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

作者&投稿:麻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谁,乌铜走银的工艺是怎么样的?~

说到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因为在很多人眼中乌铜走银这一技法是一个非常小众的。但是其实实际上乌铜走银这一技法已经有了将近300年的历史。而乌铜走银的创始人就是岳永康。当然这种说法只是人们相传的而已,实际上对于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没有明确的定义的,因为乌铜走银主要传承与昆明的岳永康机。但它最初究竟是如何尚未有定论。相传有一次岳永康在加工铜器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心爱的器具掉进了锅炉里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心爱的金戒指被滚烫的铜水慢慢融化。气愤之下,他就把周围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儿的全部扔到了锅里边。过一会儿气消了,他发现这些铜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十分独特,因为虽然说这些铜的颜色有些发黑,但是发黑之间又夹杂着一点金色的颜色。最后岳永康把这一块看似废弃物的东西加工成了一件工艺品。发现这些重新加工好的铜制品,虽然说颜色发黑,但是非常的亮,而且中间夹杂着金色异常的好看。最后就逐渐形成了云南独特的乌铜走银。而时间推到现在乌铜走银也有了他的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就是金永才。如今乌铜走银已经是国家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创于雍正年间。乌铜走银这一技术一直都是师傅带着徒弟口口相传。而金永才也是在拜师学艺14年以后才有机会得到了这一带的传承。而金永才在讲到乌铜走银的时候,表示乌铜走银的工艺十分复杂。想要学习乌铜走银,除了要求手艺人的手艺以外,还非常注重手艺人的人品以及修养。而为了保护乌铜走银这一门技艺的发展。金永才也打破了几百年来只收一个徒弟的规定开始广收学徒。

乌铜走银这项古老的工艺被云南三个大家派别所掌握;分别是官渡金永才大师;晋宁袁昆林大师;保山施甸杨智闳师傅。[6] 杨智闳(曾用名杨斌)云南乌铜走银新一代传承人代表,杨智闳祖籍保山市施甸县家里祖辈就是制作乌铜走银工艺的,可惜随着时代变迁,家中只传承下了秘方,遗失了制作工艺,因而大学毕业后几次拜师求艺就是为了延续家传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但是在乌铜走银这一行当里流传着“传男不传女,传儿媳不传女婿”的说法,大师们或是不愿收外门弟子,或是早已收足了弟子不想再多收。  几次碰壁后杨智闳在鹤庆银器大师段六一门下学习到錾刻工艺,在乌铜走银传承人王光红大师门下学习了拼件焊接,如今加上他祖传的秘方和后期学习的制作技艺,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门技艺,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坚定地将保山乌铜走银传承下去。 晋宁乌铜走银工艺流传于昆明市晋宁县晋城镇天城门村袁家,传自石屏岳家,迄今已有八九十年的历史。1989年,袁家和的两个儿子袁万成、袁万礼开始制作沉寂多年乌铜走银。银匠家中又开始响起了“当当当”的金属敲击的声音。乌铜走银有了第二代传承者。[7]1989年改革开放后袁家重操旧业,慢慢开始恢复此工艺的制作和销售,至今已做了几千件作品,流传于晋宁县境内,1998年以后主要在昆明的古玩市场上销售。由于是传统手工生产,每年制作的作品数量非常有限。由于其技艺世代独传,工艺配方秘不外传,所以流传至今会此工艺的人很少。现今传承仍只限于袁家,只有几人掌握此绝技。 2010年8月18日,作为云南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乌铜走银传习馆”在官渡古镇开馆。金永才从38位报名者中选出4人,通过拜师仪式正式收为徒弟。据说,这些报名者很多都是观看了CCTV《走进科学》栏目对“乌铜走银”的报道后,对这门手工艺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找上门来拜师学艺。金永才说,“挑选徒弟的首要条件是人品要好,心术要正。人品和技术是相通的,如果暴躁易怒,爱和别人发生口角,做起事情来缺乏耐心,就不适合。”这次招收的新徒弟中有的曾做过水电技工,有的并无手工艺基础,但无一例外都对“乌铜走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仅用一年时间,他们就学会了錾刻、打磨、走银等基本技艺。在学习期间,他们除了上交一些材料费(学艺过程会损耗大量的金属材料)外,不用支付其他费用。不同于以前家庭作坊式的运作,自从担任传习馆馆长之后,金永才管理的人多起来,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店里,近两年也没有时间再去赶集。每天他只做三四个小时的活儿,“做多了对眼睛不好”,他说。除了工作,他平时还喜欢唱滇剧——另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永才说,“过去的手艺人都有这门爱好。唱戏和手艺都是艺术,彼此相通,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做出的作品也会和心情一样,做不好。这时,我要么去茶馆聊天儿,要么去戏院唱戏,等心情好起来,做出来的作品才能让人看着顺眼。

