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投稿:丑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天上的白云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对云并不陌生,晴朗天空里那白白的,和阴雨天那乌黑的都称作云。它们让天空变化莫测。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汽化),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雷雨云
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其实有几种云都与闪电有关,如层积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最重要的则是积雨云,一般专业书中讲的雷雨云就是指积雨云。
云的形成过程是空气中的水汽经由各种原因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而发生凝结的过程。使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是形成云的一个必要条件,其主要方式有:
(1)
水汽含量不变,空气降温冷却;
(2)
温度不变,增加水汽含量;
(3)
既增加水汽含量,又降低温度。
但对云的形成来说,降温过程是最主要的过程。而降温冷却过程中又以上升运动而引起的降温冷却作用最为普遍。
积雨云就是一种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的云。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所以白天地面温度升高较多,夏日这种升温更为明显,所以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和热辐射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它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就形成了云。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在冻结高度(-10摄氏度),由于过冷水大量冻结而释放潜热,使云顶突然向上发展,达到对流层顶附近后向水平方向铺展,形成云砧,是积雨云的显著特征。
积雨云形成过程中,在大气电场以及温差起电效应、破碎起电效应的同时作用下,正负电荷分别在云的不同部位积聚。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在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发生放电,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闪电"。
雷电以其巨大的破坏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惨重的灾难,尤其是近几年来,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我们应当加强防雷意识,与气象部门积极合作,做好预防工作,将雷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希望能采纳

云是怎么形成的呢,带你了解科学知识小常识

白云的形成:

1、孤立的积状云因云层比较厚,向阳的一面,光线几乎全部反射出来,因而看来是白色的。

2、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

3、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体积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

扩展资料

1、低云形成于地表附近,延伸至离地6500英尺的高度。低云主要由小水滴构成,但也包含过冷水滴,能够造成危险的航空器积冰。

典型低云有层云、层积云和雨层云。雾也被视为一类低云。低云族云底高较低,会降低能见度,有可能变化迅速。因此,低云影响飞行计划,可能导致目视飞行无法实施。

2、中云形成于离地约6500英尺之处,可延伸至离地20000英尺处。中云由水、冰晶和过冷水滴构成。典型中云有高层云和高积云。

实施转场飞行时,在较高高度可能会遇到这些类型的云。高层云可能产生颠簸,造成中度积冰。高积云通常在高层云分裂时产生,它也可能造成轻度颠簸和积冰。

3、高云形成于离地20000英尺以上,且一般在稳定空气中出现。高云由冰晶构成,一般不会带来颠簸或积冰等危险。典型高云有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

4、直展云为积云,在垂直方向上发展成塔状积云或积雨云。这些云的云底位于低云或中云区,向上延伸至高云区。

塔状积云指示大气中的不稳定区域,其周围和内部空气处于紊流状态。塔状积云常常发展成积雨云或雷暴。

积雨云包含大量水汽和不稳定空气,通常会产生危险天气现象,如闪电、冰雹、龙卷风、阵风和风切变

云顶与云底:

当一个空气团停留在一个区域上方,它的温度特性通常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保持一致,空气团的湿度也会十分均匀。因此,露点在遍及空气团的范围内基本保持统一高度,由地面空气上升所形成的积云也处于同一高度并有一样的云底高度。

有时小的积云能够出现下更高层云的下方,这通常由于上升空气比周围空气湿度高很多,在阴雨的天气里这种较低的云是由蒸发的雨冷却了空气,下降通过饱和点。这种情况有时在地面高度能够见到,每个人都喜欢的天气:寒冷的细雨。

即便不是来源于地面的上升空气所形成的云底同样会处于同一高度,只要当地的空气团抬升比较均匀。当然,不同类型的云处于不同高度这很常见,提示它们产生在不同水平的空气团或经过不同的抬升过程。

尽管云底趋向于一致,但云顶在高度上变化非常大。这是因为没有明确的限定云抬升扩展的过程。抬升的子弹能够渗透进一些云之中,并且带着潮湿空气高高地超过相邻的云。即便是广阔的层云类型,常常也有变化很大的不同云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云



