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作者对待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是什么?

作者&投稿:夔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说《阿Q正传》作者对待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阿Q正传》自1922年发表至今,已被译成多国文字,究其原因,主要人物阿Q形象的鲜活性应是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被概括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几乎被世人奉为圭臬,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阿Q正传》的赏析和审美。但鲁迅先生真的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一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确实是鲁迅先生所创造。鲁迅先生在其早期诗学的代表作《摩罗诗力说》(1907年)中评论拜伦时说过,“(拜伦)故怀抱不平,突突上发,则倨傲纵逸,不恤人言,破坏复仇,无所顾忌,而义侠之性,亦即伏此烈火之中,重独立而爱自繇,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此诗人所为援希腊之独立,而终死于其军中者也”。
  但是从鲁迅先生自己所写的涉及到《阿Q正传》成因的文章资料中始终找不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的语句。
  鲁迅先生曾说:“那时我住在(北京)西城边,知道鲁迅就是我的,大概只有《新青年》、《新潮》社里的人们罢;孙伏园也是一个。他正在晨报馆编副刊。不知谁的主意,忽然要添一栏称为‘开心话’的了,每周一次。他就来要我写一点东西……因为要切‘开心话’这题目,就胡乱加上些不必要的滑稽,其实在全篇里也是不相称的。署名是‘巴人’,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但是,似乎渐渐认真起来了,伏园也觉得不很‘开心’,所以从第二章起,便移在《新文艺》栏里。”(《〈阿Q正传〉的成因》)
  鲁迅先生还在《自序》、《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阿Q正传〉的成因》、《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寄〈戏〉周刊编者信》等文章中,反复阐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等等。 基本上能够肯定,鲁迅先生并未提到自己是抱着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来写阿Q的。
  二
  细品鲁迅先生笔下所塑造的阿Q形象,其实也并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值得悲悯的地方。
  阿Q的确是个十足的被欺凌、受压迫,没有任何地位的小人物。他是做短工的,没有什么“行状”;连姓氏名谁都无人清楚;没有住处,寓在土谷祠里;生活在未庄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但他有一种独特的胜利法,分明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欺凌,他都能依靠类似的方法转败为胜,最后就莫名其妙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阿Q是麻木的,秀才的大竹杠快打到他身上了,他才意识到这与他相关;都被套上号衣,只等拉去枪毙了,他才醒悟这是要去杀头;未庄人因他的流氓,不再请他做短工,他始觉得人们有点奇怪……他仿佛永远是昏昏噩噩的,从肉体到精神,整个儿都是麻木的。阿Q是冷漠的。革命党被杀,他讲得眉飞色舞:“‘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阿Q又是可恨的。譬如他对女人的那种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蔑视,譬如他那种到更弱者身上去发泄恼恨的劣习,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却去调戏小尼姑;他与小D斗,与王胡斗,背地里抛砖头,说些诛心的话,活脱脱一个流氓无赖。阿Q是可鄙的。他与王胡比谁身上的虱子多,因为比不上王胡身上的虱子大而且多,居然与王胡打了一架;他看不起城里人煎鱼用葱丝,又嘲笑未庄人未见过城里的煎鱼;他的革命理想便是“要什么便有什么……喜欢谁便是谁……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来……”(《阿Q正传》)
  故此,在与文本的交流阅读中,读者很难说鲁迅先生在阿Q身上赋予了多少怜悯和同情,他只是外带嘲讽、实则冷峻的刻画出这么一个病态社会中病态国民的典型而已。 三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根本目的原非就不是要让读者去哀怜阿Q,去哀阿Q之不幸怒阿Q之不争。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先生只是要借助阿Q的形象来“刻画国人的魂灵”,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然,先生又怎么能说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话呢?
  鲁迅先生只是把阿Q当作一个愚弱且病态的象征,做为贯穿整部《阿Q正传》的一个基本因素。事实上,不但阿Q这个人物是象征,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像假洋鬼子、赵太爷,尤其是那个小D,以及小说结尾那些叹惜自已“白跟一趟”的看客,都带有很大的象征意味。就是未庄本身,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极其真实的缩影。(王晓明:《病态的灵魂和畸形的革命——读〈阿Q正传〉》)
  如果拿塞万提斯塑造的不朽形象堂•吉诃德和阿Q来对比,堂•吉诃德表现了人类易于脱离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陷入主观主义误区的普遍弱点,而阿Q这一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则表现了国人的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现象,依靠精神胜利法,在“瞒和骗”中寻求圆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易于逃避现实、退入内心、寻求精神胜利的精神机制和普遍弱点。堂•吉诃德至死方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并非什么骑士;阿Q则是直到被押往法场还未省悟自己是如何而死的。(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四
