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和”的哲学思维

作者&投稿:骑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

1、归纳高层次属性或规律
比如:张三 --> 中国人 --> 地球人 --> 人类 -->灵长类动物 -->哺乳动物 -->动物 -->物体 -->客观存在 .....
2、学会分类和归类
比如:按大小、颜色、价格、速度、时代、产地、用途......
3、学会质疑和思考
为什么有的歌好听,有的不好听?为什么太阳又黑子?为什么现在还有君主?为什么会有光?
4、学会系统思维
站在高楼看城市,站在月球看地球(想象就可以),依靠地图找出路(不是导航)
5、规律演化图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万物;(当前正是数字时代、虚拟时代)
地:宇宙 度:温度、速度、能量、时间、长度、...、幸福指数、基尼系数...
测量产生数值,100米,5公斤...

学哲学的,特别是学西方哲学的,还 是从读德国古典哲学的著作入手为好。这里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就是指十八世纪 末到十九世纪这一段的德国唯心主义,也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这一段。我们就是 这样学过来的。这一段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 源,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有所肯定的,因而是我们这代做哲学的必须学习的。我 觉得,我们有了这个基础,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这一段的哲学,八十年代初期,有一种逆反的态度,觉得黑格尔那样极 端,过去读的不少了,要读新的书,引进新的思想了,一时间研究这一段哲学的 专著、集刊都不容易出版了。要学习新思潮,这当然是很对的,尤其是当年我们 闭塞了许多年,开放伊始,着重在新思潮的引进是更为重要的。不过就学术来讲 ,这些新思潮,原本是有根有源的,而这个根源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重要的环节 。现在大家都清楚,当年最时髦的萨特,他的名字几乎与“自由”联系在一起, 而他的“自由”,在学理上却是康德哲学的发挥,而这个意义上的“自由”,也 许不象当时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逍遥快活,而恰恰是很严肃的问题,有点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的意味,因为它和“责任”不可分。 随着新思潮的介绍,逐渐的大家讲存在主义,讲海德格尔,讲富科,现在又 开始讲列维纳斯,讲德罗兹,慢慢地,我们的哲学思潮,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与国际接轨了,这是很好的事,开头说得不太深入,或者甚至有点出入,也是自 然的事,逐渐就会准确起来,深入起来的。应该说,这些人物的书,都不是很好 读的,在国外也是难读的书。 读这些书的难处主要的也在于它们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的学养在内,没有这 些学养,字句上也许懂了,思想内容把握不住,不容易在思想上贯通起来,还没 有到哲学的层次。 九十年代大家爱谈海德格尔,他的书对我们自然有一种吸引力,因为海德格 尔强调时间性、历史性,和中国的传统儒家有相似之处,而他的“人诗意地居于 大地”又很象我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之所以如此,说明哲学性的思考,时无分古 今,地无分中外,都有它可通之处;然而,就海德格尔思想渊源来说,离不开欧 洲哲学的传统,尽管他对这个传统有许多批评,态度是否定的,但他自己就已经 在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中看到了有价值的东西。