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遗体呢

作者&投稿:枕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始皇的遗体保存完好吗?~

  10月初,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举行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我国秦汉史专家郭志坤对秦陵地宫内牵动亿万人神经的千古疑案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秦始皇遗体可能保存完好的观点。

  秦始皇死后,初采降温之法,寻得水银之后再将遗体“洁身”



  秦始皇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但有关秦始皇的传奇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2200年来骊山脚下那庞大的地下宫殿始终无人敢轻易打开,人们只能根据《史书》和科学常识对这位传奇人物作出主观的猜想。

  郭志坤认为,从地点来说,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这里的七月天气还是比较凉爽的,不像今人所想象的那么酷热难熬。从乘舆的设备来说,秦始皇的遗体放在輼凉车里,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冷藏车。另外秦王朝的核心高官胡亥、李斯、赵高当时个个都在场。郭志坤推测,秦始皇暴病而亡,他们会竭尽全力保存好遗体,以免失孝。而始皇身边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面对突发事件,他自会运用当时所掌握的杀菌防腐知识。

  郭志坤认为,秦始皇死后,初采降温之法,寻得水银之后再将遗体“洁身”,以多层丝绸包扎起来,再浸泡在水银棺之中。从有关记载来看,水银是那个时代常用的防腐剂。炼丹术所生成的水银,是金属物质却呈液体状态,圆转流动,容易挥发,显得与寻常物质相异,怪异现象使得古人感到神奇。由于水银有杀毒灭菌之效,所以炼丹家认为服用水银这样“不败朽”的东西,可以使人的血肉之躯也同样“不败朽”。

  二十世纪末,中国考古专家曾在秦陵地宫表面检测出大片强汞区域,其结论是,秦始皇陵地宫里隐藏着大量的水银。同时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推论,地宫中的水银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的估计至少有100吨的水银。郭志坤认为,在陵墓中使用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弘的气象,更有保护秦始皇遗体的意图,甚至可以利用硫化汞的有毒气体防止盗墓贼入侵。

  赵高、胡亥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但是持不同看法的专家认为:秦陵地宫虽然没有被盗空,但是秦始皇也许只剩下一把尸骨了。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正值酷暑,遗体不易保护;当时“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臭味,为了防止臭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这些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棺载輼凉车中……会暑,上輼车上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段清波认为“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司马迁的《史记》的真实性在历史上也是有定论的。所以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相关记载来看,秦始皇的遗体恐怕无法保存完好。

  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马王堆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骨终于运回咸阳发丧。

  2200多年前,100吨水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

  同时,很多专家认为秦陵地宫中的山河湖海只是模型,并不会注入大量的水银。长期关注、研究兵马俑的建筑学家陈景元指出,水银的产量历来都是不高的,目前我国水银年产量不足千吨,2200多年前,100吨水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如果存在大量水银,这里无疑是一个特大的汞污染源,历史上必然要有汞污染引起的病史资料,但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我们并没有发现相关线索。另外,秦陵地宫表面检测到的汞区域不排除周边汞排放污染的影响。这些污染源包括曾经紧挨着秦陵的陕西省缝纫机厂电镀车间的含汞废水、废气,附近农田使用的含汞农药,在骊山进行开山作业工程爆破中使用过的含汞起爆剂。

应该还在,目前尚没有盗墓贼挖通始皇陵地下陵寝的报道。
秦始皇陵封土堆位于西安市东约35公里。秦始皇50岁病死在出巡途中“沙丘平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但有关秦始皇的传奇并没有随着他的离去而消失。2200年来骊山脚下那庞大的地下宫殿始终无人敢轻易打开,人们只能根据《史书》和科学常识对这位传奇人物作出主观的猜想。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推论,地宫中的水银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的估计至少有100吨的水银。在陵墓中使用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宏的气象,更有保护秦始皇遗体的意图,甚至可以利用硫化汞的有毒气体防止盗墓贼入侵。