云的形成

如果我们知道蒸发、升华、凝结、凝华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含有水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膨胀的时候要耗去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温度降低了,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饱和水汽压减小,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汽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汽就凝华成为冰晶或过冷却水滴。它们集中在一起,受上升气流的支托,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云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云的形成

我们已经知道,依据云的厚度、形状、性质等气象学家将天空上的云分为不同的种类,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一簇簇纤白的羽毛,有的像一缕缕轻盈的细丝,在蔚蓝的天幕上,有时候镶嵌着银色的鳞片,有时候却又点缀着一团团白色的棉花。这些不同种类的云的产生和消散,不同种类的云相互之间的演变和转化,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在一定的水汽条件和大气运动的条件下进行的。

云的形成要有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有充分的水汽,二是有使水汽凝结的空气冷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有了大量的水汽,有了空气冷却,水汽还不能凝结形成云,这时还需要另一个促使水汽凝结的条件枣凝结核。

如果空气是绝对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水汽分子就无从依附。单个水汽分子之间相互合并的能力在一般气温条件下是很小的,它们相碰后往往又分开。即使聚合起来形成细小的水滴,也因为水汽分子很小,其形成的小水滴也很微小,而迅速被蒸发掉。要使水汽发生凝结,必须还要有使水汽依附、聚集的凝结核。在大气中含有大量的微小粒子,例如盐粒、烟粒、尘埃等,它们在水汽凝结成水滴的过程中起着凝结的核心作用。气象上称这些微小的粒子为凝结核。

凝结核是很小的,它比起云滴(云中水滴或冰晶)、雨滴要小得多。通常,雨滴半径为1毫米,云滴为1/100毫米,而凝结核只有1/10000?/FONT>l/1000毫米,人的头发丝半径约为5/100毫米。从这些数字可以得出比较直观的印象,即凝结核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得多。

当具备了充足的水汽、使空气冷却的上升运动和凝结核以后,云就水到渠成地形成了。

云是降水的基础,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中间环节,并且云的发生发展总伴随着能量的交换。云的形状千变万化,一定的云状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因而云对于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一)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大气中,凝结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凝结核的存在,及空气达到过饱和。对于云的形成来说,其过饱和主要是由空气垂直上升所进行的绝热冷却引起的。上升运动的形式和规模不同,形成的云的状态、高度、厚度也不同。大气的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2.动力抬升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主要是层状云。

3.大气波动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由大气波动产生的云主要属于波状云。

4.地形抬升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积状云,有波状云和层状云,通常称之为地形云。

尽管云的形态千差万别,但其形成总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云的形成高度并结合其形态,国分类法将云分为4族10属。我国于1972年出版的《中国云图》将云分成3族11属(表3·3,详见《气学与气候学实习》第五章)。

(二)各种云的形成

1.积状云的形成

积状云是垂直发展的云块,主要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积状云多形成于夏季午后,具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凸起的外貌形态。

积状云的形成总是与不稳定大气中的对流上升运动相联系。有对流能否形成积云,除了取决于凝结的条件外,还取决于对流上升所能达到的高度。如果对流上升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对流上限)高于凝结高度,则积状云形成,否则就不会形成积状云。对流愈强,对流上限高于凝结高度的差值就愈大,积状云厚度就愈大。对流上升区的水平范围广大,则积状云的水平范围也就愈大。

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是积状云发展的不同阶段。气团内部热力对流所产生的积状云最为典型。夏半年,地面受到太阳强烈辐射,地温很高,进一步加热了近地面气层。由于地表的不均一性,有的地方空气加热得厉害些,有的地方空气湿一些,因而贴地气层中就生成了大大小小与周围温度、湿度及密度稍有不同的气块(热泡)。这些气块内部温度较高,受周围空气的浮力作用而随风飘浮,不断生消。较大的气块上升的高度较大,当到达凝结高度以上,就形成了对流单体,再逐步发展,就形成孤立、分散、底部平坦、顶部凸起的淡积云。由于空气运动是连续的,相互补偿的,上升部分的空气因冷却,水汽凝结成云,而云体周围有空气下沉补充,下沉空气绝热增温快,不会形成云。所以积状云是分散的,云块间露出蓝天。对于一定的地区,在同一时间里,空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近于一致,其凝结高度基本相同,因而积云底部平坦。

