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任何电影的影评

作者&投稿:标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电影影评.~

一部永远的经典 ———评影片《阿甘正传》
看完这部影片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经典中的经典。我无法用一个明确的主题来写这篇影评,因为它真太经典,可以写的东西太多,可以讲的主题太多。
——————题记
本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在人们心中智商有缺陷的阿甘,确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出了让人无数正常人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大学,入伍,创业,成功,结婚,生子,甚至周游全国,他一个也没有落下。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去网站上看过其他朋友对这部片子的评论,的确,经典就是经典,所有人都对本片赞不绝口。甚至有很多人说最初爱上电影是因为本片。或许,就在我写这篇文章时,就有很多人在看这部片子。现在就开始以的刚刚入门的水平浅谈一下这部片子吧。
一部好的影片其实在人物选择上就开始决定了片子的可看性,在《阿甘正传》中导演
选择阿甘这个在智商上有些缺陷上的主人公,而在这个主人公的身上发生的事情,在正常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得到国会勋章,两次得到总统的接见,代表国家出访。我想每一位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观众都是不感相信。也正是这样一种在我们看来不可思意的冲动引发了我们的观看兴趣。我想每一有点电影专业知识的人都知道这个原则,我们构建人物形象时一定要首先给人物设置困境,然后让人物主动解决困境。然而在本片中我们看到阿甘这个主人公处处都在被动,然而一样能够引起我们的观看兴趣。在我看来正是导演对阿甘这个形象的巧妙设置使得本片有了如此大的魅力。
关于这部片子的主线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阿甘的跑,有人说是片子中出现的历史事件。就个人来讲,我比较赞同主线为阿甘的跑,因为正是因为阿甘的跑让阿甘这个在常人看来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人,居然成就了那么多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也正是这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发生在片子主人公身上的事情,才使本片有了可看性。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阿甘的跑,他怎么会被橄榄球教练看上?如果没被橄榄球教练看上我们的阿甘就很难进大学。
如果没有阿甘的跑,阿甘就不会在越战的丛林中救出那么多同伴。其实阿甘的跑也不仅仅局限于跑这个动作,更多是一种人生态度。正是因为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才有了阿甘捕鱼公司的成功,有了阿甘与珍妮走在一起,有了阿甘人生中的种种奇妙际遇,才有了这样一部影片。
在情节构架上,这部影片环环紧扣,几乎没有一个多余的情节。从阿甘在校车上巧遇珍妮到阿甘在大学中进入全美橄榄球队,再到阿甘在越南丛林中的一切等等等等,有谁敢说哪一个情节是多余的。这些奇迹般发生在阿甘身上的事,其实正是初看本片的观众的最大看点之一。在阿甘这个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了一切,完全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几辈子都不可能遇到的事情,确偏偏在阿甘短短这30几年中发生了。然而这些情节在本片中的一次次的出现完全没有让我们感到突兀,这就不得不说导演采用的用主人公讲述的方式。几乎是在片子一开始主人公就在公车站台上坐着对一个个陌生人讲述自己的一切遭遇一直讲到片中的现在。可以这样说,只要在片中运用这样一种方式,无论片中的情节怎样发展,都可以大大降低片中情节的突兀感。其次导演在情节与情节的前街中巧妙的运用埋伏笔的手法,这或许得益于本片本身就改编自一部小说。这种手法是文学创作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手法,电影本身就是文学创作才发展,当然不可能少这种手法。现在我们就结合影片中的具体情节来看看导演在片子中对埋伏笔这一手法的运用。在阿甘去参军前,珍妮对阿甘说:“遇到什么事你不要逞能,你只要跑就可以了。”接下在我们在片子中看见阿甘在越南丛林中不断的跑,不断的救自己的同伴,然后阿甘得到国会荣誉勋章。还有同样是在越南,有个人黑人教阿甘打乒乓球,这让阿甘亲自参与了美国与中国的乒乓外交。其实这一手法在片中用到了许多许多次,只是我们没注意罢了。如果没有这一手法的运用本片的可看性必将大大降低。