郭志坤作品集拙作《让秦始皇好端端躺在地宫里》在东方网刊发后,对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引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持“始皇遗体已腐烂”看法者认为:秦陵地宫虽然没有被盗空,但是秦始皇只剩下一把尸骨了。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正值酷暑,遗体不易保护;当时“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这些说法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说的:“棺载輼凉车中……会暑,上輼车上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不过这里只说到“臭”,并没有说明是秦始皇的遗体腐烂所发出的尸臭,所用鲍鱼“以乱其臭”,必有奚跷,当作别论。按常理说,秦始皇的遗体不至于腐烂到如此地步,对此,后世学者一直持有不同看法。

持“始皇遗体完好”看法者认为,就当时的防腐水平以及秦始皇至尊的身份而言,始皇死后乃至入葬时的遗体是保护完好的。此说,二十世纪七十年初更加盛行。因为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西汉辛追遗尸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这是震惊世界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

西汉辛追女尸为何能保存如此完好?解释颇多。

有的说,这是木炭、石灰、白膏泥密封的作用,让其处于如同沙漠干燥的环境之中,细菌无法繁殖。

有的说,棺木密封很好,与外界空气完全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有的说,辛追生前追求长生,有服用丹药的习惯。虽然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但丹药的毒性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使得她的尸骨能长久保存下来。

有的说,在陪葬品里,有大量的中草药,一定程度上为配制防腐药水准备了条件,成为古尸保存的重要原因。

有的说,从墓壁上雕刻的道家养生图和出土的目前最完整的两部老子《道德经》,不难推测,辛追夫人是道学养生方法的研究者,并有所成就。

……

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很自然联想到秦始皇遗体的保存,认为上述条件都为秦始皇时代所具备,并更加优越。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授认为,单从遗体保护技术来讲,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够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1980年10月初,笔者曾就此问题访问过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见1980年10月9日《文汇报》),他对于学术的探讨是广博而严谨的。他明确地说:“从马王堆女尸保护完整,皮肤仍有弹性,可以想象到秦始皇的遗体,说秦始皇遗体完好,就当时的防腐水平,以及中央集权、秦始皇的独尊身份来说,并非不可能。”

李先生说,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两千多年来不腐的“神液”。棺液之所以是红色的,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中含有汞。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联想,不会使认识固化。狄德罗说过:“想象是提高智慧的翅膀,可以使人摆脱因时空束缚而造成的苦恼。”由西汉女尸联想到秦始皇的遗体,会扫除一些心头上的认识尘积。

从地点来说,秦始皇病死在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县西北)。这里的七月(丙寅日)天气还是比较凉爽的,不像今人所想象的那么酷热难熬。

从乘舆的设备来说,秦始皇的遗体放在輼凉车里,即有窗牖的车,闭之则温,开之则凉。

从秦始皇自身的条件来说,他是去海滨寻找长生不死之药的,路途中有所不适,也吃了不少“长生不死之药”,这些中药虽不能救命,但能杀菌,这对遗体的保护也能起作用。

这里还有两点不可忽视的:一是死亡之地,二是死亡时身边的人。

死亡之地在沙丘。沙丘乃商代后期商王的离宫所在。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地方即在此。战国时,沙丘成为赵国名城,著名的沙丘宫就在这里,自然也成了秦始皇的离宫。应该说,其生活设施乃至必要的治疗药物是具备的。御医在始皇病危时,必施丹药之方。在古代中国,方士炼丹,吹嘘水银“久服神仙不死”。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也许秦始皇妄想长寿,竟然服食多量丹药,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始皇生前以及病危时大量服用丹药没有疗效,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他的遗体得以防腐而长久保存下来。

再说,秦王朝的核心高官胡亥、李斯、赵高个个都在场。丞相李斯掌握朝廷大权,赵高是始皇贴身宦官,胡亥是典型的孝子。始皇身边还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医术高超的御医夏无且,面对突发事件,他自会运用当时所掌握的杀菌防腐知识。

始皇暴病而亡,他们甚为担心,“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便当机立断,决定“秘之,不发丧”。这是出于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一策。

接着,最为重要的是竭尽全力保存好遗体,以免失孝、生变。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亲人死后,即对亲人的尸体视为活人,也谓“事死为生”。所以说,保存好遗体是孝道的重要表现。

