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中国海军学堂的

作者&投稿:柯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近代中国海军创建的起源是什么运动~

近代中国海军创建的起源是洋务运动。

左宗棠在福建的福州马尾创办了中国最早具有现代意义的造船厂和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局),马尾成为中国近代舰船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发源地。
1875年5月30日帝国中枢下达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红头文件:任命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并决定每年从海关和厘金(一种对货物的抽税)收入内提取400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由南北洋分解使用,南洋大臣沈葆祯从大局出发,认为“外海水师以先尽北洋创办为宜,分之则难免实力薄而成功缓”,这位林则徐的女婿对于清王朝的财政状况还是了解的,本来就是撒胡椒面的方式,再分开使用,终将功亏一篑。沈葆桢还是有一盘棋的大局观念的。但是这一相让,成就了被后人广为诟病,离开了两个字近代史真不知道怎么去写,这就是“北洋”。“北洋”给中国造成的灾难沈葆桢难辞其咎(调侃几句)。考虑到中国当时的主要假想敌是日本,庙堂之上的那对名义上的母子三人还是清醒的,遂采纳沈葆祯的建议,优先创设北洋一军,等北洋水师实力雄厚后,“以一化三,变为三洋水师”。北洋海军的成军之路由此开始。

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是福建马尾。
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创造出多个“第一”的马尾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的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建于马尾,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座造船厂——福建船政局也建于马尾。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批留学生是由马尾出发,就连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艘实习舰也是以马江(马尾)命名的。
自从1866年开明官吏沈葆桢在马尾创建中国海军以来,许多优秀中华男儿怀着“无海军不足以立国”的志向,投身到马尾这个“摇篮”中,这些年轻人以他们的资质和勤勉得到了外国教师的赞叹。
当由该学堂毕业的学员林国祥、邓世昌驾驶“深航”号战舰到达上海港时,受到国内外人士“气象严整、修治清洁、训练有素、井井有条”的高度评价。而建于马尾的福建船政局,从1869~1874年就造出了15艘舰船,装备了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支舰队。

扩展资料:
位于马尾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
1、中国近代航海教育的发祥地
福建船政成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科技专科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和第一所技工学校(艺圃),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采取入学招考、借才异域、师夷长技、学用结合的新式教育模式,别于科举之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闽堂是开山之祖”。
2、近代远东规模最大的造船产业基地。
“船政为中国造船创始之厂”,创造了中国造船的数个第一:第一艘千吨级兵商舰船“万年清”;第一艘远东最大巡洋舰“扬武”;第一艘铁胁船“威远”;第一艘钢甲舰“平远”;第一艘钢甲鱼雷舰“广乙”;
3、开近代中国对外开放之先河。
船政首次大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和人才,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设备运行和管理技能,吸收和消化先进技术,形成推动中国近代工业生产关系变革和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源。
4、中国制造肇端之地。
船政自制第一台实用蒸汽机、起重机、车床、锅炉、新式抽水机,以及机制铜钱、精密仪器(钟表、经纬仪、罗盘、气压计、望远镜、瞄准器等)、大炮、水雷和鱼雷等。
5、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船政造就了一批近代海军英才,如叶祖珪、萨镇冰、邓世昌、刘步蟾等;营造了40多艘近代海军舰船;创建了中国近代海军“福建轮船水师(福建水师、船政水师)”;实现了中国近代海军第一次远航。
6、中国现代航空业的萌生地。
创办第一所航空(勤工)学校、第一所飞机潜艇学校;创办第一个飞机制造工程处;制成中国首架水上飞机并批量生产;建成世界第一个水上飞机站;制造的中国飞机第一次用于实战。
7、创立留学生制度,派遣中国第一批留欧学生。
留学生学成均归国,使中国培养科技人才提升了一个层次。如铁路专家詹天佑、造船专家魏瀚、轮机专家陈兆翱、教育专家林振峰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船政学堂

马尾船政学堂集体合影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上疏清廷,称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舰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遭遇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后,对此深有同感的清廷很快批准了左宗棠提请设立福州船政局的建议。船政局的主要业务是造船,为系统地培养造船及驾驶人才,左宗棠又同时设立船政学堂,而这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发源之始。

       和选拔留美幼童有些相似的是,福州船政学堂在招收新学员时也颇为不顺,这主要是受到科举传统的影响,当时家境好的子弟多走读书做官之路而对军事工艺学堂少有兴趣。由此,船政学堂学员大多出身贫寒,如考试成绩最好的首届毕业生严复,他就是因为家道中落,而船政学堂不但提供衣食住行的费用,而且还每月补贴四两纹银,这才前去报名的。

