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预习有什么重点?

作者&投稿:宥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年级下册课文草原的预习情况~

草原
【相关衔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课文解读】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一课《草原》预习方法:
1、大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绘的场景。
2、动手将好词好句摘录。
3、通过网络搜索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资料和蒙古族人民的生活风貌。
4、写一篇关于草原认知方面的文章,比如《草原的牦牛》、《草原的风光》、《蒙古族人的一天》以及《草原旅游指南》等等。

课文解读:
《草原》是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作者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以及联欢话别的不同场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1、易错字音
蒙(měng)古包 好(hào)客 同行(xíng) 似(sì)乎
2、多音字
行(háng)(一行) (xíng)(行动)
勒(lè)(勾勒) (lēi)(勒马)
蒙【(mēng)(蒙骗) (méng)(蒙受) (měng)(蒙古族)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教学难点一是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二是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总起来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这句话写出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但不因空旷而显得苍茫.这句话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②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渲染”“勾勒”均是绘画用语,“渲染”是指用水墨或淡的水彩涂抹画面,以取得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勾勒”是指用线条勾画出轮廓.“翠色欲流”是指青草鲜嫩,颜色青翠,似在流动,富有生机.老舍将草原拟为一幅挥毫泼洒的写意画,突出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小丘线条的柔美,整个草原犹如巨幅中国画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置身于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作者自然会惊叹、并产生舒服之感,因此,既愿久立欣赏,又想吟诵诗篇.
③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回味”,细细地回忆,品味.这里是骏马和大牛的天然牧场.在作家的眼中,草原的风光如诗如画,有着无限乐趣,因此连静立的牛马,都似乎被陶醉了,像人一样在享受和回味.这种拟人的写法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
④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是写蒙古族老乡身着节日盛装,策马疾驰,远迎来客.鲜艳的服饰,飞驰的骏马,飘舞的衣襟衣带,作者将这些景物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
⑤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涯,边际.天涯,天边,大地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从迎客、联欢到话别,处处洋溢着“蒙汉情深”;千里草原,芳草萋萋,举目皆是诗情画意,所以才让人流连不已,难分难舍.
(2)对词语的理解.
境界:事物所到达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时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险.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像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不自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要求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①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②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③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
2.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种结构安排上自然流畅、脉络清晰的特点.
3.本文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因此要加强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边读边想象画面:草原一碧千里而又不失秀美的风光;马疾驰,车相随,襟飘带舞,欢声笑语迎远客的场景;敬酒联欢的热闹场面.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大家带进草原,并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4.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与初步的审美能力.作家老舍随着场景的变化、时间的推移,情感也在变化着.但贯穿全文的是对草原及草原人民的赞美与留恋之情.这种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在一起,要引导学生抓住这样的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惊喜、赞叹和离开时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流于笔端,将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二是精笔细描,如,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羊群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群马疾驰的迎客队伍像一条彩虹,这些描写细致入微,形神兼备,生动鲜活,传达出作者满心的喜悦与赞叹.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种纪实的描写,更能表达出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和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5.在学生充分感受到草原之美后,教师可相机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西部,搜集资料,访问老师、家长,与西部地区的小学生建立联系等方式,为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做准备.
6.生字、生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教师在检查时要注意一些字的字音字形.如“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ěng”,“好客”中的“好”读作“hào”,“同行”中的“行”读作“xíng”,“似乎”中的“似”读作“sì”;“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
四、教学案例
片段:
品读优美语句
师:找出你认为优美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非常美:“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里的色彩太美了,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再加上蓝天白云,真如仙境一般.
生:作者将草原比作绿毯,可以让我们想象到那草地毛茸茸、蓬松松而又软绵绵;而羊毛也是这样的,所以把羊群比作绿毯上的大花,简直太形象了.
师:同学们再反复读读这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字作者用得最为巧妙?
生:我发现了,是“绣”!羊群本来是因为吃草而随意地走来走去,可在老舍的笔下它们就是一些能工巧匠,在精心为草原这块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这块巨幅地毯上的图案在不断变换,真是美极了.
师:请同学们看着课件,也向老舍先生学习,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的珍珠.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大海上扬起了点点白帆.
生: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
师:是啊,这样的仙境怎不令人惊叹,令人感到舒服呢?
生:我觉得这句写得也很美,“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作为牛马生活在草原,简直就是进了天堂,它们一定在品味这种幸福的生活.
师:你体会得真好.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真令我们心向往之.
生:它们可能在回味着眼前的美景: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真美啊,而我们就生活在这幅画中!
师:生动的语言可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正是作者这些优美的描写,才给了读者这样丰富的联想,让我们和作者一样,深深陶醉于草原的美景,和作者一样惊喜不已,赞叹不已.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五、相关链接
课文摘选自老舍写的《内蒙风光》.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二十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人民艺术家.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蒙古包一般为圆形,大多用条木做成网壁与伞形顶,上盖毛毡,用绳索勒住,顶中央有圆形天窗,容易拆装,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的地方.
奶茶掺和着牛奶或羊奶的茶,是蒙古族同胞敬客最重要的饮料.
奶豆腐是用牛奶制成的凝固食物,盛在盘子里做点心,并不是豆腐.
手抓羊肉蒙古族同胞习惯把羊肉切成大块,煮熟了吃.吃的时候用刀割,用手抓,叫“手抓羊肉”.
鄂温克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讷河县等地.
陈巴尔虎旗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部,海拉尔河下游,滨州铁路经过南境.这里水草丰美,畜牧业发达;农产品有小麦、油菜籽、甜菜等


