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坚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建峰 绘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分开解释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寓意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出自刘向的《说苑·正谏》。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吴王欲讨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胆敢劝告出兵的人,我将他处死!”这时,有一个少年 ,知道自己地位低下,劝告必定没有效果,只会被处死。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用露水湿透他的衣,这样许多天。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少年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放声鸣叫,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它的后面;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这个成语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典故:

庄周到园子里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只异鹊从南方飞过来,异鹊双翼宽大,身材有七尺多长,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异鹊碰到了庄周的额头之后,就停在了栗子林之中,这个时候庄周看到就说:“这是什么鸟,翅膀那么宽大,却没有飞远,眼睛那么大却看不清东西。”

于是提起衣服,就往异鹊那边走过去,手里拿着弹弓准备射杀这个异鹊。可是就在庄周刚要动手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只蝉,这只蝉藏在一块树荫下,但是蝉并不知道此时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身后有一只螳螂举着臂正要抓住它。

螳螂因为想捕捉蝉,而忽略了自己所处的一个危险,因为后面就有这只异鹊在盯着螳螂。而异鹊也因为自己贪图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生命之忧,因为这个时候庄周就在后面拿着弹弓。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启示:

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小的利益而见利忘义,否则一定会后患无穷的。人生不需要小聪明,需要大智慧。大多数人的小聪明,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耍滑,都是因为眼光狭隘所导致的。但是也会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以此去博取利益的时候,也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只有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的长远,避免受到狭隘思维的束缚和禁锢。有的时候即便吃一些小亏,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才能避免更多的祸患,而收获更多的圆满。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典故:

庄周到园子里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只异鹊从南方飞过来,异鹊双翼宽大,身材有七尺多长,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异鹊碰到了庄周的额头之后,就停在了栗子林之中,这个时候庄周看到就说:“这是什么鸟,翅膀那么宽大,却没有飞远,眼睛那么大却看不清东西。”

于是提起衣服,就往异鹊那边走过去,手里拿着弹弓准备射杀这个异鹊。可是就在庄周刚要动手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只蝉,这只蝉藏在一块树荫下,但是蝉并不知道此时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身后有一只螳螂举着臂正要抓住它。

螳螂因为想捕捉蝉,而忽略了自己所处的一个危险,因为后面就有这只异鹊在盯着螳螂。而异鹊也因为自己贪图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生命之忧,因为这个时候庄周就在后面拿着弹弓。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启示:

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小的利益而见利忘义,否则一定会后患无穷的。人生不需要小聪明,需要大智慧。大多数人的小聪明,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耍滑,都是因为眼光狭隘所导致的。但是也会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以此去博取利益的时候,也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只有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的长远,避免受到狭隘思维的束缚和禁锢。有的时候即便吃一些小亏,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才能避免更多的祸患,而收获更多的圆满。

 118   

 评论(7) 

分享

 举报

承冷菱9X
2019-08-10 · TA获得超过4136个赞

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身后的祸患。

螳螂,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

螳螂(13张)

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1. 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一只雌蝗娜所产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内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种类而有差异,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每完成一个卵鞘需2~4小时,一个卵鞘内的卵粒40一300个不等。初产的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较柔软,经5~10小时后即变为土黄色或黄褐色,也有的变为黑褐色。产在桑枝上的则称为桑螵蛸。由于卵鞘有大小、长宽、圆扁以及颜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孤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间俗名。各种蝗螂均以卵鞘保护卵细胞渡过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蝗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2. 若虫期。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蝗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保存自身物种的一种本能。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蝗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这种自相残杀现象,可能是蝗螂虫口数量自控到一定数量的种间机制,这种种间机制的产生与幼小若虫的耐饥饿力有关,因为一、二龄虫在完全缺食的情况下4~5日即死亡,后期若虫在缺食情况下也只能维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只是若虫不同龄期的脚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龄完成后,才长出起着飞翔作用的两对大翅。

