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愚公移山》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现象

作者&投稿:肇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愚公移山》 的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义 是什么?~

一、一词多意
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
其:其土石如何(加强反问语气那么多)惧其不已(代词,他)
之:跳往助之(代词,他)虽我之死(的)以君之力(助词,的)
焉:且焉之土石(哪里)始反一焉(语气助词)
固:汝心之固(顽固)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亡:今亡亦死(逃走)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而:面山而居(表修饰)聚室而谋(表承接)
二、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一般“面”是名词,在此用作动词。意为:面向着。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般“箕畚”是名词,在此作状语。意为:用箕畚。
吾与汝毕力平险:一般“险”是形容词,在此用作名词。意为:险阻。
三、通假字
“指”通“直”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反”通“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
“亡”通“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厝”通“措”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四、古今异义词
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
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川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怎么会,哪怕,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扩展资料:
《愚公移山》的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同时,本文通过神话的形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愚公移山

一、一词多义
1、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2、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二、词类活用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箕畚装石土。)
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面:名词活用作状语,面向着。)
三、通假字
1、“指”通“直”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四、古今异义
1、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2、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扩展资料《愚公移山》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寓言小品文。文章叙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
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创作背景: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期。寓言作为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战国诸子阐明各自的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以及进行论辩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寓言和神话故事集。此文即选自《列子·汤问》第五章,讲述的是愚公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亦说明在当时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词类活用

形容词意动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
形容词作动词 〔私〕我也∶(“偏爱”)
名词作状语 〔面〕刺∶(当面)
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名词作动词 朝〔服〕衣冠 ∶(穿戴) 一般“服”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

特殊句式

固定句式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
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 受强调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装句。

宾语前置
忌不自信→忌不信自(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

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 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谤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 皆朝〔于齐〕(皆〔于齐〕朝)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判断句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者,……也。 判断句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 ……者,……也。 式标志 (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 式标志

省略句

(忌)与(之)坐谈 皆以(我)美于徐公 (忌)问之客 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 蔽,意含被动。

通假字

孰:通“熟”,仔细(徐公来,孰视之)

一词多义



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 b.问之(代词,他) 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独立性) e.孰视之(代词,指徐公) 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 g.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h.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 i.臣之妻私臣(的) j.王之蔽甚矣(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 k.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 l.数月之后(连词,无意义) m.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



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拜 b.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c.朝服衣冠 早晨 (zhāo)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代词,谁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通“熟”,仔细。



a.欲有求于我也(向......) b.能谤讥于市朝(在) C.皆以美于徐公(比) 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 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 f.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到



a.受上赏(第一等的) b.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



a.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兴建,建造) 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整治) c.雨村便急忙修书 《红楼梦》(撰写) 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 《列子·愚公移山》 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表假设,如果、果真 e.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史记·陈涉世家》(果真)



a.今齐地方千里:大小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地点 c.方欲行,转世纪新后,一狼洞其中《狼》 将要 若 1、徐公不若君之美者(及,比得上,动词。) 2、门庭若市(如,像,动词。)

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古:规劝 今:讽刺
2.窥镜 窥:古:照,看 今:偷看
3.明日,徐公来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 地方:古:地土方圆 今: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 刺:古:批评 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谤讥于市朝 谤讥:古:指责议论 今:诽谤嘲讽
7.臣之妻私臣 私:古:偏爱 今:自私
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古:身边大臣 今:方位名词 莫:古:没有一个 今:不,不要
9.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古:长,原文指身高 今:改正
10.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古:即使 今:虽然

《愚公移山》

古今异义:

1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2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3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4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5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6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7荷 古义:扛 今义:荷花 8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9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0已 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11方 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12惩 古义:苦于,被... ...所苦 今义:惩罚

词性活用:

1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3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4聚: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一词多义:

1方 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2曾 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3固 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
4亡 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5其 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6之 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7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8焉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9而 面山而居【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承接】

