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什么级别才可以盖(五脊六兽带钢叉)的房屋

作者&投稿:雕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房屋的等级(按官级分)~

1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从宗教到世俗

根据考古发掘,在中国奴隶社会早期,服务对象不同的建筑就有了不同,不仅在规模上有差别,还有诸如使用夯土起台,石灰抹面装饰等区别。这种差别昭示了日后建筑等级制度的发生。到了周代,等级制度已经成为国家的根本制度之一,并且以“礼”的形态表现出来。建筑则大致在类型、尺寸、数量和色彩等方面做出规定。这些规定,是按照最高统治者的要求确定的,不遵守这些规定,就是挑战天子的权威。周代建筑等级制度的规定基本是以宗教活动的要求为本位的。比如明堂,是帝王特有的借助天的力量的场所,它的一些标志性构件,如“四阿”,就是为了向世人表明其特别的“能力”。又如用色方面,红色因其与火、血的关系,自古就是具有特别巫术力量的颜色,因此有了“楹,天子丹”的规定。

战国是一个“礼法堕地”、“天下无道”的时代,但却并没有废弃周的建筑等级制度。从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这时,建筑等级制度由礼制形态向亦礼亦法形态转变,并得到了相应的执行。但是它的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定条款没有变,而具体建筑变化了。比如宗庙,在周需要多幢独立建筑组成,到战国时代只需一幢主体建筑就可以了。二是由于新情况的出现而做出了新的规定。比如,在周代,“阙”只用于天子和诸侯,到汉代一般官员也可以用了,不过形式上不同,一般官员用一出阙,而天子用三出的。

唐代的建筑等级制度的文献典章保存的比较完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重视。与周代不同的是,唐代要求宫室之制自天子至庶人各有等差,与周的“礼不下庶人”有很大不同。唐代的建筑等级制度中,宗教意味减弱,开始了向世俗的转变,更加关注建筑体量及其相关方面,更多地注意了对建筑群组的控制,显示出对建筑之间的形态和邻里关系的重视。

宋元基本沿袭唐制,而明代朱姓皇帝,以汉族正统自居,强调儒家礼制,因此甫立国便指定出一套更详细严密的建筑等级制度,并不断修订、补充。明代的建筑等级制度有意加大了皇族与一般人之间的区别,明代建筑更倾向于世俗化,尽管明初也曾规定不准在一般建筑上使用龙凤、日月等图案,但若是仔细研究这些图案会发现,即使是这些图案,也逐渐由神妙惊奇转为平易近人,由粗放转为秀气,由伟岸转为婉约,失去了叱咤风云的气概。可以认为,这时人们更多地关注于这些图案的美术价值而非其原本具有的神秘的宗教含义。

清代的建筑等级制度可以认为是对明代制度的补充。它对建筑群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关心和确定,建筑群体形象更为定形。北京故宫就在这方面达到了艺术的顶峰,体量、空间关系推敲十分深入。总体说来,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较粗疏到缜密,从重宗教到偏世俗,从多象征到更注重美术效果的诸多转变,其间极大地影响了古建筑的形态、空间的发展变化。而另一方面,这种严密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造力,扼杀了他们灵活创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建筑总体发展停滞,走入因循守旧之途。这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僵化,缺乏创新的原因之一。

2建筑等级制度的文化内核——追求善与美的统一

无论是文献的记载,还是对实物的考证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各种建筑的内容、形制和标准,都是由“礼”这个基本规范衍生出来的。清代《朝庙宫室考》中说:“学礼而不知古人宫室之制,则其位次与夫升降出入,皆不可得而明,故宫室不可不考。”可见二者之间的联系。那么,何谓“礼”呢?《礼记·坊记》说:“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仿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宗法礼制左右着人们在住居中的行为和住居空间的营造,是等级居住的核心。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伦理思想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它一直是中国文化总体取向的依据,其仁义礼制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倚重和利用,成为指导国家社会生活和行为的准则。这一点在建筑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明显的表现在建筑的礼制化上。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以建立的礼制为规矩准绳,当然建筑也不例外。等级森严,一丝不苟,这样以礼制等级为依据,就不难明白紫禁城井然有序、主次分明的布局是如何产生的了。建筑本身的结构和形象被人们与政治和人伦规范联系起来,并认为这是本于天道的,因此,建筑等级制度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建筑的“内在”要求,不可违背。

中国古代建筑布局,是以儒家上下之礼和男女之礼为基本构思,所谓“前朝后寝”,“前堂后室”等。历代对礼制的规定不断引经据典,充实祥化,从而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对“礼”、对善与美的统一追求。具体分析,影响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城市、聚落的等级和城市内各居住区的等级。《春秋典》中对城市的等级就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城)天子九里,公七里,侯五里,子男三里”。其它典籍中也有类似记载。城市之中,不同的居住区也有不同的等级规定。皇城位于最重要的位置,旁边是贵族区,色彩鲜明,建筑精美。然后围着的是灰暗、低矮的平民区,充分烘托出帝王的尊贵地位。这也体现了《吴越春秋》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的都城建设思想。

