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拜托各位了 3Q

作者&投稿:乘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QQ三国三顾茅庐区55JN现在一般是什么价格?拜托各位了 3Q~

我就是三顾茅庐的,前几天收了个55JSJN,一般都要3800W-3900W,我拼命讨价,最后3600W成交,谢谢 请采纳

刘备诚,关羽稳,张飞急

求采纳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的名篇,也是刘备和诸葛亮这对鱼水君臣的开始。诸葛亮和刘备的君臣关系一直被后人所称颂,不知有多少士人想找到刘备这样能尽其才的明主,而不知多少君王想找到诸葛亮这样的良臣,在离三国不远的东晋十六国,便有苻坚将自己比之刘备,将王猛比做诸葛亮,所谓“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可见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相得传来已久,而这个历史传诵的君臣关系便是从三顾茅庐开始的。 我们之前说过,三国演义真正的主角其实是诸葛亮,古代世人大都有个诸葛亮情节,希望自己能遇到明主,才为所用,三国演义的作者想来也不例外,所以在演义中将诸葛亮塑造的如此完美,而三顾茅庐作为诸葛亮的开场是演义中极其精彩的一出。 三顾茅庐虽然只有此章,但其实早已在第三十四回便已开始,他先是写刘备流落荆州,寄人篱下,壮志不得酬,还遭到蔡瑁的陷害,不得不依赖的卢马的神奇一跃才脱出险境。这一回将刘备当时的处境写了出来,从而为刘备之后的求贤若渴做一铺垫。而这的卢马的神奇一跃也将预示着刘备得人之助。 再到第三十五回,,刘备遇见司马徽,在此第一次听到伏龙之名,水镜一句 “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勾起了刚刚脱出险境的刘备之心,刘备遭此大事,正是徘徊之时,正想有人协助自己,而司马徽告诉他:“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正是打中了他那英雄之心的深处,这个种子一埋下,刘备以后再也忘不了着卧龙了,而司马徽适时的停话,不说卧龙真名,只是埋了一伏笔。而之后便得到了徐庶之助,我们看徐庶是怎么和刘备结识的? 玄德闻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镜所言伏龙、凤雏乎?”遂下马相见,邀入县衙。 此时的刘备已经中了司马徽那句话的“毒”了。 再到第三十六回,此回先写徐庶得到刘备的信任之后因中计被迫离去,这回的最重要之处在徐庶离去那段。一则写出刘备对徐庶的离别之情。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这也是为了之后三顾之事做一铺垫,想刘备为徐庶如此,为诸葛亮三顾也就很自然了。 二则便是引出徐庶再度推荐诸葛亮,司马徽再加上刘备信任的徐庶两人之推荐,终于引出第三十七回的三顾茅庐。 这用三回为引出诸葛亮做铺垫,尚不算完,这三十七回开头便是司马徽登门再度推荐诸葛亮,此时刘备求卧龙之心已经是达到顶点,三顾茅庐才正式登场。 三顾茅庐的故事读过三国的各位都已经很熟悉了,我这也无须多说,第一顾不得入诸葛门,却遇崔州平,第二顾入了诸葛门,却只遇到诸葛均,但是这两顾都坚定了刘备三顾之心,至于那刘备连番误会别人是诸葛亮更是小说常用的曲折手法,包括刘备最后在门外等诸葛亮都是为最终的大高潮刘备遇诸葛亮奠定基础罢了。 可以说,演义中对诸葛亮这位主角的出场描写实在是煞费苦心,连番的铺垫,前几回我们虽未见到诸葛亮之人,但是对诸葛亮之名已经不陌生,而且充满着渴望,就这点来说,演义对诸葛亮的刻画已经是相当的成功了,而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说完演义,再说正史,演义中有三顾茅庐,而正史中确实也有三顾茅庐的记载,只是远不如演义那般精彩,只是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而司马徽的推荐也确有其事,但是虽然有那前半句“伏龙、凤雏”,但是并没有后半句“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徐庶确实也推荐过诸葛亮,只不过并非在离走之前推荐,徐庶真正的离去要在刘备当阳兵败自己的母亲被掠之后,在曹操南下之前,徐庶一直在刘备身边,当然也和诸葛亮同过事,他是很推崇诸葛亮的。而刘备开始并没有重视诸葛亮,只对徐庶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这才有了之后的那五个字“凡三往,乃见。”这是三国志的记载。这已经和演义中相差很大了,但是这还不算完。 与《三国志》差不多同一时代的《魏略》和《九州春秋》都有一个记载,便是说并没有三顾茅庐一事,而是诸葛亮求见刘备。以下便是: “刘备屯於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其中髦牛尾一段便被罗贯中后来用了,当然他对三顾茅庐一事是采用了三国志的做法,小说嘛,能用便用之,毕竟不是正史。 但是真正的历史上到底是怎么的情况呢?