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 婚姻

作者&投稿:禄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思的母亲(即孔子的儿媳,伯鲤的妻子)嫁给了谁? 子思长于卫国,是谁在抚养他?子贡子夏曾子与他有何关系~

“昔孔鲤之妻为子思之母,鲤卒而嫁于卫”,但是史书并没有说改嫁给了谁。
子思不是长于卫,《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问他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孔子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的。他回答说:“父亲劈了柴而儿子不背就是不孝。我要继承父业,所以从现在开始就十分努力地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孔子听后欣慰地说:“我不用再担心了。”
——可见,子思小时候是祖父亲自教育他的(古代宗族观念很强,有一个德高望重的祖父在,作为嫡孙是不可能和母亲一起改嫁出去的),孔子死后,又是跟随曾子学习——此时他也应该成年了。
《圣门十六子书》中说:“子思从曾子学业,诚明道德,有心传焉,乃述其师之意,穷性命之原,极天人之奥,作《中庸》书,以昭来世。”从曾子那里,子思也继续学习孔子思想的真传,阐发了孔子的中庸之道,著成《中庸》一书,被收在了《礼记》里。另外,《礼记》中的《表记》、《坊记》、《缁衣》也是子思的作品。

《公冶长篇第五》之第四章
[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今译]子贡问道:“赐怎样呀?”孔子说:“你是一件东西。”子贡说:“什么东西呀?”孔子说:“你像是放在宗庙中盛黍稷的瑚琏。”
[解说]前面三章品鉴人物都是用“子谓”的句式,本章句式则有了变化,而以子贡主动发问的方式展开,这样文风不会太过单调枯燥,而稍显活泼些。
你看首章说孔子欣赏公冶长,于是嫁了一女;次章又说孔子欣赏南宫括,于是再嫁了一侄女;大概是孔子的女儿与侄女都嫁光了吧?所以,第三章说孔子盛赞宓子贱,就不再说嫁女或嫁侄女了,而是借此说鲁有很多“君子”了。
当然,笔者想,纵使孔子还有女或侄女,《论语》的编者也定不敢再说孔子“嫁”什么了。否则,这些编者,便很难说是“圣手”,倒有可能是些十足的呆子呢!
本章品鉴子贡,则是子贡自己主动站了出来,说:老师,您看我如何?《论语》就是如此生动活泼,读来难道不觉得兴味盎然?
孔子的回答也是“玄”之又“悬”、充满吊诡与调侃的气息:“女,器也。”你呀,是个“东西”呢。
对于这个“器也”的评价,子贡恐怕也是先吃了一惊罢。我想,此时的子贡一定也是先看了看老师的脸色,在确定了老师可能是要和他的幽默一把的意思后,于是很识趣地再问:老师说我是个“东西”,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呀?
你说孔子师徒之间的对话,不就像“这个老妇不是人,九天玄女下凡尘。膝下儿孙皆是贼,偷得蟠桃献母亲”那样跌宕?
对于子贡“何器也”的追问,孔子“瑚琏也”的回答也终于让读者与子贡都可以松一口气。那么,“瑚琏”又是什么东西?孔子说是子贡是“瑚琏也”又是什么意思呢?朱熹说:“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孔子的意思难道不是说,子贡你呀,是件宗庙贵器呢吗?
但许多注家都认为,本章孔子在肯定子贡的同时,却又含贬意。说子贡还只是一“器”,尚未入于道云云。并举《为政篇第二》中,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一语为证。但笔者以为,不同语境下的相同语辞,意思本来就不一样。以《为政篇第二》中的“君子不器”来论证本章孔子说子贡“器也”,就是批评子贡并非“君子”,这是明显的牵强附会。就像说某人是国之栋梁一样,栋梁也是器呀,那说这人是国之栋梁,是不是也是在贬他非“君子”呢?
夸子贡宗庙贵器,只是比方的说法。大概只有脑残、智障与痴呆儿,以及变态狂,才会认为唯嫁女、嫁侄女才是肯定与欣赏罢?朱熹说:“器者,有用之成材。”老龚还是要投朱熹一票呢!他比说“这既是贬,又是褒”的李泽厚,以及说“没有道德或道德不高,只能算‘器’”的李零之流,不说要高明一千倍,至少高明五百倍是没有问题的!
如今还有骂人的话,“不成器的东西”;《三字经》说:“玉不琢,不成器。”看来像李泽厚、李零之流,真的是还不成“器”呢!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春秋时期卫国人,本姓端木,名赐,又名子赣。18岁时子贡到鲁国游学,拜于孔子门下求学6年,24岁时回到卫国,娶句氏为妻。完婚后,子贡开始随孔子周游列国,至公元前482年返回鲁国。
  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子贡开始为恩师守墓。这一守又是6年。公元前473年,子贡回到卫国,继续他的治学、经商生涯。公元前470年,他再一次去鲁国拜祭孔子墓,并且受聘于齐国,任大夫一职。
  公元前456年,子贡在齐国逝世。他的儿子端木炅将其灵柩运回卫国,葬在了今天的河南浚县大径山东南东张庄村北。
  子贡喜欢经商。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其“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家累千金”。他经常“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到之处“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甚至越王勾践还曾“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可见子贡当时富有的程度。
