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写具体)

作者&投稿:夏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把句子写具体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深得像(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们从“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已经初步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扬州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烟花三月”决不仅仅是描写送别之处的景色,更多的是对“烟花三月”的扬州的向往,李白此时依依惜别的原因决不仅仅是伤感。如果我们把感情仅仅停留在伤感,便违背了李白诗的主旨,更不符合李白的性格,也不符合唐代送别诗的特点。这首诗的美恰恰应该是李白将自己复杂的多样的心情融于写景,任人想象。本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基于这样的理解与挖掘,我在设计教案时注重了以下方面:
1.感悟情深。让学生自主学习,抓住关键的词句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进一步感知李白对离别的伤感对孟浩然的敬仰,以及他的豪爽和他对扬州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最后,我们一道感悟并且领悟了他们之间的深情。
(1)烟花三月有多美,他们的感情就有多深。
(2)黄鹤楼的有多高,他们的感情就有多深。
(3)杯中的酒有多满,他们的感情就有多深。
(4)长江有多长,他们的感情就有多深。
一切景语皆情语,长江万古长流,他们的情谊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是伟大的友谊,所以不仅仅是古诗在被人们传颂,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友谊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引导想象,升华情感。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两位大诗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五年级的孩子还是很难体会到的。可是课文中有几个空白点:话别时他们还会说些什么?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可以更好地体会那种意境。为了更好地创设说话的情境,我精心制作了图片加上了极富感染力的音乐。
3.拓展资料,升华情感:文本中的人物和描写的情景时空跨度太大,再加上学生对“知己”的内涵不可能真正理解,对盛唐时扬州的情况不了解,如何让学生在情感上与李白产生共鸣,也对孟浩然充满敬仰之情对扬州产生向往之情是个不太容易处理的问题。于是我准备适度地把课外资料引入课堂,努力使课堂教学真实、朴实、扎实,让孩子真正学有所得。也使学生对两位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的了解变得“充实”“厚实”,对激发学生情感起到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1.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2. 故人昔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芳

故人昔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他们经常互赠诗文。

他们经常互赠诗文


李白和孟浩然怎么认识的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十多天。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载孟浩然曾隐鹿门山,年四十余客游京师,终...

什么诗句表现了李白与孟浩然深厚的友谊
李白和孟浩然的诗句 静夜思 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故 乡。[注释]1.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2.疑:怀疑,以为。3.举头:抬头。古朗月行(节选)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呼 作 白 玉 盘。又 疑 瑶 台 镜,飞 在 青 云...

君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主人公
主人公当然是孟浩然 李白 《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赏析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

李白《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赏析
他专程去襄阳拜访孟浩然,不巧孟已外游,李白不无遗憾地写了这首诗,表达敬仰和遗憾之情。「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二句,即透出仰慕而未能一见之意。赠孟浩然鉴赏 李白的律诗,不屑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体的自然流走之势,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飘逸之气。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

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故事
阳春三月,繁花盛开,万紫千红,远处的黄鹤楼里,坐着两位正在对酒畅饮的诗人,一位是诗人孟浩然,他虽然仕途不得意,但早已诗名满天下了,另一位是诗人李白,李白比孟浩然小十几岁,他刚离开四川不久,还未进入仕途,潇潇洒洒,自由自在。李白久闻孟浩然的大名,此次在湖北得以相见,特别高兴。而孟浩然见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义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黄鹤楼 巍峨耸立于...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解读|赏析综述|题解
“故人”,指诗人的挚友孟浩然。“故”字,表明了李、孟交往时间之久,结下的友情之深。李白出峡后在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区域内漫游了十年,结识了颇负盛名的诗人孟浩然。年轻的诗人李白对比他大十二岁的孟浩然倾心敬慕。“故”字,洋溢着李白对孟浩然的无比亲昵与深厚情谊。“西辞”与题中的“送”字相照应,写出了“...

李白为何那么仰慕孟浩然?
半辈子都过完的孟浩然才真正的找了自我,他开始以一种浪漫的形式归隐,他开始放飞自我,他开始去做那个风流天下闻的清高诗人,我想这或许也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试想,如若他真的为官,以他的那种清高,不会刻意阿谀奉承,他又怎么可能会有一个光明的仕途,多半也是和王维一样,一生都在官场边缘,不...

孟浩然送李白他们曾经一同什么
七二八年(开元十六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孟浩然是李白成长时期的重要诗友.在李白青年时期,孟浩然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著名诗人了.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李白开始了“酒隐安陆,蹉跎十年”的漫长生活。在安陆,李白主要生活在白兆山(又...

呼中区18251691213: 我们可以用( )( )等四字词语来形容李白和孟浩然之间深厚的友情. -
才帜抗力:[答案] 形影不离、深情厚谊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与孟浩然之间友情深厚的诗句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友情深厚的诗句!快! -
才帜抗力:[答案]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呼中区18251691213: 把句子写具体1、李强跑步快得很,〔 〕.2、天上的星星可真多,〔 〕.3、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 〕.4、图书管理员工作很负责任,〔 〕. -
才帜抗力:[答案] 1、李强跑步快得很,〔我们学校无人可比 〕. 2、天上的星星可真多,〔多得数也数不清 〕. 3、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彼此时时牵挂 〕. 4、图书管理员工作很负责任,〔一丝一毫的细节也不疏忽 〕.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 ) -
才帜抗力: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 ).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情 -
才帜抗力: 孟浩然也是唐朝 的大诗人,虽然名气不及李白,但是个李白的关系非常的好.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可谓亦师亦友.他们之间互 相帮助、感情深厚,从李白的诗句中也可以窥见一二. 李白与黄鹤楼有不少故事.李白第一次游黄鹤楼的时候,面对美景,自然是诗情大发.正想提笔赋诗,却见壁上已有诗作,那是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读完全诗,惊得半天没有说话,这等好诗,岂非凡人能做.于是李白感慨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据说后来李白一直心有不甘,竟然还有让自己不敢下笔的地方,胸中 块垒,难以展抒.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故事简写30字 -
才帜抗力: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多岁,两人认识前,孟浩然的名字已经被许多人熟知,李白就一直很仰慕他,渴望跟“偶像”见一面.有一次李白在黄鹤楼上喝酒,听说孟浩然就在附近飞襄阳隐居,便立马去拜访他.孟浩然也早就听说李白的大名,衣服都还...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情 -
才帜抗力: 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 公元730年阳...

呼中区18251691213: 把句子写具体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真深啊,深得像( ) -
才帜抗力: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很深,(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远看黄果树瀑布,奔腾直下,气势百凡,正应了李白那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最近妈妈烧的菜各式各样、色香味俱佳,真是好吃极了. 诗仙李白和孟浩然两人处得相当不错感情真深啊! 看远处的那个小孩就像是一根竹杆似的真瘦.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故事,与孟浩然的友谊! -
才帜抗力: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当要好的朋友.据说,当时,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晓》,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妙,而后二人成了朋友.后来,一次,李白游黄鹤楼.诗情大发,正想提诗,却见崔颢的诗已然在墙上: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呼中区18251691213: 李白和孟浩然的关系 -
才帜抗力: 亦师亦友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我们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就能很好的体现了他们分别、惜别依依不舍之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