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刘若愚写了本奇书,乾隆帝为何下令销毁?

作者&投稿:底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明朝太监刘若愚写的这本书,其实名叫《酌中志》,主要是记载了当时明朝皇宫中的一些事情,而乾隆之所以下令将它给销毁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记载了一些宫廷秘闻。但是其实我们都知道,一旦一本书开始流行起来了,想要再去销毁它,肯定是不可能的一件事。

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其实刘若愚的家境是十分不错的,在当时,刘若愚也可以算是一方豪强,在刘若愚很小的时候,他便有了自己的野心,他想要将当时迂腐的儒家思想全部废除,然后在全国推广道家思想,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居然相信了道家中那些旁门左道,结果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太监。

不过这个时候,或许是因为宫中的人手不够用了,朱棣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网罗人才,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刘若愚开始了自己的皇宫生活,我们都知道,在当时太监这个职业的文化水平可以说是普遍偏低,而刘若愚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是十分难得,也就是因为这样,魏忠贤看中了他,并且提拔他为司礼监大太监。

不过好景不长,在刘若愚升官后没多久,魏忠贤便倒台了,作为被魏忠贤提拔起来的人,他自然也受到了牵连,于是就这样,他又被贬会了自己的家乡,但是不甘心就此堕落的他又选择出来发展,不过这一次他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一出来就被当地的官员当作是反贼给抓了起来。

就这样,刘若愚入狱了,但是入狱后的他还是不安分,他为了效仿司马迁,于是也打算自己在监狱中写书,而《酌中志》就是在这个时候被他创造出来的,这本书其实主要记载的是他在宫中的所见所闻,同时也记载了一些嫔妃和帝王的言谈举止。

不过后来乾隆发现这本书记载了太多当时朝中的秘闻,不仅如此,其中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批判当时的政治,于是便被乾隆下令给销毁了。



因为刘若愚写的这本奇书涉及到了乾隆皇帝的一些见不得人的故事,所以说乾隆皇帝下令摧毁。

因为这本书写了关于清朝的一些屈辱历史,乾隆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让这些事流传出去,所以决定下令,销毁这本书。

明朝的这位太监刘若愚是崇祯年间的宫廷太监,他写的这本书写了当时锦衣卫和宫廷里面发生的很多事情,揭露了当时那段不为人知的秘密,其中也包括满清早期的一些事情。


解密:弘治皇帝朱佑樘到底出生在哪个“安乐堂”?
在明代,安乐堂本是患病或年老卑秩无依无靠的太监、宫女临终等死的地方。如此卑微之地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樘的神秘出生以及他们母子的传奇经历。然而,明代时曾有两处叫安乐堂的地方,朱樘到底出生在哪个安乐堂?从古籍记载来看,明代时这两条同名的胡同其实在称谓上略有不同,位于地安门内东雁...

酌中志的书籍特色
由于作者从十岁入宫,在宫禁中生活了几十年,得以能够长期看到宫廷内幕;另外,刘若愚写这部书的目的为的是替自己申冤,所以能够按照自己心意自由取材,而全没有“御用文人”奉命之作的种种条条框框;加之作者本人又是个太监,着眼点自然会与一般文士不同;因此,《酌中志》一书就自然而然地给后人留下...

历史上的明朝皇帝朱由校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什么下场?
朱由校虽然无心朝政,却对木工活造诣很深。朱由校在位时期的太监刘若愚曾写有一篇名为《酌中记》的文章。其中记录了明熹宗朱由校曾经在木桶上凿了许多孔,并在其中设置了机关,之后再往木桶里灌水,然后打开机关,里面的水竟然能够像喷泉瀑布一样喷洒淋漓,这是很多专业木匠也难以达到的水平,而朱由校...

明朝的北京大灾难
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王恭厂所在位置是:(见[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卷胡同集》)大约今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象来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民族宫南街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关于大爆炸的情况,在《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北京...

郑贵妃死亡之谜?
郑贵妃帮助太子 万历、天启朝的内侍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一书中通过具体事例,记载了郑皇贵妃和太子朱常洛关系中不为众人所熟知的一面。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皇长孙朱由校的母亲王才人病逝,当时在太子朱常洛的东宫,东李的位份在西李之上,但因西李有专宫之宠。朱常洛遂希望由西李来抚养朱...

明代王巩工厂大爆炸
关于爆炸,太监刘若愚写的天变邸抄,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北京写的酌中志,帝京景物略都有记载,甚至在明代佚名小说宸垣识略第四十情节中也有记载。其中,当时的地宝地本_杌闲评是对王巩厂灾情最详细的记述,也是最早记录王巩厂灾情的著作。王公工厂的规模这场灾难是如此之大,据说就连冀州城东角也倒塌了数百间房屋。

饺子里面包硬币是什么意思
饺子里面包硬币的由来 饺子中包钱这一习俗其实至少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太监刘若愚曾撰写了一部明朝宫廷之中饮食,服饰的杂书《酌中志》,在这本书中就提到,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明代皇宫之中要喝“椒柏酒”,吃“水点心”。这个水点心就是扁食,也就是现在常见的饺子。当时皇宫...

