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具体指什么地方,中原一词的由来?

作者&投稿:褚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是指什么地方?~

中原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先后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

扩展资料
中国有历史记载或考古证据表明较长时间的主要政权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区占据四个,分别是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
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
中原作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孕育出了许多文化圣人,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苏秦、鬼谷子、商鞅、张良、贾谊、张衡、杜甫、韩愈、吴道子、岳飞等等历史名人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思维,创制了一大批经典著作,成为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丰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原

开始的时候,只指河南一带,属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后来,意义逐渐扩大,尤其是面对北方草原民族侵略时,中原代指中国,整个国家。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
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

黄帝从小聪明好学,拜华盖为师。学习治国方略及军事地理知识,立志要统一各部落,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园。长大后被涌为部落首领,带领部落人员东征西战,以保领地的安全。
同时代的炎帝做为另一部落首领,善于搞生产、科技,不善带兵打仗,便主动和黄帝联合结盟,史称炎、黄二帝。结盟后的炎帝、黄帝各有分工,炎帝负责后方生产、黄帝负责前方征战。当时在陕西一带的蚩尤部落发展很快,善于冶炼、制造兵器,经常骚扰炎黄部落。黄帝决心消灭蚩尤一统天下,但蚩尤仗着武器精良又贯使妖术,黄帝久战不能取胜。后来黄帝在老师华盖的指点下到王屋山主峰琼林台设坛祭天(琼林台因黄帝在此祭天改叫天坛),感动西天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传授《阴符册》等兵书。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天下,扩大了部落,为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一个王朝建立以后,称夏王朝。人们为了纪念黄帝老师华盖的丰功伟绩,也称王朝之属地为“华夏大地”,在王屋山华盖所居过的山峰叫“华盖峰”。黄帝战胜蚩尤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夏朝之都原城(在今济源城北)属冀州辖。冀州在九州之中,也称“中州”,原城又在冀州之中故称“中原”。因“原城”是华夏之都又在天下之中,也称“中华”。这便是“炎黄”、“华夏”、“中华”、“中州”、“中原”的来历。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中原一词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间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我们先来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词语。《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兽的数量之多。《诗经·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尸骨暴露在原野。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战国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观作者之意“中原”在这里显然是原野之意。《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这里的中原也不是指中原地区,中是中心之意,原是原野之意,泛指国内农业发达的中心地区。《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云:“以宝玉收,譬之犹暴骸中原也。”意即人死后用宝玉殓死者,就像是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上一样。《楚辞·九思·悼乱》中有“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之句,所指也是在原野中盘桓。
也就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中原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汉书》卷六十四上《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者史书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严助劝解说:“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后汉书》卷二十八《冯衍传》)在《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还保留着原始的意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当孙权将称尊号告知蜀汉时,有人认为应当与其绝交,诸葛亮认为“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汉晋春秋》)陈寿评价诸葛亮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宝鼎二年夏,孙皓建造宫室,“农守并废”,华核上疏劝谏云:“今当角力中原,以定强弱,正于际会,彼益我损,加以劳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忧。”(《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华核传》)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涉及“中原”一词就有55卷,出现了92次,其中《纪》出现2次,《志》出现了12次,《载记》出现30次,《传》48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兹略举数例,在《晋书》志中的词语“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的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的中原情结。
即使当时从北方大漠地区兴起的北魏王朝,也仍然继承了关于中原地区的理念,将黄河中游地区称为中原,这在《魏书》中频频见诸记载,《魏书》卷一《序纪·平文帝纪》记载,当平文帝闻听刘曜杀晋愍帝,对属下说:“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道武帝广泛吸纳汉人进入统治群体,史称“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人得自尽,苟有微能,咸蒙叙用”。(《魏书》卷二《太祖纪》)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诏禁止同姓为婚,他在总结以前诸帝之所以没有禁止这一现象时说:“皇运初基,中原未混,拨乱经纶,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后遂因循,迄兹莫变。”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禄制时,他总结当时北魏社会的状况是“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孝明帝在孝昌二年十一月闰月下诏云:“顷旧京沦覆,中原丧乱,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魏书》卷八《肃宗纪》)这几条材料说明北魏统治者对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在《魏书》的传中多次出现“中原崩否”、“中原丧乱”、“仍乱中原”、“中原荡然”、“中原作战斗之场”、“中原无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经营中原”、“中原始平”、“跨据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带”等说法,均已证明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经是一个地区。在《周书》、《北齐书》中也都把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看待。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来的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如宋代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就蕴含了南宋人对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结,可以与六朝人相比。中华书局影印1936年版的《辞海》释“中原”一词云:“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据上述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综合上文所论,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中原地区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相互出现,这就是两汉时期的史书中,中原一词不能完全指中原地区的原因。到了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王朝覆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因而过去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开始作为一个地区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来。