  子贡曾在卫、鲁、齐等国做过官。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是春秋时期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外交家和商业贸易家。由于子贡是我国历史上文人经商的第一人,且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因此他被后人尊奉为“儒商始祖”。
  孔子周游列国都是由子贡赞助的。孔子死后,子贡不但生意做的越来越好。还当了鲁国的大夫,当三桓在孔子死后十余年是侮辱孔子时,他还在为孔子辩解,足可见其忠心。 子贡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样开始教学,子服景伯就是他培养出的优秀人才。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文言文《求仁得仁》的翻译 -
移府氨肽: 【求仁得仁】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问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①焉.”他曰,董祁②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③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矣,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董叔想要娶于范氏,叔向说;"范氏富有,为什么要和她成亲呢,董叔说想攀附她.过了几天,董祁(于范氏)对范献子抱怨说董叔不尊敬她,献子就把董叔抓起来绑在了院中的槐树上.叔向经过的时候,董叔对叔向说:"你可以为我求情吗?叔向说:你想攀付的愿望达成了.还请求什么呢?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得势 子贡为什么这样富有 -
移府氨肽: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八字合婚怎么算 -
移府氨肽: 八方合婚基本原则:1、年柱、日柱,夫妻天合地合可成婚.2、年柱、日柱纳音相生,相合.3、男女八字,用神互补能合.(男忌神是女的用神,女忌神是男用神,为互补,如男命木火多喜金水、忌木火,女命金水多喜木火,忌金水).4、男女三元命宫,卦气相生比合能合(男:艮,女:兑,相生比合或男坎女离,男震女巽.)5、以喜用神定婚姻方向.如:木为喜用神,配偶宜在东方.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小孔子几岁? -
移府氨肽: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出生于公元前520年, 小孔子31岁,是孔子学生中“言语”科的高才生. ???????? 子贡是孔子学生中最聪明的一位,是孔子学生中最富有的一位, 是孔子学生中外交能力最强的一位,是孔子学生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也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之一.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思的母亲(即孔子的儿媳,伯鲤的妻子)嫁给了谁? 子思长于卫国,是谁在抚养他?子贡子夏曾子与他有何关系 -
移府氨肽: “昔孔鲤之妻为子思之母,鲤卒而嫁于卫”,但是史书并没有说改嫁给了谁. 子思不是长于卫,《圣门十六子书》中记载:孔子晚年闲居,有一次喟然叹息,子思问他是不是担心子孙不学无术辱没家门.孔子很惊讶,问他如何知道的.他回答说...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中国文学史上有哪些爱情悲剧?
移府氨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爱情悲剧太多了,但最著名的应为:1、焦仲卿与兰芝(孔雀东... 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准确预测行情,从而成为富商的故事有哪些? -
移府氨肽: 子贡成为富商的相关信息如下,供你参考:1.关于子贡成为富商的记载: 原文: 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者,自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者乎...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子贡做了甚么事
移府氨肽: 子贡赎人的故事讲,春秋时代鲁国规定,凡鲁国人看到本国人在他国沦为奴隶,可以将之赎回,费用由国家补偿.子贡赎买了一个奴隶,但它“发扬风格”,拒绝了补偿.世人夸子贡高尚,但孔子却责备子贡阻挡了人们继续赎买奴隶的好事.子路受牛的故事讲的是,子路救了一个落水者,人家酬谢他一头牛,他收了下来,孔子称赞弟子做的对,说以后鲁国救人的人会更多.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讨厌什么样的人 -
移府氨肽: 孔子与子贡讨厌的七种人 (2010-03-06 09:21:33)转载▼标签: 文化 原来以为圣人或者君子不应该讨厌人,其实即使孔子也会讨厌人的.《论语·阳货第十七》里就这么说了一段,让我茅塞顿开,如释重负——圣人都会讨厌人,何况我等凡人...

连云港市15871691992: 子贡认为自己不如颜回的原因 -
移府氨肽: 一、颜回和子贡,一贫一富. 孔子常说: “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 ” ( 《论语· 宪问》)二、鲁哀公有一次随便问起: “弟子孰为好学?”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 ( 《仲尼弟子列传》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