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的历史

作者&投稿:拔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化合价与共价键的关系~

每个原子形成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也就是共价键个数)为化合价数值,电子对偏向为负价,偏离为正价,不偏为0

超分子化学的概念和术语是在1978年首次提出的。1978年法国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J. M. Lehn 首次提出了“超分子化学”这一概念, 他指出: “基于共价键存在着分子化学领域, 基于分子组装体和分子间键而存在着超分子化学” 。超分子化学是基于分子间的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分子聚集体的化学, 换句话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超分子化学的核心。在超分子化学中,不同类型的分子间相互作用是可以区分的,根据他们不同的强弱程度、取向以及对距离和角度的依赖程度,可以分为:金属离子的配位键、氢键、π-π堆积作用、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等。它们的强度分布由π-π堆积作用及氢键的弱到中等,到金属离子配位键的强或非常强,这些作用力成为驱动超分子自组装的基本方法。人们可以根据超分子自组装原则,使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作为工具,把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组分或建筑模块按照一定的方式组装成新的超分子化合物。这些新的化合物不仅仅能表现出单个分子所不具备的特有性质,还能大大增加化合物的种类和数目。如果人们能够很好的控制超分子自组装过程,就可以按照预期目标更简单、更可靠的得到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化合物。

在古希腊,化学还没有从自然哲学中分离的时代,原子论者对化学键有了最原始的设想,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认为,世界由“气、水、土、火”这四种元素组成,这四种元素在“爱”和“恨”的作用下分裂并以新的排列重新组合时,物质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作用力可以被看成是最早的化学键思想。
随后,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设想,原子与原子间,存在着一种“钩子”,也可以说是粗糙的表面,以致它们在相互碰撞时黏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聚集体。德谟克利特对化学键的设想相比于之前的自然哲学家,是更加先进的,他剔除了此类设想中的唯心主义因素。
中世纪的J.R.格劳伯则提出了物质同类相亲、异类相斥的思想。其后还出现了关于物质结合的亲和力说,认为物质的微粒具有亲和力,由此互相吸引而结合在一起。总之,人们关于化学键朦胧的认识,启发了后来的化学家。 18世纪,燃素(phlogiston)的概念进入了化学,并为恩斯特·施塔尔(Ernst Stahl)、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和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等先进的化学家所接受。当时,牛顿力学已经提出,他们希望把原子间的作用力和牛顿力学结合起来,给出经典物理学的解释,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无疑是无法完成的。
1916年,德国化学家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A.Kossel)在考察大量事实后得出结论:任何元素的原子都要使最外层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但科塞尔只解释了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并没有解释共价键的形成。
1919年,化学家欧文·朗缪尔首次使用“共价”来描述原子间的成键过程
“(原文)we shall denote by the termcovalencethe number of pairs of electrons which a given atom shares with its neighbors ”(我们应该用“共价”一词表示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
1922年,尼尔斯·玻尔(N.Bohr)从量子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这为化学家对化学键的认识,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他认为电子应该位于确定的轨道之中,并且能够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定态跃迁可以很好的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各个谱线。
1923年,美国化学家吉尔伯特·路易斯(G.N.Lewis)发展了科塞尔的理论,提出共价键的电子对理论 。路易斯假设:在分子中来自于一个原子的一个电子与另一个原子的一个电子以“电子对”的形式形成原子间的化学键。这在当时是一个有悖于正统理论的假设,因为库仑定律表明,两个电子间是相互排斥的,但路易斯这种设想很快就为化学界所接受,并导致原子间电子自旋相反假设的提出。
1924年,路易斯·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波粒二象性的假说,建立了一个原子的数学模型,用来将电子描述为一个三维波形。在数学上不能够同时得到位置和动量的精确值。
1926年,薛定谔提出量子力学的波动方程,它可以直接用来解释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这成为量子化学最初的开端。
1927年,沃尔特·海特勒(W.H.Heitler)和弗里茨·伦敦(F.London)用量子力学处理氢分子,用近似方法算出了氢分子体系的波函数,首次用量子力学方法解决共价键问题。价键理论在这一方法的推广中诞生,他们研究共价键的方法就被称为HL法。