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5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
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词多义:
朝:朝服衣冠(早晨)【括号内为这个词的意思】
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出之别处】
孰:吾与徐公孰美(谁)
孰视之(通“熟”,仔细)
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确实)
帝感其诚(诚心,诚意)【出之别处】
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地方)【出之《论语》】
伐山取材,方见有人才(才)【出之别处】
善:王曰:“善。”(好)
君子生费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出之别处】
素善留侯张良(友好)【出之别处】
间:时时而间进(间或)
安得广厦千万间(量词)【出之杜甫的一首诗】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百千齐作(夹杂)【出之别处】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出之别处】
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词
朝服衣冠(朝,名词做状词,表时间,早晨)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做状词,表动作行为“刺”的方式,当面)
(2)形容词意动有法
吾妻之美我者/妾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美,形容词意动有法,以··········为美,认为·······美)
(3)动词使动用法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
(4)名词用作动词
朝服衣冠(朝,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5)形容词用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
古今异义:
暮寝而思之(寝,古义:躺而不睡:今义:泛指睡觉)
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处所)
能谤讥于市朝(谤讥,古义:讽谏劝说:今义:诽谤,讥讽)
明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即将到来的下一天)
通假字:
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之间)
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愚公移山》:
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正当) 【出之别处】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竟)
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固:汝心之固(顽固)
吾义固不杀人(本来)【出之别处】
亡:今亡亦死(逃走)
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其:惧其不已也(代词,他)
其如土石何(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帝感其诚(他)
其妻献疑(他的)
之:以君之力(的)
虽我之死(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告之于帝(代词,这件事)
且: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加强语气)
而:面山而居(表修饰)
聚室而谋(表承接)
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险(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2)名词活用为状语
箕畚(箕畚,名词活用为状语,用箕畚)
(3)名词用为动词
面(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4)动词使动用法
聚(聚,动词使动用法,使... ...聚,相当于:“把... ...召集在一起”)
古今异义: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今义:曾经)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义:草木 ;今义:毛发)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诸,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扛 ;今义:荷花 )
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惧其不已也(已,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
方七百里(方,古义:方圆 ;今义:常指矩形)
惩山北之塞(惩,古义:苦于,被... ...所苦; 今义:惩罚 )
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通“返”,返回)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通“措”,放置)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指”通“直”,一直)
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大家都学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是什么?_百 ...
题目用“讽”齐王纳谏。而不用“劝”,一个“讽”字抓住了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讽,就是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讽谏,不同于直谏或劝谏,关键在于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去启发、开导被谏者。良药而不苦口,便于对方接受。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译文与分析??
在不少纵横家的游说之辞中还保存了一大批寓言,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之类,属于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从文学角度看,它们的艺术性是很突出的;但作为历史看,其中某些故事的真实性就颇值得研究。《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

君主怎样的道理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谏太宗十思疏
邹忌用的是打比方,而魏征用的是直言觐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的道理: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从与徐公比美时悟出的治国道理是?
作为领导,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偏听偏信;作为群众,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作为普通人,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建议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背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

如何评价《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以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语言的演变...

邹忌讽齐王纳谏全部注音版
《zhōu jì fěng qí wáng nà jiàn 》liǎng hàn :liú xiàng《邹忌讽齐王纳谏》两汉:刘向zōu jì xiū bā chǐ yòu yú ,ér xíng mào yì lì 。zhāo fú yī guàn ,kuī jìng ,wèi qí qī yuē :“wǒ shú yǔ chéng běi xú gōng měi ?”qí qī yuē :“jun1 měi shèn...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理解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2)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全文虽然只有三百多字,却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亲切有味。对人物的刻画特别...

邹忌为什么会劝谏成功?他的劝说有什么特点?
原因: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婉讽“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邹忌正是以自身的生活体悟,委婉地劝谏齐威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特点:1、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宾语前置的句式特点。 2.了解《战国策》。 能力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德育目标 认识...

汤原县19597699849: 《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和《三峡》的中心句是什么?《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愚公移山(《列子》)》和《三峡(郦道元)》... -
集功克尼:[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三峡》: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簟,或方如屋...

汤原县19597699849: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
集功克尼:[答案]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

汤原县19597699849: 从初一到初三有哪些文言文,苏教版我自已找也可以,全部 -
集功克尼:[答案] 古诗和古文 古文:初一上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三峡,《梦溪笔谈》二则,《论语》八则(?); 初一下 赵普...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

汤原县19597699849: 什么叫句式?有哪些? -
集功克尼:[答案] 句式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一个句子必须按照一定的模式来组织,这个模式称为句式.比如排比句式,命令句式等等.共有:判...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

汤原县19597699849: 愚公移山、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题想知道课后题答案、谢啦 -
集功克尼:[答案] 课本的课后题答案: 一.背诵全文就略啦 二.1.谁 仔细 2.认为.美 美丽 3.偏爱 私心 4.早晨 朝拜 三.改写就看个人啦,略写

汤原县19597699849: 文言文句式判断各种句式的判断方法 -
集功克尼:[答案] 这个问题几句话说不清楚.恰好,最近我整理了一份材料,专门讲古文句式的,但愿对你有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③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饰以篆...

汤原县19597699849: 求《邹忌讽齐王纳谏》全文
集功克尼: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汤原县19597699849: 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关雎、蒹葭翻译及朗诵的. -
集功克尼: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

汤原县19597699849: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全文 -
集功克尼: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

汤原县19597699849: 九年级下册人教版课内文言文课文内容 -
集功克尼:《公输》、《孟子》两章、《 鱼我所欲也》、《庄子》故事两则、 《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愚公移山》、《诗经》两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