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些诗人为逃避世俗清静隐居创作了哪些诗?

作者&投稿:叔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哪些诗人因为逃避世俗而隐身的~

陶渊明、范蠡、王维、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   
其一,真隐、全隐。   
如晋宋间的宋炳,元代的吴镇等,从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   
其二,先官后隐。   
这种一般都是社会太黑暗,官场太腐败,士人不堪,辞官隐居,如陶渊明,《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均称之为“隐逸”。明代的文徵明,只在京城当了一年翰林,便安心隐居至死。   
其三,半官半隐。   
如王维,开始做官,后来害怕了,但如果辞官隐居又没有薪水,生活没有保障,于是虽做官,却不问政事,实际上过着隐居生活。这类人从名义上不能算做隐士,但却大有隐逸思想。   
其四,忽官忽隐。   
如元末明初的王蒙,明末董其昌,做了几年官,又去隐居,朝廷征召,或形式有利,又出来做官,做一阵子官又回去隐居。 
其五,假隐。   
如明代陈继儒,虽不做官,但好和官家打交道,有人写诗讥笑他“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   
其六,名隐实官,如南朝齐梁时陶弘景,人称陶隐士,虽隐居山中,朝中大事还向他请教,被称为“山中宰相”。
这种人身为隐士,实际上不具隐士思想,他不做官只是为了更自由而已。 
其七,以隐求官。   
如唐代卢藏用。刘肃《大唐新语·隐逸》记载,卢藏用考中进士,先去长安南的终南山隐居,等待朝廷征召,后果然以高官被聘,授官左拾遗。后来,另一隐士司马承祯亦被征召而坚持不仕,欲归山。卢藏用送之,指终南山云:“此中大有嘉处。”这就是后来的“终南捷径”。
用这种隐居手段已求高官者,实非真正的隐士。   
其八,无奈而隐。   
此类人实际上最热心于时局,如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人,他们“隐居”只是为了表示不与清王朝合作,实际从事最激烈的反清斗争。他们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其九,真隐而仕。   
此类隐士在隐居时基本上都是真隐,但当时机来临时就出山,没有时机就隐下去。如殷商时的伊尹,商周时的姜尚,元末的刘基,名气最大的当属诸葛亮。   
其十,所谓“隐于朝”。   
这种人身为官但思想已隐,做官不问政事,“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随波逐流,明哲保身,实际上对国家危害最大。名为“大隐”,实为大患。   
中国士人隐居,多是因为社会的黑暗动乱,如魏晋之际出现了“竹林七贤”、“浔阳三隐”,均是因为当时官场的黑暗。他们的个人才能得不到统治阶级的认可,遭受排挤,个人的社会价值无法实现,便愤然远离世俗,归隐山林。但却因此成就了中国隐士文化,使中国历史更具韵味。  因躲避动乱、因求取安全、因官场失意、因不满现状等原因而归隐的,实际上是对社会放弃责任,寻求自我安逸的人生态度,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老子、庄子、鬼谷子、陈抟这样的人,是真真正正的隐士,普通的失意文人隐士们,都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大境界。