《魏略》中确实有些记载夸张其事,比如我们上章说过的刘禅一事,《魏略》中的记载便太过不可信,近乎为小说之言了,而这段记载也有刘邦见郦生的影子,刘备轻慢宾客也不太符合他的性格,但是就此说《魏略》为假史那也过了,既然有了这段记载,我们就应该看看这是否真实,毕竟没有一本史书可以说真正的包括了全部的历史真相,三国志没有了裴注也逊色不少。而且《魏略》中的这段记载和刘禅那段不同,被很多人接受,其关键的一点就是,诸葛亮当时只是藉藉无名的年轻书生,而刘备已经是天下闻名的英雄人物,去拜见诸葛亮,而且还多次求见,这可能性太小了。这个问题便是支撑诸葛亮求见刘备说的最关键之处。 那我们就仔细的看看这个问题吧,其实把这个问题分解一下就得到两个问题, 1. 诸葛亮的名气如何?无论从三国志还是从其他的记载中看,诸葛亮都不象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他没有做过官,也好象没有从事过其他职业,只是耕读而已,这样一来才华自然无法显示,在乱世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展露才华的机会,而诸葛亮展露才华的机会是刘备给的,那没有展露过才华的诸葛亮为什么能让刘备看中呢?当时有种职业是品评天下人物,比如给曹操品评过那句“治世之良臣,乱世之奸雄”的许勋,经过他品评的人物往往身价百倍,不过诸葛亮也好象并不属于这类人,除了司马徽称他为伏龙之外,其他并不见他在荆州很有名气,远远不如王粲等名士,而与之结交的崔州平(此人和徐庶同样很推崇诸葛亮,演义中也安排到他推荐诸葛亮的戏份了。)等人自己也没出名呢。诸葛亮的名气肯定在荆州并不响亮,否则也不至于等到建安十二年刘备才知道他了。不过,诸葛亮的名气不响,是不是就代表着他对刘备的影响力不足够呢。确实,诸葛亮之名是很晚才传到刘备耳中,但却是经过徐庶的郑重推荐,与演义中一样,徐庶确实是主动求见刘备,而且刘备很器重他,假如是一个刘备很器重的人郑重推荐的话,即便再没有名气,那对刘备的影响力也非同小可,就好象曹操很重视荀彧,所以荀彧向曹操推荐的人即便再没有名气,也会得到曹操的重视。(这里再说一句老话,一定要读好大学啊,这样其他不说,同学中成为成功人士的几率大,往往就意味着你受到推荐的几率也大。)但是要曹操刘备这样的人物来亲自求见一个年轻人,这样的可能性是很少,这也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2. 刘备会不会做出这样的事,刘备确实很爱才爱民,平易近人的态度在当时的诸侯中也是出名的,要他在府中亲自接见考核求见的人才很正常,不过要身为左将军,天下闻名的他,主动去见一个根本没出名的年轻人,而且还多次,这个就很难做到了,就好象徐庶推荐时,刘备的第一个反应是让诸葛亮来,这个相当的正常。我认为正常时期的刘备,这样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此时的刘备不同,在前几章已经分析到了,此时的刘备正处于困境时期,正想着收揽人才,但是又受到限制,可以说连当年身为平原相的他可能都比此时受限制少些。此时的他大概可与在袁绍处的他差不多了,所以只能偷偷招揽一些未成名的人,如徐庶这些名声不显的人才会被刘备重用,此时的刘备处于求贤若渴的状态,假如自己器重的徐庶连番推荐,而且又有了徐庶这个未成名但有才的例子在先,刘备确实可能会亲自前往求见诸葛亮。(当然了,他现在也闲,去几次也没关系,以后就忙了,就算真有再一个诸葛亮,也只能请那位诸葛亮来见刘备了。)所以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刘备确实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 三顾茅庐是在特定时期发生的特定的事,换作另一种情况下,比如没有徐庶的推荐,诸葛亮很可能被埋没,或者刘备得到刘表的重用,甚或是事务繁忙,都可能不会发生三顾茅庐一事,正因为是特定的事件,所以三顾茅庐一事才被人怀疑,但是也是因为是特殊事件,三顾一事被人所传诵。 我认为三顾茅庐可能真有其事,但是《魏略》所载也很可能是真的,但是就搞错了一个地方,便是其中的人物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徐庶。徐庶被刘备器重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载,但是如何器重却不为人所知,而徐庶是主动求见刘备,和《魏略》中的诸葛亮所做之事相同,或许《魏略》中张冠李戴,误把徐庶当诸葛亮也有可能。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说罢了。 三顾茅庐只是一个开始,只是刘备给了诸葛亮一个机会,而诸葛亮能否抓住,则就要看诸葛亮自身了,这就引出了那众说纷纭的千古三分之隆中对来。

满意请采纳


《三国演义》中经典的五个典故拜托各位大神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

...请问:用一句成语概括这个典故?拜托各位大神
三顾茅庐 采纳哦

...诸葛亮一封信恳请他出山,如果你是刘备,你会怎么写?拜托各位了...
卧龙先生: 先生您好,备久闻先生大名,又闻徐庶及水镜先生的推荐,专门来拜访先生,不料前次前来未能与先生您相见,备深感遗憾。 对于天下大事先生也有所了解,民众生活水深火热。备自感力量卑微,虽贵为皇亲后裔却也对天下大事心有余而力不足。备知道先生不好钱财,不重名望,于是乎备斗胆,让先生...