  错误的理解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将会导致对《阿Q正传》的错误理解,以至使我们更远离而非接近对《阿Q正传》这部经典小说的本质的诠释和审美。正是由于站在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调上,有人归纳出了所谓阿Q的多种二重性格特征,即“质朴愚昧与狡黠圆滑”,“率真任性与正统卫道”,“自尊自大与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与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与盲目超时”,“排斥异端与向往革命”,“憎恶权势与趋炎附势”,“蛮横霸道与懦弱卑怯”,“敏感禁忌与麻木健忘”。(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姑且不论这种归纳本身也并非全部体现为正反二重性格特征,实质上读者从小说里也并不能充分感受到阿Q身上所谓多种二重性格特征中那正面的性格来。
  也正是由于站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调上,有人认为,“鲁迅小说的实质是悲剧性的,而且有很深刻的悲剧性”,“鲁迅小说是‘含泪的笑’”的艺术,“‘笑’是其小说的外在形式特色,‘含泪’才是‘笑’的实质;‘笑’是第一反应,‘含泪’是深思后的结果。鲁迅小说以其‘笑’的外衣遮盖其‘含泪’的内核”。(唐开文:《鲁迅小说悲剧意识》)而对于上述“含泪的笑”的艺术以及悲剧性的看法,用于《阿Q正传》上并不正确。“含泪的笑”的艺术应推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为典范,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真、善、美价值的东西最后被无情的撕破或毁灭,从而造成了一种“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具有一种悲剧色彩。而阿Q身上,由于作者并没有赋予其过多的美好的品质,并且也许这是鲁迅先生创作这部小说时有意为之的,所以读者并不能充分感受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同时,在阿Q身上的所谓的“笑”的材料,实际上不过是鲁迅先生为切“开心话”栏目所加的一些佐料而已。
  综上所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断恰恰冲隔了对《阿Q正传》的接近本质的诠释,也使《阿Q正传》作为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无法得以延续。
  五
  鲁迅先生笔下所塑造的阿Q形象,从头到脚都渗透着先生所特有的批判色彩,以至到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在《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茅盾即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文章说:“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周作人则认为《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主旨是“憎”,精神的是负的,并且周作人认为《阿Q正传》里的讽刺在中国历代文学中最为少见,因为他是反语(Irony),是所谓冷的讽刺——“冷嘲”。(李和明:《亲切和隔膜——浅析周作人对〈阿Q正传〉的评论》)
  而读者品读《阿Q正传》,也能品出阿Q其实有和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一样的本质。譬如阿Q看到王胡捉虱子,便暗地里和王胡比赛,结果没捉到几个,而王胡捉到的不但多,咬起来也分外响,于是阿Q便出言不逊,主动挑衅,骂王胡是“毛虫”,结果被王胡扔出去六尺多远。但阿Q总是要找尽机会报复的。一次说到杀革命党,直说“好看”,光说不行,还要比划,“但阿Q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直劈下去道:‘嚓”’!结果是“从此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身边”。——可怜的王胡,他哪里知道自己所挨的这一“嚓”是咬那几口老虱子种下的祸?另外在阿Q的“革命狂想曲”中,第一乐章就是要杀人,在决定首批处决的五人名单中,就有这位王胡,排在第一的是和他打架打成平局的小D。(吴非:《阿Q的那一“嚓”》)此时此刻的阿Q,其阴险毒辣和赵太爷之流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并不是批判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国民劣根性的象征而言的,只不过是把其集中在阿Q的身上而已。从本质上说,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都是相同的。故此,可以认为,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也并非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能概括的。
  (冯传亭,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 浅谈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 冯传亭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畏强凌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等种种手法来自欺自慰,自我陶醉于虚伪的精神胜利之中。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它使得阿Q不能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惨命运,虽然受尽欺凌,却并无真正的不平。但尽管如此,阿Q作为一个劳动人民,还是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时,他就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过他的“革命观”是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糊涂观念联系着的,他并没有真正地觉醒。 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的弱点。所以,阿Q又是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同时,由于人类各民族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病态心理,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鲁迅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族革命中的重要性。