黄帝从小聪明好学,拜华盖为师。学习治国方略及军事地理知识,立志要统一各部落,建立一个完整的家园。长大后被涌为部落首领,带领部落人员东征西战,以保领地的安全。

同时代的炎帝做为另一部落首领,善于搞生产、科技,不善带兵打仗,便主动和黄帝联合结盟,史称炎、黄二帝。结盟后的炎帝、黄帝各有分工,炎帝负责后方生产、黄帝负责前方征战。当时在陕西一带的蚩尤部落发展很快,善于冶炼、制造兵器,经常骚扰炎黄部落。黄帝决心消灭蚩尤一统天下,但蚩尤仗着武器精良又贯使妖术,黄帝久战不能取胜。后来黄帝在老师华盖的指点下到王屋山主峰琼林台设坛祭天(琼林台因黄帝在此祭天改叫天坛),感动西天王母派九天玄女下凡传授《阴符册》等兵书。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天下,扩大了部落,为建立国家奠定了基础。第一个王朝建立以后,称夏王朝。人们为了纪念黄帝老师华盖的丰功伟绩,也称王朝之属地为“华夏大地”,在王屋山华盖所居过的山峰叫“华盖峰”。黄帝战胜蚩尤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夏朝之都原城(在今济源城北)属冀州辖。冀州在九州之中,也称“中州”,原城又在冀州之中故称“中原”。因“原城”是华夏之都又在天下之中,也称“中华”。这便是“炎黄”、“华夏”、“中华”、“中州”、“中原”的来历。
中原地区的概念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原”一词由过去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转向了专指黄河中下游的一段地区。究竟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中原一词专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根据现存的史料分析,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到六朝时期中原一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的地区名词。因为从相关的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原一词在这一时间开始,有时指原野,有时指中原地区,而到后期已经是专指中原地区了。
我们先来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词语。《诗经·小雅·吉日》曰:“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这里的“中原”是指“原中”,作者在这里描述原野之中野兽的数量之多。《诗经·小雅·小宛》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是描写民众在原野中采摘豆子。春秋时期,中原一词仍有原野之意,越王句践在会稽之围解除后,向百姓谢罪时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国语·越语上》)这里是说因战争使百姓死后尸骨暴露在原野。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以后,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在与吴国作战时,面对吴军一日五次挑战,越王准备答应时,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这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战国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况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之语。这里虽然是教统治者如何治国,但观作者之意“中原”在这里显然是原野之意。《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这里的中原也不是指中原地区,中是中心之意,原是原野之意,泛指国内农业发达的中心地区。《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云:“以宝玉收,譬之犹暴骸中原也。”意即人死后用宝玉殓死者,就像是把尸体暴露在原野上一样。《楚辞·九思·悼乱》中有“便旋兮中原,仰天兮增叹”之句,所指也是在原野中盘桓。
也就是在春秋时期,中原一词开始有中原地区的意思出现。《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国,受到楚成王的厚待,当问及如何报答楚国时,重耳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这里的中原就有地区的含义在内。《国语·晋语三》记载,在是否纳晋君问题上,有人主张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雠。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这里的中原有中原诸侯国之意。公元482年,吴王夫差与晋、鲁、周在黄池盟会后,吴王取得了诸侯国的霸主地位,吴王令“王孙苟告劳于周”,其中有一句话说“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远我一二兄弟之国。吾先君阖庐不贳不忍,被甲带剑,挺铍搢铎,以与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举。天舍其衷,楚师败绩,王去其国,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迹中所提到的中原,是地理意义上的概念。
大约到汉代,中原一词较多指中原地区。汉景帝时期所发生的七国之乱,主父偃评价说:“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是因为“先帝之德泽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境外之助”。(《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这里的中原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徐乐在上书汉武帝时曾经对“瓦解”作解释时提到中原,“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七国谋为大逆,号皆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威足以严其境内,财足以劝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权轻于匹夫而兵弱于陈涉也。当是之时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乐俗之民众,故诸侯无竟外之助。此之谓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汉书》卷六十四上《徐乐传》)这里是说吴楚诸王在中原被擒。
