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作者&投稿:岳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前言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能有序、准确、有效并安全合法地获取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特制定《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本技术规程详述了目前微体古生物化石中应用最广的3个门类:有孔虫化石、牙形刺化石及放射虫化石。在采集前需做好与采集相关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野外寻找与采集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的收集还涉及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取标本等,本规程详细规定了收集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细则。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罗辉。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的收集范围及所用术语,标本采集准备工作、仪器设备要求、野外记录本要求、野外记录的内容和标准格式、采集步骤、标本的野外处理、标本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标本运输方法,以及交换标本、接受赠送标本和索取标本的信息记录、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古生物学工作者及地质工作者野外采集微体古生物化石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3 术语和定义
3.1 放射虫化石(Radiolaria)
放射虫是具有轴伪足的海生单细胞浮游动物,绝大多数具有透明玻璃质骨骼,个体大小从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平均50~300μm)。保存为化石的放射虫骨骼成分,主要是非晶硅质(蛋白石)及少量的硫酸锶(天青石)。一般产于硅质、钙质、泥质岩石中或海洋的松软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分布从寒武纪至现代。
3.2 牙形刺(或牙形石)化石(Conodonts)
一种成分为磷酸钙质、亲缘关系不明的微体化石,个体大小一般小于1mm,具有锥状、耙齿状、片状、台状和片台状等多种形状,主要保存在灰岩、黑色泥页岩、砂岩和硅质岩等岩石中,是寒武纪至三叠纪海相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化石。
3.3 有孔虫化石(Foraminifera)
有孔虫是微小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其大小一般在1mm以下,最大可达110mm以上。由细胞外质分泌物形成或由分泌物胶结其他外来颗粒构筑成的壳是保存成体有孔虫的主要部分。按壳壁成分可分为假几丁质壳、胶结或砂质壳、硅质壳和钙质壳四大类型。绝大多数有孔虫具钙质壳。有孔虫化石主要保存在碎屑岩(砂岩、泥岩、页岩、黏土岩)、灰岩、硅藻土或海底的松软沉积物中。
4 放射虫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4.1 准备工作
4.1.1 工具
在地表露头上寻找和采集放射虫化石时,根据岩性的不同,应当具备铁锹、十字镐及小手镐、地质锤、丁字镐、小铲子、毛刷等;在海洋上采集放射虫化石,需要专门的船舶、钻孔机械和取样器。
4.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在陆地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在海洋上采样,需要准备另外的防护用品,如救生衣、防晕船的药等。
4.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地点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4.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放射虫化石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及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有两种,一种为小的纸袋,采集松散的放射虫样品;另一种较大,为布袋,可把装有松散样品的纸袋放进布袋内(注意二者不要混装,以免岩石样品把纸袋戳破)。
4.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带走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预先应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4.1.6 其他
大范围的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4.2 寻找与采集
4.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采集,新产地的调查和寻找都是放射虫采集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评估,最好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
2)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并对化石点再次定位。
4.2.2 放射虫样品的采集
4.2.2.1 概述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采样方向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采样间距视工作目的而定,数厘米到数米不等。放射虫化石样品的采集主要分在松软沉积物中和在坚硬的岩石中两种类型。
4.2.2.2 在松软沉积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积物中,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沉积物钻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积物中采取放射虫化石样品:重力盒式(箱式)岩心取心器是最简单的设计,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几米长的沉积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复一定厚度海洋沉积物的沉积序列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以上的设计都会扰动对现代放射虫组合的生物地理分析研究具有特别意义的最顶层沉积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设计避免了这一缺点。复式岩心取心器(几根短的钻孔管安装在一个刚性的格架上)可以采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栖生物样品,更好地保留沉积物/海洋界面的沉积特征。
