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里如何开展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作者&投稿:致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大学生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兴趣不高,但理性上认同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偏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突出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现状与问题,对于如何对青少年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就教育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家长不妨在自家的书架上放几本这样的书,给子女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节假日,可以去历史博物馆、民俗馆或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景点旅游参观,可以欣赏民族艺术表演。面对中高考和就业压力,家长应该目光长远一些,引导孩子接触、欣赏、评鉴传统文化,而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数理化、分数和各种证书上。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魂魄,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被割裂,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诸如舍身报国的爱国情怀、刚健自强的立身精神、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道德传统、海纳百川的宽容胸襟等,再如兼爱天下、舍生取义、厚德载物、乐群贵和、悲天悯人、通达权变等的精神思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认同民族精神,并最终内化入心。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多途径,而且要多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同时,我们又长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合而为一,常常导致四者的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被掩盖,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并最终化为行动。
  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也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接受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功利思想是错误的,速成手段也行不通,我们认为,慢慢熏陶、长期浸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一、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大学生应该首先从自身做起,积极在课外汲取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书馆、计算机等资源,增加自身传统文化底蕴;
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传统文化不应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更应该在应用中继承与发扬。大学生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多学习掌握传统技能,比如空竹、风筝、汉服等;
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目前大多只限于知识分子们所喜爱,大学生们应积极宣传传统文化的精华,吸引更多的各阶层人士及外国友人,扩大传统文化的受众;
四、在继承中发扬,在创新中传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使之更实用、更贴近生活,才能更为百姓所接受。大学生可以利用科技创新,将中药、印染等传统与医学制剂、电子印刷相结合,从而获得文化继承与经济创收的双赢。

  教育问题历来受到儒家的最高重视。儒家教育以塑造人格为首要目的,而其起点与底蕴则是“修身”。儒家思想教育经典《四书》中《大学》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个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达了儒家的一种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达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论:“修身”被视为“齐家”的基础,“齐家” 同样又成为“治国”的前提,而只有“治国”之后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论高低贵贱,都必将通过“修身”这种道德方面的努力,积极投入到“实现自我”这一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去。《大学》中设计的教育方案之所以赋予“修身”枢纽的地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人类的发展壮大端赖此种社会群体的自我评判意识。促使儒家学者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的并非是道德理想主义或教育乐观主义,而是信仰,即相信通过每个人的不断努力可以改善提高人类总体状况,他们将其道德教育的大厦奠基于“修身”之上。

  这一观点貌似简单,却是基于如下一种看法,即人是学习的人。并且真正有可能把已定的结构性限制转化为一系列能动的自我实现行为。所谓学习就是使我们的身体塑型为自身的美学外现这一过程。作为人格塑造手段的教育,其真正功能就是学习成为一个人。在“成人” (humanization)过程中,我们使先天固有的人性得到体现。在自身生存之基上挖一口井,我们就可以接通自身生命之水的源泉,从而创造、滋养并维持不断扩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将我们这种有感觉、有思想、充满意志的个体生命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关于人性的这种看似漫无边际的观点,其根本前提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均具有感情(affectivity )、认知(cognition )、会意(conativeness)之心。确实,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兽木石本是同根共源。我们人类具有大量哺乳动物的本能,并且通过对狗、马、蜂、蚁等生物的研究,我们也可以大大增进对自身的认识。但是,人类经验中却有不少地方无法用动物行为来解释。比方说,无论对动物行为作出多么富于创意的解释,也都说明不了人类在食物与性这两方面所体现的意义。尽管不必因为人的独特性而把人兽截然两分,但把明显的人类特证降格为动物行为的一种,即便用社会生物学的术语来论证,也是实在令人难以接受的。