  1867年1月,学堂正式开学。按最初设计,船政有造船与驾驶之别,学堂也分前、后两学堂。前学堂为制造学堂,主要培养船舶制造和设计人才,当时开设有法语、数学、物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等课程;后学堂为驾驶学堂,最初为驾驶专业,后增设轮机专业,主要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指挥人员,其课程包括英语、地理、 航海天文、航海理论学等。

  由于所学外语及教习的不同,制造学堂又被称为“法语学堂”,而驾驶学堂被称为“英语学堂”,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当时主办者的打算:海军以英国为师而造船以法国为师。按规划,学员经5年学习后,成绩优异者选送法国或英国留学。但是,船政学堂的淘汰率非常高,前、后堂首期学员共招录230人,但毕业时,驾驶学堂仅罗丰禄、刘步蟾、林泰曾、何心川等23人毕业,而制造学堂仅魏瀚、陈兆翱、陈季同等21人毕业。

  1875年春,刘步蟾、林泰曾、魏瀚、陈兆翱、陈季同随同洋监督日意格赴英法游历学习,其中魏瀚、陈兆翱进入法国地中海冶金造船公司实习,刘步蟾、林泰曾进入英国高士堡海军学校深造,陈季同则改习外交。由于这次游历效果好,船政学堂主办者随后决定正式派留学生前往欧洲学习。

  据统计,船政学堂共派出三批留学生,其中第一批12名,除萨镇冰、林颖启、黄建勋等4人为驾驶学堂二期学员外,其他如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叶祖珪、黄建勋、严复等均为驾驶学堂一期学员,这批人后来大多成为北洋水师的各舰管带。第二批留学生仅4人,均为驾驶学堂学员,即李鼎新、陈兆艺、邱宝仁、林履中,这4人后来也担任了北洋水师各舰管带或重要职务。第三批留学生为中法战争后选送,和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不但人数众多(高达34人),而且增加了制造学堂学员(14人),其中,以刘冠雄、郑汝成、沈寿堃、黄鸣球、陈恩焘等较为出名。

  三批留学生被公派到英法后,多进入格林威治等海军学校学习并进入英国舰队见习或各大船厂实习,堪称中国最早的“海归”,标准的国际化人才。当然,在英国留学的也不只是中国学生,如日本“浪速”号舰长、后在日俄战争中大展神威的东乡平八郎也同样留学英国,而其他舰长也大都有留学欧美的经验。和北洋水师大同小异的,日本舰队的军舰也大都是购自英法德国,也是国际化的产物。

  浴血战场:失败仍是英雄

  甲午海战前,近代中国还遭遇过另一次海战,这就是1884年的马尾海战。当年8月23日,停泊在闽江口的法国舰队突然向福建水师发动袭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福建水师半小时内即告覆没,9艘军舰被击沉,700余水师官兵壮烈殉国,其中包括吕翰、许寿山、陈英等船政学堂毕业生。

  此外,参与马尾海战的还包括未学成即归来的“留美幼童”。这批人回国后,有23人被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其余50名“分拔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学习当差”。马尾海战中,有7人参战,4人捐躯,容尚谦、吴其藻、詹天佑3人死里逃生。总的说来,这批人如蔡廷干、陈金揆、黄祖莲、曹嘉祥、沈寿昌、吴敬荣等在海军中的地位不如船政学堂毕业生,但也有被提升到二副、大副甚至舰长的。

  马尾海战后,不管是福州船政学堂学员还是“留美幼童”,抑或是新设立的天津水师学堂毕业生,当时的海军人才大多被李鸿章收入囊中并成为日后北洋水师的中坚力量。10年后,考验的时刻到了。

  甲午战争中,第一个牺牲的海军将领为“济远”舰大副沈寿昌(“留美幼童”出身),其在丰岛海战中脑部中弹,据说脑浆鲜血喷了旁边的管带方伯谦一身,后者由此失魂落魄,进而成为可耻的逃将。黄海之战后,“定远”诸舰悬挂红旗返回旅顺,以示血战而归,而临阵脱逃的方伯谦被逮下狱。看在多年同学的份上,“镇远”管带林泰曾想与“定远”管带刘步蟾联名为之说情,但遭到后者的断然拒绝:“此吾不与也。且大东沟一役,彼固知全军将覆,而欲脱身事外,袖手以观我辈之沦亡,彼于大局何?”最终,方伯谦被军前正法。

