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投稿:类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数学学科中具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语文等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做数学,体验快乐。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时我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情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翁,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的“ 分桃子”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猴哥猴弟俩上山摘了8个桃子,却因如何分桃子产生了争吵,弟弟说它最小应该多吃,而哥哥说它力气大应该多吃。这时,猴妈妈回来了,引出问题,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么分呢?小学生因此对新知识产生了求知欲望,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学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的复习课上,我让班上的一位差生说一说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适当启发下,这位学生用“破十法”说出了口算的过程,虽然说的还不够完美,但是我却抓住机会当堂表扬了他,“看,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给他一些掌声鼓励一下”,听到全班想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小朋友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非常快乐。从那以后,不光是他,就连其他几位后进生,以前在课堂上从没主动回答过问题的也经常争相勇敢的举起自信的小手,要求发言。
三、搭建表现的舞台,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
未来的社会,良好的竞争氛围、勇于推销自己、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与魄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标准,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建立在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上,让教师为学生服务,搭建一个展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来唱数学这部“大戏”的主角。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 ...展开当前社会政治、经济飞速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其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应得到更高的重视。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育人育心,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同样也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责任。心理专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下面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体会。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乐学情感。
学生的情感对其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保持积极向上,乐观愉快的学习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数学学科中具有较多抽象的概念、生硬的法则、一成不变的定理、乏味的数的运算等,相对于语文等学科来说比较枯燥。因此,教师有必要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做数学,体验快乐。比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时我借助教材设计的运送鲜花情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除此,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平台,使教学内容更富有趣味性。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等非常感兴趣。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翁,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持愉悦的学习氛围。比如,在教授二年级上册的“ 分桃子”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猴哥猴弟俩上山摘了8个桃子,却因如何分桃子产生了争吵,弟弟说它最小应该多吃,而哥哥说它力气大应该多吃。这时,猴妈妈回来了,引出问题,如果你是猴妈妈,你会怎么分呢?小学生因此对新知识产生了求知欲望,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心理产生了我要学的积极情感体验。
二、重视课堂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教师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愉快和振奋,对他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当他的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时候,为关爱自己的教师而学往往会成为他们的一种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要求,从而对他们的也许不是很完美的回答给予真诚的肯定,对于那些被别人视为“差生”的学生身上的任何缺点,我们都能一分为二,从中找出一些“闪光点”而加以肯定,使学生从心理上将老师视为朋友,能够心悦诚服地听从老师的劝勉,同时也从教师的劝勉中找回自信心,这样的课堂就必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例如,在上完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的复习课上,我让班上的一位差生说一说11-9的口算方法,在我的适当启发下,这位学生用“破十法”说出了口算的过程,虽然说的还不够完美,但是我却抓住机会当堂表扬了他,“看,这位小朋友回答的也很棒!大家给他一些掌声鼓励一下”,听到全班想起热烈的掌声,这个小朋友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显得非常快乐。从那以后,不光是他,就连其他几位后进生,以前在课堂上从没主动回答过问题的也经常争相勇敢的举起自信的小手,要求发言。
三、搭建表现的舞台,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
未来的社会,良好的竞争氛围、勇于推销自己、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与魄力……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结合新课标标准,我们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也建立在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上,让教师为学生服务,搭建一个展现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来唱数学这部“大戏”的主角。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是相互公平竞争,激烈角逐的唇枪舌剑的口舌运动,它能培养人一种临场发挥的能力,应激能力,敏捷的反应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严密的语言组织能力等等多方面的能力,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思维的高级运动。小学生尽管还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那么锋利的语言,那么详实的材料能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性,但通过互相指出对方的纰漏之处,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各种不同的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组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合作教学是一种以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所展开的学习活动。影响学生合作学习成功进行的因素有积极互赖、个体责任、人际交往技能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其群体意识。平时不爱动脑筋的、极少动手活动的学生,也会在合作学习中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积极参与,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如在教学图形的欣赏与设计一课中,教师采用分组合作设计图案,那么,小组里的成员为了群体的荣誉,通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协调和达成观点,争取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呈现一幅幅新颖而有美感的作品。开展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群体意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愿意与人相处的开朗性格,防止学生孤癖性格的形成,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与人交往的技能。
五、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可能性”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例如上《圆的周长》这一课 ,教师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资料,并将它打印在了投影片上。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教师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打出了投影片,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 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总之,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内容,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是无迹可循。只要我们认真专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我们一样能从公式、定理、性质、规律、概念、例题等这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心理渗透的材料来。