  个体的多样性体现于人的独特性之中。正如中国老话所云:“人心之不向如其面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每个人因其种族、性别、生长地区与时代及禀赋的差异,从而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即使彼此基因全然雷同;他们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样。人一出生就具备了个体性,而这种个体性绝对不可复制。存在主义者有句名言,说世人皆在孤独中死去(We all die a lonely death ),自有其真理内核在。确实,我们每个人所走的路,就其整体而言,都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的。儒家的训导“学者为己”(原文是“古之学者为已”,见《论语。宪问》)就允分肯定了个体独特性的中心地位。了解自身,培养适合个人的发展取向,这是任何外界要求,如社会的提倡与家长的认可,都无法取代的。为塑造人格而学习,本身具有价值,非为达某一日标而采取的手段,无论这一目标说来是如何伟大、崇高。

  尽管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尽管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说到底都要独自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但我们并非相互隔绝的实体,而是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个中心。“为己而学”不仅鼓励而且促成我们与家庭、邻里、学校、社团、国家、宗教乃至全球等各类组织的联系。儒家的 “修身”需要“练达人情,洞明世事”这样的自我认识。通过与他人及外部广阔世界发生联系,我们学习在担任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同事、师生、雇主、雇员、施惠者与受益者诸具体角色中而非在抽象概念中体现自我。处在社会关系之中的自我(self)在与他人的能动交往中获得了中心性。“自我”并非是一个静态结构,而是像流动的河水,在与其他“自我”的接触中自身发生变化。这就需要一个“成人”的过程。而人,本着“与人相处”的精神(spiritoftoge -therness),通过习“礼”学习成为一个人。

  我们不妨把“礼”视为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教育方案。首先,它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输人了文化法则。尽管人类与世界万物构成一个连续性的整体,但还是学着把自身的本能需求转化为社会性的、有时甚至是审美意义上的自我外现从而充分实现自我。人在一切牛物巾最富知觉与感应。他们通过生活、工作,学着变得文明、守礼、友善。正如语言属于公众—样,礼仪(ritual)问样也不是属于个人的。礼仪化过程(ritualization )作为一项社会性活动,要求个体与日趋繁密的人际网络连续不断地接触交流。制造“人”与制造文化这种创造活动与其说是个人的,不如说是社会的。不过,个人的尊严不应隶属于社会功用。“学者为己”这句儒家格言就很清楚地表明在“修身” 思想中,自主与独立是如何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这一教育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在一个人与他人发生联系的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独特人格。无论我们的自由感是否取决于对社会的间离意识,家庭的和睦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团结都是最为重要的。具有清醒的独立、自主意识与承认我们必须生活在多种社会角色中,这两者并不一定互相冲突。如果我们不能时常反省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很难说得上具有意义。因为,按照苏格拉底一派的思想,未经验证的生活并不值得追求,那么,如果我们不能真切认识到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就是对自己的关照,那么我们在实践中就很难做到孔子所讲的“己欲立而立人”(《论语。雍也》)这句话了。

  内在的个体化与外在的社会化二者之间看似艰险难通(原文是: between Seylla and Chrybdis.该语源自希腊神话,Seylla为一巨大礁石,Chrybdis乃一大漩涡,行船至此,左右维艰),其实恰恰为以修身为本的“礼”教提供了广阔天地并使之占据儒家教育体系的中心。通过习礼,人不再被视为自足的个体或缺乏思想、按照既定程序行事的机器人,而是被看作有感觉、能思考、充满意志、奉行自我转化并且能够越超自身的人。我们可以把儒家礼制定性为“成人”,即一种兼容并蓄的“学习成为一个人”的方式(参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中子大叔讲“礼”的一段话:“……故人之能曲真以赴礼者,谓之成人。”)。这一教育方案的全部内涵,单单用主体对自我的关怀或主体与他人的联系来解释都是片面的。无论是个体化还是社会化,这两个概念都不足以传达为实现真正的人所必需的“能动交往”这个概念的全部意义。