2)在陆上地层中,可在地层剖面中的松软泥质沉积物和风化砂质及其他沉积物中采集放射虫样品,在采集时,要注意清除掉表层受到污染和混杂的沉积物,用铁锤尖、小铲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鲜的放射虫样品,把它们放进准备好的采样小纸袋中(每一个样品一般采集50~100g左右),在小纸袋上标上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
4.2.2.3 在坚硬的岩石中收集
有时候,放射虫化石在薄层中保存比较好或成“窝”状富集,在一小块岩石中往往可采集到比大块岩石中更好的化石,因此最好对一个剖面的所有层位进行系统采集。
1)直接采样,如果没有可能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挑选而进行直接采样的话,应选择暗色或深色富含泥质的岩石,最好不要选玻璃状的燧石(即使富含放射虫化石的残体),这一标准同样适合灰岩和粉砂岩。硅质灰岩(具有分散的二氧化硅碎片)或含有分散的碳酸盐碎片的燧石比较少见,但它们常常含有保存最好的放射虫化石样品。放射虫化石有时可以在自然风化的灰岩或硅质灰岩的表面用8倍或10倍放大镜直接看到。
2)野外用腐蚀法对样品进行初选,如果在野外用腐蚀法对样品进行初选,可以提高采样的成功率约5倍,但这种方法也有耗时和危险的缺点。这种技术大多数用于岩石组的详细研究,根据不同的岩性,采用不同的技术:
a)钙质岩石:①用20%稀释的盐酸腐蚀样品的表面2~10min,使具有硅质或黄铁矿质的放射虫骨粒在岩石表面显现出来,这样我们便可以估计动物群的丰度和保存状态,但需彻底清洗样品;②用浓的氢氟酸腐蚀岩石的另一面2~7min,为了看到组合腐蚀的作用,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加用盐酸进行腐蚀,可使钙化的放射虫转变成氟石凸现在岩石表面,但需彻底清洗样品。
b)硅质岩石(燧石,硅质页岩和硅质灰岩):腐蚀的程序与上相同,不过用50%的氢氟酸代替盐酸,仔细操作,彻底清洗;放射虫应该出现在浮雕面上;对中空的放射虫壳(没有次生成二氧化硅)可以产生最好的效果;要详细测试结核状的样品(从核心到表面),因为保存最好的骨粒可以在结核的任何部分(结核的核心由于结晶度太高,骨粒的保存通常不会太好)。
c)页岩和泥岩:通过腐蚀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不用对岩石样品进行前期的挑选。
3)与大化石采样不同,每一个放射虫样品的需要量不是很多,而且不需要整块的岩石样品,一般用地质锤采样即可,每块样品的采样量根据采样目的和放射虫化石的丰富程度可以不同,一般在100g左右。
4.2.3 包装
1)松散放射虫样品的包装,陆上采集的松散放射虫化石样品放在样品小纸袋中,放进标签,封紧袋口,不让袋内的样品逸出和其他的样品混入;把装有样品的标本小纸袋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2)放射虫岩石样品的包装,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标上样品编号,放上标签,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4.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应做好编录并附上标签,同时,在野外记录本上详细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
——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
——标明采集日期。
——写出采集人的姓名。
——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
——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上或剖面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化石的野外编号。
4.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以免样品袋在震动时破损。
4.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或把它们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是在某文献中已描述的标本,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以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发表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5 牙形刺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5.1 准备工作
5.1.1 工具
在地表露头上寻找和采集牙形刺化石时,应当具备大锤、地质锤、丁字镐等工具。
5.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
5.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5.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牙形刺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最好用布袋,用于装岩石样品。
5.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收集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资料。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预先须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5.1.6 其他
大范围地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5.2 寻找与采集
5.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1)对新产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行区域评估,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
2)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或摄像。
5.2.2 牙形刺化石样品的采集
5.2.2.1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5.2.2.2 剖面的选择
最好选择出露好、厚度小、顶底界线清楚的标准剖面。
5.2.2.3 岩相的选择
首先选择牙形刺富集的岩相,牙形刺在灰岩中分布最多(特别是含深水相化石的灰岩),其次是页岩,再次是砂岩。在出露最好的剖面上系统取样,建立化石动物群的层序。必要时增加辅助剖面,以便增加和补充在标准剖面上缺少的牙形刺层位。