  《阿Q正传》自1922年发表至今,已被译成多国文字,究其原因,主要人物阿Q形象的鲜活性应是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被概括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也几乎被世人奉为圭臬,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阿Q正传》的赏析和审美。但鲁迅先生真的对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吗?
  一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确实是鲁迅先生所创造。鲁迅先生在其早期诗学的代表作《摩罗诗力说》(1907年)中评论拜伦时说过,“(拜伦)故怀抱不平,突突上发,则倨傲纵逸,不恤人言,破坏复仇,无所顾忌,而义侠之性,亦即伏此烈火之中,重独立而爱自繇,苟奴隶立其前,必衷悲而疾视,衷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视所以怒其不争,此诗人所为援希腊之独立,而终死于其军中者也”。
  但是从鲁迅先生自己所写的涉及到《阿Q正传》成因的文章资料中始终找不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样的语句。
  鲁迅先生曾说:“那时我住在(北京)西城边,知道鲁迅就是我的,大概只有《新青年》、《新潮》社里的人们罢;孙伏园也是一个。他正在晨报馆编副刊。不知谁的主意,忽然要添一栏称为‘开心话’的了,每周一次。他就来要我写一点东西……因为要切‘开心话’这题目,就胡乱加上些不必要的滑稽,其实在全篇里也是不相称的。署名是‘巴人’,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但是,似乎渐渐认真起来了,伏园也觉得不很‘开心’,所以从第二章起,便移在《新文艺》栏里。”(《〈阿Q正传〉的成因》)
  鲁迅先生还在《自序》、《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阿Q正传〉的成因》、《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寄〈戏〉周刊编者信》等文章中,反复阐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等等。 基本上能够肯定,鲁迅先生并未提到自己是抱着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来写阿Q的。
  二
  细品鲁迅先生笔下所塑造的阿Q形象,其实也并不能给读者留下什么值得悲悯的地方。
  阿Q的确是个十足的被欺凌、受压迫,没有任何地位的小人物。他是做短工的,没有什么“行状”;连姓氏名谁都无人清楚;没有住处,寓在土谷祠里;生活在未庄的最底层,什么人都能欺负他。但他有一种独特的胜利法,分明挨了别人的打,他却想:这是儿子打老子;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就是受了再厉害的欺凌,他都能依靠类似的方法转败为胜,最后就莫名其妙高兴起来。这就是阿Q身上最重要的精神特征。阿Q是麻木的,秀才的大竹杠快打到他身上了,他才意识到这与他相关;都被套上号衣,只等拉去枪毙了,他才醒悟这是要去杀头;未庄人因他的流氓,不再请他做短工,他始觉得人们有点奇怪……他仿佛永远是昏昏噩噩的,从肉体到精神,整个儿都是麻木的。阿Q是冷漠的。革命党被杀,他讲得眉飞色舞:“‘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阿Q又是可恨的。譬如他对女人的那种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蔑视,譬如他那种到更弱者身上去发泄恼恨的劣习,挨了假洋鬼子的打,却去调戏小尼姑;他与小D斗,与王胡斗,背地里抛砖头,说些诛心的话,活脱脱一个流氓无赖。阿Q是可鄙的。他与王胡比谁身上的虱子多,因为比不上王胡身上的虱子大而且多,居然与王胡打了一架;他看不起城里人煎鱼用葱丝,又嘲笑未庄人未见过城里的煎鱼;他的革命理想便是“要什么便有什么……喜欢谁便是谁……秀才娘子的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来……”(《阿Q正传》)
  故此,在与文本的交流阅读中,读者很难说鲁迅先生在阿Q身上赋予了多少怜悯和同情,他只是外带嘲讽、实则冷峻的刻画出这么一个病态社会中病态国民的典型而已。 三
  鲁迅先生创作《阿Q正传》的根本目的原非就不是要让读者去哀怜阿Q,去哀阿Q之不幸怒阿Q之不争。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先生只是要借助阿Q的形象来“刻画国人的魂灵”,以“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不然,先生又怎么能说出“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话呢?
  鲁迅先生只是把阿Q当作一个愚弱且病态的象征,做为贯穿整部《阿Q正传》的一个基本因素。事实上,不但阿Q这个人物是象征,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像假洋鬼子、赵太爷,尤其是那个小D,以及小说结尾那些叹惜自已“白跟一趟”的看客,都带有很大的象征意味。就是未庄本身,也是中国农村的一个极其真实的缩影。(王晓明:《病态的灵魂和畸形的革命——读〈阿Q正传〉》)
