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果真是忠臣吗

作者&投稿:余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伍子胥是忠臣吗?~

没什么忠不忠的……
他不过是为了报楚王杀父杀兄之仇~从楚国跑到了吴国~帮着吴王阖闾打了楚国~
他是楚国人~为了报仇而帮吴国打自己祖国~我觉得算不上忠……
但他在吴国服务两代国君~直到最后死去~这也算一点尽忠吧……

总体来说~我认为他带外兵为复仇而攻打自己的祖国~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是对楚国人民的不忠~
而在吴国侍奉两代国君~为吴国尽瘁而死~是对吴国的忠~
基本上~你说他忠于谁~?
没什么忠不忠的…………

伍子胥在楚国和吴国都当过官。
对于吴国,那伍子胥肯定是忠臣。他不但帮助吴王夺取王位,还举荐了很多人才给吴王,其中就包括兵圣孙武。此外,还帮助吴王攻破楚国国都和越过国都,让吴国成为春秋时代后期的强国。就连死,也是因为给吴王提忠言。
对于楚国,伍子胥最多只能说是叛臣,也谈不上奸臣。楚国杀了伍子胥的父亲和亲大哥,伍子胥也是带着仇恨的种子逃到吴国,并一直有个报仇的心。从现在思维的角度说,也是楚国国君先对不起伍子胥,伍子胥才对楚国进行的报复。所以伍子胥谈不上是楚国奸臣。

