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名的古琴的名字及历史渊源?

作者&投稿:勾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有名的 古琴 名称~

1,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2,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3,唐/大圣遗音
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4,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

  1.周/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2.春秋/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有一次,楚庄王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一次,司马相如访友,豪富卓王孙慕名设宴款待。酒兴正浓时,众人说:“听说您‘绿绮’弹得极好,请操一曲,让我辈一饱耳福。”相如早就听说卓王孙的女儿文君,才华出众,精通琴艺,而且对他极为仰慕。司马相如就弹起琴歌《凤求凰》向她求爱。文君听琴后,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脸红耳热,心驰神往。她倾心相如的文才,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缔结良缘。从此,司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传为千古佳话。


  4.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5.唐/春雷

  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6.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112.5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处藏,早年流失海外。


  7.唐/大圣遗音

  这架唐代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桐木斫,髹栗壳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发蛇腹间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圆形龙池、径7.6厘米,扁圆凤沼为12厘米长,1.2米宽,龙池上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8.唐/独幽

  独幽琴 晚唐 长120.5cm 肩宽20cm 尾宽1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凤嗉式。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静题款。此琴于明末清初为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


  9.唐/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 晚唐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10.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长127.6cm 肩宽19cm 尾宽15.6cm 故宫博物院藏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11.其他

  1>蛇腹

  古代名琴,它的断纹很像蛇腹下的花纹。

  宋·何远《春渚纪闻·古声遗制》:“近世百器惟新,惟琴器略无华饰,以最古蛇腹文为奇。”

  2>断纹

  古代名琴。琴以古旧为佳,琴身崩裂成纹则证明年代久远,故名断纹。

  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琴辨》:“古琴以断纹为证,盖琴不历五百岁不断,愈久则断愈多……凡漆器无断纹,而琴独有者,盖他器用布漆,琴则不用;他器安闲,而琴日夜为弦所激。”

  3>峄阳

  古代名琴,以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南坡(山之南面为阳)所产桐木制成,故名。

  《格古要论》:“古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

  《尚书·禹贡》:“峄山孤桐”,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孤桐,中琴瑟。”后以“峄阳”为琴之别称。

  4>冰弦

  古代名琴,以冰蚕丝为琴弦。

  王嘉《拾遗记》卷十“员峤山”云:“员峤山,一名环邱山……有木,名猗桑,煎椹以为蜜。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以之投火,经宿不燎。”

  宋·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载,寺人白季贞使蜀还,献给杨妃琵琶,“弦乃末诃弥罗国永泰元年所贡者,渌冰蚕丝也,光莹如贯珠瑟瑟。”

  一说冰弦为一种素质丝弦,明·项元汴《蕉窗九录·琴弦》:“今只用白色柘丝为上,秋蚕次之。弦取冰者,以素质有天然之妙,若朱弦则微色新滞稍浊,而失其本真也。”

  周/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齐国的贤明君主,通晓音律。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乐,自己则奏“号钟”与之呼应。牛角声声,歌声凄切,“号钟”则奏出悲凉的旋律,使两旁的侍者个个感动得泪流满面。

  春秋/绕梁 今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语。其语源于《列子》中的一个故事:周朝时,韩国著名女歌手韩娥去齐国,路过雍门时断了钱粮,无奈只得卖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孤雁长鸣。韩娥离去三天后,其歌声仍缠绕回荡在屋梁之间,令人难以忘怀。 琴以“绕梁”命名,足见此琴音色之特点,必然是余音不断。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

  汉/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弹奏的一张琴。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锌木结合的精华。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东汉/焦尾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汉末,蔡邕惨遭杀害后,“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内库之中。三百多年后,齐明帝在位时,为了欣赏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艺,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给王仲雄演奏。王仲雄连续弹奏了五日,并即兴创作了《懊恼曲》献给明帝。到了明朝,昆山人王逢年还收藏着蔡邕制造的“焦尾”琴。

