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十篇初中课外文言文,每篇出3个选择题,50分悬赏,谢了。

作者&投稿:弘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劳驾大神帮我搜集十篇初中课外文言文,要课外的,每篇150字左右,再带下翻译。谢了~


答案有:
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
2.神童庄有恭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3.曹植聪慧
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赋相当有水平4.略。
4.鲍子难客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相制约。3.责难、驳斥。
5.曹绍夔捉“怪”
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6.杨亿巧对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7.解缙敏对
1.①回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二)学习
8.承宫樵薪苦学
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用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9.桓荣勤学不倦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力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10.宋太宗学书
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本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
11.催景俘拜师
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
12.为人大须学问
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3.读书五失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14.颜回好学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三)仁爱
15.张孝基仁爱
1. ①不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17.赵简子元日放生
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
18.3邓攸弃儿保侄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
19张之万马
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到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20.王安石辞妾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
21.宋仁宗忍饿
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羊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
22.范仲淹罢宴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23.顾荣施炙
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他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24.逆旅主人无情
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
(四)诚信
25.陆元方卖宅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们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26.岑鼎
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献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
27.杨万里与“诚斋”
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诚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28.和氏壁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人叫“卞和”。
29.幽王击鼓
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
(五)品性
30许生端方
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说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31.王安石待客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里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32.范文正正直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同“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33.王安国直言
1.①同“耳”,罢了②立刻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何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34.海瑞清廉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35.吕蒙正不记人过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36.梁鸿尚节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我”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六)文艺
38.米芾索帖
1.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
39.赵孟过扬州
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40.欧阳修不喜释氏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2。①一定板着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41.唐伯虎识破术士
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
42.朱文公爱骗
1.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立刻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年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
43.章亨书绝壁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大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
44.李白之死辨误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七)政事
45.隽不疑之母
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样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
46.徐有功秉公执法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47.王翱秉公
1.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得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
48.私恩与公法
1.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察觉灾难要临头了。5州;郡。
49.晋平公游于河
1.①回答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因为⑤大概、恐怕。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才。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
50.子产不毁乡校
1.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论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51.董阏于法无赦
1.①回答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沟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八)奇闻
52.商陵君养“龙”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53.钱货入瓶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个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54.田真兄弟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55.樵夫毁山神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回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一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56.奇鹰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57.雉鸟报复
1.①不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放着;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58.桑中生李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人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59.县令捕蝗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60.天敌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的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原文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未至,道渴而死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 B.池非不深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愚以为宫中之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原文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②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u ):砍。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