历史从来都是两面的,忠臣并不一定是为了天下百姓,奸臣也并不一定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岳飞也好,秦桧也好,在他们那个时代,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历史怎么评价,跟他们自己已经翻过的人生,又有什么影响呢?
伍子胥,春秋楚国人,名员。其父伍奢。楚平王有太子名建,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楚平王令无忌为太子建选秦女为妇,因秦女好,而献与楚平王。费无忌恐平王卒而太子立,杀己,故谗言太子建。平王怒,欲杀太子建,太子建逃亡宋国。继而,无忌又谗言伍奢,平王杀伍奢,伍子胥逃亡宋国。宋国有华氏之乱,便与太子建奔于郑国。建抵晋国,与晋顷公窜谋灭郑,事发,郑定公诛杀太子建。伍子胥逃亡吴国。
在吴国,辅佐吴王阖庐谋国事。吴伐楚,伍子胥领兵大破楚军于豫章,取楚之居巢。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泄其恨。当是时,吴国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疆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阖庐死,夫差既立为吴王,以伯否为太宰。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句践重金贿赂伯否,以求和于吴国。伍子胥谏言:“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夫差不听,用太宰伯否计,而与越国平。句践卧薪尝胆,越国不断强大。伍子胥多次谏言灭越,夫差不听。受伯否谗言,贬伍子胥于齐,属镂剑赐伍子胥死。后,越国灭吴。
伍子胥是春秋时著名的谋略家。他一生所走的路以及在历史上所创造的不朽价值,值得去借鉴和探索。
世人对他的评说褒贬不一,但人的思维是以其自身的世界观和所处的环境去评价人和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我们以什么角度、什么目的出发,去探究他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怎样真实而客观的根据历史事实,还原其本质面目?如何揣摩他一生所体现的人性?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以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这位在历史上深具影响的古人......
伍子胥先祖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后世有名于楚。其父伍奢,楚平王时任太傅,为臣直谏忠实。而少傅费无忌偏谗奸诈,视伍奢眼中钉,欲铲之。古人云:忠奸不共存。正是因为奸臣费无忌的出现,改变了伍氏的命运,也引出了伍子胥耐人寻味的悲壮故事。
楚平王昏庸无道,受无忌谗言而处死伍奢。其间,无忌为达到除太子建、灭伍奢斩草除根的目的,言于平王:“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患。”平王听任之,而招伍奢的两个儿子。子胥之兄伍尚欲去,而子胥说:“楚之招我兄弟,非生我父,是以父为人质,与父俱死。与其同死,不如奔他国,借力而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往楚,与父俱死。伍子胥则逃亡宋国。
由此可见,伍子胥在当时的处境下,所考虑的是逃命,深一步而言也为了复仇。更为突出的是,他冲破了当时愚忠的束缚,以非常现实的理性,决定了自己的出路。侧面反映了他为父报仇雪耻,走为上策的折回策略,影射出他的狡滑、睿智、现实的心性。他的行为和以后的表现正应了其父所言“楚国君臣且苦兵矣”的预言。
伍子胥逃到宋国,正值华氏之乱。便与太子建奔郑国,郑国很善待他们。太子建去晋国,受晋顷公利诱而合谋欲灭郑国。事败露未行,郑定公杀了太子建。伍子胥恐惧而与太子建之子胜逃往吴国。途中到昭关,徒步而行,几不得脱。遇渔父渡江,感恩赠剑,渔父不受。未到吴国而生疾病,路上乞食。
在这一路逃亡过程中,可谓饱受坎坷,历尽沧桑。民间也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头的一系列动人故事。由他的这段历程,可以看出,他的坚忍不拔意志和忍辱负重的英雄本色。同时也发现他与太子建之子胜一同出逃的目的,窥测出他的内心世界里所隐藏着的远大抱负。正如司马迁所言: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叟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到吴国,由公子光引见,为吴王僚谋事。伍子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便专倾于公子光,退而田耕。后公子光杀吴王僚而自立,既为吴王阖庐。阖庐得志,召伍子胥为行人,共谋国事。
此时的伍子胥,步入正轨,奏起了他波澜壮阔的凛然浩歌。我们可以看出,他到吴国并非只是为了生存,而以他的远见卓识,敏锐的洞察到了公子光的前途作为,用其手段得到公子光的认可和青睐,找到了自己施展大智大略的空间。并以此为踏板,一步步向灭楚复仇的目标迈进。
阖庐四年,吴使伍子胥伐楚,破楚军,取楚之居巢。楚昭王出逃,伍子胥便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之。
此过程是伍子胥一生中的亮点,这次轰轰烈烈的创举,也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件经经乐道的话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伍子胥的价值取向,他为了抱己之仇,不顾一切的撕破了人性的表相,暴露了其心灵深处最残忍的兽性成分。虽然他实现了自己的理念,但无天道之极,给人了一个理性的认识,限制了他的人性活动空间,也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祸根。伍子胥出生在楚国,其君为楚平王,当时他的逃亡动机是为了生存的话,可以被人理解。那么,他助吴伐楚则为大逆,掘墓鞭尸为不道。可以说,他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人所不齿,人们会在他辉煌的段落中画上一个问号。
伍子胥和申包胥是故交。子胥逃亡时说:“我必覆楚。”包胥说:“吾必存之。”伍子胥掘墓鞭尸,包胥逃亡在外,知道后使人对子胥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无天道之极。”子胥说:“吾故倒行而逆施。”申包胥逃至秦国,求秦国救楚,秦哀公不许。包胥立于秦庭,昼夜哭,七天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怜之,说;“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于是,秦出兵把吴驱出楚。
分析申包胥的作为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为了自己国家的前途命运,忍辱负重,伸明大义。七天七夜,哭不绝耳。何其悲凉,何其感人,他的胸襟又是何其的旷达洒脱。其爱国之举,何人不为之赞叹?相比之下,我们反衬伍子胥的人生理念,所谓天壤之别。可以品味,伍子胥心胸狭隘、少德少恩,以其极端的利己思想,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借以彰显自己的英雄本色,流芳后世,实在让人感到可悲!正如司马迁所言: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
我们从人文伦理方面去研究他时,忽然发现他具有一般人所通有的情感,那就是自我的爱与恨,他爱自己的父亲,也更恨他的杀父仇人,父仇子不报,枉为人子。古时有训,父仇子报,父债子还。楚昭王的出逃,更激起了伍子胥的激恨,他掘墓鞭尸,也正是出于他报父仇的疾恶本性,所以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掘墓鞭尸何等壮观的场面,泄杀父之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只有伍子胥能做出!就他践行的酣畅淋漓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性的震撼!体验到他纵恣不可一世的霸气!任何人都存在着私己的狭隘性,父仇子报,天经地义,如此发泄,值!既然轰轰烈烈的做了,已实现了自己头脑的愿望,何惧身后评!
吴王阖庐伐越,败于姑苏。阖庐受重伤,将死对太子夫差说:“尔忘句践杀尔父乎?”夫差说;“不敢忘。”阖庐死,太子夫差既立为王。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句践贿赂太宰伯否,请与吴和。伍子胥谏于吴王:“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夫差不听,用伯否计,与越国和平。夫差趁齐国乱,欲伐齐国,伍子胥劝夫差应先灭越国,认为越国是大患。夫差不采纳,执意伐齐,取得大捷,为此更疏远子胥之谋。其后,吴继续北伐齐。越王句践用子贡之谋,率其众以助吴,破齐,并重宝献遗太宰伯否,越国得以吴国爱信。伍子胥多次进谏,夫差未采,逐他于齐。伯否与子胥素有隔阂,因此向夫差谗言;“子胥为人刚暴少恩,恐为深祸。因破齐,王未采纳其意,而耻其谋不用,必恨王。况如今又祥病不行,不可不备,愿王早图之。”于是,夫差使人赐子胥属镂之剑。子胥告其舍人: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然后自刭死。吴王听后大怒,取其尸,裹上鸱毛浮于江上。后九年,越国灭吴国,杀吴王夫差和伯否,吴国灭亡。
一切都已经过去,大江依旧滔滔东流。依稀间,似乎还隐约的传来夫差和西施寻欢作乐时的舞乐。但谁又能看到江水中还流淌着伍子胥斑斑的血泪,谁又听到他心底发出的悲愤的哀音?
纵观伍子胥的一生,我们感觉从他逃亡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轨迹便被划定。他可能也会想到与父重蹈覆辙,但命运却不给他太多的空间。一时的光环笼罩,并没有改变他坎坷而多桀的命途。为了出于他的个人政治利益,也为了实践自己的理念,更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野心而不择手段,为此他可以忍辱负重,历尽磨难去体现自身的价值,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他真的达到了。但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同父的命运。
伊尹助汤讨夏桀,吕尚辅文武伐商纣。是因为伊尹和吕尚有德才吗?不可否定。天下德才之人大为有之,关键在于是否有识才之君,否则也只能是未与明君,老了英雄。正因为伊尹遇商汤,吕尚遇周文武,使他们的才能得以发挥,而令他们纵横天下,名垂千史。伍子胥昭关脱险到了吴国,遇明君吴王阖庐,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给他发挥才能的机会,他可以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同时为他提供了“掘墓鞭尸”名扬千古的作为。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他也不例外,。只是由于他的个性和构架,在那个特殊的环境下,所产生的结果存在着与别人程度上的不同。即使他才高五斗,谋略冠顶,还是左右不了天下,因为他的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谓成,君也。败,亦君也。他的辉煌是因为明君阖庐的赏识,那么他的失败归落于昏君夫差的唾弃,所以他无法领回自己对生命的执者,也难以诠释生命的价值。
韩非子.难言说: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小者以为毁誉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伍子胥、孔仲尼、管夷吾皆是仁贤忠良有道术之人,他们的不幸是因为奸臣悖乱暗惑之主而死。韩非子.初见秦有言:“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伍子胥犯了不知而言的大忌,他不知吴王夫差的心理,还义无返顾的进谏,所谓言而不当,岂能逃脱死路。
写到这里,我的思想有了一个醒悟。伍子胥之所以叛逃楚国,并非他的本意,是楚国抛弃了他而难为之。翻开他在吴国的阅历,可以清晰的窥探到他为吴国所尽的忠心,至始至终都洋溢着他对吴国的热爱和忠诚。我们无可否定,在吴王阖庐时期,得到重用的他,站在国家兴亡和民族兴衰的高度,与军事家孙武同心合作,决胜千里,所向披靡,奠定吴国基业,为吴国称霸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英雄的作为是受时代的束缚,即使他忠诚不二,但在夫差时期,由于宦臣所嫉,狐兔纵横,加之夫差昏庸无道,严重的规范了他的行为,所贤无识,所忠无释。空怀满腔报国之情,难取前生后世功名。在君王见弃的情况下,他并未考虑自己的处境,仍旧我行我素,一意孤行的去谏言是非,可见他难能可贵的赤诚之心。
自古有之:忠者,亡也,祸泱及子孙。至忠则愚。此时的他全然荡尽了年少时的睿智,忘记了道不和不相谋的常理,冒死而事主,走向了极端的愚忠道路。当他被昏庸无道的夫差赐死时,他绝望的对下人说:“抉我的眼,悬在东门之上,让我看到越贼是怎么攻进吴国的。”可以想象当时的他,俊才见弃,愤懑填胸,宁非所以的悲愤,国家将亡的无奈,感受他那感时伤世、忧国偾事的哀怨之情,一腔热血付一江东水而去。
越国有大夫范蠡,辅佐越王句践,曾和句践作为吴国的人质,饱受磨难。回国后,为句践出谋划策,卧薪尝胆,终灭吴国。当他发现与句践只能患难与共,却不能有福同享,毅然离开,弄舟江湖,被传为天下美谈。而伍子胥的愚忠却导致了他,生时重于泰山,死却轻于鸿毛的悲惨结局,为天下人所悲叹!
历史回到2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他时,悲喜交加,感触颇深。我们知道,人与其他脊椎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意识,而意识来源于其环境的客观实在。但人与它们共同点是:利己。无可否定的永远的现实。任何人无不是在利己的心唤下存在,否则就不可能存在社会、国家、民族......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的一生能得到后人的褒贬评价,足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伍子胥没有伊尹农耕邂逅商汤的经历,也没有吕尚垂钓遇周文王的机遇。但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历经坎坷,一次次的践行着人生价值,一次次的创造着令人触目惊心的奇迹。他一生所演绎的活生生的人性故事,是那么的丰富和沧桑,不得不让我们去理解,去借鉴,去思考......
广阔无垠的苍穹,群星璀璨。伍子胥,不是一掠而过的陨石,是天宇中的一颗恒星,依旧永远的光芒四射。