1928年,恩利克·费米(Enrica Fermi)提出了一个基于泊松分布的单电子密度模型试图解决原子结构问题。 之后,道格拉斯·哈特里(Douglas Rayner Hartree)运用迭代法,将体系电子的哈密顿算子分解为若干个单电子哈密顿算子的简单加和,进而将体系多电子波函数表示为单电子波函数的积,改进这一模型,提出哈特里方程。
1930年,哈特里的学生福克(Fock)与约翰·斯莱特(John Clarke Slater)完善了哈特里方程,称为哈特里-福克方程(HF)。50年代初,斯莱特得到了HF的近似波函数:哈特里-福克-斯莱特方程(HFS) 。1963年,赫尔曼(F.Hermann)和斯基尔曼(S.Skillman)把HFS应用于基态原子函数。
1950年,克莱蒙斯·罗瑟恩(C. C. J. Roothaan)进一步提出将方程中的分子轨道用组成分子的原子轨道线性展开,发展出了著名的RHF方程,1964年,计算机化学家恩里克·克莱门蒂(E.Clementi)发表了大量的RHF波函数, 该方程以及后续的改进版已经成为现代处理量子化学问题的主要方法。
1929年,贝特等提出配位场理论,最先用于讨论过渡金属离子在晶体场中的能级分裂,后来又与分子轨道理论结合,发展成为现代的配位场理论。1930年,美国化学家莱纳斯·鲍林(L.C.Pauling)在研究碳的正四面体构形时提出轨道杂化理论,认为:能级相近的轨道在受激时可以发生杂化,形成新的简并轨道,其理论依据就是电子的波粒二象性,而波是可以叠加的。他计算出了多种杂化轨道的形状,并因在价键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32年,弗里德里希·洪德(F.Hund)将共价键分为σ键、π键、δ键三种,使价键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与经典的化合价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同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马利肯(Robert S.Mulliken)提出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化合物中的电子不属于某个原子,而是在整个分子内运动。他的方法和经典化学相距太远,计算又很繁琐,一时不被化学界所接受。后经过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Millikan)、菲利普·伦纳德(Philipp Lenard)、埃里希·休克尔(Erich Hückel)等人的完善,在化学界逐渐得到认可。
1940年,亨利·希吉维克(H.Sidgwick)和托马斯·坡维尔(Thomas A.Powell)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理论模型,用以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这种理论模型后经罗纳德·吉列斯比(R.J.Gillespie)和罗纳德·尼霍尔姆(R.S.Nyholm)在20世纪50年代加以发展,定名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VSEPR与轨道杂化理论相结合,可以半定量地推测分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结构。
1951年,福井谦一提出前线轨道理论,认为,分子中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HOMO)和没有被电子占据的,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LUMO)是决定一个体系发生化学反应的关键,其他能量的分子轨道对于化学反应虽然有影响但是影响很小,可以暂时忽略。HOMO和LUMO便是所谓前线轨道。
1965年,美国化学家罗伯·伍德沃德(Rober B.Woodward)与霍夫曼参照福井谦一的前线轨道理论,提出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分子轨道理论得到了新的发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量子化学与计算机化学日新月异,对分子结构的推算变得愈发精确期间也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化学家,据估计,21世纪中期,量子化学还将有新的突破。




化学价键理论
价键理论是海特勒伦敦处理氢分子方法的推广,处理氢分子的方法:1、若两原子轨道互相重叠,两个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且电子自旋方向相反,则电子配对给出单重态,形成一个电子对键。2、两个电子相互配对后,不能再与第三个电子配对,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3、遵循最大重叠原则,共价键沿着原子轨道...

什么是价键?
价键(covalent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或者说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其本质是原子轨道重叠后,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

价键理论对现代化学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价键理论同人们所熟悉的经典价键理论相一致,比较直观,所以很快得到了普及和发展,并解释了基态分子成键的方向性和饱和性,对现代化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受电子对成键观点的束缚,它把电子的运动只局限于成键的两原子之间,无法解释氧气等分子的结构。

化学史的详细
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以及配位场理论是量子化学描述分子结构的三大基础理论。早期,由于计算手段非常有限,计算量相对较小,且较为直观的价键理论在量子化学研究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1950年代之后,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以及高斯函数的引进,海量计算已经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分子轨道理论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凸现出来...

