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陀思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作者&投稿:乔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以我个人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中的“多声部”可以分为剧情的“多声部”和人物世界观的“多声部”两种。先说第一种。我们一般熟悉的古典小说写法是故事围绕着单一主人公展开,举个例子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单一主人翁的视角去开展小说,小说里面虽有许许多多性格不同、遭际不同的人物,但这些人物只是作为陪衬,作为激励主人翁性格演变的契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情多声部引入了好几条叙事线,这与前人不同,他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就是多声部剧情的典型代表。《卡拉马佐夫兄弟》同时以性格截然不同的三兄弟和他们的父亲为写作对象,这几条并行的故事线同时开展,中间时而平行发展时而交集。从表面上看小说好像以老三阿廖沙为主人翁,但从对读者的思想影响上看,不同人物又似乎处于平权的地位,人物与人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主次等级,不存在仅以某个人的视角出发去评判一切的情况,每个人都看着他人并受他人影响。这种多剧情的同时发展看起来凌乱,但实际上都朝着最终一个目的,写作者的最终意图。现在在世的作家中,米兰昆德拉也属于写作多声部小说的作家之一。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不能承受的轻》里就同时描述了三个主人翁:托马斯、特丽莎、萨宾那。她们之间的多声部结构更清晰:三人的交集不多,在短暂的接触后就开始各自讲各自的故事,各自的世界观。昆德拉在安排多声部小说的结构上有一个很特别的理论,就是采用音乐赋格的技巧,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阐明过自己的写作方式:以赋格音乐的手法安排人物先后出现次序,以赋格音乐主声部的写法确定小说人物主次关系。昆德拉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写作的技术性更露骨,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叙事包裹技巧,世界观包裹叙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剧情“多声部”潜移默化影响了很多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又体现在人物世界观的“多声部”。小说人物的世界观总是通过剧情线激发的,没有脱离小说剧情的人物世界观,脱离人物世界观的小说剧情也是空洞无物的。再举《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多剧情线开展小说,其目的何在?为了揭示不同人物世界观。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前的古典小说价值意图性很明确,即某某人说的话正确,某某人的世界观无可辩驳,某某人具有在道德上审判一切他人的权利。陀思妥耶夫斯基采用多声部剧情的技巧直接的效果就是对以往这种小说设立道德制高点的俗套的摧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自足,每个人都能说话,都有说话的权利,没人是哑巴。《少年》里面有一句话最直接道出了这个意图:“一个人居然能让最高尚的理想跟最低贱的卑鄙并存在灵魂里,而且两者全是十分真诚的,这种本事使我万分惊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项令人万分惊讶的本领,甚至是多数作家都梦寐以求的本领,就是他的世界观能够在极恶与极善之间自由来回逡巡游走,他的小说里面主人翁既能够说出类似于传道者的福音句子又能够袒露令人胆寒、肮脏无比的思想细节,这两种极端不像过去小说家那样只重一侧对另一侧轻描淡写,而是两侧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都异常深刻无比、真实无比,深刻、真实到让人毛骨悚然的程度,以致到如今人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哪个人物真正代表了作家的声音?”这一问题的答案还付诸阙如。有的人倒是一针见血,说这种技巧全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分裂,这不置可否地有部分原因,但也不是全部原因。以我个人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意图也对他的多声部写法有不可忽视的支持作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目的就是揭示上帝创造的世界并不绝对善或绝对恶,任何偏颇一侧的做法是自欺欺人、不公正。人必须靠上帝才能活下去,为什么要害怕揭示最肮脏低下的、司空见惯的思想呢?人坏到什么程度,上帝的慈爱就到达什么程度,上帝会以某种方式消除过去的一切矛盾。至于如何消除,具体步骤怎样?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知道,不感兴趣,也不想多加探讨。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中的26天相关信息
19世纪的俄国文学巨匠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经历了人生的重重磨难后,终于遇到了他的幸运之神。在46岁的关键时刻,他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压力,被出版商要求在一个月内完成一部七印张的新小说。为了应对这个挑战,他请来了一位年轻的速记员,安娜·格利戈里耶夫娜·斯尼特金娜,她不仅成为他的助手,更是他...

陀思托耶夫斯基相关信息?
陀思托耶夫斯基是俄国伟大作家。 陀思托耶夫斯基资料简介: 陀思托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
2、《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早期短篇小说中很有特色的作品。这篇小说刻画了四个生动的人物,梦想家在小说里是个叙述者。3、《群魔》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871—1872年首次在《俄罗斯通报》连载。《群魔》的故事取材于1869年莫斯科发生的涅恰耶夫案件。4、《罪与罚》叙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写这本小说的时候,由于近十年的流放生活的摧残,他的信念动摇了。他提倡宗教,宣扬人人有罪,罪犯就是“不幸的人”,希望用道德感化来代替反对专制制度的政治斗争,幻想求得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和解。这些思想在这部小说里有所反应。长篇小说创作于1861年。全书由四个部分和一个结尾组成...