2.2住居空间的等级和秩序化。中国古建筑中单体建筑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功能上、视觉上的要求,而且是依礼仪来设计。《礼记》中对此有多处记载。如堂阶制度,“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诸如此类。在住宅建筑中,建筑因其服务对象的不同,按三纲五常的人际关系展开,相应大小、位置、装饰均不同,使建筑群体得以理想地体现政治秩序和伦理规范。从而在整个组合中,主从区别明确,单一方向的秩序感得到强调。由于这样使各等级的住居有了共同准则和依据,它们要表达相同礼制的等级居住的内容,因此,它们之间是“同构”的,如四合院的空间结构与北京城同构。这种同构现象在不同地区的相同等级的住居之间也有体现。

2.3各等级住居空间结构和装饰标准的区别。在这方面等级制度的划分最为细致,对屋架、藻井、斗拱、门、装饰等都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如《唐六典》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这种标准化的实行,使各等级的住居总体上看来,只要规模和空间体量的差别,其内部空间的关系是一样或相似的,从而使建筑空间的通用性加强。所以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空间和形体的针对性不强,同一个空间,放上床和卧具是卧室,放上供案、屏风又是厅堂,以至于“中国各类建筑并不是完全依靠房屋本身的布局或者外形来达到性格的表现,而主要靠各种装修、装饰和摆设而构成本身应有的格调。”

古代中国是一个礼制的社会,建筑的伦理化、秩序化成了建筑设计追求的目标,反过来,其效应又因建筑的礼制化而加强,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使等级化和礼制化了的建筑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色之一。

3等级制度对建筑形式演变的影响

由于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又为儒家所推崇,建筑等级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影响着建筑形式的发展进步。一方面严厉的规定限制了建筑形式的改变,另一方面,人们出于对自身目的的满足和显示,在认同它的基础上又不断突破限制,其中的某些改变被新的等级制度的规定所承认,使建筑等级制度本身也发生变化。这样,统治阶级为了保存建筑系统内的差别,不得不不断改变自己的建筑样式来达到独尊的目的,从而使建筑变得更复杂、更华丽、更细致,特别是与人的感知密切相关的部分,如斗拱、藻井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对建筑的认识逐步加深。综观古代建筑史,建筑总体形象和结构方式的变化幅度有限,但阙、斗拱、藻井等具有等级意义的部分的变化则相对明显,甚至过量。这些特殊部分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典建筑的鲜明特色,反过来成为建筑形象乃至结构演变的主导因素之一。从建筑等级制度的具体规定来看,它对各种人等占有的建筑体量作了规定,而其中大部分人无力或不能改变建筑体量(人们一般是在特殊构件或装饰手法上表现自我,而较难在规模上变化),因此不受等级限制的帝王宫室不必在体量上做出突破来显示自身的独特性,从而减弱了对扩大单体体量的追求。这也是这方面技术革新少的原因之一。而且自唐以后,帝王宫殿的单体建筑规模越来越小,而局部的雕镂刻划日益繁密、华美,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唐代舒展明朗的建筑风格向清代繁复华丽的建筑风格的转变。

