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甲)、《唐太宗论举贤》(乙)。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人才各持怎样的态度? 跪求啊

作者&投稿:边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唐太宗论举贤》译文~

1、翻译
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有才能的人,(可是)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罢了!”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德彝惭愧的走了。
2、原文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内部推荐已成为企业引才的常见方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司马光曾患历代史籍浩繁,学者难以遍览,因欲撮取其要,撰纪传体史。初成《通志》8卷,起战国至秦二世,表进于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视。治平三年(1066),诏置书局于崇文院,继续编纂。宋神宗即位,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序以奖之。元丰七年(1084)书成。
《通鉴》由司马光总其大成,协修者有刘恕、刘攽、范祖禹3人。刘恕博闻强记,自《史记》以下诸史,旁及私记杂说,无所不览,对《通鉴》的讨论编次,用力最多。
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其中是非予夺,一出于光。
《通鉴》征引史料极为丰富,除十七史外,所引杂史诸书达数百种。书中叙事,往往一事用数种材料写成。遇年月、事迹有歧异处,均加考订,并注明斟酌取舍的原因,以为《考异》。《通鉴》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尤以《隋纪》、《唐纪》、《五代纪》史料价值最高。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太宗论举贤》

君子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唐太宗《论举贤》――出自《资治通鉴》。
原文: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  
译文:唐太宗让封德彝举荐有才能的人,他过了好久也没有推荐一个人。太宗责问他,他回答说:“不是我不尽心去做,只是当今没有杰出的人才啊!”
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古来能使国家达到大治的帝王,难道是向别的朝代去借人才来用的吗?我们只是担心自己不能识人,怎么可以冤枉当今一世的人呢?”

扩展资料
唐太宗政权下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
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治通鉴》

《马说》是认为统治者老说没有能人,其实是自己没一对慧眼;《唐太宗论举贤》则是说了人才的重要性。

《马说》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唐太宗论举贤》阐明了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选拔、任用人才,要多看他人之长,发挥其优势。  

扩展资料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

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作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

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

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马说是认为统治者老说没有能人,其实是自己没一对慧眼,而唐则是说了人才的重要性

甲文中的是不知马可行千里而饲也,以至于让马吃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与常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更何况是让它日行千里。而以文中的唐太宗对待人才是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去包容有才华的人。


求初中古文《马说》翻译,要求准确的翻译啊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选自《昌黎先生集· 杂说》韩愈 唐)或(韩愈文选)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名贵的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段话的出处是...
出自《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全...

《马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口技》文言文课后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马说》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

马说的简介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马说》翻译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

马说的作者介绍
《马说》的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

马说的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

马说的作者是唐代的韩愈在课文中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得出了什么结论_百 ...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

韩愈写的马说背景
韩愈写的《马说》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虑天下的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

古诗《马说》急急急急急急急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龙说》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甲)、《唐太宗论举贤》(乙).甲、乙两文中统治者对人才各持怎样的态度? 跪求啊 -
谯宰乐舒: 马说是认为统治者老说没有能人,其实是自己没一对慧眼,而唐则是说了人才的重要性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原文 -
谯宰乐舒: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这是《古文观止》上的文字.韩愈《杂说》(四)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 -
谯宰乐舒: 好像毛遂一样,敢于表现自己的长处,发掘自身潜力,绝不苦等伯乐. 《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祗辱于奴隶之手...

隰县19761907412: 韩愈的《马说》四篇 -
谯宰乐舒: 《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文章,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

隰县19761907412: 八下语文新支点23课马说阅读答案那个阅读突破! -
谯宰乐舒:[答案]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 其真不知马也. 【乙】上①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的翻译~!~!急用急用~!~?
谯宰乐舒: 翻译如下: 《马 说》 韩 愈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

隰县19761907412: 韩愈的《马说》内容及其意思 -
谯宰乐舒: 《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隰县19761907412: 语文文言文《马说》全句解 -
谯宰乐舒: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今音为shí).食(sì)马者不知...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全文注释 -
谯宰乐舒: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隰县19761907412: 马说的翻译 -
谯宰乐舒: 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i)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