5.2.2.4 采样间距的选择
采样间距根据工作目的和岩性特点,特别是地层的厚度而定。通常,相当于一个统的地层,取100~200个样为宜。地层薄,间距小,混合挖槽取样,样品的间距为2~3cm。在地层厚的地方,特别是连续的灰岩地层,间距可放大为1~5m,甚至可大于10m。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目的不同,采样的要求也不同。为建立某一地区的地层层序或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则要系统地全面取样,若仅为解决某一层段的时代,则有选择地取几个样就可以了,若为解决某一“哑”地层的时代,则要取大样。
5.2.2.5 采样方向
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
5.2.2.6 样品的质量
一般2000g左右,如牙形刺丰富,则100~200g就够了。
5.2.2.7 选择性再采样
在标准剖面或辅助剖面的样品处理之后,对牙形刺化石在剖面上的产出情况就有了大致了解。通常对牙形刺的富集带要重新取样,以便研究整个动物群,确定各属种的比率和种间的变率。
5.2.2.8 重新取样
每个样品同样为2000g。在富集带的间距为15cm或更短些。在动物群序列基本清楚以后,仍然存在一些地层和门类问题,有时要重点检查化石很少的层段,需要采集大量的样品,有时需要从单一层位中采集和处理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200kg的样品。
5.2.2.9 井样
处理牙形刺化石所粉碎的样品比钻井岩屑细得多,因此需在井位上做专门采集。在某一地层单位上采的钻井样品要比同样地表露头的采样多两倍。在井上取样,实际限度为4000g(实际上岩心库中岩屑样品每1m只保留1000g左右),处理之前,所有细粒物质都要冲洗掉。实际处理时,每个样品可先处理250g。
5.2.3 包装
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写上样品的野外编号,放上标签纸(标有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内容),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5.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在野外记录本上要详细地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信息;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姓名;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以及化石的野外编号。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或剖面上两个或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构造、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5.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
5.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在某文献中已描述的标本,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描述过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6 有孔虫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6.1 准备工作
6.1.1 工具
在陆地上寻找和采集有孔虫化石时,根据岩性的不同,应当具备铁锹、十字镐及小手镐、地质锤、丁字镐、小铲子、毛刷等,在海洋上采集有孔虫化石,需要专门的船舶、钻孔机械和取样器。
6.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在海洋上采样,需要准备另外的防护用品,如救生衣、防晕船的药等。
6.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6.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有孔虫化石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有两种,一种为纸袋,采集松散的有孔虫样品;另一种较大,为布袋,可把装有松散样品的纸袋或岩石样品放在标本布袋内(注意二者不要混装,以免岩石样品把纸袋戳破)。
6.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收集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资料、经验性意见。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须预先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6.1.6 其他
大范围地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6.2 寻找与采集
6.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无论从事何种类型有孔虫化石的采集,新产地的调查和寻找都是有孔虫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评估,最好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
2)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或摄像,对化石点再次定位。
6.2.2 有孔虫样品的采集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采样方向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间距根据工作的目的和岩性特点而定,从几厘米到数米甚至数十米不等,最好对一个剖面的所有层位进行系统采集。有孔虫化石样品的采集主要分在松软沉积物中和在坚硬的岩石中两种类型。
6.2.2.1 在松软沉积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积物中,可通过各种各样沉积物钻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积物中采取有孔虫化石样品:重力岩心取心器是最简单的设计,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几米长的沉积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复一定厚度海洋沉积物的沉积序列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以上的设计都会扰动对于研究现代有孔虫组合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义的最顶层沉积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设计避免了这一缺点。复式岩心取心器(几根短的钻孔管安装在一个刚性的格架上)可以采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栖生物样品,更好地保留沉积物/海洋界面的沉积特征。
