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山木》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

作者&投稿:枝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庄子·山木》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

老子及庄子对“无用之用”有竭力的推崇。这个世界上,正因有“无用”才有“有用”,“有用”“无用”不过是个人主观的价值判断,不过是一种世俗相对的看法。老子:“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就充分表现出这种的看法。在只知道贪婪地追求“有用”的人与一方追求“有用”同时又能透彻“无用”的人,其生活方式及处事态度必截然不同,生活处事如能认识“无用之用”自然能更从容而有余裕,修养亦更具广度与深度。“有用”“无用”是人为的分判、是相对的价值,西方有谚云:“自己的良药,可能为他人致命毒药”,故真正的智人应要超越人为的价值,如一个人,一生中都在人为的价值观念中追逐不返,那就 像是和自己的影子在赛跑一样,这叫白费力气。其实,人世的道德是相对的,所谓“有用”“无用”也就是相对的;人间的事是相伴的,所谓“有用”与“无用”也是相持相伴而存在着的。 庄子有《逍遥游》一文: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途,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其[译文]为:惠子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都是些大而无用的空话,大家都不会赞同的。”庄子说:你难道没看见过野猫吗?它们隐伏起来,伺机猎取出来活动的小动物,东窜西跳,不避高低;往往触到机关,死于网罗之中。还有牦牛,庞大的躯体像天边的云。它能使自己很大,却不能抓老鼠。现在你有大树,担心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植在虚无的乡土上,广阔无垠的旷野里,它可以生长得更加枝叶繁茂,来往行人可以逍遥自在地在它下面乘凉歇荫。因此,它并不因为所谓无所可用而感到有什么困苦。 《庄子》的这类故事要换个角度看,就可以看出问题的所在了。自然万物的作用问题,不是以我们的角度来确定的。暂时没有发现用途的不等于“无用”,比如“樗”,人们可以逍遥的卧倒在大树下,大树的枝叶为人们遮掩阳光。它本身依然可以扮演一定角色发挥一定作用。当然,无用并不能确保生命不受伤害。无用之材亦有可能遭到砍伐,即使它不能为木匠所用,也完全可能被当作薪柴焚烧,从另一个角度为人所用,同时它也借助于灶神证明了自己有用的生命之所在。 不是有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所用”嘛!

《庄子·山木篇》记载:有一天庄子来到雕陵栗园,看见一只翅膀宽阔、眼睛圆大的异鹊,从南方飞来,停于栗林之中。庄子手执弹弓疾速赶上去,准备射弹,忽见一蝉,方得美萌,而其身正被隐藏着的螳螂发现而捕之。螳螂搏得蝉而忘其形,不知自身已被异鹊发现,并为异鹊所利。异鹊见利而忘其身,不知自己的性命也已在危险之中。见此情景,庄子感慨地说:“物固相累,两类相召也!”他扔掉了弹弓往回走。然而看管栗林的人,却把他看成是偷栗子的人,因此而啐他。

《庄子·山木》篇探讨的是庄子的处世之道。在庄子看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世不易,世事多患,很难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无论是材与不材,都是十分危险的,山木不材不能保全,雁不能鸣却被杀。即便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也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役使外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浮游于“万物之祖”和“道德之乡”。也就是说,仅仅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并不够,人生最高的境界是应该超脱于世俗的生活之外,彻底摆脱现实社会的羁绊。这种思想与庄子的“道”论是密切相关的,庄子认为人的生活应如野鹿,与自然融为一体,不要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就会达到“至德之世”或“无为之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形成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会关系,这些关系不仅不能为人们带来快乐,相反却是人们的负担。因此,为了使人不至于以物累形,必须把人从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解脱出来。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人的才能有高下,生活水平有差别,有才也好,无才也罢,富裕也好,贫困也罢,假如人人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处之,人类社会真正将和谐矣!假如人人都能以超然物外又积极入世的心态面对实现,在不懈追求中得到心灵的快乐和物质生活的满足,人生将会百倍精彩!

山有木兮木有枝,生生不息也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木生木,山间林。青山绿水,白云蓝天。青山在,度夕阳。梦中林,林之梦。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山木》第二篇结尾,“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译文:一个人倘能听任外物、处世无心而自由自在地遨游于世,谁能够伤害他。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不要太自我、太自私、太把自己当回事。一个人如果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太把自己当回事,那么就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一个人如果...

庄子的《山木》原文和译文
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 弟子们记住了,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吧!” 扩展资料: 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

庄子说:“不遣是非,与世俗处”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乘船过河,前面有船要撞上来,这个人破口大骂,骂对方不长眼。等船撞过来,却发现对面船上没人,是个空船,刚才的满腔怒火,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生气的不是撞船本身,而是对面有没有人。一件事对你造成了伤害,你生不生气,发不发火,并不取决于事情...