③蟾蜍( )( ) ④常斫之(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③学仙有过 ②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原文 鲲鹏之变
北冥⑴有鱼,其名为鲲⑵,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⑷,其翼若垂天之云⑸。
是⑹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⑺。南冥者,天池⑻也。《齐谐》⑼者,志怪⑽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⑾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⑿,去以六月息者也⒀。”
注释
⑴北冥(m ng):即北海。海色深黑,故称冥海。冥,亦作“溟”,一说因其广漠无涯,故称溟。⑵鲲(k n):大鱼名。⑶鹏:大鸟名。⑷怒而飞:奋起高飞。怒,振奋。 ⑸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象悬挂在天空的一大片云彩,形容鹏鸟之大。⑹是:此,这。⑺海运:犹言海动,指海潮翻腾。海动时必有大风,鹏乘借风力徙往南海。则将:就要。徙:迁移。⑻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⑼《齐谐》:书名。⑽志怪:记载怪异的事。⑾水击:谓大鹏起飞时举翅拍击水波。⑿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凌借暴风之力,飞达九万里高。持:聚结、凌借。扶摇,风名,一种从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⒀去以六月息者也:言大鹏一去飞行半年,到南海休息。
阅读训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 n) B.怒(愤怒、生气)而飞
C.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休息)者也。
2.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文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
①乃化为龙矣___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_______,文中同时描绘了跳龙门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机杼( ) ②织衽( ) ③涉秋( ) ④髡( )
2.加点字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是非功过不能相抵 D.如是再三
3.我们的古人既善于想象,又精于观察,由“_____,_____”这一自然现象便推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原文: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田⑴,史编⑵布卜⑶,曰:“田于渭阳⑷,将大得焉,非龙非螭⑸,非虎非罴⑹,兆得公侯,天遗⑺汝师。”文王乃乘田车⑻,驾田马⑼,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⑽。曰:“自吾先君⑾太公⑿曰:‘当有圣人适⒀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⑴田:田猎。⑵史编:名叫编的太史。⑶布卜:布,陈;卜,灼剥龟:陈龟而灼剥之,视龟兆的纵横以定吉凶,叫布卜。⑷渭阳:渭水的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⑸螭(ch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⑹罴(p ):棕熊。⑺遗:赠予,给予。⑻田车:田猎的车。 ⑼田马:田猎的马。⑽说:通“悦”。⑾先君:去世之父为先君。⑿太公:父称太公。先君太公连称,即去世之父的意思。 ⒀适:到。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与语,大说__________②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
2.“天遗汝师”一句中的“遗”与下列句中“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路不拾遗 B.深追先帝遗昭C.得遗金一饼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野径云俱黑______ 载与俱归______
卒见太公______ 卒中往往语_____
原文 武王克殷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刘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为之⑾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⒁。”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
⑴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⑷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⑸乌:即乌鸦。⑹恶:憎恨。⑺余胥:墙壁。⑻厥:其,代词。⑼靡:无,不。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⑾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⑿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⒀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⒁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⒂君子:有道者。
阅读训练
1.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B.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
C.百姓有过,在予一人D.将奈其士众何
2.解释下列句中“其”的意义。
①知其可而为之______________ ②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____________
③使其各居其宅_____________ 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译文: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原文 伯夷、叔齐之死
伯夷叔齐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父欲立③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④善养老盍⑤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⑧,采薇⑨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曰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去。
注释
①伯夷、叔齐:二兄弟。伯夷为兄,叔齐为弟。②孤村:殷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到辽宁省朝阳县一带地方。③立:立为继承君位的人。④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殷代州长称伯。善养老,敬爱收养老人。⑤盍:何不。归:投奔。 ⑥武王:文王的儿子,名发。 ⑦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载木主伐纣,表示伐纣是文王王命。⑧首阳山:山名,也叫西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⑨薇:植物名,也名野豌豆,花紫红,种子可吃。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__________②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_______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④面山而居___________
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遣白鹿乳之
A.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将军身被坚执锐
3.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①西伯卒____ ②盍往归焉____ ③难之曰____ ④二子遂饿而去____
原文 老父告诫孙叔敖①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②,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④,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益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天意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⑤!”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⑥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
①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楚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宰相。②衣粗衣,冠白冠:穿粗衣,戴白帽。③吊:慰问。④使臣受吏民之诟: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贵。这是表示谦虚的话,说自己无能。⑤余教:还没说完的话。⑥心:心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 ②楚王不知臣不肖_____________
③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 ④人尽来贺________________
⑤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 ⑥岂有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
使臣受吏民之诟_______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_______ 苟富贵,勿相忘________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人患处之_______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一国吏民皆来贺___ 有一老父衣粗衣_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
官益大而心益小___ 益习其声___ 无益吾事___