  如果拿塞万提斯塑造的不朽形象堂•吉诃德和阿Q来对比,堂•吉诃德表现了人类易于脱离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变化、陷入主观主义误区的普遍弱点,而阿Q这一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则表现了国人的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现象,依靠精神胜利法,在“瞒和骗”中寻求圆满,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易于逃避现实、退入内心、寻求精神胜利的精神机制和普遍弱点。堂•吉诃德至死方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并非什么骑士;阿Q则是直到被押往法场还未省悟自己是如何而死的。(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
  四
  错误的理解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将会导致对《阿Q正传》的错误理解,以至使我们更远离而非接近对《阿Q正传》这部经典小说的本质的诠释和审美。正是由于站在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调上,有人归纳出了所谓阿Q的多种二重性格特征,即“质朴愚昧与狡黠圆滑”,“率真任性与正统卫道”,“自尊自大与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与忍辱屈从”,“狭隘保守与盲目超时”,“排斥异端与向往革命”,“憎恶权势与趋炎附势”,“蛮横霸道与懦弱卑怯”,“敏感禁忌与麻木健忘”。(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姑且不论这种归纳本身也并非全部体现为正反二重性格特征,实质上读者从小说里也并不能充分感受到阿Q身上所谓多种二重性格特征中那正面的性格来。
  也正是由于站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调上,有人认为,“鲁迅小说的实质是悲剧性的,而且有很深刻的悲剧性”,“鲁迅小说是‘含泪的笑’”的艺术,“‘笑’是其小说的外在形式特色,‘含泪’才是‘笑’的实质;‘笑’是第一反应,‘含泪’是深思后的结果。鲁迅小说以其‘笑’的外衣遮盖其‘含泪’的内核”。(唐开文:《鲁迅小说悲剧意识》)而对于上述“含泪的笑”的艺术以及悲剧性的看法,用于《阿Q正传》上并不正确。“含泪的笑”的艺术应推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藤叶》等为典范,这些作品中所蕴涵的真、善、美价值的东西最后被无情的撕破或毁灭,从而造成了一种“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具有一种悲剧色彩。而阿Q身上,由于作者并没有赋予其过多的美好的品质,并且也许这是鲁迅先生创作这部小说时有意为之的,所以读者并不能充分感受到“含泪的笑”的艺术效果。同时,在阿Q身上的所谓的“笑”的材料,实际上不过是鲁迅先生为切“开心话”栏目所加的一些佐料而已。
  综上所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论断恰恰冲隔了对《阿Q正传》的接近本质的诠释,也使《阿Q正传》作为经典小说的现实意义无法得以延续。
  五
  鲁迅先生笔下所塑造的阿Q形象,从头到脚都渗透着先生所特有的批判色彩,以至到今天仍然有其现实意义。在《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时,茅盾即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文章说:“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呵,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周作人则认为《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主旨是“憎”,精神的是负的,并且周作人认为《阿Q正传》里的讽刺在中国历代文学中最为少见,因为他是反语(Irony),是所谓冷的讽刺——“冷嘲”。(李和明:《亲切和隔膜——浅析周作人对〈阿Q正传〉的评论》)
  而读者品读《阿Q正传》,也能品出阿Q其实有和赵太爷、假洋鬼子之流一样的本质。譬如阿Q看到王胡捉虱子,便暗地里和王胡比赛,结果没捉到几个,而王胡捉到的不但多,咬起来也分外响,于是阿Q便出言不逊,主动挑衅,骂王胡是“毛虫”,结果被王胡扔出去六尺多远。但阿Q总是要找尽机会报复的。一次说到杀革命党,直说“好看”,光说不行,还要比划,“但阿Q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项窝直劈下去道:‘嚓”’!结果是“从此王胡瘟头瘟脑的许多日,并且再不敢走近阿Q身边”。——可怜的王胡,他哪里知道自己所挨的这一“嚓”是咬那几口老虱子种下的祸?另外在阿Q的“革命狂想曲”中,第一乐章就是要杀人,在决定首批处决的五人名单中,就有这位王胡,排在第一的是和他打架打成平局的小D。(吴非:《阿Q的那一“嚓”》)此时此刻的阿Q,其阴险毒辣和赵太爷之流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并不是批判某一个人,而是针对整个国民劣根性的象征而言的,只不过是把其集中在阿Q的身上而已。从本质上说,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王胡、小D等都是相同的。故此,可以认为,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也并非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所能概括的。
  (冯传亭,河南省南阳理工学院) 浅谈鲁迅先生对阿Q的情感态度 冯传亭