卧薪尝胆是哪个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是主人公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出自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最终苦尽甘来。越王勾践本名鸠浅,春秋末年越国国君,是春秋五霸之一,也是春秋时期最后一名霸主。因为卧薪尝胆的典故,越王勾践成为了不惧屈辱,敢于拼搏的楷模。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是好人吗 生于乱世 却如此记仇 有人说他之孝不忠 有家无国;也有人说他忍辱负重 有勇有谋 谁的话才对 -
迪缸血源: 那时的人是不能用好和坏来评价的,但是伍子胥的确是个忠臣,他忍辱负重,有勇有谋.他记仇是因为他们一家原本在楚国为官,他的父亲是太子的老师,因为楚王受大臣挑拨,要废太子,他父亲不同意,于是楚王就杀了他的父亲,伍子胥兄弟几个举家逃出了楚国,在途中因历经了磨难,伍子胥想到自己随时会被出卖,心中万般焦虑,一夜之间须发全白,最终到了吴国.后来,吴国与楚国打仗,他一举攻破了楚国的国都后,伍子胥把一去世的楚王的坟抛开,并鞭尸三百,被成为千古复仇第一人,并且他后来为吴国尽心尽力,以死劝吴王夫差,在历史上,他还是一个比较正面的人物.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是好人还是坏人 -
迪缸血源: 坏人,鸟人,因为有仇就不顾国家大业,到死也要报仇的心情%据说他把楚王挖出来鞭尸足可以见他心理阴暗