我想每一任何一个初次看本片的观众会在看片的过程中怀疑这些事情发生在阿甘这个主人公身上的真实性。我们可以看看对阿甘这个人物的选择。阿甘,他是一个智商与常人相比有一定缺陷的人物,那么很多在常人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就可以说是情有可原了。比如在越南的战场上一次又次冒着生命危险救同伴,机缘巧合出现在黑人运动的集会中······其实我们在后来的其他导演对人物构架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人物构架方式,最近的就是王宝强饰演的人物,《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从这个角度讲王宝强很大程度上有模仿汤姆·汉克斯之嫌。其次在阿甘身边的人物个个都是真实的,他们不像阿甘一样属于模范人物。先说珍妮,她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孩开始沦落,吸毒,烂性,甚至染上某种病毒(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网上有位朋友的观点,我们不应该去猜测珍妮到底是染上什么病毒),最后我们有一次看到了一个天使般的珍妮。再看看在阿甘在越南的长官布鲁,他在片中最初出现时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军官,后来因为两条腿的失去而沦落,最后在阿甘潜移默化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可以看到这同样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人物。这样导演就成功解决片子的真实性这一问题。
本片的成功除了导演的另一位大功臣应该是汤姆·汉克斯,记得以前还经常把他和汤姆·克鲁斯搞混。对于这位好莱坞首曲一指的喜剧演员的演技我们大家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没有他出色的表演我想本片的可看性同样会有所降低。可以说汤姆·汉克斯对阿甘这一人物的拿捏是非常到位的,让我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做作的痕迹。对于阿呆这个角色的度汤姆·汉克斯是把握得很好的。有时我们觉得他就是一个正常人,有时又明显感觉到他与正常人是有一定出入的。在片中,汤姆·汉克斯饰演的阿甘在刚刚入伍时与黑人长官的那段简短的对话,完全是一个正常的士兵。可在总统面前当着电视直播他脱下裤子给总统看他臀部的枪伤,这是一个正常人不可能做的。任何一部电影离开了一名出色的演员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应该庆幸上帝让汉克斯出演了这部电影,为这个经典的剧本增添了光彩。
个人比较喜欢的这部片子中的镜头运用,本片多次将推拉移跟用得如此平滑,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看到如此美妙的镜头就像水流轻轻滑过指间般柔顺。在片子的一开始,将镜头对准一枚随风飘动的羽毛,当羽毛飘起时镜头随着羽毛滑动,下落时镜头同样随着羽毛滑动,当我们用心去体味时不禁为本片摄影师高超的技艺所折服。这些综合镜头的运用让我们的心仿佛也随着羽毛舞动,跟着它飘上云霄。片子中几乎所有的镜头转换都不是单单的推或移,而是将两种镜头综合起来实现的。比如在小阿甘在入学时他坐在办公室外,导演为了凸显人物内心时必须将镜头由中景推为特写,这时镜头缓缓推中带移,这样使得镜头显得不至于突兀。这样美妙的视觉享受决不是一般的摄影师能够做到的。
另外本片平行蒙太奇的运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因为阿呆和珍妮在一段时间中是处于两个不同的环境下了,所以就运用平行蒙太奇,将两个人串联在一起。片中在阿呆和珍妮不在同一个镜头中时都采用了这样一种方式。
一部片子要成经典必不可少的是影片中透露出的深刻的意义,这就是纯粹的商业片永远不可能成为经典的原因。作为一部经典的影片本片当然蕴含了的深刻哲理,这也是网友们对本片谈论得最多的东西,也是本片长生不衰的秘诀。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每个人对影片的观赏角度不同对影片的认知也就不同。但是无论如何认知《阿呆正传》中的深刻含义都必须从主人公阿呆入手。首先我们看到阿呆这个人物他的所有特点都来源与他与常人的差距。有人说阿呆不是傻瓜,他只是比常人少点什么。对,阿呆只是比常人少点什么,他少的是自私,少的功利化,少的是做每一件事强烈的目的性,这一切都是我们这个社会看起来成功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是我们的阿呆却获得了我们无法想象的成功。他所做的是只是坚持,遵守若言,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导演在这部影片中花了大量的笔墨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作了大胆的嘲讽。正是这样一个时刻遵从自己内心人,偏偏得到总统的接见,代表自己的国家出访,得到了无数的荣耀。看看我们自己吧,每天在做多少对不起自己,对不其别人的事。然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如果我们每天醉心于暗算别人,踩着别人的身体往上爬可以得到片刻的安宁,请继续。同时导演将现实中人们缺少的东西一个一个放在了阿呆的身上,让每一位用心品味本片的观众去深思。强烈的责任心,坚持的毅力,遵从自己内心的勇气,用和睦的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这些阿呆有,我们很多人却没有。是我们做不到吗?对不起,请不要为此找借口,不是我们做不到,是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勇气。还有就是阿呆作为一个在智力方面有一定缺陷的人,却在他的每一个工作中都表现的如此出色,若要究其原因,其实唯有两个字而已,那就是坚持。其实仔细说来阿呆的的一身是没有任何目标的,但杂哎任何事放到他面前时他就以最大恒心和毅力去坚持。或许他真的很“傻”,“傻”到不知道什么是放弃,所以他不会放弃,他只会坚持。这种傻我们有多少人学了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呀。
这部片子可以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以我的现在的能力实在是无法再深入分析下去。一部堪称经典的片子,永远无法用言语来说明,这就是电影,这个是电影的独特魅力。