  “成人”思想以“人性”(仁)为其内容与功能。作内容讲时,人性(仁)意为一种内质。它就像一粒种子,构成人类社会所有成员的核心与本质。人不论高低贵贱,都不会超越“仁”之外而生存。尽管只是在着意关怀自身时,我们才能说自身可以得“仁”。“仁”就是使我们成为人的那种东西。它具有种子般的生发力,而正是这种转换生发的潜力使“仁”成为真实的存在而非假想的前景。如果我们按照儒家中孟子一派的说法,假定“侧隐之心”(或干脆讲,同情心)是人类共有的区别性特证,那么“仁”就其本义讲必须理解为“情” (affectictivity)。其次才是“理”(rationality )或“意” (conativeness)。在儒家传统中,向情心的思想与有关理、意的各种观念并行不悖:事实上,作同情心解的仁,不仅指感觉,更意味着意愿与思考。“仁”作为功能主要体现在与他人的实际交往之中。意识到周围人群的存在并对其作出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对周围的人具有同情会意的共鸣(sympathetic resonance )。心之所以为心,是因为它至少在理论上能够回应宇宙万物,无论是一根草叶或遥远的星球。感知与意识是心的固有属性。尽管在实际中我们对世界上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情或身边发生的日常琐事都未有觉察,但是心接受外界刺激、触动的功能却总是有的。儒家人文主义思想即根据这一点认为人心,因其能感能觉,故而可同天地万物形成“一体”。不过,能引起我们意识与反映的往往是周围亲近的人。看到亲爱之人遭受苦楚而感到难受乃是人之常情。按照孟子的说法,我们不忍看到他人遭受苦难,这就证明“恻隐之心”或同情感是人性的基点(“仁之端也”)。世界上几大宗教都认为自我中心思想(egoism)源乎儿童对最初照管者的依恋,而在儒家看来,这种依恋并不一定阻碍个人的自我实现。确实,这种感情如果得以正确认识与大力培养,就能为个人发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儒家基木教育的核心:即把家长/子女关系这种最神圣、最复杂、也最令人困惑的人类感情当作一系列思想修养的中枢,并以此了解人类关系的原初形态。如果没有这种天伦之爱,人类的发展壮大必将受到严重的挫折,所以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天伦之爱以使之水不混灭,就成为一个挑战件的课题。儒家学者深切感到为维护人类经验中这独特的一维将要付出何等代价,但他们仍然强调,由于父母之爱(或起类似作用的感情)的必要性与可贵是人类状况中的一个区别性特证,那么把天伦之爱当作“人的教育”的基点也是天经地义、符合逻辑的了。

  在人类的生物性存在中输入一套伦理道德体系与精密的文化法则,这似乎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作法。不过,因为父母——子女关系乃先天形成故而认为这种关系在教育中意义重大,这种看法来自这样一种伦理上的明智之见:人是从意识到自己并非茕然一身,而且意识到依恋之情对于自身的道德成长来说意义深远之时起开始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确实,对自我的关怀,如果理解得当,和同他人发生联系毫不矛盾。个体与。日趋繁密的人际关系网络之间富有成效的交往,正是被视为“成人”的精髓之所在。

  威廉。詹姆士(Willian James ,1842—1910,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没有个体的冲动,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没有社会的回应,个体冲动也将消失。”这种个体冲动与社会回应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地说明我们的“意识之流”(Stream of Thought )不仅是一内在的心理事实,更是对周围世界虚拟成真实的反应。爱默生(R.W.Emerson )虽然信奉“神圣的个人自足”(divine sufficency ofthe individual)并否认邪恶的实质性存在,却也提倡学者作为社会与传统中的积极成员应该具有响应社会的责任感。

  不过,詹姆士的实用个人主义宣称宗教信仰之所以是“真实的” 是因为它能满足感情需要,这与儒家对天的敬畏感有很大的不同。尽管詹姆士也批判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冒牌的绝对真理,这同儒家偏重具体实际(lived concreteness)或有相似之处,但其实用思想中回响的行为主义声音,在儒家听来也许过于急功近利了些。同样,尽管儒家和爱默生一样对人性的转化潜力深信不疑,但对后者的自立(self —reliance)思想恐怕就难以接受了。