制作乌铜走银 (金)是石屏县历史上独具特色、驰名中外的汉族手工技艺之一,这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乌铜走银(金),工艺品一般有小花瓶、笔筒、墨盒等。常见的图案纹饰有花鸟鱼虫、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   一、炼制乌铜合金  用优质的铜和一定比例的黄金、纯银掺合其他十余种贵金属熔炼成乌铜合金。  二、锻制乌铜片  将合金以锻打、碾压等方法做成不同厚度的乌铜片。
  三、乌铜片上錾刻图案  设计、剪材下料后在乌铜片上描绘出所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线条应流畅,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刻的深度根据乌铜片的厚度而定。  四、走银  走银乌铜走银工艺最精髓的地方,乌铜走银是用纯银银屑或纯金金屑填充到图案处,以“走”满为度。经高温处理,银屑或金屑与乌铜就自然熔为一体。  五、焊接和组装
焊接与组装是一件工艺品成形的关键,任何一件乌铜走银工艺品必须的一个工艺,焊接与组装的好坏决定了一件产品的最终优劣。将走好银的乌铜片进行打磨、组装、焊接成型,或将制作好的乌铜片焊接组装在已设计制作好的金属器物相关部位上,使其成为一件完整的器物。
六、抛光打磨
抛光打磨  分为粗抛光和细抛光,手工打磨,将初成型的器物进行清理抛光处理。(现在多用砂纸或砂轮作抛光处理)。让其显出银白色线纹。
七、捂黑处理工艺  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通过长时间的手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氧化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这道工序也有相当的技术要求)。




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走银,即以铜、金等贵金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熔化后造成坯,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金)走入细密的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乌黑色,透出银(金)纹图案,呈现出...

石屏工艺一绝 乌铜走银
据史料记载,石屏乌铜走银工艺品的生产始于清雍正年间(1723-1753年),至今约有近300年历史。据传石屏一岳姓铜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将所戴金戒指落入所炼铜中,后来发现其所炼铜器乌黑如煤,遂在铜器表面錾刻花纹,嵌入银屑,制成了最早的乌铜走银。那么何为乌铜走银,它的生产制作工艺如何呢?在...

乌铜走银的创始人是谁,乌铜走银的工艺是怎么样的?
如今乌铜走银已经是国家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始创于雍正年间。乌铜走银这一技术一直都是师傅带着徒弟口口相传。而金永才也是在拜师学艺14年以后才有机会得到了这一带的传承。而金永才在讲到乌铜走银的时候,表示乌铜走银的工艺十分复杂。想要学习乌铜走银,除了要求手艺人的手艺以外,还非常...

300年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变革者
杨智闳制作乌铜走银 在2018年6月7日记者采访到了这位新生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智闳。杨智闳祖籍保山市施甸县,祖辈就曾掌握了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保山施甸杨氏乌铜走银发展于民国初年,杨氏一支布中记载,由杨四光始做,因四子杨朝鱼早逝,杨四光将乌铜走银秘方传于...

铜包银壶都是手工的吗?
这种高难度工艺的铜包银壶本身就是一件工艺上品,也必然是一件艺术品。铜包银壶不仅收藏性极好,实用性也是银壶中最好的。他不仅拥有了银壶的特性,并且相比普通银壶,在保温性、欣赏性、耐用性等方面更是出类拔萃。还是要看实物工艺是否精致,毕竟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请问:乌铜走银到哪里去买?北方这边有没有专卖店之类的?
回答: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传统铜制工艺品,它的制作工艺已濒临灭绝。乌铜走银从清代雍正时期初创,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乌铜走银最早由滇南石屏传入,至民国年间已成为昆明特产,其主要传承是昆明岳永康记。传说有一天岳永康正在加工炼铜的时候,不小心把手上的金戒指掉入铜锅中,戒指一下子就融化了...

乌铜走银辨别方法
乌铜走银辨别方法如下:1、乌铜走银以乌铜为胎,在胎上錾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纯银或金熔化后走入花纹图案的刻痕中,利用高温使银或金与乌铜融为一体。2、再经过成型、组装、打磨、抛光、捂黑等技术处理后,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技艺效果,其色彩古色古...