如果对流上限稍高于凝结高度,则一般只形成淡积云。由于云顶一般在0℃等温线高度以下,所以云体由水滴组成,云内上升气流的速度不大,一般不超过5m/s,云中湍流也较弱。在淡积云出现的高度上,如果有强风和较强的湍流时,淡积云的云体会变得破碎,这种云叫碎积云。

当对流上限超过凝结高度许多时,云体高大,顶部呈花椰菜状,形成浓积云。其云顶伸展至低于0℃的高度,顶部由过冷却水滴组成,云中上升气流强,可达15—20m/s,云中湍流也强。

如果上升气流更强,浓积云云顶即可更向上伸展,云顶可伸展至-15℃以下的高空。于是云顶冻结为冰晶,出现丝缕结构,形成积雨云。积雨云顶部,在高空风的吹拂下,向水平方向展开成砧状,称为砧状云。在顺高空风的方向上,云砧能伸展很远,因而它的伸展方向,可作为判定积雨云的移动方向。积雨云的厚度很大,在中纬度地区为5 000—8 000m,在低纬度地区可达10000m以上。云中上升下沉气流的速度都很大,上升气流常可达20—30m/s,曾观测到60m/s的上升速度,下沉速度也有10—15m/s。云中湍流十分强烈。

热力对流形成的积状云具有明显的日变化。通常,上午多为淡积云。随着对流的增强,逐渐发展为浓积云。下午对流最旺盛,往往可发展为积雨云。傍晚对流减弱,积雨云逐渐消散,有时可以演变为伪卷云、积云性高积云和积云性层积云。如果到了下午,天空还只是淡积云,这表明空气比较稳定,积云不能再发展长大,天气较好,所以淡积云又叫晴天积云,是连续晴天的预兆。夏天,如果早上很早就出现了浓积云,则表示空气已很不稳定,就可能发展为积雨云。因此,早上有浓积云是有雷雨的预兆。傍晚层积云是积状云消散后演变成的,说明空气层结稳定,一到夜间云就散去,这是连晴的预兆。由此可知,利用热力对流形成的积云的日变化特点,有助于直接判断短期天气的变化。

2.层状云的形成

层状云是均匀幕状的云层,常具有较大的水平范围,其中包括卷层云、卷云、高层云及雨层云。

层状云是由于空气大规模的系统性上升运动而产生的,主要是锋面上的上升运动引起的。这种系统性的上升运动,通常水平范围大,上升速度只有0.1—1m/s,因持续时间长,能使空气上升好几千米。例如当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时,由于二者密度不同,稳定的暖湿空气沿冷空气斜坡缓慢滑升,绝热冷却,形成层状云。云的底部同冷暖空气交绥的倾斜面(又称锋面)大体吻合,云顶近似水平。在倾斜面的不同部位,云厚的差别很大。最前面的是卷云和卷层云,其厚度最薄,一般为几百米至2000m,云体由冰晶组成。位于中部的是高层云,其厚度一般为1000—3000m,顶部多为冰晶组成,主体部分多为冰晶与过冷却水滴共同组成。最后面是雨层云,其厚度一般为3000—6000m,其顶部为冰晶组成,中部为过冷却水滴与冰晶共同组成,底部由于温度高于0℃,故为水滴组成。

从上述的系统性层状云形成中可以看到,在降水来临之前,有些云可以作为征兆。如卷层云,通常出现在层状云系的前部,其出现还往往伴随着日、月晕,因此如看到天空有晕,便知道有卷层云移来,则未来将有雨层云移来,天气可能转雨。农谚“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就是指此征兆。

3.波状云的形成

波状云是波浪起伏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云中的上升速度可达每秒几十厘米,仅次于积状云中的上升速度。

当空气存在波动时,波峰处空气上升,波谷处空气下沉。

空气上升处由于绝热冷却而形成云,空气下沉处则无云形成。如果在波动形成之前该处已有厚度均匀的层状云存在,则在波峰处云加厚,波谷处云减薄以至消失,从而形成厚度不大、保持一定间距的平行云条,呈一列列或一行行的波状云。