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腻的心理剖析,揭示了这位阴谋家的真实面目,批判了"虚无主义",即对革命、社会主义和无神论的质疑。彼得·韦尔霍文斯基的形象并非虚构,他与俄国无政府主义者和恐怖主义者谢尔盖·格那季耶奇·涅恰耶夫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角色承载了作者对极端思想的批判和对道德责任的...

涅恰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原型
这位人物的出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混乱,也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彼得与涅恰耶夫的关联,探讨了权力、理想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使读者对革命与个人野心的冲突有了更深的理解。《群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涅恰耶夫的角色...

为什么说托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是俄罗斯40-70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写照_百 ...
他的小说结尾都是以拯救者思想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作为一个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总是战胜作为道德家的自己,他深深体会到在当时人依靠宗教仍无路可走的社会现实,他这种思想的矛盾性使小说的主体部分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结构,结尾在闭合的形式下也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主要讲什么
《群魔》是一部抨击涅恰耶夫左倾冒险主义的政治小说,小说取材于俄国史上一桩真实的杀人案,塑造了一群失去人类道德水准的恶魔形象。主人公斯塔罗夫金出身贵族,但性格冷酷,生活荒淫无度,无恶不作,常以折磨人为乐。他始终想摆脱这种病态的精神空虚,甚至曾向长老忏悔,但终无结果,后自缢身亡。韦尔霍...

陀思妥耶夫斯基怎么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记的步骤如下:1、分段记忆:将名字分成几个部分,例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分成“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个部分,然后分别记忆。2、联想记忆:将名字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例如,可以将“陀思妥耶夫斯基”联想成“陀螺”、“稻草人”、“...

托夫妥耶夫斯基资料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家,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

荔湾区19112169885: 怎样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空泊伸筋: 他的创作难以纳入某种框子,并且,不服从我们从文学史方面习惯加给欧洲小说各种现象上的任何模式.他作品里出现了一种主人公,处理这人的声音同普通小说中处理作者本人的声音采用一样的方法.主人公对自己、对世界的议论,同一般的作者议论,具有同样的分量和价值.主人公的话不是作为刻画性格的手段之一,而附属于客体性的主人公形象,可却也不是作者声音的传声筒.在作品的结构中,主人公议论具有特殊的独立性;它似乎与作者议论平起平坐,并以特别的方式同作者议论结合起来,同其他主人公同样具有十足价值的声音结合起来.

荔湾区19112169885: 怎样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
空泊伸筋: 这是巴赫金借用音乐术语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命名,试图将其定义为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小说特点是一切都摆在主体的位置,没有人只作为客体.写作者尊重自己笔下的人物,人物可...

荔湾区19112169885: 怎样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多声部小说
空泊伸筋: 多人物,多思想,在小说中同一个场景中出现,通常是对话,每个说话的思想表达都强而有力,共同组成一部复调小说,就像复调音乐那样.

荔湾区19112169885: 举例说明什么叫复调理论 -
空泊伸筋: 复调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他借用了音乐学中的术语“复copy调”,来说明这种小说创作中的“多声部“. 1、复调小说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巴赫金指...

荔湾区19112169885: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的含义? -
空泊伸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评论著述对它的阐释 {资料转贴}我们在这篇综述中要讲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著述方面最后一本著作,是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编的文集《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1959年).几乎所有收进文集的...

荔湾区19112169885: 小提琴问题
空泊伸筋: 音域就是乐器能演奏出来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范围. 八度就是 音名相同,音高不同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 多声部就是多个旋律在一起,在小提琴上就是理解为一个小提琴同时演奏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旋律,推荐你听一下巴赫的作品,尤其是无伴奏小提琴组曲,你就能体会到多声部的感觉了.

荔湾区19112169885: 鲁迅小说的复调艺术 -
空泊伸筋: 所谓复调(poliphony)本是音乐术语,指欧洲18世纪(古典主义)以前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它与和弦及十二音律音乐不同,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荔湾区19112169885: 请解释名词“复调小说”,谢谢
空泊伸筋: 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

荔湾区19112169885: 怎样理解文学接受过程中的填空,对话现象 -
空泊伸筋: 第一个概念属于接受美学的范畴. 填空:现象学大师英伽登(接受美学中许多人受他的影响)提出了文学作品中存在“未定点”,是需要读者加以想象补充的.后来接受美学中的“召唤结构”“隐含的读者”等概念也在说这个问题,意思是文学...

荔湾区19112169885: 屠夫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特色是什么?
空泊伸筋: 一般译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归档心理斗争和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