这是先秦时代的“鬼魂崇拜”思想的影响。“鬼魂崇拜”发生之前,人们对尸体弃之不管,如同野兽对待同群的尸体一样。《周易·系辞》中所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正是描写在产生鬼魂崇拜之前人们对尸体处理情形。最初的“鬼魂崇拜”,实际上是崇拜活人的自然本质所产生的活动能力,认为肉体的那个地方负伤,灵魂也同样受伤。此时人们认为死者的灵魂能单独存在,同活人一样生活,所以必须把遗体处理妥当,使它如同活人、真人。人死后,无论埋葬、火葬、水葬,先要把遗体保护好,这是厚葬之首举。

追溯得远一点,山顶洞人时,就开始了对人体不腐烂的探索了。考古学家发现,当时人死了之后,在尸体的四周撒上一种赤铁矿,红色的东西,这不完全是一种吉利或驱邪,可能这样做也可会使尸体比较好地保存下来。秦汉时期的一段时间,通过所谓炼丹的方式,来服用这种使自己长生不老的这样一种药品,这些,实际上都表明了当时的一种理念,就是希望自己死了之后,第一是不死,第二即便是死了以后肉身不能腐烂。

其实,古代社会有不少很好的保存尸体的经验和方法。鲁迅先生还说到使遗体不烂的办法,那就是“屁塞”。何谓“屁塞”?即古时人死后常用小型的玉、石等塞在死者的口、耳、鼻、肛门等处,据称如此可以防腐不烂。又古人大殓时,常用水银粉涂在尸体上,“屁塞,就是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见《鲁迅全集·彷徨》),以保持长久不朽;

马王堆辛追不朽令人吃惊、连云港“惠平”不烂使人感叹,等等,尽管至今仍然扑朔迷离,但许多防腐措施,古人是知晓的,并在施用着:

上面,鲁迅先生所言“屁塞”以及用水银粉涂在尸体上,这是常用法。

有的使用含酒精、甲醛量的浓酒来涂之。

有的使用蜂蜜、沙砾、盐来抹之。

如今,某少数民族对尸体作防腐处理亦有多法,其巫术传统给人凭空添上了神秘莫测的诡异色彩,可经有关人士的观察,终于揭开了其中防腐防烂的秘密:

第一法是以添加一定朱砂特别是水银的药物,或涂或蒸发熏蒸它以后,全身有了一层保护膜;第二法是使用草药熏蒸的方法,把死者装进蒸桶里放上消炎杀菌的草药。熏蒸以后尸体可放很长时间,也不会腐烂。第三法对尸体进行脱水;第四法是使用盐花椒。有的边远地区,按照生辰八字计算,死者要等十五天才能上山下葬,这十五天如果正好是大热天,那怎么办?那就是经常更换被子,去掉身上的一些水,而且那亡者也是越来越干,不像一般人死了以后会胀起来。

有的专家认为,秦始皇死后,初采降温之法,寻得水银之后再将遗体“洁身”,以多层丝绸包扎起来,再浸泡在水银棺之中。如此想象,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始皇死在沙丘行宫,经一番处理后再入棺。入了棺之后才如《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言:“棺载輼凉车中。”

若是秦始皇遗体在途中就开始腐烂,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当时天下独尊的始皇身上,自然是不允许、也是不可能的。

其实,水银也是那个时代常用的防腐剂,炼丹术所生成的水银,是金属物质却呈液体状态,圆转流动,容易挥发,显得与寻常物质相异。怪异现象使得古人感到神奇,因此炼丹家一直想利用这些物质制成具有神奇效用的“还丹”,又称“神丹”。《抱朴子·金丹篇》说:“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以作黄金。”就是说,这种“神丹”是兼有使人“长生”和“点铁成金”作用的方应灵丹。

自古炼丹和医药有着密切的关系,炼丹家往往都兼通医药,许多医家也兼通炼丹,如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古的本草学著作,人们视之为医家的书,但是书中把丹砂列为上品第一,把炼丹所用的四十多味金石药分别列入上、中、下三品,而且明确说划分等级的标准是“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天、神仙……”,这就颇有炼丹术的意味。整天拿着药囊的御医夏无且应该是掌握这些医技的。