《阿甘正传》观后感


  生活的神秘就在于你无法预测它,你不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阿甘有点儿傻,而且双腿要靠脚撑才能走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摆脱了脚撑的束缚,飞快的跑了起来,继而一发不可收拾。他跑入了橄榄球队,又顺利的毕业,参军,到了越南,救了战友,获得勋章,又狂热地爱上了乒乓球,受到总统接见。后又买了捕虾船,当了船长,创办了公司,获得巨大成功后,又回到家中,平静地生活。

  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傻傻的阿甘最终竟会成为富翁。他能够如此,也许是因为他做一件事,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并且是不抱有任何目的,是单纯的尽自己所能去做。而恰恰这样,生活偏偏眷顾他,让他得到了许多。

  面对生活,他没有抱怨为什么别人能正常走路,而他不能;没有抱怨为什么别人都欺负他;没有抱怨为什么他不聪明;没有抱怨为什么把他送到越南去经历残酷的战争;没有抱怨为什么他捕不到虾,打上来的只有破铜烂铁;没有抱怨为什么珍妮不和他在一起;没有抱怨为什么生活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在珍妮和他结婚后不久就把她从自己身边带走。
阿甘的妈妈临死的时候告诉阿甘“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无法预知下一刻会吃到什么口味儿。”阿甘的生活就像他妈妈的话一样,犹如山间的溪水,时而遇到石头的阻挡迸溅出水花,时而又平静的像似从来没有流淌过。
如果事情都这样想,可抱怨的那就太多了。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经历了许多,他还是那么平静地生活着,干自己想干的事,想跑就跑,跑长了头发,跑长了胡须,直到自己觉得累了,想回家了。
阿甘傻吗? 傻,真傻!
朋友布巴都已经死了,他还用自己的钱去帮助他完成心愿,买了一艘捕虾船,用布巴和自己的名字创办了公司,并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了布巴的家人。
珍妮多次和别人弃他而去,但每次回来他还是那么欢迎,并不计较,和以前一样喜欢她,爱她。邓。泰勒上尉多次埋怨阿甘救了他,他想他本应该在战场上死去,而不是这样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成了没有双腿的怪物。

  阿甘傻吗? 不傻!

  他懂得要去理解别人,要对得起别人对自己的那份情谊。他信守承诺,待人诚恳,对感情执着,感激他人……

  他一点儿都不傻!

让子弹飞 集黑色幽默 动作 感情等于一身 很好看
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姜文拍电影,也图个被认同。他的四部风格各异的电影,都有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每一个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内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电影表现出来的选本、选角的眼光,节奏、镜头的把握,讲故事谈思想的水平等硬实力,在吾等小青年心中已然封神入圣。但姜文不满足,他追求更广阔的认同。《鬼子来了》被禁,《太阳》票房不佳,这些不认同的声音在姜文心里絮絮叨叨挥之不去。
两年多后,姜文射出来的,是经过精心构化,寻求破局的子弹。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大众,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认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赚了。
我从没见过国产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又如此的不可实现。同行是冤家,小青年想脱离大众,大神要高于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认同的,小青年和大神就不认同。大众同行还算容易同时取悦。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这三群,在态度上冰炭不容。
现实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赞之后,电影自身素质迅速赢得了同行和大众的青睐。 广大小装青年们在短暂的观望后,看到宁财神同学的一句“姜文王朝来了!”后立即拜倒投诚。罗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来,“日,评价这么高,不至于吧。(这电影没啥思想啊)”,“下次拍个更有追求的电影”,“你们到底为什么激动啊”。 更极端一些的人开始咒骂,“姜文背叛了我们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了”。“站着,也能挣钱”这种事在他们眼里是没门的。 “你媚俗了大众,让大家都看的懂,你就已经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讽刺了,你就已经跪下了!”。
连我这个不合群的小装青年,看完后也充满了疑惑。前两小时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爽透了,结尾的节奏变化却让我无所适从。张麻子打倒了黄四郎, 最后却一无所得,兄弟女人也离他远去。他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场景让我十分落寞。虽然最后的那场“起义”倾向危险…但这就是姜文电影里想说的么?
子弹呼啸而来,透体而过,我却没一点感觉,好像没打中一样。搞的我连影评都不想写了。
姜文说:“让子弹飞一会儿”。
电影的开头,张麻子对着白马开了一枪,这枪瞄准绳结,打中却不打断。白马继续跑,绳索已不能吃力。让“子弹飞了一会”,绳索终于断裂,白马才四散跑开。电影的结尾,姜文对我开了一枪。 白马在我脑中奔驰一夜一天,绳索终于断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见了那思绪拖出来的暗线,就会明白宁财神说错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影评这么多,吐槽点最多的就是周润发饰演的黄四郎了。这个地主恶霸,说单词,玩“介错”,还总要拽拽文,钱也多的离谱。这些特质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开暗线的线索,就在于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线,几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姜文专辑看《让子弹飞》《鬼子来了》《太阳》的朋友可以到锐影网www.ruifilm.com在线高清观看 。

