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选择题

作者&投稿:艾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三历史选择题技巧~

高三历史选择题的
解题技巧
专题一
怎样做历史选择题
“得选择题者,得历史高考的天下”
一、审题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1.题干要三看:
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三
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历史概念。明确内涵外延。
2.被选项要三思:
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时代特征;是否符合题
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二、解题方法
1.筛选法:
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根据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
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2.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可以用此法逐一
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3.简化法:为了增加难度,有一些题目的中心词或限制词有意扩充、复杂化,使学生在答题时要绕几个弯。这时
,
我们就需要将复杂的题目简化,可以像做语文一样,划出题目的
主、谓、宾,依据这些关键词来分析被选项。

4.替换法:有的题干中的词是我们平时没有考虑过的,一时不好想,可以找一个接近的词替换一下
,便于思考,如“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5.直接联想法:此法主要直接回忆课本有关内容,尤其是通过联想分辨时空方面或逻辑方面最直接的内容。
6.作记号法:题目常出现的词有“最┄、特点是、含义是、原因是、变化有、影响有、”等等。做题时要将这些词作一个记号提醒思考时注意审题的方向。
7、题干还原法。
题干内容和答案之间必有严密的逻辑联系。
解题时首先把题意明显不
符的项目剔除,然后把其他各项纳入题干之中,进行还原思考。
8.猜测法:
如果对各选项认识不清,无法确定正确选项的情况下,可用猜测法。猜测
时有以下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
选项如超出课本知识范围或超出大纲范围,
则为错误;
②选
项不属于历史知识则不选;
③选项内容是课本上的细枝末节,
正确的可能性小;
④选择句子
最长的选项;
⑤在所有选择题基本答完的情况下,
如有个别题无法确定答案,
则大致看一下
做好的题目中
ABCD
的出现概率,将出现概率较小的字母选中。
▲珍惜第一印象: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选择题越改越错,所以,没有完全的把握,一
般不要修改以前作出的选择。
三、做错选择题的“十种表现”
1.忽视题干所给时间(时期)匆忙答题。
2.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深层的含义思维不到位
3.历史基本史实掌握不牢固
4.历史的阶段特征掌握不清楚不全面
5.历史与地理的结合缺乏空间思考
6.比较和迁移历史概念的能力欠缺
7.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分析能力欠缺
8.历史事件因果关系与结果混淆
9.不能准确区分主要原因(矛盾、目的)和根本原因(矛盾目的)
10.
忽略题干中的关键词语
▲何处容易设置陷阱:
(1)材料太长,观点隐藏在后半部分:完整阅读

1、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2)设问为否定式:标记设问关键词
(3)相似题:见到似曾做过的题不要兴奋浮躁,应该一喜即冷静,审题看条件及要求,选项认真判断。
(4)常见的名词在材料中有特定含义
四、各种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1、因果关系型选择题
(1)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列出的是原因,常出现
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目的”
“是为了”等,而在考查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2)审题方法: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和主
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及间接原因、历史原因及根本原因等。二是要注意
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在做题时要准确
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谁是因谁是果。

(3)解答方法:
①采取时间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时间在前者一定是因。②运
用基本理论的推理得出答案,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
识是果。③类似的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同学们利用这
些基本理论就比较容易作出判断。

1、根本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诸多原因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本
质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社会存在、阶级本质、客观规律或是事物的
内因等。

【例题1】18世纪后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解题思路】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
封闭的经济形态。
它既使外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
找到市场,
又是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源,
闭关政策也会使英国工业品很难占领中国市场,
显然
A、D
两项根源于
B项,这又是一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一面,根本原因是两党()
A、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B、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C、推行的抗战路线不
D、对日本侵略的认识程度不同