诸葛亮是几岁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的?拜托了各位 谢谢
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

新版三国刘备三顾茅庐是哪几集?拜托各位大神
三十二集 徐元直走马荐诸葛 三十三集 刘玄德三顾请诸葛

1990年春晚相声《三顾茅庐》的台词拜托各位了 3Q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965782.html?si=2 是这个吗?

...有哪些?用一句话概括。写15个有关故事。拜托各位了3Q
1、茅庐三顾定三分: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他解析天下形势,预言三分天下。2、群儒论战:诸葛亮过江说服孙权和周瑜联刘抗曹,确立孙刘联盟。3、草船借箭:诸葛亮巧妙避开周瑜的暗算,稳固了孙刘联盟。4、借东风:诸葛亮在七星台上借东风,金蝉脱壳,成功离开东吴。5、华容道:诸葛亮巧计安排关羽堵截...

三国演义的好段1000字拜托了各位 谢谢
赤壁之战 三英战吕布 刘备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 (三国时■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 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 ...

帮忙找找<<三国演义>>的"四字成语".拜托了各位 谢谢
」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是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拜托各位大神
徐庶 三国演义里`徐庶在母亲被曹操所挟持后向刘备推荐的 后才有三顾茅庐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玄德请徐庶饮酒,庶曰:“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玄德曰:“备闻 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泣,坐以待旦。诸将已于郭外 安排筵...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中各有哪些小故事啊?拜托各位了 3Q -
邓管珍哌: 《三国演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七擒孟获 温酒斩华雄 三英战吕布 连环计 吕布戏貂蝉 长板坡七进七出 千里走单骑 煮酒论英雄 三顾茅庐 刘备三让徐州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借东风 火烧赤壁 关羽单刀赴会 水淹七军 关羽败走华容道 白帝城托孤 七擒孟获 空城计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水浒传》:武松打虎、智取生辰冈 《红楼梦》:黛玉葬花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的典故,快! -
邓管珍哌: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樊市.一说为今河南南阳城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故事简介(内容概括) -
邓管珍哌: 刘备来到隆中求孔明出山 第一次与第二次孔明不在家 第三次孔明在家中 但在睡觉 于是刘备在床头等孔明醒来 孔明被感动之后效忠刘备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成语是什么意思?
邓管珍哌: 释义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释义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顾:拜访,茅庐:草房.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主要内容 -
邓管珍哌: 因徐庶帮刘备打了胜仗,曹操的谋士设法将徐庶骗走.临行前,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孔明.于是,刘畚打点行李,便与关羽和张飞一起来到了隆中卧龙岗.第一次,孔明的小童回答:孔明出去了,不知何时才回来.听完,刘畚觉得惆怅不已.几天后,刘畚又去拜访时,却只见到了孔明弟弟诸葛均,刘畚无奈,只得怏怏不快离去.转眼过了新年,刘备打算再次拜访孔明.此时张飞、关羽劝刘备不要再去浪费时间了,而刘备却训斥了二人.到了孔明的茅庐,刘备得知孔明虽在,可正在午睡.当孔明醒来,发现三人便急忙召进屋.刘备拜请孔明出山相助,孔明不肯,刘备情急流泪,说:“天下大乱,百姓苦难深重啊!”孔明被刘备的诚恳打动了,答应了刘备的邀请.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全文(白话文) -
邓管珍哌: 东汉末年,刘备攻打曹操失败,投奔荆州刘表.为了日后成就大业,他留心访求人才,请荆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司马徽说:“此地有'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多方打听,得知“伏龙”就是诸葛亮,此人隐居在襄阳城西...

江苏省19248705818: 腾讯QQ如何发起三人以上会话拜托各位了 3Q -
邓管珍哌: 打开你要说话的人之一 上面有一排按钮 其中有一个“邀请好友进行多人会话” 按 然后选人就行了

江苏省19248705818: 诸葛亮————三顾茅庐,对不对??? -
邓管珍哌: 是刘备,三顾茅庐是指刘备找诸葛亮的故事,顾,即为拜访,茅庐即为诸葛亮的家,白话就是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家,做事的人是刘备,而不是诸葛亮.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 ---------------------------------. -
邓管珍哌: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

江苏省19248705818: 三顾茅庐( ) -
邓管珍哌: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草庐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卧龙岗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汉末刘备三次前往南阳卧龙岗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现在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河南南阳新野县)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南阳城西卧龙岗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