最令人神往的就是“不败朽”,盖因水银有杀毒灭菌之效,故谓“金性不败朽,胡为万物宝”(《周易参同契》)。炼丹家认为服用金银矿物等“不败朽”的东西,可以使人的血肉之躯也同样“不败朽”。因此,他们不仅要设法服用这些东西,还要用人工方法炼制药用的金、银。包括秦始皇在内的许多帝王将相豪门贵族都征招炼丹家替他们炼金。

当时时值暑天,把始皇遗体保护好,也是为臣者当务之急的大事、难事。不过,保护遗体的办法在古代流传多种。那时就出现“水银浸泡”办法了,别说“至尊”之始皇,就是春秋战国的贵族墓冢,以“水银为池”并不鲜见。由此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是“水银浸泡”;死亡入棺直至地宫入葬,皆为水银浸泡。

根据何在?综上所述,可概三点:一,秦始皇时代的贵族墓冢都使用水银等“不败朽”之药了;二,秦王朝高官李斯、赵高、胡亥以及御医夏无且等有权有术者个个在场;三,如今在秦始皇陵地宫里测有大量的水银。

二十世纪末,中国考古专家在秦陵地宫表面检测出大片强汞区域,其结论是,秦始皇陵地宫里隐藏着大量的水银。水银的分布走向,分明就是一幅大秦帝国的疆域版图。从史书中得到印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这样一段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2003年,中国考古队再次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无损勘查。经过周密分析,陕西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推论,地宫中里的水银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的估计至少有100吨的水银。

一百吨的水银,不是一百吨的水泥!可能吗?

有可能。

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专家也在反复梳理史料并两次实地取样检测后确认:地宫水银藏量是有根据的。考古的发掘也多次证明,《史记》对秦陵的记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一些专家分析,在陵墓中使用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弘的气象,更有保护始皇帝遗体的意图,甚至可以利用硫化汞(水银)的有毒气体防止盗墓贼入侵。当时的贵族墓冢以“水银为池”并不少见。但是,在地宫里用水银象征“百川江河大海”并“相机灌输”,却是始皇陵所独有。

说实话,上百吨水银,别说古代,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个令人瞠目的数字。

如此水银,来自何方?也许是多渠道。因为炼丹术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的方术,这种方术起源很早,而且“多处出丹”。据《汉书·刘向传》载,淮南王刘安在他的《枕中鸿宝秘苑书》中说,战国时邹衍(约前305-前240)有“重追延命方”。《战国策》有方士向荆王献“不死之药”的事实。《周书》更有西周时巴人向周成王“献丹”的记载。

除了散落的零星炼制外,还有规模较大的矿区,从《史记·货殖列传》获得证实。《史记·货殖列传》说,秦代的巴郡有个寡妇名叫“清”,数代垄断丹砂开采的生意,秦始皇曾为她修筑了一座豪华的纪念碑——“怀清台”,以表彰她的“贞节”。《史记》又说:“江南”出丹砂。丹砂是提炼水银的主要原料。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北师大教授王子今提出了“江南丹砂”的概念,他认为,从今天了解的中国汞矿分布看,以重庆南部及黔东北、湘西,即乌江左近地区,如酉阳、秀山、务川、铜仁、万山、新晃、凤凰等地最为集中。川东南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汞矿的主要产地。

《汉书·食货志》也说,巴寡妇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秦始皇将其奉为上宾,并为她修建“怀清台”。自后,史书中凡涉及丹砂无不提到巴寡妇清。以硫化汞为主要成分的丹砂,在古代,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另一个主要用途是用于医药或提炼水银。由于天然水银非常稀少,当时水银的主要获取渠道,就是用丹砂提炼。

在史书中记载了巴郡的寡妇清经营丹砂水银盛况,尽管没有提到她与始皇陵的关系,但是秦始皇为她修建“怀清台”之举,这多少带出了秦始皇陵与巴寡妇清的某种关系,若不是提供了秦陵地宫的大量水银,秦始皇又怎会为其修建“怀清台”,并表彰她为“贞妇”呢?