紧接着《存在与时间》之后,他 出版了《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而在当时德国学界对黑格尔一片漫骂声中,海 德格尔却也肯定了黑格尔的巨大贡献。现在我们后人来读他们的书,深感有许多 地方,海德格尔的确道出了在康德、黑格尔哲学中已经蕴涵但尚未发挥出来的道 理。并不是说,海德格尔的思想就是读了康德、黑格尔的书以后发展出来的,而 是说我们后人如果也好好读康德、黑格尔的书,对于理解海德格尔是会有很大帮 助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好好读海德格尔的书,对于理解现在的“后现代”哲学 也会是有帮助的。 譬如说,“后现代”讲“断裂”,讲“空间”,似乎和从德国古典哲学到海 德格尔讲“时间”,讲“历史”很不一样;当然是很不一样。不过,就我们做哲 学史的来看,我们还是感到它们的理路还是可以沟通的。古典哲学把“时间”从 “空间”观念里划出来,因为那时的“空间”观念是牛顿式机械的,“时间”从 这个“空间”的“口袋(框框)”里“脱颖而出”,展示了它自身的“不可分割” 的特性,古典哲学中“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了这个时间、历史的原则。 海德格尔的贡献在于在这个“时间”、“历史”的原则中,又强调了“有限 ”、“死”的观念,把黑格尔“有限”中的“无限”思想更往前推进一步,不把 “有限”看死了,说它完全就是经验的世界,而使它也有“本体”意义,“死” 也不是一般的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这样,在“时间”进入“ 本体”以后,“空间”也就被接纳到“本体”问题中来,具有形而上的意义。这 个意义,正是现在法国“后现代”诸公接着做的工作。我们须得从“本体”化了 以后的“空间”问题来理解他们的工作,否则他们就要回到牛顿机械的空间观念 ,这也许是他们不愿意的,至于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住的地方, 就是具体研究的问题了。 法国哲学对于连断的问题也有深入的思考的,就连那个最强调“连”的柏格 森,也不能说他没有看到“断”的问题。喜欢哲学的都知道,他提出一个“绵延 ”的观念来说“时间”。“绵延”就是“割不断”、“不可分割”。这个观念的 确“古已有之”。我们知道,古代希腊的原子论者提出的“原子”,原就是“不 可分”的意思,那么柏格森又多说了些什么,值得大家称道? 你看,古人已经想到“不可分割”的问题,但是古人对为什么“不可分割” 的解释只是说它“没有缝隙”,没有缝,就打不开,“天衣无缝”。说它“没有 缝隙”是以想象为根据的,天下哪有没有缝的东西?“没有不透风的墙”嘛。柏 格森换了一个思路来理解“不可分割”的理由、根据,他说绵延之所以“不可分 割”,不是因为它“太简单”,“铁板一块”,之所以“没有缝隙”,而是因为 它“太复杂”,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硬要把 它割断开来,“它”就不是“它”了,“它”的“性质”就变了。“绵延”、“ 时间”是个“质”的问题,不是“量”的问题。于是,你看,柏格森也已经涉及 到“断”的问题,把“纠缠在一起”的“乱麻-混沌”“割断”,就有天下一个个 占空间的性质各异的事物,不过在这个观念的创始阶段,柏格森的工作重点在于 阐明他的“绵延”观念的“混沌性”,至于开显出来的空间的事,他把它们归于 机械的世界,我想,我们后人的思路,会想到,这些具体的有空间的事物,就其 “在时间中”的意义来说,也不会全是机械的,从一个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来理解 “具体事物”,是不是“有限”中还有“无限”,“断”中还有“连”;或者更 是“无限”中的“有限”,“连”中之“断”。 于是,从哲学的根本的意义上来理解“空间”,是不是“后现代”诸公心目 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这些意思对于“新生”来说,或许过于艰深了些,我的意思只是想说,大多 数年轻人,即使喜欢哲学,也是喜欢那些新流派、新思潮,加上现在“断裂”之 声不绝于耳,以为“历史”、“时间”可以一笔勾销,或者只是一些“死学问” 了,其实只要认真读这些人的书,你就会发现,“后现代”卓然成家者,无不博 学多识、满腹经纶,要从“不读书”再出一个“后-后”现代来,无疑是“异想天 开”了。 