2)在陆上地层中,可在地层剖面中的松软泥砂质沉积物和其他沉积物中采集有孔虫样品,在采集时,要注意清除掉表层受到污染和混杂的沉积物,用铁锤、小铲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鲜的有孔虫岩石样品和沉积物样品,把它们放进准备好的采样纸袋中(每一个样品一般采集500g左右),在纸袋上标上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采样间距根据工作目的而定。
6.2.2.2 在坚硬的岩石中收集
用于磨片的样品要大些,大小一般为10cm×10cm×6cm,但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目的(如研究有孔虫的群落生态或埋葬学),样品可采大一点;而用于个体有孔虫研究的样品则可小些。
6.2.3 包装
6.2.3.1松散有孔虫样品的包装
陆上采集的松散有孔虫化石样品可放在样品纸袋中,放进标签,封紧袋口,不让袋内的样品逸出和防止其他的样品混入;把装有样品的标本小纸袋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6.2.3.2 有孔虫岩石样品的包装
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标上样品编号,放上标签纸(标有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内容),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6.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在野外记录本上要详细地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
——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
——标明采集日期。
——写出采集人的姓名。
——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上或剖面上的两个或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构造、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化石的野外编号。
6.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以免样品袋在震动时破损。
6.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或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标本在某文献中已被描述,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以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被描述过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前言
本规程描述的古人类标本包括古人类化石、从考古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及历史时期古代居民遗骸,以及现生人类骨骼标本。为了确保古人类标本能正确、有效地入库,安全、清洁、有序地保存,快速、准确地调用,保存单位需要按照一个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进行操作。为了统一各保存单位的工作程序和数据整理规范,充分发挥标本的研究、陈列和使用价值,同时适应标本整理规范化要求,特制定《古人类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以规范、指导古人类标本的保存程序。
古人类化石标本资源的保存程序包括接收登记、建档立卡、录入数据库、标本入盒或托盘盛放、入柜储藏、日常维护、标本查询或借用管理、标本重新入位、制作模具和模型等步骤。
本规程附录A—附录G为规范性附录,附录H—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娄玉山,刘武。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人类标本保存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研究机构、大学、博物馆及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古人类标本的保存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GB/T16571—2012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古人类化石(human fossil)
古人类化石是经过石化过程的古代人类的遗骸(或遗迹),一般是指距今大约1万年以前的古人类遗骸。这些遗骸代表新石器时代以前或全新世以前的古代人类。
3.2 古人类化石标本模型(cast of human fossil)
古人类标本模型是指以原始人类标本为基础(主要为人类化石标本),做出的与原标本相同形态、结构和大小的模仿品。模型一般按照实物进行上色,与实物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可作为实物的替代品。
3.3 古人类化石标本模具(mold of human fossil)
用硅橡胶或树脂等材料,给古人类化石标本制作的外模。外模填充灌注石膏、树脂或其他填充材料,填料固化后即制成模型。
4 人类化石资源保存的构成和工作程序
4.1 古人类化石标本资源保存的构成
人类化石资源属国家文物法保护范围,应由专业机构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设立固定的储存空间,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晒等设备和措施,配备专门和固定的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4.2 库房要求
标本库房应有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晒等设备和措施。
1)防火:设置无烟、禁烟及其他有关标识;库房内严禁明火,严禁吸烟者或携带火具者(火柴、打火机)入内;禁止使用电炉。严禁存放油类、气化类、易燃易爆类物品,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严禁电器设备超负荷运行,禁止电器设备带病运转;库房的电器设备、开关、电闸须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消防器材配备之后,工作人员要熟悉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做好日常清理及保养工作,确保器材的完好有效。
2)防盗:安装防盗门、防盗窗、电子监控系统;进出标本库房要有专人陪同,并进行登记;进出库房牢记严锁大门,并定时对库房进行检查;重要典型的标本要放入保险箱或保险柜中。