原文 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⑴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⑵能,讲信修睦⑶。故人不独⑷亲其亲⑸,不独子其子⑹,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⑺,女有归⑻。货恶⑼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⑽闭⑾而不兴,盗窃乱⑿贼⒀而不作,故外户⒁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⑴行:实行。⑵与:解作“举”,推选。⑶修睦: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⑷不独:不仅仅。⑸亲其亲:即以其亲为亲,意动用法⑹子其子:即以其子为子。⑺分:职分。 ⑻归:女子出嫁。⑼恶:讨厌。 ⑽谋:奸谋。⑾闭:被阻塞。⑿乱:造反的。 ⒀贼:害人的。 ⒁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

原文 夸父逐日
夸父①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④;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⑤。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⑥。
注释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①未至,道渴而死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夸父与日逐走 B.池非不深也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愚以为宫中之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品以恢宏、壮烈的浓墨重彩,塑造了一个追赶太阳的巨人形象,始终把人物置于人(夸父)与自然(太阳)的矛盾冲突中,从而突出了人物。
B.夸父为了追赶太阳,一口气喝干了大泽的水,又向北去饮黄河、渭河的水。
C.神话结尾,那曾经与他一起奋斗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就以浪漫主义的出奇想像,为夸父的形象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D.“夸父与日逐走”的故事,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渴求了解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勇于探索太阳的雄心壮志。
原文 嫦娥奔月
羿①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②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③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②姮(h 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③斫(zhu ):砍。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羿( )请不死之药 ②谪令伐树( )
③蟾蜍( )( ) ④常斫之( )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羿请不死之药 ③学仙有过 ②常斫之 ④过故人庄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③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3.翻译句子。
羿妻姬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原文 鲲鹏之变
北冥⑴有鱼,其名为鲲⑵,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⑶,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⑷,其翼若垂天之云⑸。
是⑹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⑺。南冥者,天池⑻也。《齐谐》⑼者,志怪⑽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⑾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⑿,去以六月息者也⒀。”
注释
⑴北冥(m ng):即北海。海色深黑,故称冥海。冥,亦作“溟”,一说因其广漠无涯,故称溟。⑵鲲(k n):大鱼名。⑶鹏:大鸟名。⑷怒而飞:奋起高飞。怒,振奋。 ⑸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象悬挂在天空的一大片云彩,形容鹏鸟之大。⑹是:此,这。⑺海运:犹言海动,指海潮翻腾。海动时必有大风,鹏乘借风力徙往南海。则将:就要。徙:迁移。⑻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⑼《齐谐》:书名。⑽志怪:记载怪异的事。⑾水击:谓大鹏起飞时举翅拍击水波。⑿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凌借暴风之力,飞达九万里高。持:聚结、凌借。扶摇,风名,一种从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⒀去以六月息者也:言大鹏一去飞行半年,到南海休息。
阅读训练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或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 n) B.怒(愤怒、生气)而飞
C.抟(tu 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去以六月息(休息)者也。
2.对加点词的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名为鲲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其翼若垂天之云 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相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②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文 鲤鱼跳龙门
龙门山,在河东①界。禹凿山断门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②,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注释
①河东:黄河以东。②季春:暮春,阴历三月。季,指一季的末一个月。此外,农历一季的第一个月称为“孟”,第二个月称为“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乃”的用法。
①乃化为龙矣___ 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__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②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3.用原文语句填空。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故事具体的时间是_______,文中同时描绘了跳龙门的盛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①劳役②,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③。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
涉秋④七日,鹊首无故皆髡⑤,相传是日河鼓⑥与织女会于汉⑦东,役乌鹊为梁⑧以渡,故毛皆脱去。
注释
①机杼:机,织布机;杼,即梭,织布的梭子。②劳役:辛苦操作。③织衽:织布机上的经线叫衽。织衽就是拿纬线而贯经线的意思。④涉秋:入秋。⑤髡(k n):古代刑法之一,剃掉头发,使成秃头叫髡。⑥河鼓:星名,即牵牛。⑦汉:天汉,即银河。⑧梁:桥。
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机杼( ) ②织衽( ) ③涉秋( ) ④髡( )
2.加点字的解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相传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河东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是非功过不能相抵 D.如是再三
3.我们的古人既善于想象,又精于观察,由“_____,_____”这一自然现象便推断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