  在儒家看来,我们中的每一个人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注定会与众不同。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出生时间与地点、体质及采用的社会化模式。简言之,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均受到结构性限制的制约,我们越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越会变得明智通达。不过,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教育进度,也可以尽量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塑造自己的人格,在这一点上我们是自由的。我想,这也就是“学者为己”的涵义吧。当孔子简短地回顾一生时首先谈到“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论语。为政》),他似乎认为其所回顾的一生是以自我教育的形式开始的。结构性限制基本上决定了他在此之前的生活;而当他通过积极修身认识到自我教育进程中的自由时,他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开始了。

  如果自由仅仅被理解为对限制的离弃,那么区分结构性限制与教育进程的自由就会产生误导作用。儒家对于人生有一重要体悟,即强调对于自身中的非人力因素毋须逃避,相反这些因素倒是为认识自我与实现自我提供了机会。我们“嵌”在此时此地的世界中,这并非头脑里的虚构、玄虚的口号、定理或什么宣言,而是一种不可否认的事实,一种得到亲身体验的实践。诚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均受到一定限制,但这种限定我们命运的构成性限制同样也有促成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使我们认识到并实现自身所拥有的各种可能性的全部潜力。我们并不排斥自身局限,而是把自身价值建构其上;我们并不逃避自身现状,而是通过充分认识自身,回归到自身存在的最深之处。

  在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精神自由既非排斥亦非逃避,而是肯定与回归。身体是精神的真正居所。正如“礼”制所显示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基础教育,乃是为了训练先天之体位之成为“自我”的相应表达。实际上,我们并不拥有自身,而是通过学习成为自身的。有人错误地认为,不管怎么说我们的身体当然属于我们,其谬误源自这样一种狭隘的观念,即我们是能思考的个体而非有感觉、有意愿的个体。其实,当我们学着通过自身表达自我时。我们的身体就成为精神自我转化的工具而非其阻碍。身体并非是灵魂的监牢,人的精神也不是从中逃离出来的囚犯。相反,精神是通过身体来实现自己的力量与潜能的。当孟子宣称“唯圣人可以践形”(原文是“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见《孟子。尽心上》)时,他正是赞美了转化结构性限制为充分的自由表达而成为真正的人这一前景。儒家认为,我们通过修身能把自身的牛物性存在(身体)转化为人类精神(自我)的美学表达;这也就是孔子回顾一生时谈到的最后一个阶段:“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这样看来,身体不仅仅是先天的,它更是一种后天所得。通过修养获得自身涉及到人类经验中的四个向度:自我,社会、自然和天。而这四维又组成三项基本工作原理:(1 )自我与社会之间彼此有益的不断交流;(2 )人类与自然之间持续的和谐关系;(3 )人心与天道之间的相互感应。 自我与社会

  自我作为各类关系的中心,在不断衍生的一系列关系同心圆中占有中枢位置。在我们对自身的理解中总会伴随着出现各种各样的组织,如家庭、宗族、邻里、学校、军队、社团、民族、世界及宇宙。我们在与不断变化着的各类人际关系打交道时,总是希望自身的中心性能得到加强并保持其内在特性。不过,尽管我们把自尊、独立和自主视为中心,但我们还是努力使之灵活并具有开放性,这样就能不断从别人那里获得益处。正如哈贝马斯曾令人信服地证明,使我们介入彼此有益的持续性社会交际的,无疑是交际理性而非工具理性。我们显然需要礼数、客套及通过对话、讨论、商谈而获得一部分重复的共识,这样无论是新古典主义的经济人(homoeconomicus)概念或洛克的 “自然状态”(the state of nature )理论都似乎不足以解释为何在健全的人际交往中会有这种有益的模糊性出现。相形之下,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古代智慧思想似乎更适合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伦理基础。

