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板块运动对地球外部圈层的影响

作者&投稿:羿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过程与变化及其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主要包括地理学(含土壤学与遥感)、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空间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简单点说就是宏观上研究地球和太阳系的学科。

地理主要是研究自然的(气候,地质等等),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非人文社科类科目。大学里面地理的相关专业可以证明这一点,相对中学而言,大学的知识范围更广,更全面,更具实践价值,由此得出,地理研究的属于自然科学,所以是理科。

但是在中学阶段,我们把地理归于文科,文理分科的高考也是文科学生才考地理,但是到了大学,地理却被归为理科,相关专业都是地址勘探,遥感测绘之类的理科专业.

至于地球科学,我能肯定的告诉你它算人文学科,因为我就是地球科学系的-_-#!

地球科学地理,学生从事反概念,地理是一个重要的地球科学地理学分支,学生究竟是谁的地理和地质,水文绑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理信息和地理环境。

你问地球科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的一个方面,如岩石,水文,大气,土壤。当然,还有最重要的用途数学,物理等方法来研究地球本身的运动,与太阳系中的其他星体,人文,我不说,城市,经济,农业,工业。


记住,作为一个地理的人必须清楚自己学科的组成,没有犯这个错误,闹这样的笑话。地理这三个字是最大的一类

主要由地球内动力驱动的岩石圈板块运动,可造成全球海陆分布形式的重要变化,增加地表(包括海底与陆地)的地形高差,形成宏伟的造山带与广阔的高原,还可引发强烈的火山活动等,这些都可对地球外部的大气圈、水圈及生物圈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以及与此相关的海平面升降,造成海陆分布格局及海洋与陆地面积对比的变化,并使陆地的位置和组合关系不同,这对全球的气候和降水格局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据研究,现代的海陆分布格局是由古生代末期的联合古大陆(潘基亚大陆)和泛大洋(特提斯洋)逐渐裂解形成的。对联合古陆存在时期的气候分析与模拟结果表明,巨大的陆地上由于缺乏海洋的气候调节作用而使得冬季更加寒冷、夏季更加炎热,主要表现为极其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缺乏气候的多样性。随着大陆的裂解和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一些大洋和海域开启,导致大洋环流形式发生变化,大陆与海洋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海洋的气候调节作用更加显著,因此气候类型变得多样化。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对生物圈也有重要影响,除通过气候变化对生物圈影响外,大陆的裂解由于切断了生物之间的交流通道,使得生物在各自的大陆上独立进化,助长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板块的俯冲-碰撞作用所形成的高大山脉与高原可引起大气环流的区域性变化、大范围的气候变化、水体分布与水圈循环模式的变化等,并进而造成生态环境与生物分布特征的变化。如新生代晚期以来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强烈隆升,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平均高程达到了对流层高度的1/2以上,青藏高原达到了对流层高度的1/3左右,它们对北半球相关地区的气候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根据古气候分析与气候模拟结果(D.H.Yeh,1981;S.Manabe et al.,1974),不仅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地区本身从原先的热带-亚热带温热气候演变成为了现今的雪域高原气候;而且它们还阻挡了从印度洋向北运动的潮湿大气环流,使原来近于平行分布的季风带与气压带发生扭曲、迁移,造成其相关邻区更大范围的气候变化,如喜马拉雅山南侧可能由原来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干旱(沙漠)型气候变为湿热型气候,而青藏高原北侧的广大地区则可能从原来的中纬度温湿气候逐渐演变为干旱型荒漠气候(图10-2)。

板块作用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地区;而板块作用最显著的时期也是火山活动最剧烈的时期。强烈的火山喷发能够将大量的气体和火山灰抛向高空,并可穿过对流层到达平流层中长时间停留(1年以上),还可在平流层下部形成一种含有硫酸盐粒子的气溶胶层。平流层中的火山气体、尘埃和气溶胶层增加了大气的反射率,因而减少了到达地面的直接太阳辐射,进而导致气温下降,这种作用被称为“阳伞效应”。如1963年3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爆发约3个月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直接太阳辐射减少了23%。一般认为,一次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后1~2年,半球或全球平均气温可下降0.3 ℃左右,以后逐渐回升,4~5年后恢复正常。

图10-2 青藏高原隆起前(实线)后(虚线)东亚大气环流状况的数值模拟

(引自张兰生等,2000)

G—高气压区带;D—低气压区带




地壳的变动是什么原因
地壳运动(crustalmovement)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我国古代的学者对海陆变迁及地壳运动有所认识如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写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

地球是如何从熔火地狱变成宜居星球的?
那是因为更均匀的地幔不会形成促进板块快速运动的岩石圈盖层。一个均质化的地幔会形成一个枯竭的岩石圈盖层,但它会更厚。较厚的盖子会减缓板块运动,从而减缓碳封存。作者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异质的地幔更适合在冥王纪末期创造宜居环境。” 第三件事必须发生,地球才能宜居。宜居性不仅需要活跃的板块构造...

地球从白垩记到现在的演变历史
这个过程被称为“板块运动(Plate Tectonics)”,至今仍在持续进行中。目前,我们只能说,地球的地壳是由四处移动的巨大板块所组成。当它们相撞时,它们会挤压并形成崇山峻岭,亦或者猛烈挤入到地球内部,形成深邃的海沟。这种过程形成了地球上最高的地方:珠穆朗玛峰;以及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地壳结构从我们的角度来看,...