原文: 姜太公遇文王
文王将田⑴,史编⑵布卜⑶,曰:“田于渭阳⑷,将大得焉,非龙非螭⑸,非虎非罴⑹,兆得公侯,天遗⑺汝师。”文王乃乘田车⑻,驾田马⑼,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
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与语,大说⑽。曰:“自吾先君⑾太公⑿曰:‘当有圣人适⒀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注释
⑴田:田猎。⑵史编:名叫编的太史。⑶布卜:布,陈;卜,灼剥龟:陈龟而灼剥之,视龟兆的纵横以定吉凶,叫布卜。⑷渭阳:渭水的北岸,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⑸螭(ch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⑹罴(p ):棕熊。⑺遗:赠予,给予。⑻田车:田猎的车。 ⑼田马:田猎的马。⑽说:通“悦”。⑾先君:去世之父为先君。⑿太公:父称太公。先君太公连称,即去世之父的意思。 ⒀适:到。
阅读训练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与语,大说__________②汤熨之所及也________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
2.“天遗汝师”一句中的“遗”与下列句中“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路不拾遗 B.深追先帝遗昭C.得遗金一饼 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野径云俱黑______ 载与俱归______
卒见太公______ 卒中往往语_____
原文 武王克殷
武王⑴克殷⑵,召太公⑶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⑷?”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⑸;憎其人者,恶⑹其余胥⑺。咸刘厥⑻敌,使靡⑼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⑽入,王曰:“为之⑾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⑿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⒀,百姓有过,在予一人⒁。”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⒂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注释
⑴武王:周武王,姓姬,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⑵克殷:攻下殷都。克,攻下。殷,商朝的都城。⑶太公:姜太公,姓姜,名望,字子牙,又名吕尚。西周初年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⑷奈其士众何:对他的士众怎么处置。奈何,怎么办,怎么处置。⑸乌:即乌鸦。⑹恶:憎恨。⑺余胥:墙壁。⑻厥:其,代词。⑼靡:无,不。⑽邵公:又作召公,武王之弟,因封地在召,故称为召公。 ⑾为之:对他们。为,对。之,指士众。⑿周公:西周初年政治家,武王之弟,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⒀惟仁是亲:亲近有道德的。“惟(唯)……是……”,宾语前置的格式。⒁予一人:即天子,此指殷纣王。 ⒂君子:有道者。
阅读训练
1.下列句子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两项是( )
A.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B.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
C.百姓有过,在予一人D.将奈其士众何
2.解释下列句中“其”的意义。
①知其可而为之______________ ②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____________
③使其各居其宅_____________ 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译文:
②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
原文 伯夷、叔齐之死
伯夷叔齐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父欲立③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④善养老盍⑤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
武王伐纣,夷齐不从,隐于首阳山⑧,采薇⑨而食。王摩子入山,难之曰:“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食周薇,奈何?”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曰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去。
注释
①伯夷、叔齐:二兄弟。伯夷为兄,叔齐为弟。②孤村:殷时国名,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到辽宁省朝阳县一带地方。③立:立为继承君位的人。④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殷代州长称伯。善养老,敬爱收养老人。⑤盍:何不。归:投奔。 ⑥武王:文王的儿子,名发。 ⑦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载木主伐纣,表示伐纣是文王王命。⑧首阳山:山名,也叫西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⑨薇:植物名,也名野豌豆,花紫红,种子可吃。
阅读训练
1.写出下列句中“而”字的用法。
①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__________②君不食周粟,而隐周山_______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_____________④面山而居___________
2.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天遣白鹿乳之
A.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B.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将军身被坚执锐
3.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①西伯卒____ ②盍往归焉____ ③难之曰____ ④二子遂饿而去____
原文 老父告诫孙叔敖①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②,后来吊③,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诟④,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益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天意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⑤!”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⑥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注释
①选自《说苑·敬慎》。孙叔敖:楚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宰相。②衣粗衣,冠白冠:穿粗衣,戴白帽。③吊:慰问。④使臣受吏民之诟:让我受到官吏和老百姓的诟贵。这是表示谦虚的话,说自己无能。⑤余教:还没说完的话。⑥心:心欲。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____________ ②楚王不知臣不肖_____________
③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_______ ④人尽来贺________________
⑤子独后来吊__________ ⑥岂有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理解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相同含义
使臣受吏民之诟_______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______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_______ 苟富贵,勿相忘________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人患处之_______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_______
3.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的含义。
一国吏民皆来贺___ 有一老父衣粗衣___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
官益大而心益小___ 益习其声___ 无益吾事___

原文 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⑴也,天下为公。选贤与⑵能,讲信修睦⑶。故人不独⑷亲其亲⑸,不独子其子⑹,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⑺,女有归⑻。货恶⑼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⑽闭⑾而不兴,盗窃乱⑿贼⒀而不作,故外户⒁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⑴行:实行。⑵与:解作“举”,推选。⑶修睦: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⑷不独:不仅仅。⑸亲其亲:即以其亲为亲,意动用法⑹子其子:即以其子为子。⑺分:职分。 ⑻归:女子出嫁。⑼恶:讨厌。 ⑽谋:奸谋。⑾闭:被阻塞。⑿乱:造反的。 ⒀贼:害人的。 ⒁外户:从外面把门合上。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讲信修睦__________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词马“不独亲其亲”中加点的“亲”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尉果笞广 B.恢弘志士之气 C.稍稍宾客其父 D.无案牍之劳形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我给你,发邮箱


初中7至9年级文言文大全
木兰诗 25、*诗五首 寄人(张泌) 夜雨寄北(李商隐)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第七单元 26、卖油翁(欧阳修) 27、三峡(郦道元)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徐珂) 戴震难师(段玉裁) 29、*陌上桑 30、诗五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

易初中文言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浦口区桥林中学语文组一、《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外文言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浦口区桥林中学语文组一、《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初中常考课外文言文故事
《木兰诗》、《口技》、《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以前是《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三峡》、《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陈涉...