中国古代归隐田园的诗歌并不在少数,当我们提到山水田园诗的时候,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始终是茫茫诗海中那颗闪耀的珍珠。它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自然﹑清新﹑纯朴的乡野气息是其它同类诗词所无法相比的,真实的如同诗人锄下翻松的泥土。
了解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实质,都必须通过与作者时代的时空转换回到作者的身边看到他是怎样的生活,在怎样的情况下触发了灵感,为什么而创作。这首诗是在他坚定的走上归隐之路后一年所作,心境已经相当的淡泊成熟,又不乏当日辞官而去的感触余温。在此之前他一直过着仕隐不定的生活。我把这首诗看作诗人终于发现了自我并勇敢的肯定自我的开篇之作。
“少无世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开篇两句颇有一些“人的觉醒”的意味。诗人受曾祖父和传统儒家教育的影响,也有过济世大志。在多次不得志时他也归隐了多次,但这与后世那些寻求终南捷径的文人们不同,其价值在于他是在寻找一种适合自己并且与社会价值观平行的生存方式而非借此寻找再次出世的机会。
为人生中目标太过明确时,结果往往是迷失了自己,自己为自己设计的那个自己常常不是真正的自己。陶渊明在追求政治理想时必然有着成型的计划,未来的人生一定有着美好的展望,这些可能是他所希望的,也或许是他身边的人对他的期望。在生活中,现实的世界,大众的意识让我们以为这(我认为出仕是当时文人的普遍理想,文人都追求共同的一个目标,忽略自身的特点。在现代社会,我们依然有着种种自我定义对真实自我的限制。)就是生活,当我们强迫自己去遵循这种生活的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在努力的使自己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环境,这使我们感到不适和压抑。执迷于不可见的前方,使得道途上的其它都变成了黯淡的灰色,于是不安和挣扎让我们忽然在某个启示下觉醒,于是回头发现自己还在那里,还是自己,好象已经回到了过去所愿的某个安详的时刻,但实际又是一个升华了的自我。在不断的反复和徘徊中终于找到了自己。陶渊明的归隐没有丝毫勉强无奈的意思,因而诗中自然清新,朴实中展现农家之乐。我可以想象诗人在彻底归隐之前的思想斗争的苦闷,不断在社会群体意识与真我的选择中挣扎,想融于社会,却无法按捺自己正直,自由的本性。我想象他是在某个清晨一早醒来,一拍脑门豁然开朗,释然的接受了“性本爱丘山”的自己,拿着锄头悠然归隐去了。
他慨叹道“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流露出的对整个前半生在尘网的痴迷、摇摆的反思和忏悔。但此笔仅是一叹,并无深及肺腑的悔恨,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在山下劳作时抬头看见夕阳时淡淡一叹,望着红色混合的天边发一小会儿呆,然后继续埋头耕耘,或许他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淡然的自嘲的笑意也未可知。我们姑且认为出世这一段是诗人的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歧路(违背了诗人的本愿),而诗人也淡泊的接受了这一段。也许他也希望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一段会有多好,但也许没有“误落尘网”的这一段,他就永远都达不到这样超然的境地。这就是人生的规律,如同价值规律中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一样,人生的轨迹围绕着真我的水平线上下波动,偏离的太远总会回来,我们需要的是在尝试中早点找到自己,增加交点,减少偏离的距离。然而,面对现实生活时,我们所看到所了解的却常常干扰了选择,我们面对每一具体情况的时候,我们知道很多规则规律经验,可是却常常不知道用哪一条来指导自己的行动。道德经给了答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谓自然?自己如尔。西方也探讨这样的规律,从他们的古代就开始,我们可以在希腊神话或者北欧神话里看到无论是伟大的宙斯还是神力的奥定,他们创造了人类,而他们自己的命运却也早已在预言书上写好了,人类创造了神,用他们的喜怒哀乐来解释人世间种种奇妙的现象,而把探讨真正的主宰者——规律的任务交给了他们用无限想象力创造的神们。这里我总要觉得西方人有着可爱的会偷懒的小聪明,而中国却不安于这些宗教氛围的解释,总有人积极地寻找并早早地给出了“自然”这样精妙的答案。这样看来是简单了,找到自己,照着自己做就可以了,但实践上并非如想象那般容易,国际象棋32个棋子就产生了10的120次方种可能,而人的思想每分每秒都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谁也不知道这无限可能的结果是什么,每个人的故事可能大同小异,可是每个细节都不可能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先哲前辈们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可是哪些能用到自己的身上还要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寻找,陶渊明在出世和入世的反复中一定经历过彻夜难眠的夜晚,一定曾郁结而饮酒也不能销愁,然而终于超脱接受了自己,不管三十年还是十三年都只是一个必由之路,他这一声“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的慨叹,因是颇含辛酸,感触良多却淡然而出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则是对自己的选择的一种肯定,认为自己回到了自己。
后面几句描写自己的归隐生活,并无铺张华丽的渲染生活,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赞美生活有多美好,朴实平淡的叙述真实而坦诚。归隐并非常人想象当中的神仙般的悠闲惬意,无忧无虑,他仍要考虑五谷杂粮,而他真正亲身参与了农事,这在当时对文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他却甘心于农家清贫的生活,另外因此导致的生活贫困使他有时甚至不得不去向别人乞讨,这也曾经成为他摇摆不定的一个原因,而他最终选择了彻底的归隐,并且恬淡的生活,不是高士若仙的生活,而是充满农家气息的淳朴的村野生活。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的田园诗有着别的田园诗人模仿不到的境界。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体现了他对目前生活现状的满足,怀想过去,也许如同漫漫长夜般暗淡无趣,却为他如今能够如此安恬的享受田园生活提供了思想基础,,因为本性与自然相通,并不需要他重新接受认识的,相反对大自然诗人有“旧林”和“故渊”一般的熟悉和眷恋,因而真正创造了属于归隐者心的殿堂,为我们留下这些散发着幽幽菊花香味的诗篇。
全诗营造了宁静,安然的氛围,展示了诗人人我和一的精神境界,其价值在于自我与文字的统一。文学作品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千年之后后人通过它还能看见先辈们鲜活真实的形象,而他所展示的文学光芒除了供我们欣赏外还给我们以正确的人生轨迹的启示。


孟什么代诗人襄阳今湖北囊阳区人世称孟襄人以写什么诗为王
是说孟浩然的,是以写山水田园诗为王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

陶渊明的1生平、2文学创作及代表诗作、3隐逸思想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完了他76年的生命历程,与世长辞。他被安葬在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县和星子县交界处的面阳山脚下。如今陶渊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块碑石组成,正中楷书“晋征土陶公...

