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什么时候被曹操彻底软禁,当傀儡的?

作者&投稿:野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献帝的失败在那里?为什么会成为傀儡~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
刘协是汉灵帝刘宏的儿子,汉少帝刘辩的弟弟,原封陈留王。死后葬于禅陵。
其生母是王美人,由于倍受汉灵帝的宠爱,被嫉妒心极强的何皇后设计杀害了。
他随刘辩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时被宦官张让和段圭绑架,遇到董卓。董卓曾和少帝谈话,少帝语无伦次,再和刘协谈话,刘协则将事情经过完整交代。董卓以为刘协贤能,且为董太后所养,又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遂有废立之意。
董卓为了立威,于是废少帝,立当时九岁的刘协为皇帝,以使用他挟天子而令诸侯。董死后,刘协成为诸侯争夺的目标,李傕、郭氾执政,后来李郭二人内讧战斗。他被迫流亡,屡被劫持。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改称许都。但刘协依然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刘协试图谋杀曹操的计划未能实现。先有大臣董承联同刘备等谋杀曹操,后有伏皇后,但事情泄露,董、伏等被杀。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认为自己在北方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于是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开辟了魏国。刘协被封为山阳公。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以此为借口,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献帝驾崩,魏明帝以素服为他发丧。八月壬申,葬于禅陵。
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建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废献帝为山阳公,曹皇后为山阳公夫人,勒令搬出宫去,但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算是另眼看待。汉献帝做了大半辈子的傀儡,到最后也没有摆脱被取代的命运。
十四年之后,即魏青龙二年(234),献帝死去,终年54岁。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献皇帝。

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睿哲曰献,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么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皇帝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八九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衣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么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么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伏完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么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么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么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汉献帝的生母是王美人,可是他的母亲还没等到他长大成人便被当时灵帝的皇后何氏害死了。汉献帝也被董太后收养在自己的宫中。比起他的哥哥汉少帝刘辩,他的教育环境要好太多。汉少帝虽然出自何皇后膝下,但是这个何皇后不是什么名门出身,再加上当时少帝年幼体弱多病,迷信的何皇后就将少帝寄养在民间一个道士家中。所以自小在宫中长大的汉献帝见识与才学远远高于少帝刘辩,并且汉献帝刘协自幼在宫中见识到了尔虞我诈的宫廷阴谋,可以说,汉献帝刘协是踏着这些阴谋诡计长大的。
当时的东汉末期宦官专权,外部还有一些军阀拥兵自重,东汉王朝的政权岌岌可危。汉灵帝去世后,少帝刘辩即位,何皇后临朝听政。何皇后不仅出身不好而且还见识短薄,她可没有历史上那些临朝听政的太后那么有能力。当时与董太后是同族的董卓想做这东汉的权臣,这个何皇后就碍眼多了,董卓手握重兵他便废掉了少帝刘辩立了董太后养大的汉献帝刘协,这时刘协终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那一年他才9岁。

董卓不是个忠臣自然也不会把汉献帝刘协当做真正的君主来侍奉,汉献帝从即位开始便成为了傀儡。董卓这个人比较残暴且专横,当时十多岁的刘协曾经联络过汉室的宗室刘和,想借助宗室的力量摆脱董卓的控制。但是因为当时宗室们也是各怀鬼胎,所以汉献帝这个想法没有成功解救自己。不过残暴的董卓确实也没有想过要把汉献帝刘协怎么着。虽然刘协是个傀儡皇帝,不过他在位期间还是非常爱民的,每当有灾害饥荒的时期,他都会打开汉宫的仓粮来救济百姓,如果他不是个傀儡皇帝的话,他应该是个非常勤政爱民的帝王。

可惜历史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虽然后来董卓败了,但是又来了个枭雄曹操。这个曹操可比董卓厉害的多了。董卓是因为残暴不得人心,但曹操却在面上尊敬汉室,当然也是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汉献帝依旧是傀儡。不过曹操善谋略而且手下能人贤士众多。这个时候的汉献帝刘协只有光复汉室的雄心但是却没有实现抱负的武力。曹操麾下强兵悍将很多,一路打打杀杀居然统一了北方,汉献帝刘协此时不仅不能实现重掌政权的雄心壮志,还要担惊受怕哪一日便被曹操赶下帝位身首异处。