组成岩石圈的什么大板块在不停的运动
组成岩石圈的地球外壳大板块在不停的运动。岩石圈的介绍:岩石圈(The lithosphere),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

中生代地壳运动特点
中国古代学者朱熹在《朱子语类》中曾提到:“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反映了中生代地壳运动对地球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如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增加、岩浆活动和地体增生,以及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地球的地貌、气候、...

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问题
该学说综合了地球内部各层圈的相互作用,对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可以说是当前对这一问题认识的主流(见后述章节)。尽管如此,应该说关于板块构造的驱动机制问题,目前还仍处于推理和探索的阶段。图9-17 作用于岩石圈板块的各种力示意图 (据上田城也,1974)最后必须指出,科学是不断...

板块运动的动力是什么?
简单点说,板块运动的动力源自于地球的公自传和地球内部的不稳定,众所周知,地球的结构目前已知的地壳下有地幔,地表层和岩石层中间隔着流质物体曾,因为地球的内部是个液态铁核所以其内部的磁场也是会变动的,地球的转动使得流质层不停的涌动所以板块在上面也就发生了漂移,其实不仅如此,现在有可能存在另...

是什么在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地幔羽不是大陆分裂的主要原因?
构造板块的运动过程-拥有地壳和地幔无缝系统的新地球?众所周知,构造板块的移动有时候带来的后果会是灾难性的,而它的运动又受限于坚硬地壳和高温地核所带来的影响。科学家们为了对板块构造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便通过计算机模型创建了一个新的模拟地球,并且,还将地幔和地壳设置为一个无缝系统。而这...

地球是怎样来的地球怎么形成的
海底扩张和板块运动的动力都是地幔对流。由于地球原始地壳自从形成以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大规模的地质构造形态的运动。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现在地球上大洋和陆地的形态就是过去数拾亿年来大规模地壳运动的结果。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245897805 2007-09-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

板块构造学说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板块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俯冲板块相变所产生的重力拖曳力和洋脊扩张产生的侧向推挤力。这一观点曾在20世纪80年代占主流地位。 总之,板块构造理论是综合了许多学科的最新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它以地球整个岩石圈板块的活动方式为依据,建立了世界范围的构造运动模式,对一些全球构造问题给予了合...

怀仁县13226232337: 地球内部圈层中,与地球外部圈层联系最为广泛的是 -
道维艾迪: 地表层,大气层的直接影响着地表层的环境.

怀仁县13226232337: 地球四大圈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
道维艾迪: 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怀仁县13226232337: 地震对地球外部圈层影响最小的是哪个圈层? -
道维艾迪: 地震发生在岩石圈,所以对岩石圈影响最大.其次是水圈和生物圈对大气圈影响最小.

怀仁县13226232337: 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三者相互作用的体现 -
道维艾迪: 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8km的范围内,往上气体变得极为稀薄.主要成分为氮,78.09%;氧,20.94%;氩,0.93%;其他,0.04%.(按体积计算).由地表往上可分为...

怀仁县13226232337: 岩石圈的特点 -
道维艾迪: 岩石圈(lithosphere) 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岩石圈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大洋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还有一...

怀仁县13226232337: 冰冻圈和地球其它四大圈层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别是怎样的 -
道维艾迪: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存在于整个地球外层.大气圈是地球海陆表面到星际空间的过渡圈层,没有明显的上限,一直可以延续到800千米高度以上,只是越趋向外大气越少,在2000 ~ 16000 千米...

怀仁县13226232337: 地壳运动对地球的好处 -
道维艾迪: 简单的说吧1、地壳运动使得地壳趋于起伏不平,才有了山和河流,才有了“水往低处流”. 如果地壳停止了运动,若干年后,地球将成为平坦的沙漠.2、地壳运动影响地球的气候.3、地壳运动(板块运动)使得地球内部的元素得以富集形成矿产资源.4、板块运动使得整个地球各个圈层都活跃起来,否则地球将像火星或月球一样死去.

怀仁县13226232337: 岩石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吗? -
道维艾迪: 地球是由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两大部分构成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地壳是及其上地幔的顶部由风化的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所以地壳也可称为岩石圈.

怀仁县13226232337: 地幔物质对流会带来什么影响? -
道维艾迪: 地幔物质对流是板块构造以及岩石圈中许多地质活动,如大陆漂移、地震、火山、造山作用等现象的起因.尽管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很好地解释许多板块——地幔系统的基本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地球板块运动的机制,这个问题很复杂,它涉及到岩石的诸多变形机理,从脆性断裂一直到黏性蠕变,这与压力、温度、应力差等因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因素现在还不能够确定;第二个问题是不同地方喷出的岩浆的组分有变化,这个现象表明在地幔的不同位置物质成分有变化,这与地幔中存在全地幔物质对流的现象有矛盾,因为全地幔对流物质运动会导致地幔中不均一的物质成分混合,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地球科学亟需解决的.

怀仁县13226232337: 冰川融化对水圈和岩石圈有什么影响 -
道维艾迪: 冰川融化对水圈和岩石圈有什么影响 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岩石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