  孔子与苏格拉底同其弟子们的对话中有一尽管细微但却意义重大的差异。虽然二者都孜孜于教化大众、劝勉修身,并且一致相信常人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转化、超越自身,但对其所需的道德能力,他们的理解却大相径庭。苏格拉底偏爱逻辑分析与理论思辨,这使他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产生疑问。由于他拒绝依赖理性思考以外的任何认识来源,他对现有的典章礼仪,对古已有之的风俗习惯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与作法,即使不是不屑一顾,也是未予足够重视。此外,他对修 “福”(eudaemonia)圣书的权威性是否有用,也抱着很大的怀疑。

  孔子同样承认批判地审视各种流行观念,保持心灵的清醒和对知识的好奇有其价值。但他还认为教育人们认同古已有之的价值标准与前代的行为法则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对权威的盲从。严格说来,“道”的真正传递者并不是一只专事针砭的“牛虻”。他应当唤醒而不是拷问人的灵魂;这就需要经常在教育中列举常识来说明问题,这样,安于庸识的人们也许就能从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中发觉出深邃的意义。

  儒家相信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也能实现生命的终极意义,但这绝非对现状的顺从接受,而是一种信仰,即认为在自我与社会的交往中感应是必不可少并且大有稗益的。对使我们成为“礼”制有机组成的一系列和谐的“感觉之流”(flow of feeling )而言,批判性反思非但与之并行不悖,并且颇有辅助之用。而理性分析本身,在未征得论辩诸君的事先同意之前是不可能产生苏格拉底等人所预期的效果的。要想激活独立的思想,营造一个理性的对话团体,不仅需要交际理性,更需要共鸣与回应。 人类与自然

  玛丽。伊芙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和约翰。比斯隆(John Bethrong )在综述新出版的《儒家与生态学论文集》时指出:

  ……从当前社会生态学所关注的角度来看,儒家思想也许为我们反思宇宙哲学与伦理哲学中自身具有的各种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其有机整体论与能动的元气论为我们理解各类生物间的相互联系提供了新鲜的视角,并且更新了我们对这种生命内在联系网络之内在价值的认识。万物所秉的‘气’这一心理与生理实体,成为建构人与非人世界间相互关系的基础。同理,儒家传统中的“修身”、“培德”等伦理思想也为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践行个人在天地人格局中的角色提供了广阔的框架。 与之相应,人与自然保持持续的和谐是儒家教育的一个基本方面。

  当然,如果认为古典主义时期的孔子、孟子及苟子和帝国王朝时期的朱熹、王阳明及戴震已然自觉认识到这一术语在现代社会生态学上的意义,这种观点不免会引起误解。但是,儒家学者在讨论“存有的连续性”(the continuity of being )问题时总是认为,“与天地万物结为一体”不单是人类的崇高理想,也是一种可以达到的日常经验。这是因为人体是自然界中的有机成分,如我们呼吸饮食的方式就清楚地表明了我们同自然是关联在一起的。仅仅这一事实就表明了这种联系并非虚构的理想状态,而是一种得到体验的现实。因此,张载(1020—1077)在《西铭》中开头著名的一段话,很自然成为“人之受惠于天乃孝道之基”这一思想的表述而不只是对宇宙一体性的浪漫宣言: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按照这一说法,我们也应该是天地的孝敬子孙及世界、国家、社会与家庭的蒙思儿女。

  对于儒家的思维方式而言,笛卡尔的身/心、精神/物质和人/自然的排它性二分实在是太陌生了。它显得考虑欠周,很像一种未费思量就得出的冒牌真理。维科在《新科学》与赫德尔(Herder)在《历史哲学》中所谈的教育与儒家的人文关怀自然更富契合之处,但他们认为文化与自然纵非截然对立,也是泾渭分明的,这个观点在儒家看来也大有问题。甚至康德在其启蒙计划中对于天人和谐相处也只字未提。至于黑格尔的现象学,更不消说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这在儒家看来更完全是以人类为中心了。而且,在儒家“成人”教育中至关紧要的“修身”方案,在笛卡尔之后的西方哲学中几乎再也无人提及了。