3)防潮:安装温度计及湿度计,随时了解库房内温度及湿度的变化;设置通风、去湿设备(如通风机、去湿机等),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防尘:经常打扫、保持库房卫生,保持标本柜的整洁;标本放入标本柜前,应做到标本及标本盒干净整洁。
5)防晒:标本库的窗户要安装窗帘;标本和标本柜的摆放,应避开阳光直射。
4.3 古人类化石标本保管的基本工作程序
古人类标本资源的保存程序包括接收登记及标本类型编号、建档立卡、录入数据库、标本入盒或托盘盛放、入柜储藏、日常维护、标本查询或借用管理、标本重新入位、制作模具和模型等步骤。
5 接收登记及标本类型的编号
1)原则上,由本单位工作人员在我国境内采集、发掘和征集的标本,或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交换,以及通过获赠、转让获得的所有古人类标本、模型(具)都属于接收范围。标本入库前要经过细致的整理,使每件标本达到信息齐备、干净整洁、标号明晰的基本要求。一般由本单位研究人员上交的发表标本,基本上都进行了有效整理并制作了标签,标签格式见附录A。
2)接收标本时,管理人员应该给上交人员接收标本的回执(见附录B),接收人一栏需管理员签字。
3)管理人员应对拟接收标本保存现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记录,如当前是否有损坏以及损坏原因是自然损坏还是人为损坏等;是否已经采用了某些保护措施、保护技术,以及是否有保护记录等。
4)各收藏保管单位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对标本进行编号。如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古人类标本分为三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编号,号码是IVPP+类型编号+流水号,其中IVPP与类型编号间有一个空格,类型编号与流水号间没有空格,类型编号说明见附录C。
6 建档立卡
1)收藏单位对库存标本应该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这些档案包括:①标本保存状态的记录及相关的照片等影像资料;②已发表的研究论文;③标本编号登记册;④野外地点号登记册;⑤交换标本和模型的登记册;⑥借出标本的登记册;⑦外展标本资料;⑧库存标本的模型和模具资料;⑨离职、退休人员清还标本的记录等。入库标本能够提供的信息,应在相应资料中有所反映。
2)为了便于检索库存标本,每件标本入库时需制作三类查询卡片:标本号卡、地点卡和分类卡,分别是以标本号、地点名称和古人类标本分类作为顺序进行排序的卡片,以便适应调用者查询标本的不同要求,卡片形式可参照附录D。
7 录入数据库
有条件和库存丰富的单位,应该建立馆藏标本管理数据库,数据库应该通过网络实现共享。为保证数据安全,建议分别设立内网及外网两台服务器,内网服务器为数据录入和保存的主服务器,不实行网络共享,外网服务器定期从内网服务器进行数据拷贝,实行网络共享。数据库的数据构成可依本单位的需要设立,主要内容参照附录E。
8 标本盛放
标本一般用专用标本盒或托盘分开盛放。标本盒和托盘可制定不同尺寸,以盛放不同大小的标本。标本盒规格有多种,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费条件定制标本盒,化石标本放入锦盒,盒中垫上软布,使标本在盒中比较稳固,以避免标本受到碰撞。模型标本可放入木盒或塑料盒,盒或托盘内一定要放填充物,标签随标本一同放置在标本盒或托盘内。一般情况下,头骨和体骨是分开盛放的,肢骨和体骨以个体为单位放在较大的塑料箱中,较完整的头骨单独放在纸盒中。常用标本盒的类型和规格见附录H。
9 入柜储藏
1)标本要有固定的存放装置,以专用的标本柜为佳。标本柜可根据保存单位的库存空间和经费选择合适的类型,注意防尘、承重及安全等要素。常用标本柜的类型和规格见附录I和J。
2)标本在标本柜中的排放,要求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规律,一旦确定下来摆放的顺序,则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以便于查找和管理。人类化石标本的排放顺序,建议采用遗址(产地)顺序,人类模型标本,按来源时间先后顺序摆放。
10 日常维护
1)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标本,定期给化石及模型标本加固。加固液配方见附录K(因加固液的原料都是易燃品,标本加固须在专用房间进行)。
2)定期检查库房标本保存、保护以及安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有标本破损,应移交修理部门进行修复。
3)从研究人员借用标本的反馈信息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加固标本的措施或对标本信息做出更正。
11 标本查询和借用管理
1)来馆人员查询或借阅标本必须填写来馆人员登记表,表格内容见附录F。
2)借用标本或模型时,必须履行出库手续:填写借单,然后输入计算机存档(人类化石标本一般只能在馆内观察,不得带出库房)。借阅登记单内容见附录G。
3)本所研究人员借用标本,使用期限为六个月;如需延长,需重新申请,再续期六个月。一年之后标本一定要归还,再重新申请借用。
4)外单位人员一般只能在馆内观察标本,不能借出标本。
5)与本单位研究人员有合作课题的外宾和外单位人员,在所内工作期间借阅标本,必须由本单位有关人员办理出借手续。
6)凡出国六个月以上的本单位人员,在出国之前应该归还借用的全部标本。
7)管理人员定期向标本借阅人回收标本。标本回收后,管理人员应在标本借阅登记单上填写归还日期及签名。
8)标本回收时应检查标本保存情况,如标本有损坏时,借阅人有责任负责修复。
9)对重要标本的出借和展出工作要实行具体人员负责制,严格出库程序。
12 标本重新入位
管理人员回收标本后,按原标本存放位置将标本重新归位。
13 制作模型或模具
标本在使用或借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甚至丢失,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制作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或减小这种损失。凡是重要标本都必须制作模型,以防不测事件发生。对于人类化石标本可辟专门库房或标本柜保存,储存清晰度较高的照片。标本外借需要较为严格的审核制度,除本单位高级研究人员外,其他人只能借阅模型,以防丢失。其他重要标本在展览和借出前也最好预先制作模型。模型和模具也应有效地进行分类和管理:
1)模型应有编号,编号规则除分类符有差别外,模型号码与标本号应该一致。
2)把与模型相关的信息(见附录L)输入计算机存档。
3)把模型放入指定标本柜中。
4)模具应有编号,可直接用原标本编号进行编号。
5)把与模具相关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存档,相关信息见附录M。
6)把模具放入指定标本柜中。
14 标本保存突发事故处理
标本在库房保存过程中存在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如失火、被盗窃、建筑物倒塌、突发自然灾害、爆发战争遭遇空袭等,为此,应建立突发事件登记卡,制订管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岗位职责。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古人类标本的标签