问题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1920.
葛优演的马县长,在刚进鹅城不久就说:“不好,我们来晚了,前任县长已经把税预征到90年后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发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问题2:黄四郎只是个地主恶霸么? 没那么简单
黄四郎交给假麻子(胡军)地雷时,说了很多:“北中国我不知道,但这种限量版地雷,整个南国只有两个”;“第一个在辛亥革命时炸了第一响”;“惊天,动地,还泣鬼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这1910年才生产。 黄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么型号,还拥有唯一一颗双胞胎地雷。 请问,黄四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黄四郎参与了在武昌起义的核心策划,是辛亥革命的老资格革命党!不信?下面还有佐证
问题3:张麻子只是个土匪么? 当然不是
电影里很明白的说了, 张牧之,早年追随松坡将军(蔡锷),17岁时即为其麾下手枪队长。是讲武堂出来的(考虑到蔡锷,应为1909年成立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蔡锷在日本死后(1916),张牧之回国,落草。
蔡锷何人?梁启超高徒,民国开国元勋,护国军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20日,蔡锷就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响应革命。1915年又发动护国讨袁并取得胜利。张牧之早年即追随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党对老资格。
张牧之和黄四郎还曾是革命战友? 影片给出了明显的线索
问题4:1900的一面之缘?
张牧之与马邦德赴黄四郎的鸿门宴时, 黄四郎说。“20年前,我和张麻子曾有一面之缘”。从影片可以看出,黄四郎一开始就知道假县长就是张牧之就是张麻子。这句一面之缘,是他刻意点开的敲山震虎。影片确凿的发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黄四郎和张牧之在这一年见过面?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我们继续从张17岁当上蔡锷手枪队长入手。
问题是,张牧之现在多少岁,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锷的呢?
蔡锷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时务学堂的老师唐才常德资助下赴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 回国后先后在湖南广西云南等地练兵。
如果张是1904年后见到的蔡锷,那么1900年时张牧之不超过13岁。 这样的孩子不应引起黄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时33岁,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锷活到此时也不过三十七岁。 1899年之前的蔡锷不过是个16岁不到的学生,虽然已经声名不弱,但也不至于配个手枪队长吧。 张蔡相逢,应为1899-1904年蔡锷留学时发生。17岁的张牧之,又为何会给一个留学生作手枪队长呢?
查了一下,1900年时,唐才常策划在武汉发动“自立军起义”。 蔡锷闻讯即回国响应老师。但唐看他年纪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后来唐才常被张之洞拍平, 蔡锷身在湖南躲过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实这时候他才改名叫蔡锷,才去学军事)。我以为,张牧之当上蔡锷手枪队长,正是这一年。 估计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锷一个人走,派了张牧之这个同龄毛头小伙子,给他当的保镖--”手枪队长”(估计是光头小队长)。 这样算,1920年影片发生时张牧之37岁,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黄四郎会在1900年认识张牧之,两种可能。1是黄也参与了自立军起义,在武汉或者湖南见过蔡锷与张牧之。 2是蔡锷把这个手枪小战士一起带到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和黄有过一面之缘。

我更倾向于后者, 因为黄四郎和张牧之,显然都在日本混过不短地时间。
问题5:张牧之黄四郎都混过日本? 应该是,他们都对介错很熟
先来介绍一下介错:
日本人不爱上吊爱切腹,他们觉得切死自己挺光荣的。 但切腹挺难操作,一刀捅进去,一时死不了还特别疼。身体倒得七扭八歪,挣扎起来满地的血,死相难看,特别不体面。故很多时候切腹者会让一个信赖的朋友当「介错」。介错人手持长刀站在其身后,在自杀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间砍下他的脑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错就相对冷僻。 更别说在没网络和电视的1920年, 如果不是对日本文化相当熟悉的人,根本说不出这俩字吧。
黄四郎在鸿门宴上说“要是这三个人供出我来,我就切腹,请兄台当我的介错”。 张牧之说“你搞错了,介错人用的是长刀”。两个人应该都在日本待过相当长的时间。 尤其是黄四郎,好端端的中国人没事谁能扯到切腹去。张牧之要在日本混,只能是1900-1904年。因为1904年蔡锷回国后就没怎么去日本(其实我也不熟,蒙的),作为蔡锷的手枪队长,张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锷病重去日本治病,当时张牧之一定跟着去了日本,但估计这段时间他可没兴趣研究什么切腹。何况11月初蔡锷就病逝了。
回答了这5个问题后, 我们重新看黄四郎这个人。 他留过西洋,也留过东洋。说话爱拽文,冒成语,国学功底算不错。你若把他看作一个土财主,这些设定显然有很蹩脚;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 那些设定就很恰当。
黄四郎,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土财主。 他是一个腐化的前革命者,现当权派。 在鹅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总结一下暗线:
1900年,张牧之追随蔡锷到日本,并与黄四郎有一面之缘。
1900-1911年,张牧之和黄四郎在同一个革命阵营,但无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义,黄四郎为核心成员。 10月30日,蔡锷在云南发动重九起义,张牧之也算核心成员。
1911年-1920年.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黄四郎,开始利用手中的权利敛财。他投靠了实力军阀张敬尧(还是张宗昌? 其实我没听清楚。 总不能是张孝准吧)这座靠山后,愈发肆无忌惮,横征暴敛,更以故乡鹅城为根本苦心经营,控制了民国小半的烟土交易,大发其财。
辛亥胜利后,革命者张牧之,不求权钱,继续追随蔡锷。 1916年蔡锷死于日本,此后张牧之对时局失望,干脆落草为寇。
1920年, 张牧之马邦德来到鹅城,电影开始。张黄斗法,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鹅城起义,胜利后张牧之分文不得,心爱的女人和他的兄弟们一起走了。这场“革命”,正如当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么也没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别的man抗走了。
这就是姜文在此电影里内藏的政治隐喻。 谁会投入革命?蔡锷这样的英雄会,袁世凯这样的枭雄会,但最后得权的一定是袁世凯;张牧之这样的爷们会,黄四郎这样的投机者会,但最后得利的一定是黄四郎。 当张牧之再次掀起鹅城革命,他不为财也不为权,不为女人也不为大众。他对黄四郎说:“没有你,对我很重要”。
如果你们觉得这个隐喻还不够过瘾, 鸿门宴上还有句台词。“彼时彼刻?” “恰如此时此刻”(谢绝联想,请勿跨省)。
问题6:姜文要干什么? “让子弹飞一会”