  唐/春雷 长126cm 高10.8cm 肩宽22.1cm 尾宽17.2cm 连珠式琴,形饱满,黑漆面,具细密流水断。玉徽、玉轸、玉足、龙池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春雷」二字行草书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存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 「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制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曰:「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后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虽然纳音、双足、岳山、琴尾等处曾经后人修补,但琴身造形饱满,有唐琴之「圆」;当代琴家试弹,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兼得唐琴「松」、「透」之美。 此琴于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 唐/九霄环佩 琴为伏羲式,杉木斩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白玉制琴轸、雁足,刻工精美。岳山焦尾等均为紫檀制,工艺规整。琴身髹朱红色漆,鹿角灰胎,间以历代修补之墨黑、朱漆等。琴身通体以小蛇腹断纹为主,偶间小牛毛断纹。琴底之断纹隐起如虬,均起剑锋,突显比琴面浑古。究其原因,系此琴面仍可供按弹抚弄,若断纹起剑锋反碍事及易出杂音,故琴家每三数年便一小修,旨在磨挫其断纹之剑锋的原故。琴身颈腰之面底等均作唐琴独有之圆楞减薄处理。龙池为圆形,凤沼作细长之椭圆形,以漆作赔格。琴面以微隆起之势成纳音。龙池内有唐宫琴格式之寸许大字“至德丙申”隶书腹款。至德丙申为唐肃宗元年(公元756年),为中唐之始。琴背池上阴刻篆书“九霄环佩”,是为琴名;龙池下刻“清和”篆印,二印均为唐代原刻,尚有原填金漆痕迹。比照海内外公私藏家的唐琴,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大圣遗音”和北京琴家锡宝臣旧藏之“大圣遗音”,均有“至德丙申”款;辽宁省博物馆藏之“九霄环佩”、中央音乐学院藏之“太古遗音”、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之“枯木龙吟”亦均有“清和”篆文方印。另有“汾阳后裔郭京家藏”和“东坡苏轼珍赏”篆文印二方,篆刻时间略晚于唐代。此琴弦长112.5厘米,音质苍古,为唐琴中佼佼者。此琴原为上海文史馆馆员沈迈士先生旧藏,后转让吴金祥先生处藏,早年流失海外。 唐/大圣遗音 这架唐代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桐木斫,髹栗壳色漆罩以黑漆,朱漆修补,纯鹿角灰胎,发蛇腹间牛毛断纹。通长120厘米、肩宽20.5厘米、尾宽13.4厘米、厚5厘米、底厚1厘米。琴背作圆形龙池、径7.6厘米,扁圆凤沼为12厘米长,1.2米宽,龙池上刻寸许行草“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二寸许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两旁刻隶书铭文四句“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俱系旧刻填以金漆。腹内纳音微隆起,其两侧有朱漆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响亮松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漆色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铭刻精整生动,金徽玉轸、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唐/独幽 独幽琴 晚唐 长120.5cm 肩宽20cm 尾宽1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凤嗉式。琴面黑红相间漆,梅花断纹与蛇腹断纹交织,背面牛毛断纹。龙池上方刻“独幽”,池内有“太和丁未”四字(即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尾有李静题款。此琴于明末清初为王船山所用,民国时由已故湖南琴家李静珍藏。 唐/太古遗音 太古遗音琴 晚唐 长122cm 额宽22cm 尾宽14cm 中央音乐学院藏 师旷式。原黑漆,大流水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左侧刻“吴景略重修甲子中秋”。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 明/奔雷 奔雷琴 明 长127.6cm 肩宽19cm 尾宽15.6cm 故宫博物院藏 仲尼式。黑漆,小蛇腹断纹。背面龙池上方刻篆书“奔雷”,两侧刻有藏者题款:“南北东西几度游,名琴能遇不能求。奔雷无意欣相遇,宿愿多年始得酬”。“久经风鹤不堪嗟,一抚奔雷兴倍赊。三十年来成伴侣,怡情养性不离他”。曾由天津琴家宋兆芙珍藏。现收藏于 故宫博物院。 欢迎完善
  唐/枯木龙吟
  长 宽 厚 :长 122.6 宽(额 19.2,肩 19,尾13.5)厚 5.9 公分 漆色断纹:通体原髹黑漆,漆胎不厚,漆色黯黑有光,现琴面朱漆系后人所加,底板大体保持原样。 蛇腹断,局部兼牛毛断。 此琴曾由著名琴家汪孟舒珍藏,并补髹朱漆,磨工未竟而止。 琴面之象牙末、孔雀石漆灰等处亦系汪氏所补。琴材配件:玉轸,玉雁足。琴背铭文:(一)龙池上方刻行书“枯木龙吟”四字。 (二)龙池下方刻篆书“玉振”双边大印一方。制作特点:连珠式,杉木制。琴体圆中带扁。龙池圆形,凤沼扁圆形,纳音较平,系另粘桐木而成。

