,太平盛世又何需经天纬地之才呢?事实上,李商隐也并非专事缠绵悱恻的花间诗词的高手,在他16岁时,便以《才论》和《圣论》两篇文章声名鹊起,并颇受当时文坛领袖,朝廷重臣令狐楚的赏识,从而中进士,入政坛,崭露头角,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一诗更是以高屋建瓴的角度客观描述了唐王朝从创立到唐文宗的全部社会历史,是晚唐社会首屈一指的政论长诗,由此观之,李商隐的仕途前程可谓是一片看好啊!

  “牛李党争”是晚唐社会无法挥去的一抹乌云,和北宋末年的变法派和保守派,明朝末年的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党争一样,颇受史家微词和诟病,以牛僧儒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政治派别,在晚唐本来就区促和逼仄的政治空间中,更是刀光剑影,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直杀的天昏地暗,不可开交,直至江山崩塌,社稷倾覆。锋芒初显的少年李商隐在晚唐政坛中初试身手便掉进了这个巨大的政治漩涡,迎接他的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繁花似锦,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美好前程,却是一个始料未及的身不由己,命运多舛的坎坷历程。

  公元837年,也就是李商隐进士及第的那一年,他的恩人令狐楚溘然离世,失去依靠的李商隐离开令狐家族投奔至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麾下,并娶其女为妻,从表面上来看,在当时牛李党争还远没有发展到极致的背景之下,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会大大增加李商隐的政治资本和人脉资源,但是,后来事态发展的曲折和轮回却是让人始料未及的,令狐家族逐渐发展成为牛党的中坚势力,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这位李商隐多年的好友高居唐宣宗的宰相一职,而王茂元则发展成为李党一派,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并努力保持独立立场的诗人而言(此乃大多数艺术家的天性),李商隐并无门户和党派的偏见,却不得不背负着令狐家族骂他“忘恩负义”的罪名同时又要承受和应付着李党一派的百般拉拢,其内心的苦状可想而知,虽然,诗人曾努力的修补他与令狐家族的关系,正如他于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的秋天寄给令狐绹的一首诗中所云: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寄令狐郎中》)。诗中诗人贴切的将两人的关系比作嵩山的云(诗人闲居在洛阳)和秦地的树(令狐绹在长安高居右司郎中),彼此已经久久的隔膜了,我千里迢迢的收到你寄来的书信,莫要问我这位梁园的旧客近况如何,我就像茂陵秋雨中一脸病容的司马相如一样。诗人曾是令狐家的旧客,在此用梁园和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可谓是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我一直都在揣测着令狐绹看到这封信时的感受,但是,我没有看到令狐绹给他的回信,也不知是否给他回了信,但更大的可能是:没有回信,对于大多数政治家而言,“敏于行而纳于言”是一条金科玉律。

  对于深处于现代商业社会的我们而言,李商隐守着如此多的权力和人脉上的资源竟还沦落到潦倒的地步,实在令人不解,如果历史可以大胆假设的话,我们不妨替李商隐安排一下他的政治选择,一、当时如果他能义无返顾的投奔牛党,与令狐家族一脉相承,势必稳居高位,权力显赫,但是,付出的代价是:他就要昧着良心看着令狐绹们将他心目中的政治偶像李德裕一贬再贬,直至贬死于海南任上,他能做得到吗?二、如果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念(李商隐事实上倾向于李党,但有点三心二意),完全投奔至李党的麾下,那么他不但要背负沉重的“忘恩负义”的十字架,同时要随时准备着在李党得势后对牛党人士进行毫不手软的大张挞伐,他又能做得到吗?或许还有另外一个假设,假如李商隐采取骑墙的政治策略呢?这可是一个高明的“不倒翁”的策略,他完全可以继续成为“牛党”宰相的至交和故友,也同时不影响他成为“李党”封疆大吏的乘龙快婿,这样,无论牛党还是李党上台执政,他都可以稳坐“钓鱼台”,居“庙堂”之高,而不是贬“江湖”之远,他又能做得到吗?但是,假设终归只能是假设,而理想主义的诗人们也终究是为理想主义而存在着的,不如此,怎能会有如此多的打动千万人的动人篇章留存后世呢?李商隐终究选择了一条独立的,自我负责的,也是自我救赎的但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的道路,他在如火如荼的党争面前,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立,理性和超然的立场,并不因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好恶而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李商隐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逼离开了朝廷,远离了京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的幕僚生活,其困境和情状或许只有200年后北宋末年的苏轼能与之“媲美”,苏轼虽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但是私交甚笃,因此,王安石在台上时,苏轼因攻击新法而被一贬再贬,而王安石下台后,司马光尽废新法,苏轼又不满司马光的教条和武断,依旧被一贬再贬。