  我们人类尽管与自身存在的真正居所—--自然定然发牛种种联系,但并非像草木禽兽那样同自然浑然成为一体。相反,倒是人心的敏悟使得我们能够把自身与天地万物的连续性与同源性视为宇宙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理解。通过修身,我们学着成为自然秩序管理者。我们转化自身为自然的守护者,从而监护着大地的神圣本性。“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这句名言就表明人与自然之间不仅有和谐统一的关系,也存在着一种伙伴关系。也许,认为天道存乎人性之中这种观念并不是牵强附会吧。 天道与人心

  《中庸》开章明义,把学习或教育定义为“修道”(原文为“修道之为教”),接着又把“道”解释为“率性”(原文为“率性之为道”)。这样,“人性”就是“道”的基础,而“道”又为教育提供了基础。这也许就是孔子为什么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的原因吧。在儒家孟子一派中,人性、道与教育结合得非常紧密,而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一种方式就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天性之中了。

  的确,按照这种观点来看,我们发展的道德取向与自身的天性可说毫无扦格。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既然只需遵循本能,我们自然而然会向好的、善的方面发展,因而教育就没有意义了;这是种幼稚的想法。我们即使不能完全像苟子一样认为后天的社会化对“仁” 教而言必不可少,那么乘承天道、人性而来的教育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把教育建立在本能冲动的基础上。尽管对食色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只有侧隐之心(同情感应的根源)才是人类所特有的。人类对食与性的需求是动物的正常本能;这种需求构成了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它们本身并不与他人产生联系或生成价值,我们可以称之为“小体” (small body),与之相反,侧隐之心使自我与他人产生联系、生成价值观念并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供应,我们可以称之为“大体” (great body)。“小体”与“大体”这两个孟子提出的古典概念,一方面指出人是动物界(小)的一员这一广为人知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指出人具有使自身成为万物之灵的特票(大)(《孟子。告之上》:“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这二层含义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人性中可以弘道、能够真正体现人的教育的是“大体”而非“小体”。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大体”与 “小体”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一对概念。不难理解,“修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小体”打交道,使其强烈的本能需求不至掩没“大体”。孟子教导说,养心之术莫过于尽量减少人欲,这清楚地表明,既然我们无法充分满足本能需求,那么就需要采取克制的方法来调和自身的冲动,否则这些冲动就永远不会平静下来。孟子倡导节制;就是说我们必须时时检点自己的感觉心术以确保自己的侧隐之心不致掩没。事实上,侧隐之心的伟大之处正在于它能够调节“小体”的本能需求。与之相反,感觉并不自动促发同情感应;如果不能予以适当的疏导,感觉常常会因为明显的个人原因而暗中破坏与他人发生联系的各种感情。节制不等于禁欲苦行,而是一种调控欲望的适当并且有效的作法。个中真义,就是在考虑“小体”之自然需求的同时,通过着力修养 “大体”把我们天性中的侧隐之心培养成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情感应。

  人不仅有能力弘道,并且在道德上也必须这么做。为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认识自我。孟子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心中同情感应的潜力,我们就能了解人性。而了解人性后我们就能了解天道。这也许会使人认为孟子所提倡的即使不是一种强烈的世俗人文主义观点,也是在鼓吹一种内在的一元性理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孟子并未提出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自足的思想,他讲的是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相互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性得自于天。是天,而非人性自身,乃为道和教育的本源。人之所以能弘道,是因为人性天定故人性与天道相通。此外,由于茫茫天道根植于人性之中,“大体”的同情感应所体现的自我认识就等于天道的自我揭示。天道与人心之间的这种关系,既是自我实现的最高理想,也是“成人”过程中最为普通的经验。

  Paedeia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指类似儒家基础教育中“六艺”的几门学科,即语法、修辞、音乐、数学、自然史与哲学。“Humanitus” 这个拉丁词源自Paedcia ,其涵义囊括了中世纪教会神学教育及现代人文教育的基本课程。今天,这些课程为人类理解与调适自身提供了最直接也最切身的训练与培养。而儒家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正如 “修身”在《大学》中的中心地位所显示的,有这样的特点,即认为 “成人”教育必须把此时此地的、活生生的人作为出发点。