一般认为形成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大气中存在着空气密度和气流速度不同的界面,在此界面上引起波动。二是由于气流越山而形成的波动(称地形波或背风波)。在上层风速大、密度小,下层风速小、密度大的界面上产生波动时,由于各高度上的风向、风速常随时间变化,波动的方向也随之改变,新产生的波动叠加在原来的波动之上,从而形成棋盘格子般的云块。波动气层甚高时形成卷积云,较高时形成高积云,低时形成层积云。

波状云的厚度不大,一般为几十米到几百米,有时可达1000—2000m。在它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少变化。谚语“瓦块云,晒死人”、“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就是指透光高积云或透光层积云出现后,天气晴好而少变。但是系统性波状云,像卷积云是在卷云或卷层云上产生波动后演变成的,所以它和大片层状云连在一起,表示将有风雨来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就是指此种预兆。

4.特殊云状的形成

除上述几种云的形成外,还有一些特殊云状,如堡状、絮状、悬球状、荚状等,它们的出现往往能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因此,了解它们的成因和特征,有助于利用它们判断未来天气。

(1)悬球状云:是指从云底下垂的云团,多出现在积雨云的底部。有时在高积云、高层云和雨层云的底部也可以见到。

当云中有大量的水滴时,如果云底附近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将下降的水滴托住,便会形成好像悬挂在云底的云团,这就是悬球状云。

悬球状云的出现,通常预兆有降水产生,因为一旦上升气流减弱,原先被托住的水滴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降水。

(2)堡状云和絮状云:堡状云底部水平,顶部则是并列着突起的小云塔,形状像远方的城堡。这种云的形成,常常是在波状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波状云在逆温层下形成以后,如果逆温层不太厚,则逆温层下湍流发展时,较强的上升气流就穿过逆温层,使水汽凝结,形成具有圆弧顶部的云朵,这就是堡状云。常见的堡状云有堡状高积云和堡状层积云。

絮状云的个体破碎,形状像棉絮团,它常是潮湿气层中的强烈湍流混合作用而形成的,主要为絮状高积云。

夏半年如早晨出现堡状高积云或絮状高积云,表示该高度上气层不稳定,到了中午,低层对流一发展,上下不稳定气层结合起来,会产生强烈上升气流,形成积雨云,下雷暴雨或冰雹。傍晚对流减弱,如出现堡状高积云,表明高空将有不稳定系统逼近,次日可能出现系统性雷暴雨。

(3)荚状云:荚状云中间厚、边缘薄,云块呈豆荚状。常见的荚状云主要是荚状高积云和荚状层积云。

荚状云是由局部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相汇合而形成的。当上升气流使空气绝热冷却而形成云时,如果遇到下降气流的阻挡,其边缘部分因下降气流而逐渐变薄,这样便形成荚状云。在山区,气流受到地形的影响也能形成荚状云。

上面介绍了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和一些特殊云状形成的物理过程。但它们并不是孤立的不变的。由于条件的变化,它们可以是发展的或消散的,也可以从这种云转化为那种云。例如积状云中,淡积云可以发展到浓积云,最后形成积雨云。积雨云在消散时,可以演变成伪卷云、积云性高积云和积云性层积云。又例如,波状云发展时,可以演变成层状云(蔽光高积云可以演变成为高层云,蔽光层积云可以演变成为雨层云)。层状云消散时,也会演变成为波状云(雨层云消散时,可演变为高层云、高积云或层积云)。总之,云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是复杂的,也是有规律的。
参考资料:《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作者:周淑珍

云是降水的基础,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中间环节,并且云的发生发展总伴随着能量的交换。云的形状千变万化,一定的云状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因而云对于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一)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大气中,凝结的重要条件是,要有凝结核的存在,及空气达到过饱和。对于云的形成来说,其过饱和主要是由空气垂直上升所进行的绝热冷却引起的。上升运动的形式和规模不同,形成的云的状态、高度、厚度也不同。大气的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2.动力抬升 指暖湿气流受锋面、辐合气流的作用所引起的大范围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主要是层状云。 3.大气波动 指大气流经不平的地面或在逆温层以下所产生的波状运动。由大气波动产生的云主要属于波状云。 4.地形抬升 指大气运行中遇地形阻挡,被迫抬升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这种运动形成的云既有积状云,有波状云和层状云,通常称之为地形云。 尽管云的形态千差万别,但其形成总有一定的规律。根据云的形成高度并结合其形态,国分类法将云分为4族10属。我国于1972年出版的《中国云图》将云分成3族11属(表3·3,详见《气学与气候学实习》第五章)。