我之所以经常强调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还有一个方法途径的考虑在内 。 我以前跟学生说,就专业化的角度来看,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是更为 成熟的哲学,那个时候,哲学逐渐地成为一个专业,对于个人来说,就成了专门 的职业,进入学校可以专门教哲学,而不仅仅是在广泛的意义上被称做哲学教授 ,不是泛泛的被称做哲学家(者)了。按我的体会,就是作为学科来说,哲学的“ 系统性”加强了。 我专门做过古代希腊哲学的研究,在做这个工作时,我已经有了一般的哲学 基础知识,但是在写第一本书《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时,也只能做一些历史材 料方面的梳理工作,写过第二本书《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以后,就不敢往下 写了;以后我学习了欧洲现当代的哲学,并且不断地温习、补习从康德到黑格尔 这一段的哲学思想,在我做《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想方式》这个课题时 ,又重新写了古代希腊这一部分,哲学的分量加重了,并且也敢一直写到了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自己这样不断地上下反复几遍以后,我比较有把握地跟学生说 ,你就先从康德或黑格尔哲学入手,使自己习惯于读哲学书。 读他们的书,可以使你比较快地、比较直接地了解什么叫“哲学”。 当然,这不是一个定则。各位老师都有自己教学生入门的门径。我选的这条 途径,会让学生一上来就遇到困难,因为康德、黑格尔的书是出名的难读的。我 也不想把学生一开始就吓倒;我觉得开头难一些,以后碰到难读的书就不怕了, 因为哲学的书毕竟跟文学作品不同,只有很特殊的人才拿读哲学书来“消闲”。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对学生说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被普遍批评为脱离实际 ,是书斋里的哲学,这个批评当然是很中肯,很有理的。哲学进入大学的讲堂, 成为“专门”的“职业”,就会着意地营造自己独特的天地,强调自己的特点, 从而与其他的学问和人生实际剥离。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一直感到英美的有些 哲学过于技术性,我理解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要在大学以别人不会的技术来稳 住自己的教席,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但是长期以来我有这个印象。现在比较贴近 生活实际的是法国的哲学家。 当然,躲进书斋、脱离实际不仅仅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且还有学理上的问题 。康德、黑格尔的思路,是强调“哲学”要“纯”而又“纯”,这个“纯(粹)” 指的是排除一切经验的、被动的、接受的因素。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强调 的“纯主动性”,到康德、黑格尔那里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现实性、感性、 直观性的问题,在这个哲学系统中,始终不好摆平,尽管黑格尔以后,直到胡塞 尔,都强调“直观的理智”和“理智的直观”,但是这个“直观”还是“主动的 ”,“纯粹的”。“哲学”如何接纳“被动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 的。 和“新生”谈如何读哲学书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也是一个可以不断谈下去 的话题