如何分析文学作品《阿Q正传》?
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阿Q正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我觉得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的一些话很好,你们觉得呢?
欣赏:写出了儿童心理的纯真,不诈作。和老莱子做对比,充分体现出“我”对老莱子的厌恶反感之情,也表现出“我”对二十四孝图的极不认同。2、“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赏析:作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阿Q正传的故事梗概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一部小说,它有力地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

鲁迅为什么说《阿Q正传》是“一个绝大的讽刺”?
《药》写的是启蒙不被人们理解的悲剧,讲的也仅仅是一个"人血馒头"的故事。《风波》写辛亥革命在农村的影响,讲的却只是一场乡场上的"辫子的风波"。《阿Q正传》写的是中国人的灵魂,讲的也只是一个乡村流浪汉的生与死。《祝福》中写的是封建礼教这颗社会毒瘤对普通百姓的摧残,作者却讲述了一个...

求名人对鲁迅《阿Q正传》的评价
据我看,他的短篇小说最好的是“阿Q正传”,其余的在结构上都不像是短篇小说,好像是一些断片的零星速写,有几篇在文字上和情操上是优美的。……在文学的研究方面,鲁迅的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那本“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的小说方面他是下过一点研究的功夫的,……五四以来,新文艺的作者很多,而...

人们对阿Q正传的评价有哪些
作品评价 《阿Q正传》是一篇讽刺小说。讽刺是理智的文学的一支,是古典的写实作品。他的主旨是“憎”,他的精神的是负的。然而这憎并不变成厌世,负的也不尽是破坏。——周作人 在结构上,鲁迅的《阿Q正传》通过精确描写和作者本人截然不同的阿Q这一人物形象,使得鲁迅本身的痛苦和悲哀浮现出来。这种...