3. 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当食物贫乏时,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这种生活中的行为,被解释为由于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猎食雄性常先吃头,这样可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接触成功,另外,有人认为,由于雄性成熟期早,此时雌虫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现,还有人认为,雌吃雄是为雌性腹内卵子的早熟补充营养,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雄蝗螂能把握时机与雌性迅速完成交配过程,也可幸免于难。从以上种种解释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保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由雌性担负繁衍后代的主要责任。

4.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而不考虑身后的祸患。

螳螂,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

螳螂是昆虫中体型偏大的,体长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

螳螂(13张)

大的,身体流线型,以绿色,褐色为主,也具有花斑的种类;标志性特征是有两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坚硬的锯齿,大刀钩末端长有攀爬的吸盘。头部呈扇形,较小;复眼突出,大而透亮,以黄绿色为主,晚上在灯光下呈现黑色,单眼,在两眼之间有3个小点即单眼;触角细长;颈部可180度转动;咀嚼式口器,上颚强劲。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可以捕捉猎物的前足;前翅轻柔,遮住身体全部为覆翅,后翅比前翅要薄,边缘透明色,中间成放射状的紫红色、伸展开呈现扇状,休息时收敛和前翅相合;腹部肥大。前足锋利发达善于捕捉,中、后足适于步行,但有时前足也会用来保持平衡,发育呈变态发育。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内完成,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故属于不完全变态类的渐进变态。若虫期脱皮7~11次,经8~12龄后到达成虫期。龄的增减受环境和食物多少的影响。

1. 产卵期,每年7月中旬,多数种类即陆续进入成虫期,于8月下旬经雌雄交配,雌虫选择树木枝干或墙壁、篱笆、石块上、石缝中产卵。产卵时先由左侧附腺分泌泡沫状蛋白物质于生殖腔开口处,右侧附腺分泌出二酚醛类物质,使分泌的蛋白物质凝固为一层较坚硬的外壳筱盖在卵块外面,形成卵鞘。一只雌蝗娜所产卵鞘的多少、卵鞘的大小以及鞘内卵粒的多少,因不同种类而有差异,一般可产下1~4个卵鞘。每完成一个卵鞘需2~4小时,一个卵鞘内的卵粒40一300个不等。初产的卵鞘为白色或乳白色,较柔软,经5~10小时后即变为土黄色或黄褐色,也有的变为黑褐色。产在桑枝上的则称为桑螵蛸。由于卵鞘有大小、长宽、圆扁以及颜色的不同,故有夷帽、野孤狸鼻涕、止尿狗等民间俗名。各种蝗螂均以卵鞘保护卵细胞渡过寒冬。翌年6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故有“仲夏蝗螂生”的说法,一直延续到7月上旬,卵的孵化时间早晚,除与当年的温湿度有关外,还与产卵处所接受光照的强度或时间长短很有关。

2. 若虫期。卵在鞘内经胚胎发育为若虫后,即借身体的蠕动和卵的胀力,上升至成虫产卵,并从做鞘时留下的孵化挣脱卵膜孵化出来,并借助于第十腹板上分泌的胶质细丝,将卵壳及虫体粘连悬挂着,有时可拉成10余只的长串,不久早孵化的个体,即借徽风荡漾用足抓住周围物体各奔东西,这种自然现象,也是蝗螂生活中避免互相残食,保存自身物种的一种本能。卵的孵化时间,多在早晨4时开始至8~9时最盛(中华蝗螂);广腹幢螂则多在下午18时左右为孵化盛期;薄翅幢螂以9~12时为姆化盛期。1~2龄虫自相残食性较强,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只有10%~20%成活率。这种自相残杀现象,可能是蝗螂虫口数量自控到一定数量的种间机制,这种种间机制的产生与幼小若虫的耐饥饿力有关,因为一、二龄虫在完全缺食的情况下4~5日即死亡,后期若虫在缺食情况下也只能维持11~18天的生命期,若虫与成虫形态相似,只是若虫不同龄期的脚部背向有由小到大的翅芽,末龄完成后,才长出起着飞翔作用的两对大翅。