解决了前5个问题,我们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时取悦小装,大神和官府三个群体了。 那就是打时间差。这是一部让子弹飞一会儿才能被解读出的电影,子弹中的火药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躲过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无误的指出黄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统治阶级的恶棍,配合最后的“鹅城运动”,那这片死的绝对比宁浩的《无人区》还惨烈。等子弹飞完,官府醒过神儿来,影片都下映了。
从技术手段来说,姜文为追求这个飞一会儿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将每一条重要的线索后埋一个包袱以转移注意力。 比如张牧之刚刚自陈身份,说自己跟松坡将军混过。 观众还没转过筋想清楚松坡是谁,葛优就跳出来插科打诨:“那一年,我十七岁,她也十七岁...”。在逗笑大家之余,将观众的注意力从“松坡”,“十七岁”这样的线索上转移开。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电影爱悄悄的牵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弹对着官府打,未免自讨死路。他准备打向谁? 这就是本文最后要讨论的问题,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们可以把他野心想的特别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写。我觉得他把枪口对准时下电影界,对准某位电影界的官府代言人。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着,也能把钱挣了”。这点野心,观众都看的出来,也不难理解这句有点揶揄闷头挣钱的冯小刚。冯导岂是在于这点揶揄的人?还主动客串了汤师爷,和葛优联袂出演赚钱众。(冯导不但拍片赚钱发挥稳定,客串也是稳定的头五分钟就死。)汤师爷落水而死, 葛优演的马邦德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汤师爷。 可以说,在电影里,葛优代表了冯小刚。马邦德说的,就是汤师爷说的。也是冯小刚说的。
汤师爷要赚钱,他向谁跪? 官府代言人“黄四爷”。 他怎么着挣钱? 黄四爷带头出钱,其他人就得跟着出钱,回头把钱还给黄四爷,得利三七开。
张牧之要站着挣钱,也得在汤师爷的配合下,先忽悠“黄四爷”先出了一百八十万两银子才行。
关键问题来了,汤师爷想赚钱得跪官府代言人黄四爷,冯导演想赚钱得跪那位爷?
时下电影圈里, 有没有一个“爷”,是公认的官府代言人呢。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恶劣,已成中国电影的毒瘤,就够好了。这位爷,如果像黄四爷一样发家,先投身于“导”,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拢,终究成“爷”,就再好不过了。
有没有这样的一位爷,让姜文这种爷们电影人觉得。“X爷,没有你,对我很重要”。线索还在电影里
理解子弹的政治隐喻,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故事发生时间的改动。
理解子弹的现实所指,突破点在于姜文相对于原著,对角色姓名的改动。
在原著里,黄财主的原名叫黄天榜,”黄天棒”. 在电影里,叫作黄四郎,“黄四爷”。
韩三爷,您得多么的无畏,才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这片儿的出品人上? 您给这电影投了多少钱来着, 别是一千八百万
(原著师爷姓陈,没县长这人。 电影里分别安上汤,马二名。将将是个“冯”字,有点附会,放括号里图个好玩吧)
在电影后半, 张麻子对着黄四爷派出来的马车,虚射一枪,“让子弹飞一会”。 片刻,枪声四起。
《让子弹飞》上映一会后,终会成燎原之势。其它手里有枪的导演,编剧,演员,杂志,评论家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把肚子里藏了多年的子弹打出去。
姜文必将瓦解一个“三爷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让黑马们倒下,白马们得以挣脱沉重的束缚。但”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来临。他会从容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让别人搬走。自己骑上白马,悠然的离开我们的视线,化为一个传说。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辛德勒的名单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
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
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让子弹飞》: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喜剧片