《阿Q正传》中阿Q是属于喜剧的审美意义范畴吗?
作者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用喜剧的手法表现阿Q的悲剧命运,不仅写出了阿Q的人生悲剧,也写出了他思想上不去争取的精神悲剧,达到悲剧性和喜剧性的融合。满意请采纳

鲁迅通过《阿Q正传》反映了什么?
《阿Q正传》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写出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并且直接联系到农民群众要求解放的问题。作者通过艺术描绘,让人重温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虽然他较多地注意到群众的落后方面,但就此提出的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问题,客观上却有重大的意义。鲁迅当时还没有找到、因而也不能够明确...

读《阿q正传》有感
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宇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语文 介绍一下《阿Q正传》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此作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
主要内容:简单的说就是鲁迅先生以其锋利的刀笔!痛批中国人麻木不仁的性格特征!以及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转型时期的种种恶疾!而阿Q则是哪个年代下层劳动人民的缩影。感想:读了《阿Q正传》后,我体会到了阿Q在那时社会地位很低,只能靠卖劳力生活,连房屋都没有,还要忍受有钱人的欺负与村...

银州区18053001667: 鲁迅的中篇小说有什么?请问 -
尚省丹参:[答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 作者对阿Q饱受欺凌与摧残的不幸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表现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对赵太爷等反动势力则予以...

银州区18053001667: 阿q正传观后感800字 -
尚省丹参: 这个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于是随便翻开瞧瞧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

银州区18053001667: 谈谈鲁迅小说 阿Q正传 对国名性的批判 -
尚省丹参: 在我看来,鲁迅对阿Q的态度,应该是对整个中国广大底层人民的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对自己的嘲弄,也是对现实无奈的面对.

银州区18053001667: 鲁迅对待阿Q与对待闲人一样吗 -
尚省丹参:不一样,阿Q是鲁迅先生集中多人特点于一身,反映了当时的国民劣根性,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阿Q集中表现在《阿Q正传》中. 阿Q的人物形象: 阿Q,一贫如洗,无家无业,甚至连名字也没有,住在未庄的土谷祠,只给人家做短工,平日只...

银州区18053001667: 描写阿Q恋爱悲剧对阿Q的命运描写有什么重要意义? -
尚省丹参: 《阿Q正传》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喜剧的外套,包装一个悲剧性的故事.阿Q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他的下场令人同情,令人感叹,但这一切又是通过阿Q日常生活中富有喜剧性的事件表现出来的.所以读《阿Q正传》时,人们往往被阿Q可笑...

银州区18053001667: 阿q的结局是什么? -
尚省丹参: 《阿Q正传》中阿Q的最后结局是糊里糊涂被送上刑场,送掉性命. 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始终未能真正觉醒,当他尚未来得及弄清革命的真正含义时,就成了“惩一儆百”的牺牲品. 他终因赵太爷父子的诬告,而被钻进革命党的...

银州区18053001667: 《阿Q正传》的阿Q在死前是否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死的?那鲁迅这样安排有是何用意? -
尚省丹参: 就鲁迅笔下的那个主人公阿Q,死翘翘了,被枪毙了. 但广义上的阿Q没有死,鲁迅为什么这么说?这也是鲁迅写此文的初衷和对社会的警示之所在.中国5千年的古老文明,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而这善于运用“精神胜利法”来麻痹自己,对于失败给自己找出的最好的借口,甚至不求上进,得过且过的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鲁迅的很多文章里都体现了他对中国人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斥责和鞭挞,阿Q也是其中之一. 动车组的恶性事故,也有阿Q的“子孙”们的“功劳”.没出事以前,百般糊弄,百般敷衍;出了问题后,又这般搪塞,那般推脱.而动车组的事故,只是沧海一栗而已.所以鲁迅是何其睿智和高瞻远瞩

银州区18053001667: 鲁迅的创作思想和《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特色和艺术手法.理解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及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 -
尚省丹参:[答案] 鲁迅曾经尖锐批评瞒和骗的文艺,提倡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主张文学创作「 《阿Q正传》(最初分章连载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北京《晨报副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