小学阶段,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的成长不仅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更需要具有自我调控的办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灵活地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教给学生一定知识、技能以及发展他们智力的同时,有意识地消除在教学设计、学生评价和教学管理中一切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征。
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知识、方法、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由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实现的过程。特别是教育过程中,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未成熟,很多时候是语言和行为的模仿,教师的行为是被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能以信任、期待和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成长,学生内在的潜力会充分地显现出来;反之,如果教师通过嘲讽、挖苦、辱骂、体罚等手段教育学生,会使学生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相对于小学的其他学科,小学数学的发展目标更多的是关注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根据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教育,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下面通过例证的方式,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简单的几个字里面蕴含了很多哲理,要使学生“信其道”,首先要做的是“亲其师”。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在感情上以教师为中心,从而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并不是只发生在课堂之上,更多地存在于生活中。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在教学方面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而且在学校生活中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应该是命令的传达者和执行者,而是学生生活的引领者。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学生不但在课堂上能感受到教师的存在,更能感受到教师在生活中对他们的关爱。教师扮演的并不只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关怀者的角色。这样,学生就会亲近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会存在隔阂,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对话。
二、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
轻松活泼的课堂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延续。学生的情感会随着喜欢教师延伸到喜欢教师的课,在这种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塑造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
1.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课堂气氛能左右学生的学习情绪。心理学家曼德勒说过,心情良好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情绪低落则思路堵塞,操作迟缓。例如,在某节数学课上,课堂内容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数学算理的讲解十分枯燥,学生理解很无趣。当时是一个闷热的下午,学生由于上课前的纪律问题受到班主任的批评,结果导致教师辛苦地讲课,大部分学生却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导致课堂低效。但是在“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做好了充足的预设,针对不同的场景准备不同的活动。教师讲解的时候妙笔生花,学生学习的时候脸上洋溢着求知的愿望,回答问题时不仅能够轻松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带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活泼的课堂氛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才能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心理健康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2.建立平等民主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和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不应该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应该是“教是为了不教”。在知识的传授和探索中,师生之间在一个平等、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交流。师道尊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管教基础上,而是自然地形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的情感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做出了走神甚至调皮的行为,教师可以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诙谐的批评等方式进行教育,既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合适的举动,又能缩短师生心灵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学生担心教师批评的心理,最短的时间内重新投入学习。
其次,教与学是一个民主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而不是刻意地安排活动内容和操作方法,学生机械地去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能动脑、动口、动手,深刻地体会到分工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甚至是失败后的气馁。这些心理活动不是教师能教会的,而是教师提供一个民主交流的平台,由学生自己去发掘和感受。
3.激励性的评价,自信心的培养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学生孙某,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对学习充满了极度的反感,认为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通过和孙某家长的沟通之后,我发现孙某并不是不知上进、不学无术的学生,而是由于在幼儿阶段,家长忽视了对他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对此家长也很懊悔。孙某虽然学习不能赶上正常节奏,但是在卫生、劳动、好人好事等方面特别积极。在做完他认为是好事情时,总是期待着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对于这些,我带动学生给予他很高的赞赏,使他积极地融入班集体之中,让学生渐渐地赏识他,并在学习上帮助他,让他认识到自己能为班级争得荣誉能得到赞赏的同时,学习方面也能如此。
像孙某这样的学生,在任何的学校并不是个例,关键在于教师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从各方面去关爱学生,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去了解和帮助他。根据小学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多从生活中探索数学,并将学到的知识再应用于生活中去。多实践,多探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洞察学生的个性心理
学生因家庭、智力以及所处生活环境等原因,对数学学习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同样在心理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心理健康方面,要做到因人而异,洞察他们的个性心理,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
1.聪明型
小朱是个很聪明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在平时的练习时,经常出现不稳定的局面。小朱有一个特点,上数学课时很喜欢发言,也很喜欢“接话头”,甚至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为了纠正他的这种坏习惯,和蔼的谈话,不会引起他的重视;而严厉的批评虽然能让他认识到错误,但会影响到他的情绪。我与他的家长分析原因时发现,小朱的聪明可以使他在短时间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有充足的表现欲望,所以在数学课上能发现其他学生的纰漏,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展示了自己的表现欲望。但是由于小朱认为数学基础知识过于简单,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自己在数学练习时出现了难题不错,而基础题目经常出错的情况。
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应该由家长进行说服教育,而在表扬小朱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同时,向小朱提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求他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题目,以培养他的反应能力。这样做,不但使小朱的才华得到展现,更能保护小朱的自尊和自信心,使他拥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
小朱的例子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并不是只有学习落后的学生和默默不语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优秀的学生同样需要。因为小学生的心理并不固定于某种形态,而更多的是具有个体化的特征,往往我们注意到的是群体化的状态,而忽略了个体化的思考和培养。
2.思维薄弱型
思维薄弱型的学生并不少见,因为数学学科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学习特点,更多的是带一种理性的思考和验证。学生吴某就是属于这类,他在数学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地理解题目所给出的意思,这样容易出错,导致吴某对数学尤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逃避,自信心受到打击。