  喜剧片是让人来笑的,但是姜文的《让子弹飞》却是笑里藏刀带着杀机的,那是一种你必须带着敬畏和真诚去笑的笑。单是这种特质,我非常负责任地说十年之内的中国将无人超越。

  三年前,“照常升起”的“太阳”并没有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它的温暖,这颗“太阳”在曲高和寡的云雾之中黯然失色;三年后,暴烈的子弹扑面而来,颗颗命中红心,伴随着的是姜文掷地有声的宣言“站着把钱挣了”。姜文没有吹牛,十六日下午去看《让子弹飞》,一进场我就知道他和他的团队可以提前庆功了,因为我看电影一般都是在下午,以往在这个时间段除了《阿凡达》、《唐山大地震》等少数影片之外,基本上都是“我个人包场”,而《让子弹飞》的上座率多到居然有人试图占我的座位,当然我也不是吃素的,坚决没有让这种企图得逞。《让子弹飞》绝对能让人发笑,但和时下流行的山寨喜剧的谄媚之相对比鲜明的是,它有一种傲然不群的风骨。这绝对不是姜文最好的作品,但它一定是姜文最争气的电影。这本来只是一部喜剧片,但是姜文硬是把它搞得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你见过这样的喜剧片吗?我没见过,所以我就是这个感觉。

  《太阳照常升起》曾经令很多人困惑,也让很多人对姜文困惑,恐怕姜文自己也困惑,他的困惑在于很少人能真正理解他想要让人们知道的那些东西。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年磨一剑的姜文心中也憋了一肚子火:那我就给你们拍一部你们都看得懂的电影!这从姜文在电影公映前的言论中能找到蛛丝马迹,于是,《让子弹飞》就这样非常牛逼地呼啸而至。电影本身也正如姜文的态度一样嚣张,凌厉的剪辑流畅自然并且一气呵成,你很少看到一部喜剧片以这样快速的剪辑来叙事,那些能省略就省略的细枝末节一概不要,并且还对“笑果”无损伤,即使笑你也得目不转睛地笑,也许在中国只有姜文敢于并且能够把喜剧片拍得跟动作片一样盛气凌人。如是,这样嚣张的剪辑已经保证了影片具有了超强的侵略性,你会不自觉地把《让子弹飞》从其他所有的喜剧片中单列开来,更何况在画面中的演员是姜文、葛优和周润发。

  《让子弹飞》是以喜剧为基本格调的,但是它在形式上却成功地糅合了动作冒险、枪战武打、悬疑推理、奇幻爱情等等类型元素,更难得是在兼容性上做到了游刃有余,这就足以显示出姜文的执导能力以及那种一雪前耻的商业野心。在这样的心态作用下,《让子弹飞》甚至于不自觉地暴露出些许乖戾和血腥,例如那一闪而过的“强奸人妻”戏,这个有必要吗?在这样的电影中其实完全可以虚化处理,但姜文就是让它黑色地出现了。还有麻匪老六的自残而死这场戏就是对观众的一种赤裸裸的感官刺激和情绪挑战,而这场戏的安排或许不必如此惨烈,但是姜文此刻差不多以一种带有无厘头风格的残忍,将“一碗凉粉引发的血案”铺陈得夸张变态而又跌宕起伏,其中尽显揶揄和嘲讽之气。在那一刻这个喜剧故事中的悲剧性就已经初露端倪了,而在乱世之中,无论是较为正面的张麻子、骑墙派汤师爷、还是完全反面的黄四郎都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自己,他们都在寻找真正的那个本我,甚至连作为模糊群像出现的那些赤裸着上身的群众也都迷失在县长和恶霸之间的斗争漩涡里,变得卑劣猥亵和首鼠两端,在这段戏中你绝对可以看到《鬼子来了》中的关于人性拷问的痕迹。或许,这个貌似纯娱乐的喜剧故事背后的那些悲凉和丑陋正是姜文最感兴趣的,只是这一次这不是姜文想要表达的重点,他的重点是必须先把钱赚了。也难怪,艺术在真金白银面前有时不得不低头,只不过姜文依然是与众不同的,他可以把近几年来被人屡屡诟病的中国喜剧电影整饬得锋芒毕露霸气十足,恐怕没有多少人能说《让子弹飞》不好看。