  黄海大战中,北洋水师将士的英勇表现堪称可歌可泣。开战之初,“超勇”、“扬威”两舰因实力太弱而首先被击中燃起大火,“超勇”坠水后,管带黄建勋推绳不就,自沉于海,而“扬威”管带林履中也在弃船时奋然蹈海,以身殉国。之后,“致远”管带邓世昌在舰沉后将企图救他的爱犬按入水中,与舰同沉,意在殉国,而这天正是邓世昌45岁生日。之后,失去依托的“经远”舰被敌方四舰围攻,“经远”管带林永升在炮战中“突中敌弹,脑裂阵亡”,大副陈荣、二副陈京莹也先后战死殉国。令人吃惊的是,剩余水兵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仍坚守岗位并继续开炮击敌,直至在熊熊烈焰中浩然沉没。

  威海保卫战中,“镇远”管带林泰曾因座舰受伤而负疚自尽,“定远”管带刘步蟾则在援军无望的情况下,将座舰炸毁后生吞鸦片后自杀身亡。最后时刻,一些贪生怕死的洋员劝提督丁汝昌投降,但被拒绝。之后,丁汝昌令各管带同时沉船,但诸将不应。丁提议奋力突围,以求冲出几艘军舰,诸将仍不应。最后,万念俱灰的丁汝昌生服鸦片自杀。同晚,“镇远”继任管带杨永霖和护军统领张文宣也先后自尽殉国。

  值得一提的是,杨用霖并没有像林泰曾、刘步蟾、丁汝昌三人一样用鸦片自杀,他用军人的壮烈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据说,杨用霖是用长枪对准了自己的喉咙,用脚掰动扳机自杀的,当时场面非常惨烈,鲜血从鼻孔汩汩而下,滴满了杨用霖的整个胸襟,背后的窗户也溅满了血浆。令人沉痛的是,杨用霖的这一枪,也是甲午海战的最后一枪。

  战后遭遇:各有各的造化

  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杨用霖、黄祖莲、沈寿昌等人的殉国,不仅意味着一代海军英才的陨灭,同时也意味着一代人的海军梦就此破碎。甲午海战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海军,也再没有经历过像样的海战。

  北洋舰队覆灭后,丁汝昌顺理成章地成为整个海战失败的替罪羊,刘步蟾、张文宣等人都获得朝廷优恤,而对丁汝昌的谕旨却成了“毋庸议恤”,刑部还下令将其棺柩加三道铜箍捆锁,棺材和铜箍都用黑漆涂抹,以示戴罪。直至1910年,清廷为筹办海军,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奏请为丁汝昌平反,朝廷才以“力竭捐躯,情节可怜”为名,开复其已故前北洋舰队提督原衔,以示昭雪。由此,丁汝昌的灵柩才得以解除铜箍,入土为安。

  死了的人不能放过,活着的人也不好受。北洋舰队剩余将领叶祖珪、邱宝仁、林国祥、程璧光等人威海之役后被遣回原籍,听候朝廷的发落。不久,这些人全部被革职,听候查办。再后来,清廷干脆将北洋舰队的所有武职,从提督到总兵,从千总到把总,加以彻底裁撤。换言之,北洋舰队在编制上已被一笔勾销。

  在之后十余年中,北洋水师的剩余将领们或蒙垢而生,或改投门户,其中有两位转型成功的,一位是“留美幼童”中人称“火爆唐人”的“福龙”号鱼雷艇管带蔡廷干,他在率鱼雷艇队出逃时被日舰俘虏,后投入袁世凯门下并活跃于民国政坛,曾担任过外交总长并一度代理过总理一职。另一位则是毕业于天津水师学堂、曾在“广甲”舰上担任二管轮的黎元洪,他在甲午后弃海登岸并改投张之洞门下,由此飞黄腾达并当上民国大总统的。

  至于其他将领,大多在清末重练海军时再度被起用。其中,受命去送降书的“广丙”舰管带程璧光在北洋时期一度担任海军总长。“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在清末时被委以重任,在袁世凯组阁时担任海军大臣,民国后又一度代理过总理职务。“靖远”管带叶祖珪在清末时与萨镇冰同获重用,但可惜天不假年,后于1905年染疫病身亡。其他如林颖启、黄鸣球、刘冠雄、李鼎新、郑汝成等也大多复职海军,并担任各舰舰长甚至舰队司令等。至于学业最优秀的严复,他并未参加甲午海战而一直在天津水师学堂担任教习、总办等职,后以翻译家、启蒙学者而闻名于世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
福建船政学堂。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这所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在左宗棠的奏请下,由船政大臣沈葆祯主持在福州设立的。它不仅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还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什么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左宗棠1866年在福建创办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养海军人才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在...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什么学校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详细解释如下:福建船政学堂成立于清朝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开始现代化海军建设的步伐,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当时,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威胁日益加剧,清政府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为了培养专...