化学的历史:1.古代2.近代3.现代4.将来
1,远古时代 古时候,原始人类为了他们的生存,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发现和利用了火。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掌握了火以后,人类...

莱纳斯·卡尔·鲍林是谁
价键理论鲍林自1930年代开始致力于化学键的研究,1931年2月发表价键理论,此后陆续发表相关论文,1939年出版了在化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化学键的本质》一书。这部书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化学键的认识,将其从直观的、臆想的概念升华为定量的和理性的高度,在该书出版后不到30年内,共被引用超过16000次,至今仍有许多高...

价键理论有什么不足之处?
一、价键理论在目前的阶段还是一个定性的理论,不能定量地或半定量地说明配合物的性质。如第4周期过渡金属八面体型配离子的稳定性,当配位体相同时常与金属离子所含d电子数有关;其稳定性次序大约为:d0<d1<d2<d3<d4>d5<d6<d7<d8<d9>d10,价键理论不能说明这一次序。二、不能...

化学键的分类?
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Pb—S 键,电子云偏于S一侧,可表示为Pb→S。 (3)配价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Zn—S键,共享的电子对由...

乙酸的路易斯结构式怎么写?
,这样形成的分子成为共价分子,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称为共价键。路易斯提出了表示共价分子的方法,这些方法画出来的结构式统称为路易斯结构式。路易斯理论作为经典的共价键理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成为中学化学竞赛的常考点。

谁提出的键价理论?
鲍林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是怎么成的 -
咎爽星索: 通俗的来讲,就是两个原子都想要电子,但他们又都不想给对方,所以两方各拿出一个电子来组成电子对,共同绕着两个原子转.这个电子对就是共价键.关于正负价问题,两个原子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肯定不一样,因此电子就会向一边偏,偏过去的那边显负价,相反的另一边就显正价.希望我的回答帮助到了你^-^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的形成 -
咎爽星索: 用价键理论解释就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就是两个原子的原子轨道组合成分子轨道电子按一定规则填入分子轨道.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是怎么形成的呢? -
咎爽星索: 你好!其实一楼与二楼说的都对,只是角度与深度不同而已,一楼的是传统观点,二楼的则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杂化轨道观点.看楼主的问题补充我就知道楼主要的是通俗解释,那好,我就试一下.原子核应该是相互排斥的这没错,但你知道为什...

萨嘎县18282116445: 价电子是如何形成共价键的? -
咎爽星索: 共价键理论认为是相互靠近,然后以自旋方向相反的成对,从而形成稳定的共价键,以氢为例,每个氢原子都有一个电子,当他们的电子的自旋方向相反时,相互靠近,匹配成对,体系能量降低,即形成稳定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 分子轨道理论...

萨嘎县18282116445: 什么是共价键?
咎爽星索:共价键(covalent bonds)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所谓共价键是指原子间由于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而形成的化学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性,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共价键的强度比氢键要强,与离子键差不太多或甚至比离子键强.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是什么? -
咎爽星索: 共价键是化学键的一种,两个或多个原子共同使用它们的外层电子,在理想情况下达到电子饱和的状态,由此组成比较稳定和坚固的化学结构叫做共价键.与离子键不同的是进入共价键的原子向外不显示电荷,因为它们并没有获得或损失电子....

萨嘎县18282116445: 什么叫共价键(希望能举例说明) -
咎爽星索: 共价键是原子和原子之间在静电力的强烈的作用下共用电子对形成的键就是叫共价键. 例如AlCl3就是通过铝和氯在最外层共用电子形成了共价键. AlCl3表面上看是以离子键结合的,实际上是共价键,所以它是共价化合物.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的基本原理 -
咎爽星索: 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到饱和状态,则在两原子之间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 共价键的本质是是电性的,但与离子键的正、负离子间库仑引力不同.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产生的强烈作用.

萨嘎县18282116445: 原子和分子发现史 -
咎爽星索: 原子:早期历史 关于物质是由离散单元组成且能够被任意分割的概念流传了上千年,但这些想法只是基于抽象的、哲学的推理,而非实验和实证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及学派的转变,哲学上原子的...

萨嘎县18282116445: 共价键的概念问题 -
咎爽星索: 没有. 共价键的定义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化学键. 形成共价键的条件是:从元素性质方面,成键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或电负性较大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