【解题思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建立是因为当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成主要矛盾。
但这并
不意味着国共两党间的矛盾消除。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论述:
一个阶级总是为本
阶级利益服务的观点,
国共两党分属不同阶级,
因而必然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
这也就是国
共两党在“团结”抗日的同时会伴随着不断“斗争”的原因。故答案为A。
【例3】
('04·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解题思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新文化运动只是作了思想准备,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外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故答案为B
【点拨】
中国近代历次革命运动的爆发都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结果,
因此同学们在做
此类题时要紧紧围绕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2、主要原因:是指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种原因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原因。而在人
为和自然因素、内因和外因中,人为因素和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通常主要原因一般不与根本原因并列于题中。另,命题中“最主要的原因”实践中等同于
“根本原因”。
【例题4】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实力雄厚
B、清朝经济落后,政治腐败
C、英军炮利船坚
D、清军武器低劣
【解题思路】依内因是主要原因的原理,先排除A、C。D项讲述的是鸦片战争时中国战败的军事方面的原因,B项讲的是清朝深层面的经济、政治方面的战败原因,显然答案应选B。
【例题5】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C、光绪帝大力支持
D、康、梁等人的宣传和发动
【解题思路】“最主要的原因”等同于“根本原因”。“维新变法运动”是资本主义政治运动,按经济决定政治的原理可以推断答案应为A。
【例题6】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广西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B、清朝封建统治腐朽
C、列强侵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D、农民阶级具有强列的革命性
【解题思路】A项是自然因素,不能成为主要原因。再按内因、外因的原理,答案应选B。
【例题7】(2001年-广东河南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解题思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是英国君主立宪出现的主要标志。《权利法案》最主要的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取消贵族特权和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证,从而使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得以巩固。本题的四个被选项都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的特点,但仔细分析,A、C、D相对B项而言,处于从属地位。因为如果没有法律至高地位的确立,人治”仍然大于“法治”,那么,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就是一句空话,议会的权力加强就会失去保障,内阁制也就不可能形成。故正确答案为B。
3、直接原因:是指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近期表面现象,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一般
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
【例题8】中国的无产阶级早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的直接因素是()
A、自然经济的解体早于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B、传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C、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大门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解题思路】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的无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40、50年代的外商企业里。因而C项是最为直接的原因。
【例题9】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对文科的六学科来说,文综是最好提高成绩的。你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文科的特点在文综,我的经验是这样的:历史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
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还有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1、有兴趣2、记忆力强3、才是理解。前两点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培养。而你解决了前两点,第三点自然就解决了。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或中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

政治学科相对简单 需要背诵的少 记住不难 此外 多看看材料分析题 掌握答题技巧就行

地理学科很活 但首先还是得背 只不过地理更注重归纳和实用。建议:1、按章节进行知识归纳整理并记忆,可参考历史建议1;2、充分利用地图册,对应章节进行区域地理经纬位置、地形、气候、城市交通、资源等等要素的观察和记忆;3、多做区域分析题。

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坚持每天做一张卷子,半张也行,以基础题为主,特别有难度的可以放过,做一个类型就保证一个类型,高考基础题很多,个别几个难度大的不会也能100左右。

语文和英语怎么说呢 同样需要背 语文的基础知识点 英语的词组固定搭配等。

可能选D的原因是
九品中正制没有了就是没有了 只是你不可否认 官方更为倾向于选择官僚家庭的后代 你就像清朝 没有九品中正制但是 依然当官的依然以旗人为主,这是从当权者的利益族群来选择的,但是你注意在材料中的两处 官僚“精英”分子和都来自“书香门第”,要知道在完全是九品中正制的时代 家族是唯一的道路,无论你是精英还是草包 。但是在科举制后,我们至少可以选出其中的精英分子。或书香门第的人,这就是进步 ,就是利于人才的选拔。你不能指望仅仅是一个制度的改变就一切都改变,

