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称庞安常与已皆异人二人分别异在何处由此 可见苏轼是怎样的人

作者&投稿:时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游沙湖》中"一时"怎么译~

当时的,当代的
苏轼《游沙湖》全文翻译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当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译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去看田地好坏,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医术高明但耳朵聋,就去他那里请他看病。
庞安常虽然耳朵聋,可是聪明领悟超过一般人,用纸给他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够懂得别人的意思。我和他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病好之后,和他一同游览清泉寺。寺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那里有个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甘美,池下方有条兰溪,溪水往西流。我作了一首诗歌:“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溪水中,松林里沙子路土干净没有污泥。晚间萧萧细雨里子规啼鸣。谁说是人老了不再年轻,你看那流水还能向西,白发的老人还能作报晓的公鸡。”这一天,喝得大醉了回去。

《游兰溪》与其说是一篇山水游记,无宁说是记人之作。记游而记人,记人而及己。这中间,庞安常是个关键人物,作者是从庞安常与“我”同“异”的角度来写人的,“异”是关键之关键。

专程去看田,却不写田。不光是急着看病,何病、何药等也均没有写,由此引出庞安常,径直把庞安常“以眼为耳”的怪异特写在读者面前。
在一个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前戏言说笑,不怕人家忌讳吗?从后文同游来看,他们是心心相映的好朋友。看似谐谑,其实也是在写他自己,实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叹。聋子庞安常“以眼为耳”,成一方巧手神医;而诗人“以手为口”,是一代诗文绝佳的士子。安常“颍悟绝人”,却隐居乡间,权充一名村医;自己也因诗文得祸,贬居僻远。而又自居“异人”,可见作者开朗诙谐、活泼风趣与乐观自信的性情。得这样一位同病相怜、眼明心慧而又一派天然之能人,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边,直接写他们在他病好过后同游清泉寺。
清泉寺还与一位才异之人相关,就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唯此三人(王、庞、苏)都是异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诗借“黄鸡催晓”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苏轼却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词,这是一种多么从容自信、旷达乐观的人生情怀!怪不得他与庞医生那么高兴,畅饮而后归。这种人生情怀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种超然洒脱的韵致。
现代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论苏轼随笔小品,称其“不刻意为文,遇有可记,随笔写去”。《游兰溪》就是这样一篇记游而写人的随笔小品,描述了作者和乡村名医聋人庞安常认识的过程,以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叙事记人、写景抒情,落脚点都在“一时异人”上。句句新颖,简洁自然,轻松灵巧,饶有风趣,略有苦中作乐的味道。后一部分以词记游,更使文、词融为一体,相互激发,自然流畅而情韵悠长。真的是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处处有一东坡,其为人,其哲学,皆豁然呈现。”

说白了,也就是苦中作乐,豁达诙谐的表现.寄托了对于自身境遇的无奈和伤感,当然还有苏轼本人与生俱来的超脱心态,使本来凄苦的境遇也有了一些趣味.