每个朝代都有哪些著名诗人?越详细越好!
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有哪些?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3、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

登高和秋兴八首其一在艺术手法和表达感情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是?
杜牧是中国唐代的杰出诗人,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闻名于世。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阿房宫赋》、《遣怀》和《樊川文集》等,深受后人赞誉。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出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是宰相杜佑的孙子,杜从郁的儿子。年轻时才华出众,大和二年(826年)即23岁时中进士,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担任过...

哪些诗人是不同朝代的人物?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人物,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人物,孟浩然、杜甫、韩愈、刘禹锡都是唐朝的人物,范仲淹是宋朝的人物,龚自珍是清朝的人物。他们都属于著名的诗人群体,载入文学史上的诗人,应属于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的范畴。他们通过诗歌创作、吟咏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

屈原 陶渊明 杜甫 李商隐 陆游 辛弃疾 苏轼的所有资料?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

清代后期有哪些代表诗人?
清代后期,社会状况复杂,经世致用的思潮波涛汹涌,新思潮的汹涌澎湃震荡着传统文坛,这一时期留下了众多揭露时弊和抒发忧国之情的诗篇,作为时代的纪录,有其特殊意义。这时期的代表诗人有林则徐、龚自珍、魏源、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以虎门销烟而名垂史册的林则徐,并不以诗著称,但由于地位与经历的...

现实主义诗人有哪些?
,最后不知所踪。5、聂夷中 聂夷中,唐河南人,生於唐文宗开成二年(八三七年),卒年已不祥,大概是在后梁初年。(聂夷中诗集)(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

武鸣县17054457206: 古代隐居山林有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有哪些?如题,要至少十个,最好有介绍,类似陶渊明那种的.就是精神富有 视金钱名利为粪土 淡泊名利 ... -
瞿翠齐诺:[答案]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武鸣县17054457206: 古代隐居的诗人都有谁?. -
瞿翠齐诺:[答案] 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 隐居诗人杜久违陶渊明 金末入元隐居诗人麻革、张宇、陈赓兄弟 唐代 孟浩然 唐代 陆龟蒙 元代 郑玉 元末明初 赵汸

武鸣县17054457206: 古代隐居山林有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诗人有哪些? -
瞿翠齐诺: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武鸣县17054457206: 古代归隐的诗人有哪些 -
瞿翠齐诺: 归隐的诗人有很多,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归隐者是西周的伯夷和叔齐,两个人写下了《采薇歌》:登彼西山兮,不知归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后来东晋的陶渊明把归隐发扬光大.后来很多的诗人都纷纷仿效.古代诗人归隐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厌恶官场黑暗,寻找心灵桃花源,是真正的归隐.另一种是为了获得声名,沽名钓誉,归隐之后一般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了名气之后再由朝廷征召,刚开始都会不愿出山,最后朝廷屡次邀请,最后出仕.还有不常见的一种,就是为了韬光养晦,企图东山再起,比如东晋的宰相谢安.

武鸣县17054457206: 除了陶渊明,还有哪些古人是淡薄名利,弃官归隐的啊? -
瞿翠齐诺: 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 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园》等十三种. 刘基(刘伯温)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明史·刘基传》载...

武鸣县17054457206: 古代隐居甘于平凡的诗人 -
瞿翠齐诺: 陶渊明,王维

武鸣县17054457206: 归隐诗人有哪些?
瞿翠齐诺: 1.林逋《山园小梅》 2.严子陵 3. 许由 4.范蠡 5.伯夷叔齐 6.王维 7.陶渊明 8.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9.谢 灵 运 10.王绩 11.皮日休 12.陆龟蒙

武鸣县17054457206: 纳兰容若算不算淡泊名利的人,如果不是,还有哪些诗人是淡泊名利,隐居避世的? -
瞿翠齐诺: 纳兰容若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这一点从他的词和一些记载评论中可以看出,但是他不能像一般的人做一个隐士,因为他的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所以他有自己的责任,他要为家族做出贡献,要为爱新觉罗家服务.而且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这也注定了他以后抑郁早逝的结局.

武鸣县17054457206: 哪位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瞿翠齐诺: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朱熹曾经说过:“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居要职.这边一面清淡,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实际上,陶渊明及其行为的意义在于,在他那里,隐居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他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虽然后世人都把陶渊明看作隐士,钟嵘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武鸣县17054457206: 帮忙找5个隐居的诗人```````除陶渊明 -
瞿翠齐诺: 苏舜钦;北宋诗人,主张改革,被削藉为民,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 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 隐居诗人杜久违 金末入元隐居诗人麻革、张宇、陈赓兄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