吴某是自身的学习方法出现了偏差,导致成绩下降,只有有效地找到症结并帮他解决困难,才能对他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对于提高吴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采用“开小灶”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从生活中感受数学,并把数学情景融入生活之中,帮助他主动感受数学存在于生活中。当吴某意识到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的时候,兴趣就能渐渐地培养起来,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看似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但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看,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所以在各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呈现多方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把握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根本原因,从细节入手,全面地培养学生。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知识思维的建立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过程。教师不仅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数学教学和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整体。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所呈现的不同心理状况,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注重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
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学,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能力;综合实践应用较多的课,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探索,体验一下自己发现结论的喜悦与自豪感;图形认识一类的课,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像能力;统计与概率方面的课,我们可以增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比如第六册中的《移多补少使两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这一内容,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地渗透公平性,平等互利等思想,培养学生平和的心态;又如不少应用题中大量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原煤产量、人均年收入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在上完《圆的周长》这一课后我深深的感受到数学课也能上成像语文课那样具有感召力,像思品课那样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上课之前,我充分考虑了教材中有关祖冲之的这一知识,查阅了不少资料,并将它打印在了投影片上。当上到圆的周长计算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时,并揭示了圆周率的概念,同时打出了投影片,告诉学生关于祖冲之的一些知识。学生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发现居然和伟大的数学家的发现一致,有一种“我其实也能成为数学家”的喜悦感;另一方面,祖冲之的发现比国外的数学家的发现要早1000多年,作为一个中国人,自豪感油然而生,纷纷发表议论,此时我并不急于将数学知识一古脑儿往下讲,而是放了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痛快淋漓地发挥了一下豪气,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尽管占用了一部分课堂时间,但学习效果却没打一点折扣。课后,还有学生意犹未竟,自己到处找资料,互相交流,体验作为中国人的优越感。
小小的一个课后注释,引起了学生如此大的反响,那么,课本中还有许多的小知识,新信息,只要处理得当,相信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注重学习过程体验,诱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的。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因此,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教师必须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一起玩积木,让学生在玩积木的活动中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圆柱和球的形状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但不会感到枯燥,而且还兴趣怏然。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常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发展兴趣。
三、教师自身的行为,也是进行健康心理渗透的良好渠道。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教师就像是学生的一个样板,教师怎么做,必会引导学生也这样去做。有时候,千百遍地说教不如一抹暗示性的眼神、一个示范性的动作、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语。可以这么说,学生的许多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是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给的。因此,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做到身正。
教师的行为渗透,不需要讲很多大道理,只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事中来透射好品质。比如说,整洁的办公室,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地方干净也能给别人带来美感,明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看到扫帚倒了,随手扶起,就是告诉学生爱护公物也是一种美德;面对别人的无理吵闹,教师能平和对待,可以让学生明白平和的心境也是一种素养;对别人的困难能乐于相帮,能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并不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
四、确定评价导向,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效果的价值判断。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实质也是学习做人的过程。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步肯定评价法,不要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许多孩子厌学、逃学,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受到了人多的批评与指责,甚至是讽刺和挖苦,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注意的教育的平等与公平,努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加以指导和训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教育整体,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些尴尬处境和疑问还有很多.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一、创建积极课堂环境,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由于课堂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许多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缩不前的行为.因此,有效的组织教学,只有通过创建一个有意义的、真正...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分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为班级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统一授课的效率低而无可奈何。本文重在阐述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科学地分层并实施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应有的数学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不断发展,其应用已逐渐普及到包括教育教学活动在内的生活到处。多媒体由于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优点,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大大增强知识的形象性,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使古板的...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新为旧,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 一些学生平时学习很认真,可遇到新问题却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开始解决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不会灵活应用已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去思考问题,实现问题的转化.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呢? 一、搭建新问题向已学知识化归...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如何研究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讲课方法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增强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左右脑都同时得到发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