  后世大多数的人们都将李商隐的《锦瑟》诗归列为一首寓意深刻,缠绵悱恻的并充满神秘色彩的爱情诗,而一些考据学家们从浩繁的古纸堆里更是发掘出李商隐彼时彼刻所遭遇的感情纠葛以资证明云云,而我更愿意认为它是一首政治寓言诗,一首表达了诗人“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崔珏的《哭李商隐》)的怅惘和对波谲云诡的政治规则的困惑和迷惘。而我更认为,这种困惑和迷惘并不是李商隐所独有的,而是中国几千年政治生态中士大夫们所普遍拥有的状态,何妨命名为“李商隐困境”?

  公元2004年至公元2005年,一场沸沸扬扬的“郎顾之争”

  似乎以当事一人的锒铛入狱和主流经济学家的缄默不语有了终结,虽然这种争论还远远不能称得上是“党争”,充其量只能算是类似于西汉初的“盐铁论”之辩,属具体的政策路线之争,但是在这场眼花缭乱的纷争之中,网络媒体的其势汹汹,主流媒体的言之凿凿,正方反方的轮番上阵,粉墨登场,还着实谋杀了记者们不少的菲林和网友们不少的宝贵时间,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有其公论,也远非此文所能探究得了,而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也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其中的主流经济学家们在论争中所普遍遭遇的“李商隐困境”,这是深处于一个庞大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中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回避的“困境”,

  因为他们日渐处于一个利益诱惑和社会阶层分化组合的大背景之中,处于一个钞票和鼠标无法得兼,庙堂和江湖无法得兼,所谓的主流民意和所谓的非主流民意之间存在着巨大鸿沟的背景之下,处于这个漩涡中心的他们必须为自己贴上适当的标签,可以是自愿贴上的,也可能是被动贴上的,但是无论如何,一旦贴上了标签,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固定符号的意义,除非他们更愿意像李商隐那样享受自己的独立选择所带来的新的“困境”,这一点无论如何是郎先生们所无法理解和体会到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至多只能算是这个巨大变革进程的旁观者,而不是身临其境的参与者。

  当我们记住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以《无题》为名的缠绵诗句时,千万不要忘了他的“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趋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振聋发聩的警示之语,更不要忘了他在“无题”之下的诸多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或许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中,士大夫阶层所能给我们传承的最宝贵的现实遗产,那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有人说,中国几千年中,最懂爱情的当数李商隐,最懂女人的当数曹雪芹,其实,依我之见,真正懂得政治的并懂得“囚徒困境”的也非他二人莫属。(文/侯兴国)
  http://www.singtaoweb.com/arts/t20060919_334818.html

屈原。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
E
屈原
赴湘流
(跳河了)

我挺喜欢李商隐的好多诗~!


有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除了韩愈),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名言!!
一些放荡不羁的文人和那些穷困潦倒的文人基本上都是古代怀才不遇的人 像竹林七贤,李商隐,吴承恩,吴敬梓等人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是明朝人,他的曾祖和祖父都做过官,到他父亲那一代却以卖花线花边为生。吴承恩小时候就有文名,是他们家乡的天才儿童,「性敏多慧,博极群书」,名震一时,这样的才子...

才能被埋没后来成功的名人有那些?
才能被埋没后来成功的名人有那些,如下:(1)陈子昂之怀才不遇--孤寂。“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的陈子昂,少时就有“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的政治热情。金榜后,他力主息兵、减刑、反贪、轻役,终因多次进谏而触怒龙颜,反遭贬谪。于是登幽州台愤懑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有没有古人怀才不遇的事例?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诗里都有诗人的怀才不遇心情 ...

有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及他们的作品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

有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除了韩愈),他们的作品以及他们的名言!!
屈原<<离骚>> 贾谊<<过秦论>> 司马迁<<史记>> 陶渊明<<桃花园记>> 杜甫<<杜子美文集>> 苏轼<<东坡文集>> 徐渭<<徐文长文集>>

古代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人很多.有哪
东晋陶渊明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 唐代的时候李贺号称鬼才,可惜科举的时候却因为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出不了仕,当不了官早早的就死了 还有李白,一代诗仙,自负有经纬才能,可惜唐明皇只把他当作御用文人,之后又碰到安史之乱,终究怀才不遇。清代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却终究出身罪家,...