汉献帝刘协还真不是一个无能之辈,他在多疑的曹操手下做了几十年的皇帝。他还搞过衣带诏这样的事情来扳倒曹操。只不过他无论多么有智慧有能力有才华,但是他就是没有武力没有军队,他做什么事情只能依靠别人的力量。可惜当时最强的力量便是曹操,所以他的衣带诏事件让他的皇后伏氏一族被曹操诛杀,包括他与皇后的皇子也被诛杀,最后曹操顺便还清算了他的后宫,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塞给了刘协,直到曹操到死都没有想过动过刘协。

如果说曹操初期挟天子以令诸侯需要刘协这个傀儡,那么到了三国鼎立曹操后期,刘协在与不在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不过心胸不大的曹操容下了刘协,当然不会只是因为刘协是他的女婿他就放过他。主要还是刘协过人的谋算与智慧,权衡利弊后的曹操父子觉得刘协活着要比死了对他们更有利。后来曹丕继位废掉了刘协的帝位,但是刘协还是善终了,活到54岁才去世。这亡国君王能够做到可以善终的能有几人?所以说刘协是当了一辈子的傀儡皇帝,他始终没有实现匡扶汉室的统治,但是他的聪明才智却保全了自己。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睿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麽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麽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麽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麽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麽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麽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这个事得分开说。应该说早期曹操还是很谦恭的,但是后来渐渐放肆,开始“欺压”汉献帝了。
如果说原因,一方面是他的个人野心膨胀,另一方面则是他“寒门法家”政治路线的必然。

首先,曹魏集团的政治纲领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并非“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两个说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奉,是尊奉、维护;挟,是挟持,利用。令不臣,是要地方服从中央;令诸侯,是要别人服从自己。因此,“奉天子以令不臣”是政治纲领,目的是实现国家的统一;“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政治策略,目的是实现个人的野心。这两个说法,岂能混为一谈?

其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来不是曹魏集团提出的。是袁绍的谋士说的。
袁绍有两个谋士说过这句话,一个是沮授,一个是田丰。沮授的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田丰的说法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四海可指麾而定”。田丰的说法见于《三国志�6�1武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沮丧授的说法见于《三国志�6�1 袁绍传》裴松之注引《献帝传》。

那么,曹操的真实想法,是要“奉天子以令不臣”,还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应该说,至少在当初迎奉汉献帝,也就是在公元196年这个时候,曹操基本上还是想做“乱世英雄”的,也是主张尊奉现任皇帝,维护国家统一的。据《三国志�6�1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六年前袁绍提出要另立刘虞为帝时,曹操就曾这样回答袁绍。曹操说,董卓的罪恶,暴于四海。我们的联军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响应,就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上年幼,势单力薄,受制于奸臣,自己并没有什么过错。一旦更换,天下还有谁能安心? 最后,曹操悲愤地说:“诸君北面,我自西向!”也就是说,你们到幽州朝拜新的皇帝去吧,我自己一个人西进长安,到那里保卫当今皇上去!

当然,要说曹操这时一点个人野心都没有,也不是事实。据一条不太可靠的史料,即《三国志�6�1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当时有个名叫王立的太史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皇帝说,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替代汉的必定是魏。能安定天下的,也只有曹氏。曹操听说这话以 后,就让人对王立说:“知公忠于朝廷。然天道深远,幸勿多言。”这事十分靠不住,尤其是“承汉者魏也”这句话,不大可能在曹操刚刚迎奉天子的时候就有人说出来。不过该书所引曹操的话,倒符合他心理的真实。这个时候,曹操可能已经有了野心,至少这话他听了心里舒服,但他知道不能说。