宋神宗元丰三年春,苏轼因乌台诗案,谪贬黄州。黄州为今湖北黄冈县,沙湖在其东南三十里处,大致位于今黄冈市黄梅县浠水镇一带。苏轼在黄州前后总共谪居了四年之多。在黄州期间,苏轼闲暇无事,于是游山玩水,吟诗作文,喝酒交友,过着一种看似潇洒其实并不潇洒,心有悲愤却又能超脱达观的矛盾生活。他在黄州期间写的一些诗文,如《念奴乔?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游沙湖》等,就是这种生活的最好注解。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因病“求疗”麻桥名医庞安常,后成朋友,并与其一起游沙湖,本文即是两人游赏过程的真实记录。
大凡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在仕途不顺、官职贬谪、怀才不遇之时,尤其是遭受莫须有的罪名而被贬官降职流放,其心情肯定是悲愤而失落的。苏轼虽性情豪放,但因此乌台祸而谪居黄州,官事卸身,无所事事,心情郁闷,这也是合情又合理的。再加上“得疾”(左手肿)生病,可能还病的不轻,无法自愈或求一般医生治愈,于是前去麻桥找当地名医庞安常治疗。
庞安常,字安时,为麻桥名医,有多种医学著作传世。《东坡志林》卷三《技术》一节中两处提到他,一谓“庞安常为医,不志于利,得善书古画,喜辄不自胜。”一谓“予来黄州,邻邑人庞安常者,亦以医闻,其术大类骧(名医,蜀人单骧),而加之以针术绝妙。然患聋,自不能愈,而愈人之病如神。此古人所以寄论于目睫也耶?骧、安常皆不以贿谢为急,又颇博物通古今,此所以过人也。元丰五年三月,予偶患左手肿,安常一针而愈,聊为记之。”
在《游沙湖》中,作者没有写庞安常“不以贿谢为急”的人品和“愈人之病”的高招,只写了他俩分别“以手为口”和“以眼为耳”的“异人”特征。这样的笔墨,不仅幽默,富于情趣,而且还包含着一种隐情和感慨。
可以说,苏庞两人是因病相识,进而相知,成为知已挚友的,文中一“戏”字能窥出一斑。苏轼能和庞安常说笑话,而且说的不是一般的笑话,他给自己和庞安常带了顶帽子——“一时异人也”。从这句戏言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深沉悲愤与无奈。苏轼为何称自己为“异人”?他“异”在哪里?如果说庞安常是“异人”:他善医而聋但医术高超,颖悟绝人——这多少是“异人”之表现与特点,令人信服。那么苏轼“以手为口”也能算得上“异人”吗?这只是与庞安常交流时的一种方式。因为庞安常耳聋,交流时只能一个“以手为口”,一个“以眼为耳”,这是很正常的方式,与常人没有任何相异。但苏轼为什么硬说俩人是“一时异人也”?
实际上,苏轼说自己和庞安常用这种方式交流是一时的异人,是有感而发的,是有隐情的,是饱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的。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免职罢官,流放他乡,罪名是所谓对朝廷的不满和对新政的诽谤。乌台诗案发生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当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 -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即元丰二年(1079年)发生了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相关语句和此前所作的有些诗句,以谤诽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一关就是4个月。那些官吏每天逼着苏轼,要他交代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威逼利诱,几近致死。最后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黄州。
读者都知道,这些莫须有的罪名都是御史台的那些人从苏轼的诗句中断章取义、强行拼凑后刻意歪曲出来的。这等于是让人不要写诗,不要说话,不能言论自由。也就是说,只能像庞安常那样装聋作哑,才能委曲求全,明哲保身。如此说来,“以手为口,以眼为耳”,是最好的一种生存保全方式。苏轼这样“戏说”,一腔悲愤、无奈之情自是溢于言表,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算作自叹,自怜,自嘲,自解而已。实际上,他和安常都是正常人,做着正常事,而且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造福于民。一个是满腹才华壮志报国的“相才”,一个是救死扶伤针术绝人的“名医”,从这个角度讲,倒确实是难得的“一时异人”,只可惜,他们都很不幸,都命运坎坷、遭遇可悲。一个被流放而成罪人,一个居一隅权充乡医。对这种莫须有、不公正公平的遭遇,苏轼不可能也不会是心无介蒂的。但有介蒂又能如何呢?除了发发牢骚,说说心中的不平之外,也只能从游山玩水中排遣内心的愤闷了。且看苏轼这样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此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此诗为元丰六年即到黄州的第二年,其妾朝云生子苏遁而作的洗儿诗)联系上面所述,这首诗似乎包含这样的意思:人再聪明,如果生不逢时,倒不如作一个“以手为口”的哑巴和“以眼为耳”的聋子,或者干脆作一个“愚且鲁”的傻子为好。再如他的《初到黄州》一诗里,有“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的句子。“为口忙”三字,含有为生计奔忙和祸从口出的双重意思。苏轼因上谢表和写诗言事招惹了许多是非,吃尽了苦头,他怎么能不感到忿忿不平呢?由此看来,“一时异人”与这些诗句一样,是一种多么沉痛的感喟啊!
另一方面,他说这样的话也是对御史台的那些昏官庸吏的强烈讽刺与反击。他们捕风捉影,无中生有,鸡蛋中挑骨头,所言所行所事是极不正常的,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异人”。因此,苏轼说“一时异人也”,真可谓是一语双关,言此意彼,话中有话。读来幽默诙谐,但却令人心酸,心碎。
当然,苏轼能和庞安常说这样的“戏语”,足见两人友情之深,非同一般。可能安常颖悟绝人,能从别人“书不数字”中“深了人意”,所以给苏轼看病久了,不但是了解了苏轼的手病,更是熟习了苏轼的心病,俩人因此而相知相识,成为知己挚友,苏轼如是说,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异在何处:
苏轼:“以手为口”
庞安常“以眼为耳”

