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情诸师表的内容是什么?

作者&投稿:霜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师表》的原文是什么?~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后出师表
魏晋:诸葛亮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小三项建议(1-5段)

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

刘禅昏弱,耽于安乐,亲信宦官黄皓(小人),所以,文章一开头就点明形势之危急,论及国家存亡之理,以警醒刘禅。接着笔锋一转,指出在这样危急形势下的有利条件:有一批忠臣志士感念先帝之殊遇而为国事尽心尽力,这就意味着客观形势固然堪忧,但希望仍然存在。最后提出劝谏:开张圣听(广开言路),听取忠臣志士的劝谏,才可以救国图存。这是第一项建议。

第二层(第2段)

这段内容有两点:赏罚标准要统一和执法不宜偏私。

“宫中”,指刘禅皇宫中的亲信。“府中”,指诸葛亮丞相府(即执政的朝廷)中的官员。223年,刘禅命诸葛亮开府治事,诸葛亮治府严明,赏罚有度。鉴于对刘禅昏弱的担忧,诸葛亮特意提醒刘禅,对宫中要赏罚严明,如同府中赏罚严明一样,赏罚严明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径。昏庸的皇帝容易亲信宫中近侍,受他们牵制,与朝廷中执政的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这是东汉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诸葛亮把这作为前车之鉴而提出建议。他先强调宫府一体,执法要相同,然后提出对宫中要施行严明的赏罚制度的建议,说服力强。这是第二项建议。

第三层(3-5段)

为了保证出师以后蜀国内政的稳定,诸葛亮对人事的安排作了周密的考虑,将一批可靠的优秀的文臣武将一一向刘禅推荐,并警之以历史教训,让他明白亲贤远小,才能兴复汉室。诸葛亮对人事的这番安排,可谓用心良苦,刘禅要亲信什么人,他都一一列举;刘禅要疏远什么人,这就不言而喻了。他对刘禅“亲贤远小”的建议,针对性强,意义重大。这是第三项建议。

国内政局稳定,诸葛亮出师伐魏才能无后顾之忧,这一部分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下文的出师。

第二部分:表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自任的决心和对蜀主忠贞不二的感情(6-9段)

诸葛亮在这部分里,先述身世,讲经历,以表他竭忠尽智报先帝知遇之恩,让刘禅明白先辈创业之艰难;继述受命后之忧叹与措施,以表他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刘禅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然后提对刘禅的期望、要求,这既是臣下对主上的忠心的陈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爱心的表露。最后是表文的结束语,表远离之前的“感激”之情。

三 写作特色

《出师表》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人们所传诵,除了它的内容能给人以启发、教育外,还因为它在艺术上的成就。

1.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他的恩主先帝刘备的儿子,现今的蜀国皇帝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词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所叙之事如推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使他对刘禅提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信服人。

由于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托付国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为他的“报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贯穿。在文中,他满怀深情念先帝,(提到先帝之处13次),满腔挚爱谏后主(7次提及陛下),他对刘禅的反复劝谏,谆谆叮咛,言辞恳切,语重心长,那忠义之理,殷切之情,处处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现了他这位元老重臣对刘氏父子的忠肝义胆。

1.《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2.全文共9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层(第2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第三层(第3-5段):推荐文臣、武将中的贤良,提出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这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广开言路”意在“亲贤臣”,“严明赏罚”意在“远小人”.
第二部分(第6-7段):追叙往事,表达了“兴汉室”的决心和“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
第三部分(第8-9段):总结全文,提出要求,对“已”,承“讨贼兴复之效”;对“贤臣”,扬“兴德之言”;对“后主”,行“自谋”之宜.各方面的职责分明,要求明确,此情恳切,表达了诚挚的希望,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和对朝廷诸臣的严格要求.最后十二个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师前复杂的心情和对刘氏父子的深情.
3.诸葛亮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建兴五年(227),他率师北上伐魏,在出师前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曾称赞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学习时,要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段意概括  
一:分析蜀国面临的形势,向刘禅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广开言路)
二:向刘禅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赏罚分明)
三:亲贤远佞.
四:自述身世,回顾三顾茅庐至临危受命以来与先帝共同创业的历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与对先帝的无限感激.
五:追述先帝托孤以来的心情及做法,阐述自己兴复汉室的策略和忠心.以表报先帝忠陛下之情.
六:再次强调每个人的分工与职责,表明自己出师的决心和信心.
这是蜀汉后期诸葛亮安邦定国的一种策略:以攻代守,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字里行间透露出诸葛亮时刻不忘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将“鞠躬尽瘁”体现得淋漓尽致.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诸葛亮《出师表》的内容 -
庞钟盐酸:[答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 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出师表》原文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诸葛亮出师表写了哪些内容诸葛亮出师表内容是什么 -
庞钟盐酸:[答案] 写诸葛亮北伐的客观条件(国外)和主观条件(国内),表达了他对刘备父子的忠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诸葛亮出师表的内容是什么? -
庞钟盐酸: 全文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当时的严峻形势,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赏罚严明、亲贤远小三项建议(1-5段) 这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第1段) 刘禅昏弱,耽于安乐,亲信宦官黄皓(小人),所以,文章一开头就点明...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中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
庞钟盐酸: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以情感人'中的“情”是什么 -
庞钟盐酸: 是诸葛亮的忠诚,爱国之情,写了北伐必要性以及对刘禅的期望,真情溢于全文,特别好 你还可以上百度百科更详细地了解一下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主要讲的什么内容
庞钟盐酸: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折. 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最能表现诸葛亮感情的句子 -
庞钟盐酸: 1. 出师表最能表现诸葛亮感情的句子:报先帝、忠陛下.2. 这句直接抒发了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忠心与感激.3. 原文: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4. 前后《出师表》一是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二是希望刘禅能亲贤远佞,三是表达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无不围绕着:报先帝、忠陛下.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写的是什么事?
庞钟盐酸: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寓情于事,在叙述作者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中,“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这句话辞情恳切,更足以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阅读《出师表》想一想本文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 -
庞钟盐酸: 一是感激先帝(即刘备) 的 ;二是对光复汉室和辅佐 为国尽忠的决心.出师表有 和 两篇.如满意请采纳

碾子山区15397412216: 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产生感情的原因 -
庞钟盐酸: 表达了诸葛亮的内心的矛盾与担心,并且交代阿斗要跟好人玩,不要跟坏人玩,讲述了诸葛亮与刘备一起打天下的心酸经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