《湖北随县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

此琴通体涂布厚黑漆,全长 67 厘米。面板长 41.2、宽 18.1 厘米,浮扣在底板上形成音箱。1977 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 1 号墓出土。尾部为实体,长 25.8 厘 米、宽 6.8 厘米。琴面的岳山上有十条弦槽,岳山根部有十个弦孔,通向面板内的月牙槽(即轸池),十个轸安放在此处, 旋动琴轸可微调琴弦。张弦的方法是弦的一端经过岳山于十个轸上,另一端经过尾端系于下面的琴足上。 琴面不平,略呈波浪式起伏,尾端翘起。演奏时,只能弹散音(空弦音)、泛音或幅度较小的滑音。

琴是古代弹弦乐器。《诗经》、《左传》、《国语》等先秦文献都有关于琴的记载,可见它的出现年代很早。东周各国乐官多通琴艺,如楚国钟义、晋国师旷等即是。儒家的传说故事中有俞伯牙和钟子期弹琴会知音的著名故事。凡此均足以说明琴在当时曾经广泛流传。

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十弦琴 湖北省博物馆藏

目前最早的实物琴,是战国的。不过,虽然三皇五帝都有造琴的传说,可是并未出土跟今天古琴形制近似的。因此,说最早的实物是战国的,也只是推测,有10弦、7弦和5弦。春秋时候的琴,未见实物应该与战国类似,跟今天的古琴外形差异较大。

考古出土的这些最早的琴有如下共同特征:1、都是半箱体共鸣箱带有一壶形琴尾;2、琴面和底板分开;3、都只有一个雁足,无徽。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1、时间越晚的琴的音箱及隐间越长;2、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渐窄;3、琴弦的数目不同,很可能由十弦向七弦过渡(从长沙五里牌出土之琴龙龈上九道不明显的弦痕来看,可能为九弦)。


请问中国历朝历代的古琴名家有哪些?
古代名家:伯牙(春秋) 师旷(春秋) 师襄(春秋) 师文(春秋) 孔子(春秋) 高渐离(春秋)司马相如(西汉) 扬雄(西汉)蔡邕(东汉) 蔡文姬(东汉蔡邕之女)诸葛亮(三国) 周瑜(三国) 姜维(三国) 嵇康(三国) 阮籍(三国—西晋)赵耶利(唐代) 薛易简(唐代) 董庭兰(唐代)苏轼(...

我国古代四大名琴是指什么?分别都有着怎样的背景呢?
后来得益于王妃耐心地劝说,楚庄王方才觉醒,为了社稷百姓,不能够再一味沉醉于琴上,所以忍痛把这把琴摧毁掉,而这把古琴和这个故事,也在历史中流传了下来。“号钟”源自周代时期,而齐国著名的齐桓公,在音律上颇有一番造诣,对于名琴也有所研究。号钟声如其名,洪亮、激荡,颇具力量感。

我国古代有哪些名琴啊?我就知道一个绕梁,还有其他的吗?
古代名琴,以峄山(在今山东邹城东南)南坡(山之南面为阳)所产桐木制成,故名。 《格古要论》:“古琴有阴阳材。盖桐木面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阳材琴旦浊而暮清,晴浊而雨清;阴材琴旦清而暮浊,晴清而雨浊,此可验也。” 《尚书·禹贡》:“峄山孤桐”,孔安国传:“孤,特也。峄山之阳,特生孤桐,中琴...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九霄环佩、大圣遗音、枯龙吟、春雷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传说中周代的名琴,居古代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荡胸生云。楚庄王的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余音不断是此琴音色之特点。司马相如的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琴体用...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哪四种?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指古代中国各个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四种琴乐器,分别是“琴中之王”古琴、永恒之音的琵琶、流行于民间的月琴和传承千年的瑶琴。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琴的音色深沉、包容、迂腐,因此在中国古代被盛赞为琴...