不能说,不等于不能做。曹操迁都许县以后,便悄悄地开始由“奉天子”变成“挟天子”。这个转变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是早有预谋还是顺其自然,现在已经弄不清了。反正曹操越来越专横,越来越跋扈,越来越霸道,越来越不把皇帝当皇帝,皇帝自己也越来越觉得是从“被尊奉”变成了“被软禁”,终于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发生了所谓“衣带诏”事件。这件事《三国志》和《后汉书》都有记载,当是事实。《三国志�6�1先主传》说:“献帝舅(岳父)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事觉。承等皆伏诛。”《后汉书�6�1献帝纪》也说:“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仲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我们知道,汉献帝是在动乱中和灾难中成长起来的,早就养成了逆来顺受的隐忍功夫。如果不是被逼无奈忍无可忍,应该不会下此密诏,可见曹操当时猖狂到什么程度。(不过这事也很难讲,因为正史所载也未必是实。陈迩先生就说“衣带诏”事件“实千古之疑案”,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也表示怀疑。)

说到原因——我们知道,东汉末年,士族已经垄断仕途,控制舆论,变成豪强。垄断丁仕途,就占领了上层建筑;控制了舆论,就掌握了意识形态;变成豪强,就把握了经济基础。这就差不多掌控了这个国家。曹操想建立一个“寒门法家”的非士族政权,必须大力打压士族地主阶级;而做为现行地主阶级名义领袖的皇帝,自然就成为首当其冲的打压对象(同时也是利用对象)。

建安五年 203年


民间野史传说曹操是韩信的转世,那么汉献帝是谁的转世呢?
韩信转世做曹操,彭越转世做刘备,英布转世做孙权,刘邦转世做汉献帝,让这三个人被刘邦所杀的功臣来世夺汉献帝的江山报仇雪恨,戚夫人和儿子被吕后所害,让他们转世做甘夫人和阿斗,享受荣华富贵,让吕后转世做伏皇后被曹操所杀,让项羽改姓不改名,转世做关羽,吕马童等六个人在乌江将项羽分尸,来世做...

曹丕究竟有没有篡位?汉献帝是真心禅让皇位吗?
但事实上,汉献帝没死,被封了山阳公,得天子礼遇,活得好好的!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如此说来,刘备那才叫篡呢!说完法理上得问题,再说说这禅让的主动性!相比于曹家禅司马、...

新三国曹丕称帝是哪集
翌日,曹丕接旨继承帝位,国号大魏。司马懿率兵亲自为献帝、曹妃饯行。司马懿目送献帝等人乘舟而去。途中,船漏水而沉,献帝、曹妃终葬身江中。成都城内,刘备痛惜关羽阵亡,荆州尽失。谈话间,曹丕废汉自立的消息传来,刘备肝肠寸断。献帝大丧之日,众人拥戴刘备自立为帝,刘备义愤不从。刘备病发,...

汉献帝禅让之后过得怎么样 死后陵墓又是什么样的
焦作一带的民众为了纪念他,不仅盖了献帝庙,还口编了许多关于他行医救人的传说。人们把他和曹皇后称为“龙凤医家”。焦作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尊之如君。“百姓捧土”堆成的帝王陵墓 汉献帝刘协被贬山阳公后在民间行医救人,救济百姓,后病死于此,享年54岁。献帝死后,...

汉献帝被谁威胁让位
汉献帝被曹丕集团威胁让位。汉献帝不肯将祖辈创建的百年江山,拱手交给曹氏,曹丕又令曹洪、曹休带剑进内宫把汉献帝挟出殿来,竭尽威胁之辞,逼他让位。汉献帝为保全性命,只得令人草拟禅国之诏,并送出国玺。曹丕一见诏书和国至,喜出望外,立即就要接受,司马懿等一般文武劝阻曹丕,不可如此草率受禅...

三国里汉献帝被迫让位由谁当了皇帝在书中第几回
曹后大怒曰:“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言未已,只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帝出殿。曹后大骂曰:“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歔欷流涕。曹洪、曹休力请献帝出殿。帝被逼不过,只得...

曹丕当了君王后,为什么没有直接杀了汉献帝呢?
这就会使得后世的史书对曹丕他口诛笔伐,并且也会让后人认为曹丕他得到皇位的方式其实是不合法的。更何况曹丕即便杀掉汉献帝,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汉献帝早在当年还是皇帝的时候,他便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了。而且汉献帝在曹家多年的控制之下,可以说他这个皇帝本身就是名存实亡的人。而且汉献帝活着也比他...