  对个体生命具体性的这一强调有力地表明道德教育的基础必须是具体的认知而非抽象的思考。通过对身边熟悉事物的深入思考,我们逐渐理解到正心诚意与体贴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多么的富有成果。意识到自我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中心地位、承认独立自主的个体的尊严与一名负责任的社会成员的完整并不矛盾。事实上,关怀自我与联系他人之间富有生发件的相互作用正促发了“成人”这一能动过程。尽管理性思辨对于认识自我来说必不可少,但表示赞同的艺术扩大并丰富了同情感应这一对于人类的发展壮大来说必不可少的源泉。当我们试着把同情感应从家庭、学校、社团扩大到社会、国家与世界时,我们就能更加充分、深刻地理解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的涵义与意义了。只有到了那时,我们才能真正看到“仁”作为一种经验中的事实而非一个抽象概念而出现。Paedeia 或humanitus 就其本义而言,就是教授人性如何外现的艺术。通过本性的外现,我们就在社会、自然与天这三者中获得了自我(身、心、灵、神)的实现。

  针对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现状与问题,可以开展以下活动学习传统文化:
  1.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就教育主体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和社区应该互相配合、协同努力、“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2.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本着载体与精神并重的教育原则,在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包括多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类的书籍,在子女沟通中多引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家长不妨在自家的书架上放几本这样的书,给子女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节假日,可以去历史博物馆、民俗馆或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景点旅游参观,可以欣赏民族艺术表演。面对中高考和就业压力,家长应该目光长远一些,引导孩子接触、欣赏、评鉴传统文化,而不能只把目光盯在数理化、分数和各种证书上。
  3.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决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角地位。
  4.社会要积极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政府部门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大众媒体享用着公共传播资源,应该将公共性和公益性摆在首位,着眼大局,放眼未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局限,社会团体、公共部门应该最大可能地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文化场馆、走向文化舞台、走近经典、亲近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其中的璀璨珍珠,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葩。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经典书籍和传统技艺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认同:兴趣不高,但理性上认同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与偏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课外阅读”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具有突出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精神是传统文化的魂魄,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被割裂,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精神所具有的强大的生命力,诸如舍身报国的爱国情怀、刚健自强的立身精神、天人和谐的科学理念、以人为本的道德传统、海纳百川的宽容胸襟等,再如兼爱天下、舍生取义、厚德载物、乐群贵和、悲天悯人、通达权变等的精神思想。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认同民族精神,并最终内化入心。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多途径,而且要多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同时,我们又长期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合而为一,常常导致四者的混为一谈,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被掩盖,我们应该转变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积极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规律,并最终化为行动。
  不论通过什么途径,也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接受传统文化都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功利思想是错误的,速成手段也行不通,我们认为,慢慢熏陶、长期浸染,才是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在大学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开展自己的学习?
大学相对较自由,时间宽裕,在学习上老师是不会过多的干预你的,所以自律很关键。先给自己定定目标,把时间阶段性、有条不紊的细化,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才能很好地去实行。自学是宽泛的,各种学科、书籍、资源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范围,图书馆将会是一个你长时间奋战的地方。为了...

大学期间该如何丰富校园生活?
入学的时候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团。社团里能认识一些兴趣爱好相同,志同道合的人。交际人,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多参加比赛,活动啥的,不得奖没关系,重在参与。不要沉迷游戏无法自拔。可以适当的娱乐一下,释放压力,但千万不要整天打游戏,宅在宿舍。在大学一定要竞选一下班干部,这很能锻炼自己的组织...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规划?
本学年工作计划如下:一、主要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打好必须的语言基础。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本事,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积极勤奋的学风。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反思自我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我该如何改善、反思自我继续努力...