  需要注意的是,《让子弹飞》从根本上讲是一部商业片,姜文此次的动机没有那么复杂,他不可能把自己搞的那么累,这次绝对是冲着钱去的,所以这部电影有缺点,但这些缺点在它的优点面前已经不成其为缺点了。在这部电影中,姜文最根本的还是一种创作情绪上的发泄,沉郁了很久的创作力需要一场大爆发,只是这种发泄是才华横溢的发泄,更多是体现在电影形式上的发泄,如流畅的剪辑、幽默的对白、暴力的镜头、搞笑的情节,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爽”,姜文想让大家爽,自己也想爽一把,而绝非在内容上有多么深奥的寓意,没必要对它做过多的诠释,当然如果你是出于对姜文的喜爱,不妨以专研其中所谓的“隐喻”为乐并表达敬意,但是这样做未必有利于这部电影的良好发展势头。不过应该看到在本片中,姜文的创作姿态其实变得史无前例的低,在很多时候都以幽默的台词不动声色地迎合和愉悦观众,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以较高的姿态去引导和教喻世人。同样地在本片中,姜文的商业头脑也变得史无前例的发达或者他本来就是那么发达,只不过从前他不屑于这么干,他很清楚尽管他自己才高于世但绝不是票房上的宠儿,他知道每年的这个时候葛优就是票房的保证,他也知道周润发余威犹在完全可以照顾到港台观众的习惯,而有了葛优、周润发的助阵,他个人的能量将会几何倍增。影片的实际效果也正如姜文所设计和预期的,姜文、葛优、周润发三强鼎立,三个角色分别所带出来的霸气、圆滑和阴险,被三位演员刻画得既夸张搞笑而又入木三分,并且三种气质在不停地碰撞,形成了强大的气场。所以《让子弹飞》片名霸气,演员出色,甚至连影片本身的喜感也是威风凛凛咄咄逼人的。

  动作片的快速节奏、喜剧片的活泼基调、舞台剧的洗练对白,再加上风格强劲的角色表演,《让子弹飞》堪称是一部集大成的商业喜剧片,可以断言在短时间内已经无法超越,而在这个贺岁档中更是几乎已经不战而胜。这,根本就不是问题。然而尝到了甜头的姜文会不会改弦更张,一头扎入商业电影的浪潮中呢?这,才是个问题。

大笑江湖


如何写好电影电视剧影评?
想要把自己的感受准确分享给别人,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我经常会用“好看极了”、“太吸引人了”这样的词把一部好电影介绍给朋友。从来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客观地评论过一部电影。5、形式主义的种类。主要是关于一部电影的风格和结构,或是有些电影技巧是如何在电影中呈现和组织起来的。

就你所看的影片,写一篇简短的影评(100字左右)
[影评]赤壁影评: 其实我很喜欢 文\/ 布衣苏梦枕 昨天打定主意去看<赤壁>,有朋友知道后,给我留言说:希望你活着回来.在影院,和同去的朋友也戏言说:我是抱着被雷死的准备前来的.从没有见过哪部电影像<赤壁>这样触目惊心的,难道这电影周杰伦有客串不 成?(妈B的,我又冒犯周董了).豆瓣上,刚上映...

求篇英文电影的中英文影评
阿甘正传观后感 阿甘正传影评(中英文对照) 英文电影 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Mr. Gump has his own perseverance, keeping on running without any reason, JUST RUN. He said: “Man has to look forward, and never encumbers by foretime. I think that's the meaning of my running.” Say ...

请一篇电影《公民凯恩》的影评?
《公民凯恩》是一部在美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影片描述了凯恩跌宕起伏一生,这是特定年代中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也是一个不普通的一生。凯恩的童年相当贫穷,却充满了真诚的爱,而一笔意外的财富却带他走向了不同的人生。他在大都市中长大,发迹致富,又涉足政界,成为风云人物。他因与总统的...

关于五部电影的有关礼仪的影评
“五分钟改变一生”这句话出自《华尔街》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福巴德之口。其潜在的含义就是,利用好五分钟的拜访时间,你就将走到积极正确的康庄大道上。五分钟的拜访真的能改变人的一生吗?能!《华尔街》这部电影回答了这个问题。《华尔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这样的年轻人:业务平平,却不甘平凡的年轻的...

从动画的点线面方面写一篇1000字影评(任何动画电影都可以)
影片中的花木兰除了保持中国的传统形象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首先,影片中的花木兰是一个斗志昂扬的女孩。身为花家的大女儿,一心想为花家争荣耀,但是却常常弄巧成拙,闹了不少的笑话。其次,花木兰是一个勇敢、执着的人。在从军的路上,她遇到了不少的困难,身为女孩儿,她却从来没想过...

一篇有关英语电影的影评
我对电影《后天》的看法 这是我第二次看《后天》这部电影。第一次,和很多人一样,我看到的是人类和自然的矛盾,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觉得人类是多么的愚蠢,在灾难面前是多么的渺小。然后就想着怎样保护环境,节约能源,避免电影上的情况真的发生。但是这次,我并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而是从...

