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要简洁!

作者&投稿:典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大禹接了命令去治水防水,曾经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还传来刚刚出生,连见也没见过的亲生孩子的哭叫声,也没舍得去家里看看,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造福黎民百姓.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耽搁了治水的时辰,于是就悄悄地走开了。
治水六七年后,大禹第二次经过家门。那天中午,大禹刚登上家门口的小丘,就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炊烟,又听见母亲与儿子的笑声,大禹放心了。为了治水大业,他还是饶过家门,赶紧向工地奔去。
又过了三四年,一天傍晚,大禹因治水来到家的附近。突然天下起了滂沱大雨,大禹来到自己家的屋檐下避雨,只听见屋里母亲在对儿子说:“你爹爹治平了洪水就回家。”大禹听得非常感动,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立刻又转身上路了。
这些记载都是颂扬大禹一生为公,竭尽全力治理洪水,解除民众受水患所苦的崇高行为。据说,禹妻涂山氏生启时,禹也一直在外治水。禹的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受到了民众的赞扬,也为舜所重视。所以舜在晚年举荐禹为继承人,并把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

大禹治水
远古时期,天地茫茫,宇宙洪荒,人民饱受海浸水淹之苦。尧帝开始起用禹的父亲鲧治理洪水。鲧治水逢洪筑坝,遇水建堤,采用“堙”的办法,九年而水不息。尧的助手舜行视鲧治水无功,将他诛杀在羽山。
舜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他从冀州开始,踏遍九州进行实地考察,决定采用因势疏导洪水的办法。
当时的绍兴地区也受到洪水的祸害,被称为荒服之地。大禹治水到了这块荒蛮之地,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使这片浅海沼泽之地重新成为平原,人民得以从事垦殖为生。大禹曾在绍兴娶涂山氏为妻。新婚才四天,禹便离家治水去了。他婚后离家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已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说,帝尧时,洪水成灾,天下百姓深陷愁苦之中。尧帝命禹的父亲鲧去治理洪水。鲧率众筑坝修堰,费了九年功夫,也没把大水治伏,因而受到流放羽山(今山东蓬莱东南)的处罚。也有典籍记述鲧被诛杀于羽山。
舜继帝位后,洪水仍然是天下大患,便命已成为夏部族首领的禹继续治理洪水。禹欣然领命,但没有贸然行事,而是首先认真总结前辈治水的教训,寻找治水失败的原因。然后,率领伯益、后稷等一批忠实助手,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洪灾严重地区进行勘察,了解各地山川地貌,摸清洪水流向和走势,制定统一的治水规划,在此基础上才展开大规模的治水工作。他鉴于前辈治水无功主要是没有根据水流规律因势利导,而只采用“堕高堰库”(《国语•周语下》)筑堤截堵的办法,一旦洪水冲垮堤坝便前功尽弃的教训,大胆改用疏导和堰塞相结合的新办法。按《国语•周语》所说,就是顺天地自然,高的培土,低的疏浚,成沟河,除壅塞,开山凿渠,疏通水道。历时十三年之久,终于把洪渊填平,河道疏通,使水由地中行,经湖泊河流汇入海洋,有效治伏了洪水。
大禹治水成功,除采取了正确的方法,另一重要原因是他一心为公,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不畏艰险,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韩非子•五蠹》记述大禹“手执耒锤,以民为先。”就是说他手拿治水工具,亲自参加劳动,给参加治水的人做出了好样子。传说大禹为了完成治水重任,娶妻涂山女四天便离开家,在外13年,没有回过一次家。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由于他常年奔波在外,人消瘦了,皮肤晒黑了,手上长满了老茧,脚底布满了血泡,腿上的毛磨光了,连束发的簪子和帽子掉了也顾不上收拾。老百姓见了无不心痛流泪。至今嵩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大禹治水的动人故事。传说,大禹治水时,要在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流的通道。他顾不得回家,便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他化为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正干的起劲时,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禹妻闻听鼓声,连忙烧火做饭。当她拖着已怀孕的笨身子送饭到山上时,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踪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忙,吓得扭头就跑,大禹见此情景,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冲妻子追去,妻子受到惊吓,顷刻间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大声呼唤着妻子和将要出生的孩子,只听一声巨响,巨石突然开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于是后人便称这块裂开的巨石为“启母石”。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被这个传说所感动,下令在这里修建了启母庙。今启母庙已荡然无存,但东汉时在庙前修建的启母阙还依然保留着。从残存的碑文中依稀可见汉代对禹治水的记述和对启母涂山氏助夫治水的颂扬。尽管民间传说具有神化色彩,但由此也可见大禹为治水患而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是三过家门,打错字了。说的是发洪水,大禹抗洪。路过自己家门口三次都没回家看看。表达大禹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