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但有不少课使用了多媒体后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时机而失去了其作用的发挥。下面结合我几年来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应从教学的哪些环节来正确地使用远程教育中的多媒体手段,...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越来越淡薄,最后根本不提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其因到底是什么?教师应乍样做才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一线教师教学通过研计和实践,认为这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提问艺术和教师的评价艺术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进行...

如何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
尽管解答这类问题,学生无章可循,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在这样一种选择、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得到了切实的培养.总之,应用题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注重“生活化”教学,把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实际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何愁教不好?他们自己也会学了.2、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3、教师自己要有文本解读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4、要重视教学,培养学生用“我手写我心”.文章不在于技巧,关键在于富有真情实感.5、掌握一些实用的教学法,多向名家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佘君得舒: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在对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但是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青少年只依靠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将心理健康知识巧妙地融...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融入到学数学教学中 -
佘君得舒: 我从学生的角度来回答吧= =...首先数学本身是很抽象的东西,所以教学必须结合实际,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另外数学的应用题的背景可以比较灵活,这样就可以把心理健康结合进去了.谢谢

雷州市17714889960: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
佘君得舒: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它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应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消除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有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佘君得舒: 重点肯定不是用数学题.而是,从对待难题的态度入手进行教育、并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1、对于学神,主张进行良性竞争;比速度,比质量,比巧妙.还可以给他们自由,让他们策划出题,并与同学分享.2、对于中等学生,主张在解题过程中,有耐力、有韧劲.3、对于学渣,面对难题,适度操练,不要被难题打败,学会正确的放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通过这些教学中的小环节,点点滴滴的渗透的.手打经验,望采纳.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学生心理教育 -
佘君得舒: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数学只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的时候,它是枯燥的;当数学只能用一堆概念原理呈现时,它是抽象...

雷州市17714889960: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育渗入小学心理健康知识 -
佘君得舒: 这是个很重要的课题,可以开设一门比较简单的图文书,最好是试点性质的!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尝试,另外还有有一位专业的心理老师,而不是随便一位!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佘君得舒: 1、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学科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

雷州市17714889960: 如何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
佘君得舒: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成才的必要条件,在数学教学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以健康的心理来学习数学,这样接受数学的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觉...

雷州市17714889960: 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佘君得舒: 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 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发展的 需要,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作用.不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也 不是对原有活动中隐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幼儿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 透.可以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打破班级界限,实现混班教学,使小班、中 班和大班各年级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 伙伴交往,扩大儿童交往的场合和机会,提高他们的合群性.

雷州市17714889960: 在中小学学科教育中如何渗透心里健康教育3000字 -
佘君得舒: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