表A.1 古人类标本的标签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标本接收回执

表B.1 标本接收回执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古人类标本类型编号说明

表C.1 古人类标本类型编号说明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标本卡片

表D.1 标本号卡


表D.2 地点卡


表D.3 分类卡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古人类化石标本数据构成

表E.1 古人类标本数据构成表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来访人员登记表

表F.1 来访人员登记表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标本借用登记单

表G.1 标本借用登记单

附录H
(资料性附录)
标本盒规格

表H.1 标本盒规格

附录I
(资料性附录)
标本柜的类型
标本柜有多种类型,如手动密集移动柜等,兹介绍四种类型如下:

表I.1 标本柜的类型

附录J
(资料性附录)
标本柜规格

表J.1 标本柜规格

附录K
(资料性附录)
标本加固液配方

表K.1 标本加固液配方

附录L
(资料性附录)
模型相关的信息

表L.1 模型相关的信息

附录M
(资料性附录)
模具相关的信息

表M.1 模具相关的信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考研试题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2ERlBf8DiPYRbyERmmRUXA

 

提取码: mby6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1的分享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前言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使微体古生物化石资源能有序、准确而有效地入库保存,特制定《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以确保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保存需要一定的标本库条件,微体古生物化石入库要求有详细的入库记录和标本登记并进行适当的保存,有些标本还需特殊保存,还涉及交换标本、接受赠送标本等的信息记录管理以及数据整理等一系列操作程序。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王怿。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的保存范围及所用术语、标本库的条件、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入库要求、入库记录、标本登记,以及交换标本、接受赠送标本信息记录。

本规程适用于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等保存收藏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3 术语和定义

a)标本库(specimen storeroom):贮藏标本的库房及其设施。

b)标本柜(specimen cabinet):贮藏标本的木柜或铁柜,内有很多格抽屉以系统地摆放标本。

c)标本盒(specimen box):摆放标本的盒子。

4 标本库条件

库内要有显示温度和湿度的设施。具有密闭与通风的性能,能防湿,防虫,防混杂,防火,防震,防盗,防紫外线等,要有调节温度和湿度的设施(空调)。

5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的保存

5.1 标本入库要求

a)必须是整理好的、干燥的标本。

b)标本盒上应标注野外采集号和标本登记号。

5.2 登记

5.2.1 登记号

a)登记号可由前缀和数字两部分构成。前缀往往代表不同单位或部门,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用“MP”代表微体古生物(micropaleontology);数字则按标本领号的先后顺序编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每个标本的登记号都是唯一的。

b)登记号写在小标签上。

c)为了在标本与标本相关信息之间建立长期的和永久性的联系,登记号应在手稿提交出版之前就由作者本人登记领取。

d)登记研究标本还应同时记录以下信息: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标本所在的具体图版、图片号码。

5.3 标本的摆放

a)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应放置于大小合适、上面有透明盒盖的圆孔小纸板标本盒或小方格塑料盒中,由于微体古生物化石个体比较小,容易遗失,盒盖须严密盖好。这些标本盒再放置到标本柜的抽屉中去。