大禹治理黄河水,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大禹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原因:水未治平,没空回家。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说:大禹为了治水,十三年路过家门3次,都没有回家。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史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原文?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人物是?( )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人物是大禹。大禹是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大禹为了成功治理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敢入,怕浪费时间,耽误治水。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大禹听到自己的妻子分娩时的呻吟声和婴儿降临的哇哇哭声,其他人劝他进去看看,大禹怕耽误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文言文解释
原文: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

三过家门而不入下一句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下一句是: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是一句歇后语,讲的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叨起来没完,...

文言文《三过其门而不入》翻译
原文: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

短一点的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表现了华夏祖先坚持不懈...

大禹是治水功臣,却三次经过自家家门都不敢进去,这其中有何隐情?_百 ...
我们说他三次过家门,第一次是妻子生产的时候,第二次是妻子抱着儿子在家门口等他,第三次是儿子已经十岁了。每一次都恰逢工程的紧张时刻,他只能跟妻子挥手,告诉儿子,水不平不能回家。这让人感到他的大公无私,虽然这其中他也有忧心国家,忧心民众的心思存在,可是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个最...

建平县17767996598: 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要简洁! -
须苛瑞代:[答案]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了母亲,唠...

建平县17767996598: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
须苛瑞代:[答案] 大禹接了命令去治水防水,曾经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还传来刚刚出生,连见也没见过的亲生孩子的哭叫声,也没舍得去家里看看,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造福黎民百姓.

建平县17767996598: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故事简介220左右 -
须苛瑞代:[答案]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

建平县17767996598: 请说一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简洁一点) -
须苛瑞代:[答案] 大禹接了命令去治水,曾经3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还传来刚刚出生,连见也没见过的亲生孩子的哭叫声,但仍固执得继续工作.造福人民.

建平县17767996598: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大体意思说出来就行了,不需要太长,三四句话. -
须苛瑞代:[答案] 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 引济漯水入海,把汝汉淮泗导入江.他用了 13年时间,终于制伏了洪水.禹在治水过程中公而忘私,三次路过家门,也不进去看...

建平县17767996598: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
须苛瑞代:[答案]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公而忘私的精神令人钦佩 在舜帝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人们深受其害.舜帝派鲧治水不成,又派禹继父业治水.当时禹刚刚结婚,他离家外出,带领大家沟通九河,引济漯水入海,把汝汉淮泗导入江.他用了 1...

建平县17767996598: 你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故么?请查找相关资料,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下来. -
须苛瑞代: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建平县17767996598: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
须苛瑞代:[答案]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大禹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在四年后的一个早晨.大禹走近家门,听见母亲的骂声和儿子的哭声,大禹想进去劝解,又怕更惹恼...

建平县17767996598: 三国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
须苛瑞代: 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 《史记·夏本纪》载,“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古时候,洪水泛滥,为了让人们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舜帝派大禹去整治洪水....

建平县17767996598: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典故是什么? -
须苛瑞代: 大禹的父亲鲧治水不成,禹便替父亲去治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他治水实在辛苦,并且心系百姓,无暇回家.二,是因为他因父亲治水不成而心存羞愧,便立志要止水做出一番事业.因此三过家门而不入. 是自己的想法,并且有史料依据.望采纳回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