应该选D,
可以看看那当时的历史背景,九品中正制选拔的都是门阀豪族,但是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可能属于庶族地主阶级。众所周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利用这一制度把持官员选拔控制朝政,在繁多的政治斗争中背后都有门阀大族的背影,可以说谁得到了门阀的支持谁就能得到权利,而门阀士族通过支持在背后摇旗呐喊,就像华尔街的民意一样控制着政府。隋文帝依靠门阀支持夺得的政权,得到政权后又大肆屠戮宇文家等大门阀,他的儿子隋炀帝为了彻底控制朝政和取消三征高丽的不和谐声音利用“李氏当的天下”这种理由诛杀了李家和众多门阀,这也是大业后期隋朝政局失控的原因。
李渊通过装嫩逃回了太原夺得了天下,这里面有关陇贵族的大力支持,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就是赫赫有名的长孙门阀,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斐济等人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天下了他们控制着文官集团,这是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放任的,刚愎自用如杨广,开明如李世民都不会任自己的皇位和权威受威胁,而通过科举制选拔庶族地主阶级参与政治是打击门阀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经过隋末数十年战乱和高宗皇后位置的斗争中,门阀一步步走向衰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众多庶族地主要求获得政治地位,到了武后时期长孙顺德罢官,李绩任相,代表着地主阶级代替了门阀士族,故A肯定不对

A,用排除法。注意【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中的不过即可

选A啊,从整段话你可以感觉出这是含有“贬”的意思.重点是说还是靠出身,不是靠科举。并没有体现出科举制的优越性,而且说了唐灭亡前都没有改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没有被彻底废除,依然还存在。

两个答案都不对

A


初三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提纲
北师大泉州附中初三年历史第一次月考(10月)班级___姓名___座号___成绩___一、选择题(在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它的序号填在题后的答题卡中。每题2分,共40分。)1、(08 广东)关于文艺复兴运动,初三(13)班的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你认为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 )A.小李认为...

历史选择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有些题我选错了可不知原因,恳请...
“盖杂剧之根本地已移而至南方岂非以南宋旧都文化颇盛之故欤。” 也就是导致转变的根本是经济中心南移,南方工商业繁荣,尤其是江南地区。第二题:题目全了吗?反向推论:寇(海盗)盛→海禁严格→走私盛行→获取暴利→商业繁荣 要把材料考虑进去。第三题:“贝多芬理想化了英雄形象”,“体现了这些...

【历史选择题】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1978年曾经改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

谁有2010—2011的期末试卷(历史)?
初三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A 3.B 4.B 5.A 6.A 7.B 8.B 9.B 10.A 二、归纳列举题(12分) 11. ①“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佛教(1分) ②“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基督教(1分) ③“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真主’”——伊...

初三历史会考题
历史会考模拟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每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50分)1.右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A.内服制度 B.外服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

洛阳市2007到2008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洛阳市2008-2009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分析 本次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Ⅰ卷(选择题)24小题,计48分;Ⅱ卷(非选择题)3大题,计52分。下面就本试卷的试题结构与命题思想、试题特点、考生答题情况与教学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题结构与命题思想 1、试题结构: 统计中国近现代史上、下...

求2013上海浦东新区历史高三一模卷~
(15分) 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测高三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75分)(1-30,每小题2分,31-35,每小题3分或1分或0分) 1.D 2.B 3.B 4.D 5.D 6. C 7. A 8.B 9.D 10.A 11.A 12.C 13.D 14.B 15. B 16.C 17.D18.D 19.C 20.A 21.A 22.A 23.C 24.A ...

历史选择题怎么做
采用该法的依据是历史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联系性。抽象法对解答历史概念类选择题和史论结合类选择题特别有效。三、特征法 特征法是指运用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诸方面所体现出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趋向作为判断选项正误的依据的方法。因为第一,任何一个历史事物的发展都有其阶段性特征;第二,...

历史选择题的方法与技巧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6.组合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于中列出三组或组以上的历史事物,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于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多项选择题取消后,该类选择题...