b)标签贴在标本盒上或放在标本盒里,标签上应记录有标本的学名、登记号、模式、产地、时代、层位、采集人、采集日期、鉴定人,或附注,这些内容同时输入数据库中。

c)标本的保存位置应记录到登记簿并录入数据库中去。

5.4 标本的排放

5.4.1 按标本产出的地质年代

基本单位是地层,进一步的分类单位是纪(Period)和世(Epoch),新生代可再细分。

5.4.2 按产地

在大的地层单元中,标本被划分为本国的和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本。

5.4.3 按古生物学分类阶元

在地层分类单位和标本的国别分类之下,进一步的编排依据是古生物系统分类。

5.4.4 同一门类标本的排放

研究单位的标本也可按门类排放,在各门类之下,同一门类化石标本进一步的编排是根据标本入库的顺序(往往也是标本发表的顺序)排放的。

5.5 管理

5.5.1 标本标志

标本入库后应标明标本号、抽屉号、标本柜号。

这些信息应记录到登记簿并录入数据库中。

5.5.2 检查

标本入库后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时应避免外界高温高湿的影响。

5.5.3 保护

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收藏标本的基本目的在于保存好标本,这些标本保存在良好环境中,并合理编排可随时准备用于研究,因此标本的保护是收藏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利用空调来调节湿度和温度。

b)普通标本的保存温度应保持在16~18℃为宜。

c)避光,标本储藏柜由抽屉和门组成,门具有紧密“密封”的性能。每次使用之后,都要把门关上,门在抽屉内部和外部环境二者之间起到缓冲作用,最重要的是它尽可能地保持了抽屉内部环境的稳定。

d)黄铁矿(FeS2)化程度高的标本最好保存在相对湿度大约是30%的环境中。如果标本柜中的标本已经显示了黄铁矿腐蚀迹象(出现了细微的白或黄的晶体),就应请古生物保护部门进行处理。将标本置于特定环境中,减慢腐蚀过程。特定环境指在常用的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密封容器中加有硅胶干燥剂,这样能够调节相对湿度达30%的特别要求。容器透明,从各方向都可看到标本。如果要打开容器,要记录下打开的时间或标本被取出时间。

e)薄片标本平放于标本盒中再放入标本柜,保存于低温房间内。

f)电镜样品贮存在温度相对受到控制(室温4o左右)且无尘的环境中。

5.6 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

a)标本应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及与标本有关的所有信息和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并把它们录入数据库中。

b)对新接受的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有必要便立即实施。

c)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并输入数据库。这些信息包括登记号、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在某文献中已描述的标本,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等。

5.7 借用登记

应记录借用者姓名,借用目的(重新研究、查阅对比等)、借用标本的登记号、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5.8 数据库

用电子数据库记录馆藏标本的详细资料。这种记录方式将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写表格。数据库应包含可能彼此相关的域和亚域。




化石化石和古生物学
以及一定的外语能力,以研究全球的生物化石标本。尽管古生物学和考古学两者有时被混淆,但它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有所不同。古生物学关注的是生命的历史,而考古学则侧重于人类社会及其前文明的研究。总的来说,地球的历史悠久,生物的演变历程通过化石记录,古生物学正是这一历史的揭示者。

按照地质资料实物形态分类
2)化石标本:指采集的沉积岩层中所含的古生物化石标本,是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和收藏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化石标本的规格依化石种类、形态等不同而不同。图1-1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体系 3)矿物标本:指在地质调查或矿产勘查过程中采集的具有典型特征或典型晶型特征的矿物标本。从标本采集的系统性看,有些...

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无脊椎动物大化石标本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使无脊椎动物大化石资源能有序、准确、有效地入库保存,特制定《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技术规程》,以确保无脊椎动物化石标本资源的长期安全保存。 无脊椎动物大化石标本资源保存需要特定的保存场所、一定的标本库条件,化石入库要求进行入库记录,标本登记并进行妥善的...

孢粉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本规程规定了孢粉化石样品的收集范围及所用术语、标本采集准备工作、仪器设备要求、野外记录要求、野外记录的内容和标准格式、采集步骤、样品的野外处理、样品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样品运输方法,以及交换样品、接受赠送样品和索取样品的信息记录、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古生物学工作者、地质工作者野外采集孢粉化石...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是一个专门展示贵州地区丰富古生物化石资源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对于喜欢古生物学、地质学以及自然历史的游客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以下是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几个吸引人的特点:丰富的馆藏: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拥有大量的珍贵化石标本,包括恐龙化石...

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馆藏展品39万余件,总投资近4亿元。主要展示了从寒武纪(5.7—5亿年前)时期至今近6亿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典型地质矿物标本和现代生物标本三大类。藏品的陈列采用国际博物馆界流行的主题单元展示法,围绕“探索·发现”这一主题,集中表现了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生物与周围环境的...