原文:
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苏轼和庞安常开玩笑说:“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可见苏轼是个旷达的性情中人。

苏轼这样“戏说”,一腔悲愤、无奈之情自是溢于言表,但又无可奈何,只能算作自叹,自怜,自嘲,自解而已。实际上,他和安常都是正常人,做着正常事,而且都凭自己的一技之长造福于民。一个是满腹才华壮志报国的“相才”,一个是救死扶伤针术绝人的“名医”,从这个角度讲,倒确实是难得的“一时异人”,只可惜,他们都很不幸,都命运坎坷、遭遇可悲。一个被流放而成罪人,一个居一隅权充乡医。对这种莫须有、不公正公平的遭遇,苏轼不可能也不会是心无介蒂的。但有介蒂又能如何呢?除了发发牢骚,说说心中的不平之外,也只能从游山玩水中排遣内心的愤闷了。


请帮忙找几首古诗赏析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故诗首句称「兰玉当年刺史家」。王文话《苏诗总案》因谓此诗中「刘君」与二刘(士彦、仲达)不合...〈浣溪沙〉为六句七言之体制,上下片皆以单句作结,故末句之经营,十分重要。即如下片以「人间有味是...

苏轼写的浣溪沙表达了他什么感情
过片写她那下垂的鬓发,已靠近眉间额上的月形妆饰;微红的酒晕,又如红霞飞上脸边。两句写女子微醉的情态,艳而不俗,细而不纤。古时女子的面饰,有以黄粉涂额成圆形为月,因位置两眉之间,故词称“眉际月”。李商隐《蝶》诗之三“八字宫眉捧额黄”,似即指此。“欲迎”、“初上”,形容绝妙。不独刻画之工...

有没有以下古诗的具体内容?急!!!
"人家"二字,为下片的"墙里佳人"的出现,作了暗示和铺垫。"枝上"二句,先抑后扬,在细腻的景色描写中传达出词人深挚旷达的情怀。柳絮漫天,芳草无际,最易撩人愁思,着一"又"字,见得谪居此地已非一载矣。"天涯何处无芳草",表面似乎只是说天涯到处皆长满茂盛的芳草,春色无边,实则化用《离骚...

解释绝妙羞愧的意思
因为这,爸爸转而聘用了Feliciano先生和Rosa夫人做新管家,他们是Teresa的父母,Teresa在东北部的Amalfi小镇上住,已经几乎要饿死。唯一的问题是Feliciano先生已经...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

苏轼生平(结合其作品)
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激起苏轼爽迈奋发的感情,也加深了他的内心苦闷和思想矛盾。故从怀古归到伤己,自叹...《东坡种花诗》一首,忠州黄州都是他俩人的谪地,且都在城之东,轼也将这里称为东坡,自此号东坡居士...这里有个疑问,时海南昌化生活条件极差,“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见宋史苏轼传),日常...

浣溪沙诗意
《东坡志林》卷一载:“(余)因往(沙湖)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蕲水,...至北宋,杂言称为《摊破浣溪沙》(破七字为十字,成为七言、三言两句);齐言仍称为《浣溪沙》(或《减字浣溪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

寻找苏轼逸闻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家三口人被评为唐宋八大家,称“三苏”,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豪放派词人。【苏轼生平】[编辑...