当然汉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词指原野者史书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时曾说:为了传土于子孙,名扬后世,“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汉武帝在进攻南越之前,严助劝解说:“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渍山谷,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晁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进攻山东的赤眉军,廉丹征求冯衍的意见时,冯衍要他静观时变,并劝说:“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后汉书》卷二十八《冯衍传》)在《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后汉书》卷六十五《皇甫规传》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还保留着原始的意义。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区。当孙权将称尊号告知蜀汉时,有人认为应当与其绝交,诸葛亮认为“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伐,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汉晋春秋》)陈寿评价诸葛亮说:“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苞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宝鼎二年夏,孙皓建造宫室,“农守并废”,华核上疏劝谏云:“今当角力中原,以定强弱,正于际会,彼益我损,加以劳困,此乃雄夫智士所以深忧。”(《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华核传》)到了晋朝特别是东晋时期,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开始为人们广泛接受。据不完全统计,《晋书》中涉及“中原”一词就有55卷,出现了92次,其中《纪》出现2次,《志》出现了12次,《载记》出现30次,《传》48次,而以东晋时期出现的频率最高,且大多与晋朝君臣光复中原的志向有关,兹略举数例,在《晋书》志中的词语“中原沦没”、“中原乱离”、“中原覆没”、“死亡漫于中原”、“中原丧乱”、“中原大乱”、“克复中原”、“中原向化”、“中原无所请命”等等,这些词语既透露出东晋人的中原情结,也反映了东晋时期中原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固定的地理单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等王朝都沿用了东晋以来关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着浓厚的中原情结。
即使当时从北方大漠地区兴起的北魏王朝,也仍然继承了关于中原地区的理念,将黄河中游地区称为中原,这在《魏书》中频频见诸记载,《魏书》卷一《序纪·平文帝纪》记载,当平文帝闻听刘曜杀晋愍帝,对属下说:“今中原无主,天其资我乎?”道武帝广泛吸纳汉人进入统治群体,史称“帝初拓中原,留心慰纳,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人得自尽,苟有微能,咸蒙叙用”。(《魏书》卷二《太祖纪》)孝文帝太和七年十二月下诏禁止同姓为婚,他在总结以前诸帝之所以没有禁止这一现象时说:“皇运初基,中原未混,拨乱经纶,日不暇给,古风遗朴,未遑厘改,后遂因循,迄兹莫变。”太和八年六月在班行俸禄制时,他总结当时北魏社会的状况是“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孝明帝在孝昌二年十一月闰月下诏云:“顷旧京沦覆,中原丧乱,宗室子女,属籍在七庙之内,为杂户滥门所拘辱者,悉听离绝。”(《魏书》卷八《肃宗纪》)这几条材料说明北魏统治者对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的认识是非常清楚的。在《魏书》的传中多次出现“中原崩否”、“中原丧乱”、“仍乱中原”、“中原荡然”、“中原作战斗之场”、“中原无主”和“平中原”、“定中原”、“征中原”、“中原既平”、“中原稍定”、“光宅中原”、“移宅中原”、“光化中原”、“经营中原”、“中原始平”、“跨据中原”、“中原兆建”以及“中原冠带”等说法,均已证明北魏人的心目中,中原已经是一个地区。在《周书》、《北齐书》中也都把中原作为一个地区看待。
上述论证表明从东晋南北朝以来,中原地区已经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后来的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如宋代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就蕴含了南宋人对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结,可以与六朝人相比。中华书局影印1936年版的《辞海》释“中原”一词云:“古称河南及其附近之地为中原,至东晋南宋亦有统指黄河下游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据上述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辞源》解释“中原”云:“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综合上文所论,我们认为,中原地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终被人们认可和接受,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大约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中原地区作为地理意义上的概念,但是并没有被人们所接受。经过两汉时期的发展,中原一词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相互出现,这就是两汉时期的史书中,中原一词不能完全指中原地区的原因。到了六朝时期,由于西晋王朝覆亡,黄河流域被少数民族占领,大批居民南迁,这些离乡背井的人虽然漂泊在异乡,但仍然时时刻刻不忘故土,因而过去不被人们提起或看重的“中原”开始作为一个地区频频出现在人们的口头上来。