近代培养海军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
1. 福建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培养海军人才的摇篮,成立于1866年,标志着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起始。2. 这所学府由左宗棠提议创办,并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领导下,于福州正式设立。最初以“求是堂艺局”之名启动。3. 1866年12月23日,船政学堂的主要工程启动,同时开始招收学生。该学堂的名称一直沿...

培养海军的第一所学堂是哪一个
培养海军的第一所学堂是: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的基本介绍的扩展:福建船政学堂由左宗棠1866年在福建马尾创办,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先后培养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国之人才。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
【答案】:B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江南水师学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是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开办的军事学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是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B项正确,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什么学校
我国近代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海军人才培养基地是福重维建船政学堂。这所位于福建马尾的学校,由左宗棠于1866年创立,堪称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摇篮,也是航海教育的发源地。船政学堂分为前后两个学堂,各有其特定目标。前学堂,又称“法语学堂”,专为造舰和船舶设计人才而设,主修课程涵盖了法语、数学、...

近代培养海军的第一所学校是什么
近代培养海军的第一所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创办于1866年,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海教育和海军教育的发源地。学堂由左宗棠奏请创办,在船政大臣沈葆祯的主持下于1866年在福州设立。初建时称为“求是堂艺局”。1866年12月23日船政主体工程全面动工,船政学堂(求是堂艺局)...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什么学校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的学校是马尾福建船政学堂。船政学堂的设立:船政学堂是清朝船政大臣沈葆桢在1866年于福建福州马尾港所设的海军学院,又称福建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或马尾水师学堂。船政学堂最初称“求是堂艺局”,是专门为福建船政培训人才而设。船政学堂的教学成果:学堂成立之初即聘用外国教习教授...

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摇篮"的是哪里
中国的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建于马尾,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座造船厂——福建船政局也建于马尾。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批留学生是由马尾出发,就连中国近代海军的第一艘实习舰也是以马江(马尾)命名的。自从1866年开明官吏沈葆桢在马尾创建中国海军以来,许多优秀中华男儿怀着“无海军不足以立国”的...

西山区18316375997: 谁能告诉我关于近代中国海军学堂的一些情况?写东西用
费爽赫泰: 朝末年,清政府为了适应海防需要,除在福州建立了船政学堂外,还在北京、天津、广东、山东等地建立了9所海军学堂培养海军急需的专业人才.它们是天津水师学堂、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烟台海军学堂、北京昆明湖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烟台海军学堂等.这些海军学堂的建立是清末对传统军事教育内容及人才培养制度的重大变革.虽然学校学生仍要学习四书五经,但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近代自然科学,而且大多数学堂都开设了外语课.这种课程结构培养出来的学生,完全不同于旧式水师人员,他们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军事知识.

西山区18316375997: 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什么?
费爽赫泰: 福建船政学堂我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由左宗棠1866年在福建创办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海军人才的学校,也是中国近代航...

西山区18316375997: 我国最导的海军学校何时建立?
费爽赫泰: 1866年,在闽浙总督左宗棠的主持下,马尾船政学堂在福州建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李鸿章赞其为“开山之祖”.福州船政局,又名福建船政局、马尾船政局...

西山区18316375997: 谁能介绍一下福州船政学堂? -
费爽赫泰: 福州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它率先引进西方军事教育的体制及内容,在招收学生、聘用教习、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具有与传统封建教育所不同的特点,因而在中国的土壤上建立起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开创了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先河,对中国近代海军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西山区18316375997: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高等学府是 -
费爽赫泰: 同文馆 清代最早培养译员的洋务学堂和从事翻译出版的机构.咸丰十年(1860)清政府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同时恭亲王奕等人建议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立同文馆.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年并...

西山区18316375997: 中国近代军事发展趋势及形成的历史原因 -
费爽赫泰: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期间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制度已是强弩之末,又面临西方国家的威胁,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视角,探讨拯救国家与民族的道路.林则徐、魏源是他们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