学哲学的,特别是学西方哲学的,还 是从读德国古典哲学的著作入手为好.这里所说的德国古典哲学就是指十八世纪 末到十九世纪这一段的德国唯心主义,也就是从康德到黑格尔这一段.我们就是 这样学过来的.这一段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是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来 源,马克思、恩格斯都是有所肯定的,因而是我们这代做哲学的必须学习的.我 觉得,我们有了这个基础,是大有好处的. 对于这一段的哲学,八十年代初期,有一种逆反的态度,觉得黑格尔那样极 端,过去读的不少了,要读新的书,引进新的思想了,一时间研究这一段哲学的 专著、集刊都不容易出版了.要学习新思潮,这当然是很对的,尤其是当年我们 闭塞了许多年,开放伊始,着重在新思潮的引进是更为重要的.不过就学术来讲 ,这些新思潮,原本是有根有源的,而这个根源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重要的环节 .现在大家都清楚,当年最时髦的萨特,他的名字几乎与“自由”联系在一起, 而他的“自由”,在学理上却是康德哲学的发挥,而这个意义上的“自由”,也 许不象当时有些人想象的那样逍遥快活,而恰恰是很严肃的问题,有点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的意味,因为它和“责任”不可分. 随着新思潮的介绍,逐渐的大家讲存在主义,讲海德格尔,讲富科,现在又 开始讲列维纳斯,讲德罗兹,慢慢地,我们的哲学思潮,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与国际接轨了,这是很好的事,开头说得不太深入,或者甚至有点出入,也是自 然的事,逐渐就会准确起来,深入起来的.应该说,这些人物的书,都不是很好 读的,在国外也是难读的书. 读这些书的难处主要的也在于它们都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的学养在内,没有这 些学养,字句上也许懂了,思想内容把握不住,不容易在思想上贯通起来,还没 有到哲学的层次. 九十年代大家爱谈海德格尔,他的书对我们自然有一种吸引力,因为海德格 尔强调时间性、历史性,和中国的传统儒家有相似之处,而他的“人诗意地居于 大地”又很象我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之所以如此,说明哲学性的思考,时无分古 今,地无分中外,都有它可通之处;然而,就海德格尔思想渊源来说,离不开欧 洲哲学的传统,尽管他对这个传统有许多批评,态度是否定的,但他自己就已经 在康德、黑格尔的哲学中看到了有价值的东西.紧接着《存在与时间》之后,他 出版了《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而在当时德国学界对黑格尔一片漫骂声中,海 德格尔却也肯定了黑格尔的巨大贡献.现在我们后人来读他们的书,深感有许多 地方,海德格尔的确道出了在康德、黑格尔哲学中已经蕴涵但尚未发挥出来的道 理.并不是说,海德格尔的思想就是读了康德、黑格尔的书以后发展出来的,而 是说我们后人如果也好好读康德、黑格尔的书,对于理解海德格尔是会有很大帮 助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好好读海德格尔的书,对于理解现在的“后现代”哲学 也会是有帮助的. 譬如说,“后现代”讲“断裂”,讲“空间”,似乎和从德国古典哲学到海 德格尔讲“时间”,讲“历史”很不一样;当然是很不一样.不过,就我们做哲 学史的来看,我们还是感到它们的理路还是可以沟通的.古典哲学把“时间”从 “空间”观念里划出来,因为那时的“空间”观念是牛顿式机械的,“时间”从 这个“空间”的“口袋(框框)”里“脱颖而出”,展示了它自身的“不可分割” 的特性,古典哲学中“生生不息”的“精神”体现了这个时间、历史的原则. 海德格尔的贡献在于在这个“时间”、“历史”的原则中,又强调了“有限 ”、“死”的观念,把黑格尔“有限”中的“无限”思想更往前推进一步,不把 “有限”看死了,说它完全就是经验的世界,而使它也有“本体”意义,“死” 也不是一般的物质形态的变化,而具有形而上的意义,这样,在“时间”进入“ 本体”以后,“空间”也就被接纳到“本体”问题中来,具有形而上的意义.这 个意义,正是现在法国“后现代”诸公接着做的工作.我们须得从“本体”化了 以后的“空间”问题来理解他们的工作,否则他们就要回到牛顿机械的空间观念 ,这也许是他们不愿意的,至于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有没有把握不住的地方, 就是具体研究的问题了. 法国哲学对于连断的问题也有深入的思考的,就连那个最强调“连”的柏格 森,也不能说他没有看到“断”的问题.喜欢哲学的都知道,他提出一个“绵延 ”的观念来说“时间”.“绵延”就是“割不断”、“不可分割”.这个观念的 确“古已有之”.我们知道,古代希腊的原子论者提出的“原子”,原就是“不 可分”的意思,那么柏格森又多说了些什么,值得大家称道? 你看,古人已经想到“不可分割”的问题,但是古人对为什么“不可分割” 的解释只是说它“没有缝隙”,没有缝,就打不开,“天衣无缝”.