三国演义刘备的主要事件
2、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菜;曹操闻知后,以青梅绽开,煮酒邀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大惊失箸。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掩饰而使曹操释疑,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3、三让徐州 汉献帝初平四...

汉献帝让了15次皇位曹丕才接受,汉献帝是自愿禅让的吗?
曹操去世后,次子曹丕继承了相位。此时的军队都是他曹家的私兵,而官员也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后招募的人才。虽然汉献帝是皇帝,可这些人吃的是曹家的饭,领的是曹家的工资,当然曹家才是他们的大BOSS。因此,曹丕继位后,这些人对新主子要表忠心,有人就提出,曹家白养了汉献帝这么多年,是时候...

登基后曹丕之所以没有杀汉献帝
曹操这才是真正的掌权者,所以大家虽然也会有着打算和汉奸帝亲近的想法,但是也会担心可能会受到牵连。就算汉献帝准备搞事情也没有任何的机会,而且身边也没有任何的人,汉献帝当时对于曹家江山是不可能会有任何威胁的。曹操在进入到晚年的时候也同样会选择清理一批,所以等到曹丕上位的时候,汉献帝早就...

花溪区13752268504: 汉献帝刘协登基时几岁汉献帝怎么被废的 -
姚媛甲异: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寝,享年54岁.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花溪区13752268504: 曹操什么时候开始控制汉献帝 -
姚媛甲异: 196年,曹操迎刘协到许昌,称许都,改元建安

花溪区13752268504: 献帝献帝 -
姚媛甲异: 献帝刘协,灵帝的儿子,即位时9岁,董卓专权,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220年,曹操死,曹丕自立为帝,建立魏国,汉亡,刘协被贬为山阳公,死于234年,时年54岁.献帝从未掌握朝政.

花溪区13752268504: 汉献帝禅让 汉献帝怎么被废的 -
姚媛甲异: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 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花溪区13752268504: 汉献帝憎恨曹操吗﹖ -
姚媛甲异: 前半生爱,后半生恨. 汉献帝刚被董卓立为皇帝没多久,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后来被王允吕布所杀.董卓旧部李傕郭汜从凉州起兵杀入长安,劫持了汉献帝.完了之后两人在长安城内争权夺利,大打出手,搞的长安...

花溪区13752268504: 曹操不称帝的心态是什么 -
姚媛甲异:曹操实际上是想当皇帝的,曹操晚年高居魏王,独揽朝政,而汉献帝实际上以名存实亡,这是众所周知的,一个没有用的皇帝和一个独揽大权的魏王同时存在,你要说这个魏王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花溪区13752268504: 历史上都有哪些傀儡皇帝?都被谁控制?
姚媛甲异: 西汉 汉惠帝刘盈 被其母吕后控制 西汉末期的汉哀帝,汉平帝,被王政君,王莽等控制.东汉末期的汉献帝,先被董卓控制,后被曹操父子控制.西晋的晋惠帝先是被其皇后贾南风控制,后被八王之乱的诸王控制 北魏时期更多,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被其母冯太后控制,后被毒杀.北魏孝明帝元诩 ,被其母胡太后控制,后被毒杀.西魏自从孝武帝投奔宇文泰之后,几个皇帝都被宇文泰控制,后被杀 如此种种,太多了...

花溪区13752268504: 中国古代活得最窝囊的皇帝是? -
姚媛甲异: 汉献帝,长期受曹操的恐吓,汉献帝想摆脱曹操的控制就写衣带诏,寻求其它诸候的帮助,后机事不密,董贵妃、董承全家、马腾被杀!事后虽然曹操没有杀他,但是对他的看管监视就越来越紧张...

花溪区13752268504: 京剧逍遥津讲述的故事是史实吗? -
姚媛甲异: 有这回事,但是对史实的改编.故事原本于《后汉书 伏皇后记》,曹操杀董承之后,欲杀董贵人,伏后感到自身难保,给其父伏完写信,叙述曹操残逼之状,令密图之. 后世泄露,曹操大怒,逼献帝废后.华歆派手下杀伏后,伏后向献帝求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