古生物化石是如何分类的?
按照在生物进化和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划分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和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古生物化石,应列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包括: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属的模式标本;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

化石的古生物学
化石的外形还和原来骨骼一样,但内容已是矿物质,所以分量就重多了。照此说来,可以再去买一只来,可一件化石损坏了,尤其是珍稀标本,你可能一辈子再也找不到了。珍贵的化石不仅是出产国所有,它也是世界古生物学界的“财富”。德国的始祖鸟化石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有模型,用以展览和对比研究。我国...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简介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新馆和安徽省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所的名下,这是一个正处级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该馆的运营管理由蒋立爱担任,她同时担任馆长和党支部书记的重要职务。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主要职责在于全面负责古生物化石和地质标本的管理工作。这包括了标本的收集、修复、妥善...

关于各种化石的资料
为增加本基金会资金而进行的基金保值、增值运作和投资活动; (2)开展有关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知识的科普教育活动,宣传化石及地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唤起全民保护意识; (3)协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及地质环境的合理利用、建立化石博物馆、防止古生物化石被乱采滥挖、倒买倒卖、走私贩运; (4)重点资助一些...

巴楚县13625162713: 古生物化石的类型 -
萧段肝素: 古生物化石分类有多种不同的标准,按生物级别分为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动物化石又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等;根据个体大小分为大化石、微体化石和超微化石;为便于研究,我们常按照古生物化石的保存类型分为实体化石、...

巴楚县13625162713: 化石应该怎么保存! -
萧段肝素: 其实,“床底下就好”的答案是对的.三叶虫和一些比较久远的化石一般可以不做可以的保护.只要不被阳光直射暴晒防止褪色就可以了.由于三叶虫的年代基本都是奥陶纪以前的,这样的化石比较稳定,一本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对于其它化石,建议分别处理:比如我国的著名的山旺化石,就需要蜡封闭,因为基岩是硅藻土,搞不好就成了一对土了.一般的化石建议覆盖保鲜膜保存,这样的防止水分丢失,可以防止失水开裂、风化、褪色等.有的专业人士采用专用的化石防护液涂刷后防护,也有的业余爱好者刷清漆防护的,这样的方法比较复杂,搞不好会使得化石市区科研价值,建议你参考专业书籍或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巴楚县13625162713: 单位或者个人有什么行为由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萧段肝素: 单位或者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给予奖励: (一)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 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二) 举报或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使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得到 保护的; (三) 将合法收藏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捐赠给国有收藏单 位的; (四) 发现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及时报告或者上交的; (五) 其他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

巴楚县13625162713: 如何进行古生物化石收藏?
萧段肝素: 第二十四条收藏古生物化石的收藏单位,应当符合《条例》 规定的收藏条件,保障其收藏的古生物化石安全. 依据收藏条件,将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分为甲、乙、丙三个 级别.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的级别,由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 会评定,并定期开展评估.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应当将级 别评定结果和评估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级别评定结果和评估结果应当定期公布,作为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收藏单位进行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 依据.

巴楚县13625162713: 一亿四千万年前的鱼化石怎么保存 -
萧段肝素: 一亿四千万年前的鱼化石保存下来的原因: 生物体上的硬组织也能被保存下来.差不多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拥有一些硬部分,例如蛤、蚝或蜗牛;脊椎动物的牙和骨头;蟹的外壳和能够变成化石的植物的木质组织.生物体的坚硬部分由于是以...

巴楚县13625162713: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如何进行古生物化石保护?
萧段肝素: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古生物化石保护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管理, 履行下列职责: (一) 贯彻执行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法...

巴楚县13625162713: 哪些古生物化石应定为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 -
萧段肝素: 《国家古生物化石分级标准》第7条明确规定,一般保护古生物化石指非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特别说明的是,通常作为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的脊椎动物、重要无脊椎动物或高等植物等化石,如果数量丰富、完整程度较差且同时没有保存重要特...

巴楚县13625162713: 化石的演变过程 -
萧段肝素: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

巴楚县13625162713: 化石~~· -
萧段肝素: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

巴楚县13625162713: 化石是什么? -
萧段肝素: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