谁能为我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几把有名的琴?
(一)传世唐琴 说到千古名琴,当然就要谈到传世唐琴。虽然唐琴并非现存最古的琴器,但唐朝却是琴文化发展的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而现存的唐朝古琴无论从音质、形制还是历史价值,皆是历代琴器中不可多得的顶级至宝。所以,传世唐琴,实是历代琴人梦寐以求的神品。现存的传世唐琴并不多,主要包括:诗梦齐...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古琴名家?
伯牙 司马相如 蔡文姬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司马相如是西汉有名的辞赋家,音乐家...

古代最出名的古琴有哪些?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作为追记的传说,可不必尽信,但却可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琴” ,分别指的是哪四大?
绕梁就是根据周朝时,韩国歌女所奏的乐声如孤雁长鸣一般,在屋梁之间回绕,使人回味无穷。我们可以在这四大古琴的命名方式中,感受到古人对音乐的赞美和尊重。二、悠久历史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它所包含的历史风韵有着重要的联系。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音乐和艺术的这份尊重,这对于他们...

我国著名古琴家是谁
董庭兰:唐代古琴家,以善弹《胡茄十八拍》的两种传谱著称。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有《律吕新书》等音乐著作。朱权: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和古琴家。论著有《神奇秘谱》、《太和正音谱》等数十种。王玉峰:清末民间盲艺人,以“三弦弹戏”模仿谭鑫培、龚云甫等京剧名演员唱腔知名。华彦钧:现代...

化州市13436191167: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或有名的古筝 -
沈泼重组: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指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1、「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洪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 ...

化州市13436191167: 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琴师有( )( )( )( )等,著名的琴曲如《》《》《》《》《》等,均已载入史册. -
沈泼重组: 上题答案如下: (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 资料引用如下:“春秋战国时期,古琴的独奏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如伯牙弹琴子期善听的传说.当时有名的琴师有 卫国的师涓,晋国的师旷,郑国的师文,鲁国的师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飞》、《阳春》、《白雪》等,均已载人史册.”

化州市13436191167: 战国时期的古琴是七弦琴还是五弦琴 -
沈泼重组: 汉代《新论》和《风俗通》记载,古琴舜时期为五弦,周文王、武王时改为七弦,所以到战国时期古琴理论上已经是七弦了. 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发掘出最早的古琴实物,却是十弦琴.不过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汉初的古琴实物,是七弦琴,战国时期有七弦琴应当是不成问题.

化州市13436191167: 古琴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沈泼重组: 古琴最早出现于周朝,关于古琴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而收集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所以古琴最早应出现在周朝. 周朝时期古琴除用于郊庙祭祀、朝会、...

化州市13436191167: 有谁可以告诉我一些战国时候的古琴和琴谱?谢谢! -
沈泼重组: 焦尾琴

化州市13436191167: 古代有名的 古琴 名称 -
沈泼重组: 像:大圣遗音,风雷,鹤鸣秋月,中和,梅梢月,九霄环佩,春雷,宝袭,枯木龙吟,独幽,玉壶冰,鸣凤,松石间意,南风,玉玲珑,飞瀑连珠,忘忧,砚雪,洛象……多得很.

化州市13436191167: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盛行.南宋以后,“琴棋书... -
沈泼重组:[答案] (1)研读文章第一段可知A项强加因果关系,说法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原话为“古琴一般以桐木作面板,梓木作底板,合为音箱.传说原始时代神农氏曾“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最初的琴.”从文中第三段语句“左手在演奏技法上比右...

化州市13436191167: 古琴最早出现在哪个时期 -
沈泼重组: 一九七三年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七弦琴 被断为“汉初” 一九七八年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十弦琴 被断为“战国初” 一九九三年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七弦琴 被断为“战国中” 由出土文物大致可以断定 古琴器型稳定为七弦 实在战国初...

化州市13436191167: 瑟在战国时期的乐器排在第几名 -
沈泼重组: 战国时期乐器: 编钟、钮钟、镈、编磬、笙、竽、琴、筝、瑟、篪、排箫、箜篌、建鼓、悬鼓、有柄鼓、扁鼓、铜鼓、钅享于、铎、钲等,'古筝 编钟 鼓'比较有名

化州市13436191167: 战国时期各国的音乐都有哪些特点?当时都出了哪些有名的琴师? -
沈泼重组: 战国的时候音乐多以雄壮大气的军乐为主,但也有些绵绵的哀乐,比如风,雅,颂,之类的.有名字的是燕国的高溅离,弹高山流水的伯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