古代怀才不遇者
怀才不遇的古人不要太经典、人人都随口而来的要有相关事例、诗词谢谢... 怀才不遇的古人不要太经典、人人都随口而来的要有相关事例、诗词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匿名用户 2013-12-18 展开全部 多情诗人李商隐和“牛李党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没有遇见伯乐的古人有哪些
你好,太多了!怀才不遇 李商隐、辛弃疾、屈原能做九歌、离骚而楚怀王不用,流放,郢都城破后抱石成江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是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年轻时遇到文帝喜欢老成持重的,不赏识他,年稍长而景帝又喜欢年轻的,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 李广马上功夫赫赫有名,可惜不是...

怀才不遇的人故事100字
C. 古代怀才不遇刻苦求学的人的故事 1, "闻鸡起舞”,这是东晋著名爱国将领祖逖与刘琨自勉奋发的故事,出自《晋书 祖逖传》。 2, 立雪程门 程是指宋代理学家程颐。立雪是指学徒站在雪中虔诚求道。“程门立雪”的原意是说:冒着大雪在程颐门前站着。用来形容尊敬老师,虔诚求教。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诗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般认为,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祖籍甘肃成纪,他才华横溢,"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狂放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风骨傲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他也是最怀才不遇的李白。 李白求官记 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

雨城区15646588074: 古代怀才不遇的例子 -
凌豪戊四: 怀才不遇的有很多啊:譬如说苏轼,连续被贬3次,越贬越远,最后甚至到了海南,可怜一代文豪; 还有韩愈,写了著名的马说,但他还算是运气好的,最后得到了任用; 唐朝诗人大都没有重用,李白、杜甫,还有刘禹锡…… 辛弃疾当年自创飞虎军,威震敌胆,但最后却身老沧州……

雨城区15646588074: 古代人中哪些是“怀才不遇”的人 -
凌豪戊四: 刘永,杜甫,李白,陶渊明,

雨城区15646588074: 史上都有哪些怀才不遇的名人? -
凌豪戊四: 凡是有抱负的文人,都有其性格的局限性,在针对某些问题,阐明自己观点的时候,大都是刚直不阿,直陈真伪.所以,那些当权者听不进忠言善语,最终遭贬.这些人都是怀才不遇的,有李白,杜甫,所有你可以想到的所谓大家,空有报国志,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在官场纵横驰骋 这些人为书胸意,斟贬时弊,只能以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李白、杜甫、李商隐、王维、陶渊明、屈原、霍去病等等!

雨城区15646588074: 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有哪些 -
凌豪戊四: 孔子圣贤,周游艰苦;韩非禀法,客死秦宫. 屈原抱恨,沉江而死;贾谊藏忧,英年早丧. 李白清高,鸿志难图;李贺苦痛,因讳而抑.

雨城区15646588074: 历史上有哪些怀才不遇的人? -
凌豪戊四: 屈原为何投江自杀 就因为这个 苏轼怀有一身才气 但是朝廷却不重用 李白 杜甫,辛弃疾,陆游 等也是类似 屈原:离骚,天问,九歌

雨城区15646588074: 有没有古人怀才不遇的事例? -
凌豪戊四: 这样的人有很多,自然也有很多事.著名爱国诗人屈原虽然有着满腔热血,但由于朝廷腐败,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诗人的诗中更是数不胜数.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雨城区15646588074: 古代有谁有才华而不被人赏识或被贬?如不被人赏识:韩愈的《马说》 -
凌豪戊四:[答案] 韩愈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散文尤为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 三年后李白因遭谗毁,自请还山,离开长安.他只能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

雨城区15646588074: 古代都有哪些文人墨客怀才不遇? -
凌豪戊四: 本人觉得最坏才不遇的乃是屈原 屈原为何投江自杀 就因为这个 苏轼怀有一身才气 但是朝廷却不重用 李白 杜甫,辛弃疾,陆游 等也是类似 韩信刚开始也是一样 跨下之辱就反应了 好多好多千里马就因为没有伯乐而遗憾终身

雨城区15646588074: 古代有哪些怀才不遇的人 -
凌豪戊四: 怀才不遇的很多,大部分都是没大才,要么就是不懂的隐忍拽不住时机.抑郁而终的人活该啊.岳飞的才能得到了施展,因为有才而遭嫉妒.李白的才能也有施展的地方,但是因为它的狂傲而被赶了出来 很多文人的功底不错,但是英年早逝王勃 李贺就是 陶渊明是自己隐居

雨城区15646588074: 你知道哪些古代文人怀才不遇 -
凌豪戊四: 李白,杜甫,苏轼,蒲松龄,陶渊明 你想得出来的大家,大部分都是怀才不遇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