庄子·山木详细资料大全
庄子·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庄子·山木 作者:庄子 实质:九则寓言 时间:前369-前286 庄子,简介,题解,原文一(庄子行于山),译文一(庄子行于山),原文二(市南...

《庄子》经典语录
【感悟】人总要长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时间真的在一步步追着我们长大!对回不去的时光说再见,以后的日子请快乐一点。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 ,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清澈、纯洁,虽平淡但亲近;小人之间的交往...

庄子“空船”: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山木》篇里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没有人回应,于是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于是刚才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其实你会发现,生气与不生气,取决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有...

《庄子 山木》说到“伐树于宋”,说孔子在宋国被砍掉庇荫的大叔,这个典 ...
《庄子·山木》中没有讲述“伐树于宋”的故事,倒是讲述一个与伐树有关的典故。典故的大意为:一天,庄子行走到山中,看见一棵大树枝叶十分茂盛,然而伐木的人却停留在树旁,并不动手砍伐它。于是庄子走向前去问他们是什么原因?,伐树人说:“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而后庄子感叹说:“这棵树就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启示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能随之而来。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

物物而不物于物,而累邪?是什么意思?
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则受牵累。原文出自于战国庄子的《庄子·山木》。原文: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白话译文:...

螳螂捕蝉的意思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 螳螂捕...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庄子山木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什么哲理 -
弘德艾氟:[答案] 天人合一,清静无为.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庄子·山木》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意思?什么境界? -
弘德艾氟: 《庄子·山木》篇探讨的是庄子的处世之道.在庄子看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处世不易,世事多患,很难找到一条万全之路,无论是材与不材,都是十分危险的,山木不材不能保全,雁不能鸣却被杀.即便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也不能免于拘束与...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庄子有一篇文章是说“树不材而得活,鹅不鸣而被杀”最后弟子问时庄子的回答是什么?大概意思是什么? -
弘德艾氟: 原文 《庄子·山木》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大木:大树),枝叶盛茂.伐木者止(止:停)其旁而不取(取:取材,取以为用.这里可解释为砍伐.)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天年:自然的寿命...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君子之交淡如水〉怎么理解?
弘德艾氟: 这句话出自《庄子·山木》,全句是:“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就是说真正的友情就像水一样清澈,没有任何的利益,私心纠缠.在我国的文学典籍中,除了爱情,描述最多的就是友情了,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境界,应该是所有喜欢交朋友的人所可望达到的境界,试想,两个人,没有任何的私心,彼此的心就像透过水就能看见对方一样,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人以无为而成其有为的意思,谢谢 -
弘德艾氟: 树因为不能长成大树而能长久的活下去,不被砍伐.人因为没有什么作为而成就作为.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山木》. 原文 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翻译 昨日遇见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若什么 -
弘德艾氟: 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该句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源于互相宽怀的理解.在这理解中, 互相不苛求,不强迫,不嫉妒,不黏人.所以在常人看来,就像白水一样的淡. 2、《庄子·山木》原文: 子桑户曰:“...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
弘德艾氟: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注释】 选自《庄子·山木》.醴:甜酒. 【译文】 君子之间的交情淡得像水一样,小人之间得交往甜的像甜酒一样. 【赏析】 因君子有高尚的情操,所以他们的交情淡的像水一样.这里的“淡若水”不是 说君子之间的感情淡的像水一样,而是指君子之间的交往,不含任何功利之心,他们的交往纯属友谊,却长久而亲切.小人之间的交往,包含 着浓重的功利之心,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看起来“甘若醴”,如果对方满足不了功利的需求时,很容易断绝,他们之间 存在的只是利益.所以与人交往,要找君子,不要找小人.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读《山木》有感 -
弘德艾氟: 读<庄子·山木>有感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轻轻朗诵着.心中不禁有感而发.....君子友谊是心与心的交流.一种天和地共有的默契,互相理解`配合,这样的友谊最为珍贵;小人的友谊是鸡鸭鱼肉的交情,我认为,这种友谊是...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句话什么意思? -
弘德艾氟: 意思是君子之间的的交际应该平淡如水,有一个朋友就好. 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山木》 原文: 君子之交淡如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译文: 君子之间的交际来往应该是平淡的,像水一样.人在这一生当中得到一个知己就好. 扩...

鄂托克旗17294431174: 讲述庄子性格的故事 -
弘德艾氟: 1 《庄子·山木》载:一次,庄子身穿粗布补丁衣服,脚着草绳系住的破鞋,去拜访魏王.魏王见了他,说:“先生怎如此潦倒啊?”庄子纠正道:“是贫穷,不是潦倒.士有道德而不能体现,才是潦倒;衣破鞋烂,是贫穷,不是潦倒,此所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