低云形成于地表附近,延伸至离地6500英尺的高度。低云主要由小水滴构成,但也包含过冷水滴,能够造成危险的航空器积冰。

典型低云有层云、层积云和雨层云。雾也被视为一类低云。低云族云底高较低,会降低能见度,有可能变化迅速。因此,低云影响飞行计划,可能导致目视飞行无法实施。

2、中云形成于离地约6500英尺之处,可延伸至离地20000英尺处。中云由水、冰晶和过冷水滴构成。典型中云有高层云和高积云。

实施转场飞行时,在较高高度可能会遇到这些类型的云。高层云可能产生颠簸,造成中度积冰。高积云通常在高层云分裂时产生,它也可能造成轻度颠簸和积冰。

3、高云形成于离地20000英尺以上,且一般在稳定空气中出现。高云由冰晶构成,一般不会带来颠簸或积冰等危险。典型高云有卷云、卷层云和卷积云。

4、直展云为积云,在垂直方向上发展成塔状积云或积雨云。这些云的云底位于低云或中云区,向上延伸至高云区。

塔状积云指示大气中的不稳定区域,其周围和内部空气处于紊流状态。塔状积云常常发展成积雨云或雷暴。

积雨云包含大量水汽和不稳定空气,通常会产生危险天气现象,如闪电、冰雹、龙卷风、阵风和风切变

云顶与云底:

当一个空气团停留在一个区域上方,它的温度特性通常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保持一致,空气团的湿度也会十分均匀。因此,露点在遍及空气团的范围内基本保持统一高度,由地面空气上升所形成的积云也处于同一高度并有一样的云底高度。

有时小的积云能够出现下更高层云的下方,这通常由于上升空气比周围空气湿度高很多,在阴雨的天气里这种较低的云是由蒸发的雨冷却了空气,下降通过饱和点。这种情况有时在地面高度能够见到,每个人都喜欢的天气:寒冷的细雨。

即便不是来源于地面的上升空气所形成的云底同样会处于同一高度,只要当地的空气团抬升比较均匀。当然,不同类型的云处于不同高度这很常见,提示它们产生在不同水平的空气团或经过不同的抬升过程。

尽管云底趋向于一致,但云顶在高度上变化非常大。这是因为没有明确的限定云抬升扩展的过程。抬升的子弹能够渗透进一些云之中,并且带着潮湿空气高高地超过相邻的云。即便是广阔的层云类型,常常也有变化很大的不同云顶。


看到天上的云变化莫测,云是怎么形成的呢?
对于云的形成来说,其过饱和主要是由空气垂直上升所进行的绝热冷却引起的。上升运动的形式和规模不同,形成的云的状态、高度、厚度也不同。大气的上升运动主要有如下四种方式: 1.热力对流 指地表受热不均和大气层结不稳定引起的对流上升运动。由对流运动所形成的云多属积状云。 2.动力抬升 指暖...

云是怎么形成的 如何形成的云
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长期的观测和实践表明,云的产生和消散以及各类云之间的演变...

天上的云是什么所形成的呢?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

云是怎么形成的?
云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在光照下,江水、河水、海洋等水面、植物叶面的蒸发,产生大量的水汽。受大气温度低于水面沸点的影响,水汽含量在大气中产生较大变化,从而呈现出各种形态,而云便是这些形态之一。从地面往上的大气中,离地面越近,温度越高,空气越稠密;反之,越往高空,则温度越低,空...

云是怎样形成的?
积云有一个扁平的底部,它是饱和状态形成的标志,潮湿的条件一下,大约在3000英尺(900米)高,但是,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有时不超过15,000英尺(4600米)。气象学者通过测量大气温度和湿度的剖面图,来预测哪里处于饱和状态,哪里就有云出现。如果在高处的大气相对较暖和,上升的热气流就永远不会远离地表,...