金川县18493536912: 正史上记载的伍子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
迪缸血源: 伍子胥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两千多年来对于伍子胥的评价褒贬不一. 后世评价有两个极端,一说他是隐忍的君子,认为其“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已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褒其为千古孝子,为报家仇投吴灭楚. 伍子胥隐忍君子的说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之中提出的,原文是“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理解这句话的大意是“伍子胥像兄长一样随着自己的父亲而死是对的,最后他隐忍下来,为自己的父兄报了大仇,成就了自己的不朽之名”.(这个不敢苟同,依古代的道德观既然是孝子就应该为父出头,伍子胥同其兄长伍尚一同赴死).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有什么丰功伟绩么? -
迪缸血源: 功绩是对他人做嫁衣.我是不赞成伍子胥的.(应该是极力反对) 首先伍子胥是楚国人,帮助别的国家灭自己的国家,不是有些令人发指?个人极端复仇主意,为自己一己之欲让整个国家饱尝生灵涂炭何功之有? 其次,你既然灭了自己的国家...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是怎样的人 -
迪缸血源: 伍子胥(-前484年)(胥,音虚),名员(员,音云),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属今湖北监利县(另一说襄阳市谷城冷集区沈湾(原系光化富乡村,1949年划归谷城))人,后来吴国封他于申,因此又叫申胥. 伍子胥先袓伍举,以正直进谏楚庄王而得名声,因此其后代于楚国亦有名声. “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 虽然司马迁对伍子胥破楚时的所为不满,但认为伍子胥是不拘小节的烈丈夫,不会白白送死,能忍受屈辱,最终为父亲报仇雪恨,成就不朽之名.