人们很自然形成这样的看法:秦陵地宫水银来自巴郡的寡妇清。北京大学考古学院秦陵研究专家、“汉唐陵墓制度研究”课题组组长赵化成教授对秦始皇陵的水银来源专门做了研究。他说: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解释丹砂——丹砂,巴(巴郡)与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之红色矿石。由此看来,上古时代丹砂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巴郡和南越两地。《华阳国志·巴志》说,涪陵郡出茶叶、丹砂。魏晋时期的刘琳引述《续汉志》对这项记载作注释:涪陵出丹砂。魏晋时代的涪陵郡,就在秦朝巴郡的范围内。

重庆川东南地质队总工邓富银作了更详尽的说明,他说:贵州丹砂矿占据全国重要地位,渝东南地区的丹砂矿属于贵州汞矿脉的延伸,具有开发价值。

巴郡应是古时丹砂的最大供应地,同时,巴郡又是距离咸阳最近的一个丹砂产地,所以专家们推断,秦陵地宫的水银很可能是由巴寡妇清提供的。如明代散文家归有光说:巴寡妇清坐拥丹砂矿,做成天下第一的大生意。

巴郡的寡妇清经营丹砂水银,支持了秦始皇遗体保护完好的看法。

找到了,但由于对其保护原因没有发掘(水银含量太高,容易挥发,其中的文物怎样保护也是个问题)


秦始皇活了多少年?
在返回途中,他遭遇海上风暴,不得不改变路线,还曾梦见与海神交战,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求平安。然而,秦始皇的巡游最终在病逝于沙丘平台画上了句号。由于担心皇子和各地可能趁机作乱,丞相李斯保守了这一消息,将秦始皇的遗体秘密运回咸阳。在辒凉车内,只有少数人知晓始皇已逝,其中就包括赵高和胡亥。

秦始皇陵有何奥秘?
秦始皇的遗体则安置于铜棺中,棺上有木头的部分则涂漆防腐。 以上所叙都明白记录于文献上,只是当时是否有官员殉葬的,还是一个谜。《史记》记载二世皇帝胡亥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以秦始皇有生子女的后妃不过十多人的情况来看,殉葬的妃嫔大概在二百名左右。二世皇帝的残暴、较之秦始皇,真...

秦始皇遗体找到了吗?在的话那在哪??
没呢。。现在考古学家也只是初步的认为始皇陵在今天西安临潼城东5公里的骊山北麓。。

秦始皇的陵墓中是否真有他的尸体?
反正这段记载我是一直没明白)。由此可见始皇陵曾多次遭受严重破坏,而且很有可能已经伤及陵墓内部。此外,始皇下葬时,无数工匠被关入陵墓之中殉葬。这些工匠临死之际,难道不可能将自己的怨恨发泄,对始皇陵加以破坏吗?始皇陵中,十有八九会有遗骨、遗骸,但不会有完整的遗体了。

秦始皇的遗体被发现到了吗
秦始皇的遗体被发现到了吗 历史... 历史 展开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有哪些跨界“双奥”的运动员? 匿名用户 2013-08-09 展开全部 2006年10月6日,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认为如果打开秦始皇陵,每年仅门票收入就可达25亿元。这是多么诱人...

秦始皇的墓到底在那,有多大?有没有被盗?
谜团九:秦始皇遗体完好吗?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那么,秦始皇的遗体也会保存完好吗?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正值酷暑时节,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9月,尸骨运回咸阳,由死到...

秦始皇死后为何秘不发丧
秦始皇的车队一如既往,继续前行。秦始皇的遗体被装载在可以密封车厢的辒輬车中,百官奏事,宦官奉食,亦一如既往。当时正值盛夏,遗体发出恶臭,李斯、赵高等人在车队中加载一石鲍鱼,以掩其臭味。 秦始皇赐长子扶苏的诏书虽然已经封缄,却停置在主持机要办公事务的中车府令宦官赵高的手中。赵高的意图,是要让自己的学生...