说它“没有 缝隙”是以想象为根据的,天下哪有没有缝的东西?“没有不透风的墙”嘛.柏 格森换了一个思路来理解“不可分割”的理由、根据,他说绵延之所以“不可分 割”,不是因为它“太简单”,“铁板一块”,之所以“没有缝隙”,而是因为 它“太复杂”,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硬要把 它割断开来,“它”就不是“它”了,“它”的“性质”就变了.“绵延”、“ 时间”是个“质”的问题,不是“量”的问题.于是,你看,柏格森也已经涉及 到“断”的问题,把“纠缠在一起”的“乱麻-混沌”“割断”,就有天下一个个 占空间的性质各异的事物,不过在这个观念的创始阶段,柏格森的工作重点在于 阐明他的“绵延”观念的“混沌性”,至于开显出来的空间的事,他把它们归于 机械的世界,我想,我们后人的思路,会想到,这些具体的有空间的事物,就其 “在时间中”的意义来说,也不会全是机械的,从一个更为根本的意义上来理解 “具体事物”,是不是“有限”中还有“无限”,“断”中还有“连”;或者更 是“无限”中的“有限”,“连”中之“断”. 于是,从哲学的根本的意义上来理解“空间”,是不是“后现代”诸公心目 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这些意思对于“新生”来说,或许过于艰深了些,我的意思只是想说,大多 数年轻人,即使喜欢哲学,也是喜欢那些新流派、新思潮,加上现在“断裂”之 声不绝于耳,以为“历史”、“时间”可以一笔勾销,或者只是一些“死学问” 了,其实只要认真读这些人的书,你就会发现,“后现代”卓然成家者,无不博 学多识、满腹经纶,要从“不读书”再出一个“后-后”现代来,无疑是“异想天 开”了. 我之所以经常强调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的意义,还有一个方法途径的考虑在内 . 我以前跟学生说,就专业化的角度来看,十八-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是更为 成熟的哲学,那个时候,哲学逐渐地成为一个专业,对于个人来说,就成了专门 的职业,进入学校可以专门教哲学,而不仅仅是在广泛的意义上被称做哲学教授 ,不是泛泛的被称做哲学家(者)了.按我的体会,就是作为学科来说,哲学的“ 系统性”加强了. 我专门做过古代希腊哲学的研究,在做这个工作时,我已经有了一般的哲学 基础知识,但是在写第一本书《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时,也只能做一些历史材 料方面的梳理工作,写过第二本书《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以后,就不敢往下 写了;以后我学习了欧洲现当代的哲学,并且不断地温习、补习从康德到黑格尔 这一段的哲学思想,在我做《西方哲学中科学与宗教两种思想方式》这个课题时 ,又重新写了古代希腊这一部分,哲学的分量加重了,并且也敢一直写到了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自己这样不断地上下反复几遍以后,我比较有把握地跟学生说 ,你就先从康德或黑格尔哲学入手,使自己习惯于读哲学书. 读他们的书,可以使你比较快地、比较直接地了解什么叫“哲学”. 当然,这不是一个定则.各位老师都有自己教学生入门的门径.我选的这条 途径,会让学生一上来就遇到困难,因为康德、黑格尔的书是出名的难读的.我 也不想把学生一开始就吓倒;我觉得开头难一些,以后碰到难读的书就不怕了, 因为哲学的书毕竟跟文学作品不同,只有很特殊的人才拿读哲学书来“消闲”.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对学生说明.康德、黑格尔的哲学被普遍批评为脱离实际 ,是书斋里的哲学,这个批评当然是很中肯,很有理的.哲学进入大学的讲堂, 成为“专门”的“职业”,就会着意地营造自己独特的天地,强调自己的特点, 从而与其他的学问和人生实际剥离.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我一直感到英美的有些 哲学过于技术性,我理解他们之所以如此,乃是要在大学以别人不会的技术来稳 住自己的教席,这可能是一个误解,但是长期以来我有这个印象.现在比较贴近 生活实际的是法国的哲学家. 当然,躲进书斋、脱离实际不仅仅是一个实际问题,而且还有学理上的问题 .康德、黑格尔的思路,是强调“哲学”要“纯”而又“纯”,这个“纯(粹)” 指的是排除一切经验的、被动的、接受的因素.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强调 的“纯主动性”,到康德、黑格尔那里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现实性、感性、 直观性的问题,在这个哲学系统中,始终不好摆平,尽管黑格尔以后,直到胡塞 尔,都强调“直观的理智”和“理智的直观”,但是这个“直观”还是“主动的 ”,“纯粹的”.“哲学”如何接纳“被动性”的问题,是需要大家进一步研究 的. 和“新生”谈如何读哲学书是一件很有兴趣的事,也是一个可以不断谈下去 的话题