初中的文言文大全
1. 初中的古文有哪些 勿以善小而不为。 (《孟子·尽心上))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43.天时不如地利,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49.生;白沙在提,与之俱黑。(陶渊明《移居》)85.山气日夕佳。 (《老子·七十三章))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必有一失;...

适合初二的文言文
1. 求几则适合初二的课外文言文 初中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训练〔使用建议:可借助正确选项及答案解说将选段看懂,然后多读几遍。 〕一、轶事十则(一)粟粥荠菜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宿①遂凝,刀割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荠菜②十数茎于盂③,暖而啖④之。 如此...

初二文言文拓展阅读
1. 初中文言文扩展阅读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二)2009-07-30 22:37(一三)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

初中课外文言文
2006-10-16 初中课外文言文!!! 448 2017-12-02 初中课外文言文有哪些? 2 2012-07-04 初中课外文言文并带译文20篇,越多越好 467 2010-02-12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10篇 223 2011-01-27 求10篇初中课外文言文 20 2017-01-10 初中课外文言文怎么做 18 2012-02-15 初中课外文言文(200字左右)24...

初中必读文言文大全
中学生必读古文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曹刿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出师表(《诸葛亮集》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集》陶渊明)8、三峡(《水经注.江水》郦道元) 9、杂说.马说(《昌黎先生集》韩愈) 10、陋室铭(《全...

24篇文言文
3.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200字左右)24篇左右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跪求!!!! 翻译精短初中课外文言文十篇[*字数越少越好*]!!! -
丑俩可福: 《寇准求教》原文: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急需15篇初中课外文言文译文及原文 -
丑俩可福: (1)《言语》第101则:桓玄义兴还后,见司马太傅.太傅已醉,坐上多客,问人云:“桓温来欲做贼,如何?”桓玄伏不得起.谢景重时为长史,举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圣明,功超伊、霍,纷纭之议,裁之圣鉴.”太傅曰:“我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谁有10篇初中的文言文练习文章最好短一些,后面配有答案, -
丑俩可福:[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 ● 课文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 "门庭若市"体现了齐威王的"广开言路",在我们学过的古文中,还有哪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广开言路"的问题 10,俗话...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求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篇 -
丑俩可福: 1.芒山盗 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与之诀(jué).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呜呼...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我要初一课外古文30篇(短) -
丑俩可福: 我把初一必背文言文都写了.够详细了吧.弄了好久哦.就这五篇最重要 1.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初中语文常考的课外文言文有哪些? -
丑俩可福: 出师表、岳阳楼记、课后古诗、小石潭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编 第一编/新编课外文言文100篇 -
丑俩可福: 好难哇,偶试试. 1、其 人 曰/ 某 备 有 高 帽 一 百/ 适 人 辄 送 其 一/ 当 不 至 有 所 龃 龉 也 2、(1)在…面前 (2)拜别,告别 (3)对待 (4)道理,见地 3、C 4、、(1)老师生气地说:“我们这一辈用忠直厚道对待别人,为何还要这样(指阿谀奉承)! (2)这个人走出(老师的家),对别人说:”我(准备的)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而已!” 5、答:会.这个将要外仕的人,去拜别以“直道事人”的老师,期间师徒俩为为官处世起了争执,结果这人给老师送了顶“高帽”,成功化解矛盾.这表明,世人皆爱“高帽”!那么为何不用呢.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求课外文言文练习 -
丑俩可福: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一 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求初中文言文5篇 急急急 -
丑俩可福: 1.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8854762650: 谁帮我找十篇课外文言文阅读啊(人教版初二(上)) -
丑俩可福: 捕蛇者说、醉翁亭记、爱莲说、陋室铭、马说、小石潭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