魏忠贤身世三大谜局和晚明惊世变局
另一个是学术版,由魏忠贤的老搭档、老朋友刘若愚提供。 作为阉党,刘若愚本来应该被碎尸万段,至少也逃不了发配充军,但因为认罪态度好,有知识有文化,所以将功赎罪,靠写揭发材料保住了身家性命。 于是就有了一本书,叫《酌中志》。 根据刘若愚的记载,魏忠贤的父亲叫魏志敏,母亲刘氏,两人都是农民。魏志敏拼死拼活赶不...

明朝刘若愚可以说是如假包换的官宦子弟,为何最后竟成为一名太监?
刘若愚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世袭官职呢,家里一直是属于武将的,没想到他非但不去学武以报效祖国,甚至连家业也全然抛弃,非要做一个太监,最后进宫去管文书了。他很有才华,书法很厉害,写书做文章也有一手,现在我们还留存有他的著作——《酌中志》。这书详细地介绍了那个朝代里面宫廷的一些事情,对...

明朝太监怎么那么厉害?揭秘:他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文化水平超高
能成功毕业的宦官中,学业成绩、运气都最好的学员自然是到文书房,“凡升入司礼监者,必由文书房出”,这就是去司礼监的前哨站。刘若愚说:本朝司礼监,只有穆宗时的孟冲,神宗时的张明,和熹宗时的魏忠贤、王朝辅四人不是内书堂出身。这么看来,内书堂出身的官宦基本遍及明朝诸帝的司礼监,内书堂就是进入...

绍兴县13280001243: 清朝时皇帝怎么取暖 地暖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詹滕氟脲: 火盆取暖 《清仁宗实录》卷三六三就有相关的记载,在嘉庆二年十月,一个太监因贪图方便,未把放在穿堂的熏殿火盆里的炭处理掉,等到夜间的时候炭火复燃,点着了木头因而发生火灾.在满是木制品的古代,这已经算是一场灾难了.最后乾...

绍兴县13280001243: 张居正时期大太监是谁 -
詹滕氟脲: 冯保(1543-1583年),字永亭,号双林,衡水市赵家圈乡冯家村人.明代太监.冯保于嘉靖年间入宫,隆庆初年掌管东厂兼理御马监.万历皇帝即位,历任司礼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冯保有着较好的文化素养,他在司礼监监刻了《启蒙集》、《帝鉴图说》、《四书》等很多书.最后冯保因为明神宗对他的忌恨被放逐到南京,后因病而死,家产亦被抄收.

绍兴县13280001243: 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东厂酷刑的书叫什么 好像是明朝某大臣或者是某太监写的 -
詹滕氟脲: 关于你的问题可以查找刘若愚《酌中志》《明朝那些事》:阉党的大部分文件,全部出于他手,换句话说,他算是个技术人员,而且他知道很多情况...

绍兴县13280001243: 金庸武侠小说中,谁才是真正的武功天下第一? -
詹滕氟脲: 按金庸的描述,此人“是前朝皇宫中的一名宦官”,“至于这位前辈的姓名,已经无可查考,以他这样一位大高手,为甚么在皇官中做太监,那是更加谁也不知道了.至于宝典中所载的武功,却是精深之极,三百余年来,始终无一人能据书练成....

绍兴县13280001243: 明朝那些事儿里提到东厂酷刑的书叫什么 好像是明朝某大臣或者是某太监写的 -
詹滕氟脲: .....应该是.酌中志.吧

绍兴县13280001243: 明朝如何从服饰图案看官职?
詹滕氟脲: 在经过元代蒙古人的统治之后,明朝恢复了汉族的传统服饰体系,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饰制度.明代太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一书中,就记述道:“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从两旁起.”由此可见,当时服装所采用的质料和纹样,都有一定的规定.《明史舆服志》也记载了,正德十三年,群臣大红储丝罗纱各一.其服色,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鳞,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翰林科道不限品级皆与焉;唯部曹五品下不与.明代皇帝的常服以黄色的绫罗为主,并且上面绣着龙、翟纹及十二章纹.

绍兴县13280001243: 武则天当年怎么让百花开放的 -
詹滕氟脲: 当年武则天用的是反季节栽培的花,因为当时的武则天刚刚登上王位,为了让大家认为她是“真命天子”,派人密买了很多反季节栽培的花.当年的反季节栽培就是将花朵放在石屋中,四周架起炭火,模仿花朵需要的节令温度,让花朵开放.之所以当年没有牡丹开放,是因为牡丹需要的温度比较苛刻,不容易反季节栽培.

绍兴县13280001243: 墩锁是什么样的惩罚?
詹滕氟脲: 亦作“墪锁”.犹囚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先监遗事纪略》:“及先监卒后,累臣被 常太监 云 诖误墪锁.”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凡出票拿人,马房动刑,里外看守,墪锁浄军,皆其职管.”

绍兴县13280001243: 明朝太监武功怎么那么高? -
詹滕氟脲: 这是文人笔下写出来的,真正的太监是一般人而已,甚至由于雄性激素分泌不足,他们很多已经有了女性的特征,所以应该说他们比一般男人还要弱小一些. 但是,为什么文人偏偏喜欢把明朝的太监写的武功那么高强.这也许是因为明朝的太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