浣溪沙 苏轼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注释译文
⑴浣溪沙:词牌名。⑵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清泉寺:寺名,在蕲水县城外。⑶短浸溪: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⑷潇潇:形容雨声。子规: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帝杜宇之魂所化,亦称“杜宇”,鸣声凄厉,诗词中常借以抒写羁旅之思。⑸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⑹白发:老年。⑺唱...

淙溪沙的意思写作文
《东坡志林》卷一云:“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这里所指的歌,就是这首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文言文游沙湖中所蕴含的哲理 -
敏轻法斯:[答案] 本文题为"游沙湖",行文重点不在"游",而在"感",这明显有别于一般游记.先写到沙湖"相田",接下来得了病,于是求医,结识了名医庞安常,病愈后二人同游清泉寺,作者写词抒怀. 词的下片说明人生也有返老还童,青春能再的可能,不...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苏轼与庞安常分别异在哪里,可见苏轼是个怎样的人(游沙湖) -
敏轻法斯: 黄州东南10英里乡沙湖,又称为蜗牛商店.我买了几亩地,因为看在外地的好坏,得了病.听说马桥庞安常熟练,但聋子的耳朵,到他那里去,请他去看医生.庞安往往是聋子的耳朵,但明智的理解更多为他写,不写了几纸比一般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意思.他开玩笑说:“我的手时,嘴巴,耳朵的眼睛,当我们都是当代的怪人.”病,他的游清泉寺.寺庙外两英里的水县蒿复用,王羲之的洗笔池,水很甜美,兰溪,流向西流水池下面.我做了一首诗:“Songlinlisha字脚的山兰芽短浸在水里,土壤清洁无污泥.晚上沙沙的细雨杜鹃乌鸦,谁说老人们已经不再年轻,你看也向西流动,白头发的老人,但也打鸣的公鸡.“就在这一天,喝醉.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游沙湖》的原文 -
敏轻法斯: 《游沙湖》 苏轼 选自:《东坡志林》 原文: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文言文游沙湖中作者认为什么是“异”? -
敏轻法斯: “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原文是这样说的. 1、简单理解的话,就是医生安常耳聋所以通过眼睛看字来明白别人的话,苏轼与安常交谈要通过写字来进行,不用口,所以两个人都“异”. 2、深层理解的话,作者这样写人...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皆一时异人也”的意思 -
敏轻法斯:[答案] 异人,奇特的人. “皆一时异人也”的意思是“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原文: 苏轼《浣溪沙》原非一首独立的词作,节选自他的散文《游兰溪》.全文170多字,简短之中却用了他自己的这首词来结束,42字,约占全文的1/4,结构很有特色. 游兰...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游兰溪 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 -
敏轻法斯:[答案] 1.是 2.就 3.写 4.因为去看田,得了病. 5.他就能够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 6.描述了作者和乡村名医聋人庞安常认识的过程,以及同游清泉寺的情景. 7.乐观旷达、即使在失意中也人老心不老壮志满怀的豪情.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②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4)上文与《记承天寺夜游》一样,都表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上文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 -
敏轻法斯:[答案]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他就能...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是日剧饮而归”.具体表现:去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病好了...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游沙湖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就是苏轼写的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余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 -
敏轻法斯:[答案] 就是说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楼下的太不厚道了! 以为我不会回头看么?!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游沙湖[宋]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②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 -
敏轻法斯:[答案]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 本句句意为:我在那里买了几亩田,因为... 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句重点词语有:异人:奇异的人句意为: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

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3577131997: 游兰溪(1)辄深了人意()(2)二里许()(...游兰溪br/
敏轻法斯: 9.(4分)(1)就 (2)左右 (3)靠近、接近 (4)向西 10.(2分) B 11.(4分)(1)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 (2)我用手当嘴巴,你用眼当耳朵,我俩都是一时奇异的人. 12.(3分)具体表现:去找庞安常看病,跟他开玩笑,称他们都是一时的异人;病好了之后,和庞安常同游豪饮;在所写的词中表达了不悲叹时光流逝,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答对两点得3分,答对一点得2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