那些正在渐渐消失的传统手工之榫卯、乌铜走银
天下铜艺双绝”,然而如今却也濒临失传危机。高级工艺美术师金永才是“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的第六代唯一传人。乌铜走银是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纹图案,呈现出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铜鎏银是什么东西?
一、铜体表面鎏金或鎏银的工艺。二、它包括主要下列步骤:1、在容器内放入水银及金或银。2、通过熔炼后制成金泥或银泥。3、用得到的金泥或银泥涂抹在铜体的表面。4、对涂有金泥或银泥的铜体表面进行烘烤使金泥或银泥中的水银转化为气体挥发。5,本发明所鎏好的金层或银层可保持很久而不失去...

乌铜走银是谁发明的?乌铜走银的传承人又是谁?
说到乌铜走银其实这个工艺品是真的很有特色,小编第一次看的时候惊叹到了,还有这种玩法的?真的是厉害厉害,所以说古人的智慧是真的让人非常的敬佩啊,对于美的把握也十分的独特有特色,反正就是厉害给力了,那么有的人就想问了,这样的工艺比较是小众,那么这个乌铜走银的有没有传承人呢?这个乌铜...

宿豫区19161162549: 乌铜走银是什么?
策审依利: 乌铜走银(金),最初源于滇南石屏,现产于昆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初创,至今已有约200年的历史.乌铜即乌黑色的铜,走银即镀银.就是在黑铜的表面先镂刻出精美的纹饰图案,然后在阴刻的纹饰内镀上银 (或金)子,使其在庄重深沉的黑底上衬托着银 (金)光闪闪的灿烂饰纹,即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使工艺品显得雍容华贵、瑰丽多姿.如用斑铜制作,效果更佳. 制作乌铜走银(金),是一项复杂的工艺,匠人须掌握冶炼合金、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乌铜走银(金),工艺品一般有小花瓶、笔筒、墨盒等.常见的图案纹饰有花鸟色虫、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

宿豫区19161162549: 乌铜走银酸性会变什么颜色
策审依利: 乌铜走银酸性会变黑色,而碱性会变成砖红色.乌铜走银最奇特的就是乌铜的颜色会按照人汗液的酸碱程度出现黑色或者砖红色的变化.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宿豫区19161162549: 云南昆明的特色是什么呢?? -
策审依利: 昆明市灵秀而迷人,它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两岸风光绮丽.由于地处低纬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 气候,特别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调节着温湿度,使这里空气...

宿豫区19161162549: 石屏县的名优特产有哪些 -
策审依利: 石屏红阳猕猴桃--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猕猴桃,人称 “水果之王”、“维C之冠”. 石屏青绵羊分布于云南省石屏县龙武镇、哨冲镇、龙朋镇,是一种肉毛兼用型的地方绵羊遗传资源,现已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及中国畜...

宿豫区19161162549: 云南工艺品斑铜的特性与保养云南有哪些工艺品
策审依利: 小编过年去云南旅游,在云南买了特色工艺品云南斑铜,买回家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保养,赶快请教了别人,想必很多朋友也和小编有同样的问题,今天小编就喝大家分享一...

宿豫区19161162549: 云南手工艺 -
策审依利: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同胞心灵手巧,多年来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手工艺.最为典型的有彝族的刺绣,其中尤其以石林撒尼族、楚雄彝族为代表.大理白族的大理石工艺品、手工刺绣、扎染、银器制造最具代表性.丽江的皮革制品、银器饰品、东巴造纸等等,香格里拉藏族的转经筒、天珠等.西双版纳傣族人民更显勤劳,除了传统的刺绣外,傣锦、筒帕等都非常惹人喜爱的. 另外,在云南东部的曲靖地区,世代生活着壮族和苗族,他们自己制作的工艺品也饱含着非常高超的技艺.

宿豫区19161162549: 云南有哪些特色手工艺? -
策审依利: 1.大理扎染:扎染是一种古老的印染手工艺.产品选用民间土布为胚料,从天然植物的根、茎、叶、皮中提取色素为染色.其纹路自然,颜色青翠,形象素雅,取材生动,格调大方,而且贴身柔软舒适. 2.傣锦:傣锦是傣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

宿豫区19161162549: 介绍少数民族工艺品 -
策审依利: 昆明,云南省省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这有些昆明的少数民族工艺品 >>蜡染和扎染 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