秦始皇死亡之谜
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

秦始皇死亡之谜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秦始皇的坟墓找到了吗?为什么不去挖呢?
二、地宫猜想 1、恢弘始皇陵被一具腐尸占据 20世纪70年代,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女尸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很多人会联想到,沉睡地下两千年的秦始皇的遗体保存得怎样?这个问题还要从秦始皇之死说起。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巡游云梦等地,李斯、胡亥、...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尸体还在吗 -
艾邢迪迪: 两千多年了,个人认为秦始皇嬴政的尸身已经不存在了

川汇区13154985364: 请问秦始皇的尸体找到了吗? -
艾邢迪迪: 秦始皇的尸体暂时没有找到.因为根据国家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规定,秦始皇陵暂未开启,所以,秦始皇的尸体也就无从寻找.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尸体腐烂了吗? -
艾邢迪迪: 腐烂了 在史记中明确记载 因为始皇死于出巡途中 并且是夏天 运回都城的时候为了掩盖其腐烂的臭味 故意运了许多鱼虾掩盖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尸体有没有找到? -
艾邢迪迪: 找到了,不过以现代的科技水平不可能进行发掘.一但古墓被打开空气中的氧气将会对墓中的文物进行破坏.去看过兵马俑的都知道,兵马俑不是全在 天宫 里有一部分是在外面,在天宫的西面所有的兵马俑都面向东方.与天宫形成一个阵势,在天宫的其他3面也有兵马俑的存在 不过没有西面得多!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陵墓中是否真有他的尸体 -
艾邢迪迪: 肯定是有的. 秦始皇花了那么大的人力财力营造陵墓,一点都没有担心别人会挖他的墓,所以陵寝一点都没有遮遮掩掩的意思,他指望他的子孙万代都守着江山,看着他的陵墓,别人没有机会挖他的墓.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陵墓找到秦始皇的尸体了吗? -
艾邢迪迪: 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秦始皇陵探索的进展越来越大.考古学家们已经知道秦始皇陵内部的构造,然而这还不是最惊人的发现.最惊人的发现是得到了有关秦始皇尸体的惊人消息. 秦始皇皇陵是中国历史上最难挖掘的皇家陵墓,也是保存最好的陵...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遗体位于秦兵马俑的几号坑 -
艾邢迪迪: 兵马俑的三个坑内都是士兵、将领、战马的陶俑,没有秦始皇的棺椁.他的墓室在兵马俑坑以西的陵墓里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尸体还保存着吗
艾邢迪迪: 从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女尸来看,秦汉期间的尸体防腐技术已经很高明但问题是,秦始皇死在沙丘,赵高和胡亥为了篡位,连夜赶回咸阳,此时正值盛夏,秦始皇尸体迅速腐烂,赵高让人将咸鱼扔进秦始皇的车子里,用死鱼的臭味掩盖尸臭,从这个记载来看,当时秦始皇尸体已经高度腐烂..

川汇区13154985364: 始皇遗体在哪 -
艾邢迪迪: 可能在秦始皇陵 可能在沙丘之谋后葬在当地因为当时尸体已经发臭了 运到皇陵可能都烂了 所以有可能葬在当地.就跟刘备死在白帝城 当时天气炎热 运到成都惠陵就烂了 可能就葬在白帝城 惠陵是刘备的衣冠冢.

川汇区13154985364: 秦始皇的尸体完好无损吗?
艾邢迪迪: 这个恐怕要挖开秦始皇陵,打开棺椁才能知道,目前只是猜测,说法有两种: 持“始皇遗体已腐烂”看法者认为:秦陵地宫虽然没有被盗空,但是秦始皇只剩下一把尸骨了.其理由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正值酷暑,遗体不易保护;当时“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捕捞了一筐筐鲍鱼,将腐臭的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持“始皇遗体完好”看法者认为,就当时的防腐水平以及秦始皇至尊的身份而言,始皇死后乃至入葬时的遗体是保护完好的.此说,20世纪70年初更加盛行.因为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发现西汉辛追遗尸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这是震惊世界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