【2021新高考】历史选考题型分配!
(1)选择题 从目前已确定的消息来看,新高考历史选考选择题共设置15道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设置4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即全部为单选题。(2)非选择题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新高考历史的非选择题依然以材料分析题为主,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材料完成题目要求。每道非选择题的分值在10-12分...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三历史选择题怎么做 -
后敬温胃: 不说虚的,你先要有基础,再有技巧,基本上就可以了.1.背熟史实,尤其是时间,历史选择题常常在时间上挖陷阱.2.仔细看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的题目看起来更难,可是答案往往就只在只言片语中.3.注意总结分析,提炼...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三历史选择题练习必修一 -
后敬温胃: 根本目的是扩大疆域 维护周王室统治 A选项还有什么 因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 和孔子一个主张 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乱相,极力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提倡“克己复礼”,认为只有恢复礼乐制度,实行仁爱,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 所以才有那段话 好像那段话是孔子说的吧

澄城县18922516333: 历史选择题,高中必修一.关于明朝政治制度
后敬温胃: 答案:B继承华夏传统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做.AD首先排除.明朝消灭了元朝,所以“先王”不可能是元朝典章.周朝典制是指宗法制和分封制.所以排除.题干“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很明显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学.而C项太狭隘,所以选B.

澄城县18922516333: 一道高中历史单选题 -
后敬温胃: C明代后期,地处赣东北山区、交通不甚便利的江西景德镇却同经济较发达的苏、淞、嘉、杭地区一样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表现在景德镇制瓷业中出现带有新的经济因素的手工工场和作坊、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广泛使用和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瓷器拥有国内外广大市场.制瓷业的发展,不仅使景德镇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而且使景德镇成为当时"富甲一省"的地区,景德镇瓷器也成为明政府对外贸易、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为明政府长期的对外贸易顺差作出了重要贡献.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考历史选择题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后敬温胃: 我高考历史错了一道选择题,在这里分享几点自己做历史题心得~1.学好语文,培养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做过就清楚,历史选择题和大题都有许多文言文,因此一定要能...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 -
后敬温胃:[答案] 将题干压缩,找出与时间,地点,人物有关事件内容,然后在根据书本找有关这些的内容.一般能选一两个靠谱的,有答案最好,但真选不了了,果断凭借第一感觉.文科生“蒙”感很准的……我历史基本靠蒙,基本错误不出3个.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三历史选择题:韩非子警告君主:权 -
后敬温胃: 【题文】2.韩非子警告君主:权贵可以为平民提供庇护,而平民却是生产者与士兵的来源,这是很危险的.为了杜绝此现象带来的危险,后世君主采取的措施是:A.重农抑商B.盐铁专营C.废分封行郡县D.抑制兼并 【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答案解析】C解析:韩非子这段话是警告君主要注意减少了形成另一种介于皇帝与个体臣民之间的权势集团,尤其是在宗族组织内形成这种集团的潜在可能性,实现国家对生产者的直接控制.而杜绝这种现象,秦政府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侯王,实现了韩非子的思想.故选:C

澄城县18922516333: 高三历史选择题,求解 -
后敬温胃: 选A.自然经济解体主因是自身孕育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最后一句话已经给出答案了.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体现,体现的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C明显错误.D题目没提到.作者的意...

澄城县18922516333: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是什么?然后请举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四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
后敬温胃:[答案] 中国历史上,西周以前学在官府,东周以后,学逐步走向民间.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延揽人才,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这一时期有思想的...

澄城县18922516333: 三道历史的选择题,高三.!!
后敬温胃: 第一题,没什么说的,就是背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选第二个. 第二题,选a,说的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封建制高利贷制地权都是经济关系. 第三题,选第四个,1951年联邦德国就已经加入了欧洲共同体,德国也很早就确认战败国,1991年华沙才解体,最符合的就是第四 三道题都不难,下次仔细点就不会错 满意请采纳 有问题请追问 谢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