一道哲学选择题
老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反对胡作非为的大哲学家,是反对唯意志论的鼻祖,是辩证法大师,是思想认识和行为艺术方面的导师。毫无疑问地应当包括在我们必须研究和发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内容之内。现在,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老子,深刻研究老子,重新评价老子,弘扬其精华、实践其哲学,将会避免或减少人为的...

论述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二、哲学何为?所谓人生哲学就是人们对自身的整个生命的根本看法,毋庸违言,人的生命观是人的世界观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从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转向探寻人的内部宇宙及论证或加固自己存在的安妥性的一种依据。 对于柔弱的、困乏和飘忽的人类,为了能顽强的生存下去,总得有一种精神的依持,唯其如此,才能见出那存在的...

我想学习“禅宗”方面哲学知识
东方人最好记得爱伦维物(Alan Watts)所说:作为禅学源头的庄子哲学是和现代人的境遇息息相关的。维特认为庄子和恰定(Teilhardde Chardin)在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子球撞击那样的机械化,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了。另一方面,西方人也应认为...

收集老子和孔子资料
简介: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1])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县亦因老子先后由苦县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并在鹿邑县境内留...

世界何氏宗亲总会世界何氏宗亲恳亲大会
这些分支团体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宗亲大会或联谊活动,以此为平台进行深度交流,共同追寻家族根源,增进亲情,加强宗族间的联系与和睦,鼓励互助合作,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延续至今。这些大会不仅是寻根问祖的聚会,更是族人之间情感联络的重要纽带,通过共享家族故事,弘扬家族精神,他们共同维护和弘扬何氏家族的...

国家和正义的关联 从政治哲学角度说明。
国家和正义的关联 从政治哲学角度说明。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何为公平正义?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指的是一种合理的社会状态,它包括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弘扬正义,对各种形式的社会不公和邪恶现象给予及时揭露和谴责,坚决扭转一些地区舆论不公、正不压邪的...

2010年高中思想政治会考模块训练四 生活与哲学
纵观整个哲学发展史,流派多多,观点各异,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回答3-5题。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4.哲学的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和不...

文化强国的哲学原理???急求~~~
但无论怎么消灭都无法破坏宇宙本体神与物的存在之理,都无法破坏马克思辩证神与物的本体之实,这是一个至关的哲学基础,也是认识论的基础。所以,无论从认识...现实中,中国化这一提法很有中国的骨气,它是传承中化文明、弘扬中国精神、结合中国实践的创造。使先进性文化体现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性旗帜,展开为中国特色...

一个哲学问题
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是为了进一步得出“心外无理”的结论,通过对心的能动作用的强调,否认了心之外的本体如天理、天道之类,把理学的理本体变成心本体,这是对人的认识能力、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王阳明认为,只有人心才能赋予天地万物以意义。用我们今天 的哲学观点来看,虽显过激背离了唯物辩证法...

陈白沙文学和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
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不知后来阳明从不说起,其故何也,薛中离、阳明之高弟子也,于正德十四年上疏请白沙从祀孔庙,是必有以知师门之学矣。”这段话,本来是很客观评价 陈白沙 先生的历史地位,可惜后来许多哲学家,教授把它列为 ( “唯心主义”的依据,他们的逻辑推理是:王阳明是唯心主义的,所以,陈白沙也是此类...