5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生字组词
字歌:用毛织地毯 有言很健谈 病中把痰吐 水多味变淡2《草原》生字 【渲】读音:xuàn巧记:三点(氵)“宣”言。字义:中国画的一种画法,把水墨淋在纸上再擦得浓淡适宜组词:渲染造字:形声法造句:彩旗和锣鼓声把运动会渲染得非常热闹。笔顺: “氵”呈弧形;“宀”不宜宽,“曰”上开下...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仿写一篇作文6oo字
美丽的大草原 这个暑假我将去内蒙古旅游,我要去欣赏大草原。经过一天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内蒙古。站在草原上,一抬头就看见蓝蓝的天空,在深圳,我可从没见过这么美的天空,这儿的蓝天像哪位画家精心涂抹上去的蓝天中成千上万多白云,像一个个可爱的棉花糖。蓝天下是一望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草原》教案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草原》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草原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资料和解读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我国草原的沙化、退化现象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资源是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人工种草 我国草原牧场在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草期,也是草原生产的劣势期。发展人工种草,可以弥补天然草场枯草期产量低下的不足。实验证明,适合大面积栽种的良种牧草,北方有紫...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
也是老师上课要传授给学生书本上知识的依据,尤其是语文老师,因为他们的教案通常能很深层次的体现他们的教学水平。一份优秀的教案能够让老师的教学质量提升一个档次。接下来的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草原》教案,希望大家能喜欢,并且进行借鉴和参考。 《草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主要内容
然而,这是因为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已大大改变了天然植被,造成谷物、牧地等人为草原,这些地区需要某种形式的非自然重复侵扰,例如持续的栽培、密集放牧、焚烧或割刈。然而,这里讨论的偏重自然草原和近乎自然的草原。 [编辑本段]1、概念分类 草原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草原包括在较干旱环境下形成的以草本植物为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内容。找到把网站发给我_百度...
五年下册课文阅读教学设计 1、草原 课前预习 1、给带点的字注音 愉快 柔美 渲染 勾勒 洒脱 迂回 拨转马头拘束鄂温克 天涯 2、写出带点字的意思 一碧千里( )( )翠色欲流( )( ) 流入云际( ) 群马疾驰( )( ) 天涯碧草( )( )3、了解下列词语意思 茫茫 渲染 勾勒 鄂温克 4、朗读课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这篇课文,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是怎...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来,走在哪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第一自然段改编,150字,要快!!!
我又看见了大海。那里的天是那么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天,连着海;海,连着天。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在海边,而是置身于一幅只用蓝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中,到处都是蔚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流向了天边。我放出了几只小纸船,它们带着我美好的...

五年级语文第一课《草原》生字拼音
五年级下册《草原》这篇课文的生字拼音如下:1、毯[tǎn]:地毯、毛毯、毯子、壁毯、渲、渲染。2、勒[lè] [lēi]:勾勒、勒令、勒索。3、吟[yín]:吟唱、低吟、呻吟、吟诗。4、迂[yū]:迂回、迂腐。5、襟[jīn]:衣襟、胸襟、对襟、襟怀。6、蹄[tí]:蹄子、马蹄、牛蹄、蹄筋。7、貌[...

红岗区1939509360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预习怎么写 -
本苇六神: 照字词句篇或黄冈小状元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第一课《草原》预习方法 -
本苇六神: 预习方法:1、联系上下文、运用工具书、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本科重点词语.2、运用工具书和自己的话联合起来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3、根据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题和重点词句来谈谈自己对一些词语、句子的体会,并做上简单的批注.4、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来收集关于本科的资料,并在课堂上展示.

红岗区19395093608: 小学五年级语文第1单元《草原》讲了什么? -
本苇六神: 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草原里各自然段的内容 -
本苇六神: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草原的景色,是全文的重点.第二部分描写了草原人热情欢迎客人的场面.第三部分介绍了草原人招待客人的盛况.第四部分描写了主人和客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草原》的内容 -
本苇六神: 《草原》 老舍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用几句话概括 -
本苇六神: 课文简说.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 草原 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写出每个部分的主要描写什么 -
本苇六神:[答案] 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草原的景色,是全文的重点.第二部分描写了草原人热情欢迎客人的场面.第三部分介绍了草原人招待客人的盛况.第四部分描写了主人和客人依依惜别的场景.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分段概括段意内容 -
本苇六神: 第一课:《草原》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可分成四段.段意:第一段:在这一段申作者运用非常贴切的打比方的句子来写具体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

红岗区19395093608: 五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一课草原主要内容 -
本苇六神: 草原是指以近乎连绵不绝的禾草覆盖植物为主的植被地区.草原出现有利这种植被但不利于高大植物(尤其是乔木和灌木)生长的环境.阻碍这些较高木本植物生长的因素各不相同.草原是世界所有植被类型中分布最广的.然而,这是因为人...

红岗区19395093608: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主要内容 -
本苇六神: 这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课文详细记叙了作者一次难忘的访问经历.文章既写出了草原的美景,表现了草原的独特风光;又写出了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全篇文章优美、语言清新流畅,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