一篇好的影评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一篇好的影评需要具备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进行分析和点评等因素。影评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

寻一篇《泰坦尼克号》的影评,批判和赏析的都可以。
不朽的爱情——《泰坦尼克号》影评如果说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上流社会尽是些阿谀奉承,浅显无知,那么ROSE的超凡脱俗无疑向其中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如果说那时的下层社会充满了艰难困苦,黑暗动荡,那么JACK的才华横溢无疑成为夜空中的一丝星光;如果说电影利用各种特技制造出巨轮沉默时的惊心动魄给人...

求一篇《遗落战境》的影评,要写得好的,电影鉴赏课交作业要用。_百度知...
2、下面是对电影的简要感受:阿汤哥虽然老了,这个角色还是有说服力的,毕竟人家远途宇宙飞船的船长不能是个毛头小伙子。身材和动作也都还挺棒。但女主角真不好看丫!就这种姿色还当邦女郎丫!此片演技等于零,就会拉着脸做哑巴吃黄连状。你睡觉的时候老公还在开飞船,一醒过来看见老公和女下属住着...

铜陵市17519531412: 急求2篇电影影评 -
智傅巴替: 影迷影评(1)灵魂树中的图腾. 对于图腾,当今社会的人已经很难静下心去思考它的存在了,狂妄的唯物主义者也许嗤之以鼻,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又有何现世意义?而在潘多拉星球,有颗幽萤圣洁的灵魂树,里面存在...

铜陵市17519531412: 对一部电影的影评 -
智傅巴替: 希望 ,自由与自我救赎 ——评《肖申克的救赎》 有人问我希望是什么?我茫然不知所措.希望究竟是什么呢?在这个物质高度发达,信息高度便捷的时代,我还想到过希望吗?物质与信息的洪流早已让人喘不过气来,想拥有一辆汽车,想拥有...

铜陵市17519531412: 就你所看的影片,写一篇简短的影评(100字左右) -
智傅巴替: [影评]赤壁影评: 其实我很喜欢 文/ 布衣苏梦枕昨天打定主意去看,有朋友知道后,给我留言说:希望你活着回来.在影院,和同去的朋友也戏言说: 我是抱着被雷死的准备前来的.从没有见过哪部电影像这样触目惊心的,难道这电影周杰伦有...

铜陵市17519531412: 求一篇600字以上的影评,一定要文章!~~~~~急呀急呀急呀急呀~~~~~~~~ -
智傅巴替: 一曲佳人,生死隔 ——《十面埋伏》影评 白茫茫的雪,还在飘落.嫩绿的衣裳,鲜红的血液.一曲佳人,悲戚的响起.亲爱的爱人,你让我情何以堪?我如何能坦然,接受你已经逝去?《十面埋伏》是由张艺谋导演,刘德华、金城武、章子怡...

铜陵市17519531412: 求影视评论一篇1000字最好自己写的
智傅巴替: 无人驾驶的影评,没事闲的凑凑热闹,写点东西 刚看完无人驾驶,觉得这是一部比较不错的好电影,已经多久了,我没有欣赏的电影了,现在那种看完电影之后感触很深的...

铜陵市17519531412: 急! 求一篇影评,1000字左右. -
智傅巴替: 电影《杀生》影评,原创.看完电影《杀生》后的几点感悟.1、关于石头,第一次滚下来的和第二次滚下来所隐喻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石头滚之前的镜头给到了支撑石头的木桩上面,木桩代表着长寿村的根深蒂固的伪道德束缚,背离了人之...

铜陵市17519531412: 英语作文:为你喜欢的电影写一篇影评.为你喜欢的电影写一篇影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The name of the movie 影片名称The kind of the movies 影片类型What ... -
智傅巴替:[答案] It is sunny today. I am excited, It's not because of the nice weather but “The Smurfs”, a 3D movie published by Sony Pictures Releasing (Argentina). The content of the movie is very amusing and funny for children. The scene and color are grandiose ...

铜陵市17519531412: 求一篇英语电影影评 -
智傅巴替:[答案] 献上《阿甘正传》的英文影评一篇: Robert Zemeckis (of Back to the Future fame) has collected another feather for his cap with his direction of this movie starring Tom Hanks as this childishly naive idiot savant.Though that description of Forrest Gump ...

铜陵市17519531412: 高一作文,写一篇影评,什么电影的都可以,800字,内容别太深奥,就像个高一一般学生写的就行.急!! -
智傅巴替: 拯救-----浅析电影《千与千寻》灯火辉煌的街头,突然袭来了一阵寒流遥远的温柔,解不了近愁是否在随波逐流.......——————题记风来了.我像见到一个久违的老朋友般高兴.我能闻出这场南方来的风会带来多少雨水.我...

铜陵市17519531412: 求一篇影评1500字左右,影片一下几部任选一个 -
智傅巴替: 阳光灿烂的日子 很少看姜文的电影 但这次的观影感远远要比触动大的多 这是一段关于青春的记忆 生活中现实和虚幻往往交织在一起 缠绵 有的时候 人们往往发现一些东西概念很模糊 好像曾经拥有 却又距离遥远 分不清到底哪里是真实的部分 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