大学生如何充实大学生活
大学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专业课,就算不准备拿奖学金,也尽量不要挂科。稳固扎实的专业知识,让你在毕业设计论文得心应手。优异的学习成绩,是评各种奖项的重要指标。校园招聘的单位,也是很看重学习成绩的。优秀的成绩,能够让你拥有更多的机会。2、参加社团。每到开学季,校园里就会有各个社团的...

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争得把总体目标拿到。也有便是写好论文,它是对你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测,要一种对自身负责的行为。生活上,在大学四年里理应培养优良的生活方式,要有效地分配作息时间表,开展适度的锻炼身体和业余活动;要确保有效的营养成分供货,培养优良的饮食结构。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珍惜大学生活吧 ...

大学生在校园里该如何做?
1、保护公共财物,不随地扔垃圾 ,保持课室清洁卫生,没人时关窗关门关灯节约用电,不踩花草。2、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做损毁学校名誉的事,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用实际行动为学校作出更大的贡献。3、积极宣传校园文化,从...

大学生如何在校园里全面发展?
2、参加学生会 有的同学觉得参加学生会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但大部分同学觉得参加学生会之后,对自己的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有所提升!3、培养新技能 在校内课程之余,学习一些新技能,比如:画画、插画、茶艺等,别让自己成为“书呆子”!4、自律!这点非常重要,有的同学上了大学以后,离家也远了...

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5、建设专职与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施教育的这支队伍的素质,尽管高等学校开展此项教育和咨询工作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客观形势,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要。

如何在大学里过得充实有意义?
要在大学里过得更充实有意义,你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设置目标:确立自己的学习和个人发展目标,并制定可行、具体的计划。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成果和所需的努力,这将帮助你更有动力和方向性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2. 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各种学校和社团的活动,如学术研究项目、志愿者工作、社团活动等...

高校如何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
因此,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如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强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环境。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认识...

开鲁县13140143638: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和弘扬传统的中国文化 -
圭纨法禄: 其实就两个词来表达:继承,更新. 继承是要把传统中国文化承载下来,然后筛选出三类:精华,过时,糟粕. 大学生要继承其中精华的部分,摒弃糟粕的部分,而将过时的部分作为历史记录下来,或许有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的时候就会发现曾经过时的东西也能给予我们启迪. 下来就是更新了,大学生要将继承下来的精华部分与当代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分析当代社会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好与坏.发展,壮大,升华我们的传统中国文化,创造出适合于当代的中国文化,当代中国文化中必须要有普遍性,和世界性.要结合人民生活实际,又有包容性,有世界眼光! 大概就是这么个思路.

开鲁县13140143638: 当代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
圭纨法禄: 孝亲尊师,友爱同学,和睦兄弟,诚实守信,言辞谨慎,仪态端庄. 具体按《一日常规》做: 起床洗漱 1、按时起床,不睡懒觉. 2、漱口时轻吐而不喷洒,若污染了洁具,须随手擦乾净. 3、头发梳理整齐,不得蓬头乱发,掉发须捡起...

开鲁县13140143638: 当代大学生如何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
圭纨法禄: 1.贴近生活,感受自己所处的环境,春节,端午节就是好机会2.学习系统的文化课程,弥补文化常识3.找一门传统文化学习学习,例如:书法,国画,篆刻,陶冶情操...

开鲁县13140143638: 大学生如何弘扬儒家文?大学生如何弘扬儒家文化
圭纨法禄: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种“气”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开鲁县13140143638: 论当代大学生如何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
圭纨法禄: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为八目.三纲八目合而为之则为大学之道.这是古人对于大学的理解,而做到三纲...

开鲁县13140143638: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做?思政作业 怎么做啊 要PPT -
圭纨法禄: 1、PPT体现的是逻辑 2、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找几个点(尊老、尊i师、爱国)找几个以前的事例讲 3、能用图的时候,不用表,能用表的时候,不用文字

开鲁县13140143638: 大学生该怎样弘扬传统文化 -
圭纨法禄: 学习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并向其他人传扬

开鲁县13140143638: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传承中华美德? -
圭纨法禄: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弘扬中国革命道德.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1. 学习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大学生应该通过学习传统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