桐梓县15994783716: 如何培养哲学思维 -
众仇华畅: 哲学是个非常重理论及思考的学科.你还没有理论基础吧?推荐去读《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用生动的方式对哲学的发展史及一些重要思想做了介绍.是哲学的入门最佳书籍吧.比起其他哲学书籍这本书的讲述算相当生动的了.读完这本书就对现有的哲学体系有相当了解了.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扩展.可以加入一些群.小团体.平时和别人交流.不建议去那些大的哲学论坛.那里面的人不是一般的良莠不齐.看着一些傻子什么都不懂还一副你就一二傻的论调,很难受的了的.所谓哲学思维其实没你说的那么深奥,很高深的样子.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思考的方式.但,有的人想的更深,看到了本质.然后发展出了哲学.

桐梓县15994783716: 如何培养哲学思维能力 -
众仇华畅: 1、多看哲学类书籍,将自己沉浸在哲人的世界里.2、看到表象后,多思考想象表象背后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3、将自己思考后的想法用笔记载下来,以后回头看,自己消化

桐梓县15994783716: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哲学天赋,如何培养哲学思维? -
众仇华畅: 关于你的问题,我来议论几个方面,关于如何选择大学专业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通常受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是来源于功利的,就是学的专业以后好不好就业,前景如何.第二是来源于心灵的,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专业.两者若能...

桐梓县15994783716: 如何提高哲学修养? -
众仇华畅: 哲学是一门需要生活经验来配合的学问.所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为了提升哲学素养,应做到这四个方面:培养思考习惯、掌握整体观点、确立价值取向、力求知行合一.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坚信你自己有头脑会思考 凡事问个为什么? 凡事从不同的角度想一想 读别人的书,想自己的事 做自己头脑的主人 找准问题自己先想一想 按自己的思路找内容读 珍视自己的思想发现 成功的哲学思维总是伴随着一种快感 体味快感,抓紧记下 反复玩味,扩展思维 善于把握和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 哲学不是学的,而是悟的 给自己静思的时间 修炼点参禅的功夫

桐梓县15994783716: 哲学的思维方式及其意义 -
众仇华畅: 哲学思维方法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它有四个主要特征:第一,它是辩证性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对现存事物肯定和理解中同时又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对任何事物都应一分为二的看待,反...

桐梓县15994783716: 用哲学的观点谈如何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
众仇华畅: 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创新,必须先在人脑中形成新的想法,然后新的想法形成新的理论或者在其指导下产生新的事物.而新的想法其实就是人的意识,它是来源于客观...

桐梓县15994783716: 我们应该运用怎样的哲学思维,来正确看待“世界各国文化相互理解、相互借鉴、相互交融”?试题分析 -
众仇华畅: ①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文化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②坚持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各个国家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各民族社会实践的普遍性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具有普遍规律.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视各国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兄弟,组织答案和打字好非脑筋啊!来个采纳吧!)

桐梓县15994783716: 怎么理解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 -
众仇华畅: 哲学思维分为三类型:一、形式逻辑.二、辩证法.三、其他(卜卦、占星术、凭空预言、灵感等).形式逻辑思维的特征:按规定的标准将事物细分为类、科、目等,先分析,后综合,以此得出结论.其表述非此即彼、清晰可见、缜密入微...

桐梓县15994783716: 怎么拥有哲学的思维方式 -
众仇华畅: 首先 什么是哲学——爱智慧,多思考 人人都可以是哲学家 只要拥有对人与世界终极价值的关怀、潜在规律的探索 不要太在意形式 当然了 要多看书 作为启蒙 看看《苏菲的世界》《第一哲学沉思集》

桐梓县15994783716: 什么是哲学的思维方式 -
众仇华畅: 哲学的思考方式其实就是理性思考的方式. 生活到处都是哲学,只要你在思考,你的思考必定是哲学的,不过哲学的类别不一样,而你自己不知道你属于哪个哲学系统而已. 所以如果你希望有意识地进行哲学的思考,那你首先要认识哲学,了解哲学,懂得哲学的体系和逻辑原理,并将这一哲学原理运用到实际的思考之中. 如此,你就会运用哲学的思维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