3. 成虫期,每年7~10月为成虫的陆续发生期,一般雄性成虫成熟期较雌性早10余天,羽化为成虫后经历10~15天就可进行交配,交配时间2~4小时,交配前期是螳螂取食量的最高峰。当食物贫乏时,雌性有进攻雄性并作为猎物而被取食,人们称为“妻食夫”现象。这种生活中的行为,被解释为由于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猎食雄性常先吃头,这样可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接触成功,另外,有人认为,由于雄性成熟期早,此时雌虫性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是不接受交配的非婚反抗表现,还有人认为,雌吃雄是为雌性腹内卵子的早熟补充营养,在一般情况下,只要雄蝗螂能把握时机与雌性迅速完成交配过程,也可幸免于难。从以上种种解释看,雌性吃雄性主要是围绕求婚、交配、营养三者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一种保持种群优势的自然行为,在这种行为的过程中,由雌性担负繁衍后代的主要责任。

4.食性,螳螂为陆栖捕食昆虫(肉食性),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甚至蝉、飞蝗等大型昆虫,也是它们的捕食对象。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典故:

庄周到园子里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只异鹊从南方飞过来,异鹊双翼宽大,身材有七尺多长,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异鹊碰到了庄周的额头之后,就停在了栗子林之中,这个时候庄周看到就说:“这是什么鸟,翅膀那么宽大,却没有飞远,眼睛那么大却看不清东西。”

于是提起衣服,就往异鹊那边走过去,手里拿着弹弓准备射杀这个异鹊。可是就在庄周刚要动手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一只蝉,这只蝉藏在一块树荫下,但是蝉并不知道此时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身后有一只螳螂举着臂正要抓住它。

螳螂因为想捕捉蝉,而忽略了自己所处的一个危险,因为后面就有这只异鹊在盯着螳螂。而异鹊也因为自己贪图利益,而忘记了自己的生命之忧,因为这个时候庄周就在后面拿着弹弓。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启示:

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小的利益而见利忘义,否则一定会后患无穷的。人生不需要小聪明,需要大智慧。大多数人的小聪明,也就是所谓的投机耍滑,都是因为眼光狭隘所导致的。但是也会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以此去博取利益的时候,也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只有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把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的长远,避免受到狭隘思维的束缚和禁锢。有的时候即便吃一些小亏,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才能避免更多的祸患,而收获更多的圆满。

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 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寓意: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出自:《庄子·山木》,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相关词语:1、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却不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文内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翻译 1、译文:园子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这蝉高踞枝头,动听地鸣叫,饮食露珠,却不知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弯曲身肢,要去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它旁边。黄雀伸出脖子要去啄食螳螂,却不知手拿弹弓铁丸的人正在它的下面。2、原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原文翻译
”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来源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什么?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 祸患的人;对 鼠目寸光、 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它的含义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熟虑,考虑后果,不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下一句是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知树下之弹弓也 【原文】吴王欲伐楚,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问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后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

蟑螂捕蝉 告诫人们什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不要只看眼前利益,要做长远打算

“蟑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
”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螳:螳螂 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原文和译文
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正谏》。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王建峰 绘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警示人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淮南市15245305884: 刘向的《螳螂捕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意思是说:螳螂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身后还有一直黄雀. 比喻只顾及眼前的利益,看不到身后的危险. 用来劝诫人们,不要太过目光短浅.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告诉我们的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看见前面有利可图,不知祸害就在后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提醒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什么道理 -
照界丝裂:[答案] 黄雀在后嘛!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我要完成作业的呢!请你们给我正确的答案,谢谢! -
照界丝裂:[答案] 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形容行事仅顾前而不顾后.或喻目光短浅,仅视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常用此语.

淮南市15245305884: 如图是石板铜画上的成语典故:“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深思... -
照界丝裂:[答案] (1)蝉吸取树汁,螳螂以蝉为食,黄雀以螳螂为食.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是树(或植物)→蝉→螳螂→黄雀.(2)“螳螂、蝉和黄雀”都是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有什么比喻义 -
照界丝裂:[答案]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螳螂捕蝉: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淮南市15245305884: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用以比喻什么 -
照界丝裂:[答案] 启示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 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