云是怎么形成的?
大约有27%的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以传导或对流的形式传播开来。传导是当物体被加热时,物体里相对移动快的分子把能量直接传送给另一个分子的过程。土地和水就以这种方式慢慢地传播它们的热量。对流是在液体或气体里,通过分子运动进行的热量传播,也是云形成的一种方式。空气被地表加热,所以它的分子运动速度...

云是怎样形成的?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

云是怎样形成的?云是怎样变成雨和雪落到地面来的
一、云的形成 当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小的微粒,能被空气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水蒸气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二、雨的形成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

云是怎么形成的?
1、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体积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云吸收从地面散发的热量...

天上的云是怎么形成的?怎么飘来的?
云是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大气中悬浮、移动和变化。云的形成涉及多个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包括水汽、上升运动和冷空气。以下是云形成和移动的详细解释:1. 水汽:云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这些水汽主要来自海洋、湖泊、河流等水体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水汽进入大气后,会在对流层中悬浮...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样行成的? -
程绍伤科: 如果我们知道蒸发、升华、凝结、凝华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含有水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周围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上升空气体积就要膨胀.膨胀的时候要耗去自身的热量,因此,上升空气的温度要降低.温度降低了,容纳水汽的本领越来越小,饱和水汽压减小,上升空气里的水汽很快达到饱和状态,温度再降低,多余的水汽就附在空气里悬浮的凝结核上,成为小水滴.如果温度比0℃低,多余的水汽就凝华成为冰晶或过冷却水滴.它们集中在一起,受上升气流的支托,飘浮在空中,成为我们能见到的云.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样产生的呢? -
程绍伤科: 云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我们知道蒸发、升华、凝结、凝华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含有水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
程绍伤科:[答案]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如何形成的 -
程绍伤科: 云的形成 我们已经知道,依据云的厚度、形状、性质等气象学家将天空上的云分为不同的种类,它们形态各异,有的像一簇簇纤白的羽毛,有的像一缕缕轻盈的细丝,在蔚蓝的天幕上,有时候镶嵌着银色的鳞片,有时候却又点缀着一团团白色的...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么形成的? -
程绍伤科: 云是降水的基础,是地球上水分循环的中间环节,并且云的发生发展总伴随着能量的交换.云的形状千变万化,一定的云状常伴随着一定的天气出现,因而云对于天气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一)云的形成条件和分类 大气中,凝结的重要...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样形成的? -
程绍伤科: 雾,尤其是大雾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的不利影响. 雾是由一颗颗小水滴组成的,就象打喷嚏喷出的微小飞沫一样,由于许多传染病,如百日咳、流感、水痘,麻疹等就是靠空气中的飞沫传染的.有些细菌卵可浮游在雾中,所以雾是许多传染病的媒...

连城县13218833936: 天空中的白云是怎么形成的 -
程绍伤科: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

连城县13218833936: 云是怎么形成的? -
程绍伤科:[答案] 云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云 英文名称:cloud 定义:悬浮在空中,不接触地面,肉眼可见的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 ... (4) 又如:云瞑(古乐器名);云根(山石.古人认为云是从山石中产生的,故称);云ń(传说中的云车);云狐(用脑 天...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样形成好的? -
程绍伤科: 形成白云还是乌云主要与云层厚度有关系,很薄的云,光线容易透过,特别是由冰晶组成的薄云,云丝在阳光下显得特别明亮,形成白云.很厚的层状云,或者积雨云,太阳和月亮的光线很难透射过来,看上去云体就很黑;稍微薄一点的层状云和波状云,看起来是灰色,特别是波状云,云块边缘部分,色彩更为灰白.云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浓密而使得阳光不能通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

连城县13218833936: 白云是怎么形成的?水蒸汽蒸发.形成的. -
程绍伤科:[答案] 云的形成 如果我们知道蒸发、升华、凝结、凝华之后,我们就容易理解云是怎样形成的.海洋、湖面、植物表面、土壤里的水分,每时每刻都在蒸发,变成水汽,进入大气层.含有水汽的湿空气,由于某种原因向上升起.在上升过程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