金川县18493536912: 怎样看待伍子胥 -
迪缸血源: 怎样看待伍子胥,你要得到答案应该把史记里面的《史记·伍子胥列传》看一遍,光听别人说是不够的. 在史记中司马迁毫不掩饰对伍子胥的偏爱,无一贬词几乎全是正面的肯定与歌颂 他写道:“向令伍子胥从奢供死,何异于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重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假使伍子胥追随他的父亲伍奢一起死去,和蝼蚁又有什么区别.放弃小义,洗雪重大的耻辱,让名声流传后世.可悲啊!当伍子胥在江边困窘危急的时候,在路上沿途乞讨的时候,他的心志难道曾经有片刻忘掉郢都的仇恨吗?所以,克制忍耐,成就功名,不是刚正有气性的男子,谁能达到这种地步呢!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一说为什么被边缘化 -
迪缸血源: 因为伍子胥是楚国来的叛将,在极度讲究义理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是被人鄙视的.而且伍子胥复仇心切,大力鼓动吴王攻打楚国,引起公子光等人的反感.此外,吴王阖庐杀死吴王僚得到王位,他本身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甚至刚愎自用的一个人,就更不信任吴王僚时期的老臣伍子胥了.

金川县18493536912: 评价一下历史人物伍子胥 -
迪缸血源: 伍子胥(?~公元前484)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谋略家.名员,字子胥. 不从兄而死,是其勇也 以弱吴破楚,是其智也 破楚报父仇,是其孝也 沉金于江畔,是其义也 预知吴之亡,是其明也 身死而不避,是其忠也 伍子胥真豪杰也,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到底是楚国人还是吴国人? -
迪缸血源: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被楚平王下令追杀而逃到吴国.关于伍子胥有两个流传千古的故事,一个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还有一个就是劝夫差放弃攻齐,不要中勾践美人计,结果被赐死,他要求死后剜其双眼悬于城门,观越灭吴,九年后吴果然被越国灭亡.

金川县18493536912: 伍子胥是怎么死的?夫差为什么把伍子胥杀掉?有人替他说情吗?
迪缸血源: 伍子胥死因之迷 伍子胥,楚国人,其父伍员,效力楚平王.忠臣往往因谗臣被诛,平王扣伍员而欲召子胥弟兄进宫,以斩草除根.子胥之兄听随王命,以献出生命尽孝,...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