关东原野是指什么地方?
关东原野是指东北平原。关东原野是一遍肥沃的黑土地。我国的关东是指的山海关以东的大遍辽阔土地,就是现在的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我国石油重要产区,更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关东原野的土地以史前火山爆发后的火山灰沉积而成,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的关东原野 关东原野就是现在的...

原乡本意是什么?
所以对个人而言,家乡是居住的地方,故乡是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原乡是祖先居住过的地方。没有迁居过的人是没有故乡的。近义词:1、故乡 拼音:[ gù xiāng ]释义: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家乡;老家。2、故土 拼音:[ gù tǔ ]释义:故乡:怀念~。~难离。

原处的读音原处的读音是什么
原处的读音是:yuánchù。原处的拼音是:yuánchù。结构是:原(半包围结构)处(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ㄩㄢ_ㄔㄨˇ。原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原先的地方。二、引证解释⒈原先的地方。例如:他看完了书就放在原处。三、国语词典...

原隰的读音原隰的读音是什么
原隰的读音是:yuánxí。原隰的拼音是:yuánxí。结构是:原(半包围结构)隰(左右结构)。注音是:ㄩㄢ_ㄒ一_。原隰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原隰yuánxí。(1)平原和低下的地方。二、引证解释⒈广平与低湿之地。引《书·禹贡》:...

所在行政区是指什么地方
行政区域一般指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文规定:(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市、县、自治州、自治县。(三)、县、自治县分为乡、镇、民族乡。行政区划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

平凡的世界里的黄原市是指的陕西省哪里呀?
平凡的世界里的黄原市市指陕西省延安市。依据:1、荒原与延安同为革命老区。2、书中写到的黄原师专,延安有延安师专。路遥曾经就求学于延安师专并开始文学创作。3、书中所写的多处景色都暗指延安的名胜景观。书中写道:延河与南川河在中心交汇,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相映,东关、南关尽在眼底...

雪域高原具体指的是哪里?
雪域高原"指的是(青藏)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和"(气候寒冷干燥).(青藏)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

塞上江南指的是什么地方
塞上江南,原指宁夏的黄河灌区,现在泛指宁夏黄河平原,包括宁夏北部银川市,吴忠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一带。“塞上江南”是古人给宁夏黄河平原的美称,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后期,宁夏黄河平原就开始广泛种植水稻等粮食。到了唐朝,宁夏平原更是蔬果飘香的“天府之国”,唐朝在这里设朔方节度使,是从西北...

“咸阳原上”的“原上”是什么意思?
原上应是:“塬上”,是指咸阳市以北的高地,是渭河谷底向黄土高原的第一个阶梯。是上面平坦的土山。塬上分布着800多座帝王将相的墓葬,其中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均设邑建县,故名五陵原。同时还有昭陵、乾陵等闻名天下的唐代帝王陵。无论是整体密度�还是个体...

青藏高原具体是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介于北纬26°~39°,东经73°~104°之间,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横断山,北界为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抵喜马拉雅山,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除西南边缘部分分属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及缅甸等国外,绝大部分位于中国境内。青藏高原...

高平市15651619222: 古代中原指的是什么地方 -
诗凝甘贝:[答案] 中原(China Central Plain),一词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它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中...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人士中的中原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
诗凝甘贝: 1、中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基本情况 中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所指的范围从古至今己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原一词早在春秋时已被时人用于口语,但它最初是指“平原”或“原野”.比如《诗经·小雅·吉日》云:“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诗经·小雅·小宛》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人士中的中原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 -
诗凝甘贝:[答案] 1、中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基本情况 中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所指的范围从古至今己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原一词早在春秋时已被时人用于口语,但它最初是指“平原”或“原野”.比...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国历史上的中原地区指的是哪里?江南的范围是哪里? -
诗凝甘贝:[答案]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是指山西南部,因为史书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

高平市15651619222: 我国古代中原具体指的是哪里? -
诗凝甘贝:[答案] 关于中原的范围,我以为得从历史上说,不可一言概之.由于古代交通工具所限,中央王朝直接管理能力所及的范围即为中原.\x0d殷商之前,中原仅以今西安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以西的西歧,商称之为西戎,出了潼关称东夷,秦岭以南为南蛮,...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地带指的是哪些地方 -
诗凝甘贝:[答案] 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或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中原是“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新蔡、安丰.”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指的是什么地方?
诗凝甘贝: 在古人用语中,“中原”二字的范围有个变化的过程.《诗经•小雅•吉日》云: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中原”是指原野之中,诗句中说的是原野中野兽数量大. ...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古义是什么?古今异义中,“中原”分别指什么? -
诗凝甘贝:[答案] 中原(China Central Plain)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河南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古代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一般认为,中原地区在古代系华...

高平市15651619222: 中原地区包括哪几个省份
诗凝甘贝: 中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原,在中国古语和汉语的史料和典籍中有以下含义: 一是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左传·僖公...

高平市15651619222: 以前说的中原是以什么为界限的比喻那些范围属于中原
诗凝甘贝: 中原,历史上指包括河南省中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及山东省各一部分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有学者认为,中原最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