  古代一般楼房不会太高,但贵族们为了私欲或建高楼施展威望,皇帝建高楼几年实物或见瞭望塔什么的,有些楼房会比一般的高很多。
  一般一层楼只有不到一丈(秦制,2.31m)在建筑科学上,我国传统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种主要大木构架体系都己出现并趋于成熟,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布局和外部造型亦基本完备,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在汉朝己基本形成和台基。台基是承受房屋整个荷载的基础,也是构成房屋比例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台基的产生最初是由于房屋建筑功能结构的需要,并逐渐渗入了人们一定量的审美及思想观念,进而甚至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等级身份及进行精神统治的一个重要标示。
  一、夯筑技术及瓦的使用是台基的出现成为可能和必然。 据考古发掘材料显示,我国早期的宫殿建筑出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晚期,尽管当时还处于“茅茨土阶”阶段,建筑装饰也仅“蜃灰垩壁”而己,却是我国原始建筑向传统建筑转变的一个关键时代。《世本·作篇》:“桀作瓦屋”。《淮南子·说山训》:“桀有得事”。高诱注:“谓若作瓦以盖屋遗后也”。但目前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尚末发现商代的用瓦实例。1976年,在陕西岐山、扶风两县的周原一带发现了两处西周建筑遗址,在其中较早的一处房屋堆积中发现了少量的瓦、瓦型较大,可能仅用于茅草屋顶的脊部及天沟。春秋时期,瓦的使用逐渐得到普及。 夯土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建筑技术历史上的又一件大事。1977年,在河南登封告城王城岗遗址发现了东西骈列的两个小型城堡的夯土墙基,据对夯土中出土的木炭的年代进行测定,其结果为距今4010±85年(树轮校正为4415±140年),约相当或稍早于夏朝开国的年代。其实用夯技术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已在房屋的基槽及居住面上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房屋建筑结构较为原始、材料较为简单,使这一技术未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瓦的发明及使用,建筑结构及功能的进一步扩大,使建筑物的自重大大增加,借助于夯筑技术,利用便利的粘土来做房屋的台基和墙身就成为一种必须。
  二、汉代及其以前的台基、基础和地面处理 《周礼·考工记》:“殷人重屋,堂侑七寻,堂崇三尺”,“周人明堂……堂崇一筵。”(筵,《说文·竹部》:“筵,竹席也”,是铺于下层垫底之竹席。筵不但是当时最重要的家具之一,还是宫室建筑的基本度量单位,其尺寸通常较大)。在陕西周原一带发现的两处西周宫殿建筑遗址也证实,其中心殿堂台基比庭院高出0.75米以上,比商代有了很大的提升。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的统治秩序得以确立,宫室的“规矩制度”也已有了明确的规定。《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使建筑这一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大的艺术创造物首次融入了等级的概念,这一观念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营造实践,成为两千多年传统建筑活动等级制度的滥觞。 汉代的建筑,从现存画像砖石建筑图形和建筑遗址来看,大部分厅堂和楼阁都有较高的台基,单体建筑台基面积较小,宫殿区或多层连片建筑台基面积较大且分多个层次。在古代传统建筑技术条件下,大面积的基础连片同时夯筑,使之成为“一块玉儿”,其效果同今天的“箱形”或“片筏”基础相类似。 商周以后,特别是自春秋时期,在宫殿群中“殿基高巨之风”日盛的同时,又开始兴盛一种高台建筑。其实早在殷商时代就已建有“广三里,高千尺”的鹿台。春秋时期,在卿大夫的府宅中也建有高台,供平时游娱、战时避险。战国时,诸候竞相夸耀国力,纷纷建起规模宏伟的高台建筑,现齐都临淄故城内的“桓公台”仍保留有14米残高。到了汉代,高台建筑达到了其历史的高峰。元李好问曾述其所见曰:“予至长安,亲见汉魏故址,皆因高为基,突兀峻峙,崒然山出……望之使人神志不觉森竦”。从以上的推断皇宫的楼台40-50米高,老百姓的房子最多是两层的。
  唐(明堂外三层91,43米,天堂外五层150米以上),北魏 洛阳永宁寺塔 48丈,147米;北宋 开封开宝寺灵感塔 36丈,111米;现存最高的应该是了敌塔,通高84米。

五脊六兽的建筑形式是硬山式建筑。但老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不是起脊式的。一是起脊的建筑需要主人的身份和权利,二是造价高。所以一家老百姓家的建筑只有两条排山脊。所说的“五脊六兽式”的建筑要么是达官贵人用,要么就是家财万惯的人用。

好比有人说你高兴的五脊六兽的,意思就是说你高兴得像达官贵人一样。


...元代金卡什么时候就不可以领取了? 等级多少级可以领?
现在已经过期了…是在4月30号之前才能用,只要人物级别在30以内就能使用…所有财富卡都是30以内的人物使用…

i51235U处理器是什么级别的处理器?
i5 1235U是英特尔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中的一款,属于中端级别的处理器,相当于十一代i5。它采用了Coffee Lake架构,拥有6个核心,最高睿频为4.20GHz,缓存为12MB。这个处理器的性能表现在日常办公和轻度游戏方面都是可以胜任的,而且价格相对较为亲民。因此,i5 1235U可以被视为中端级别的处理器。i5 ...

i79700k参数及属于什么级别2023年cpu性价比之王
随着Intel新一代处理器i9的出现,9代CPU凭借着其强大的性能和相对比较适中的价格已经征服了无数人的心。而9代CPU的出现也带给了其它系列品线重整起鼓的机会,于是,i7-9700K处理器出现了。今天,笔者就用打破砂锅问到底的si磕精神来为各位小伙伴们聊聊i7-9700K这款产品吧!也许,很多新入坑的小伙伴...

i7-3770是什么级别的处理器
i7-3770是英特尔第三代酷睿系列的四核处理器,采用了22纳米的制程工艺。它具有3.4 GHz的基础频率和3.9 GHz的最大睿频,拥有8个线程,支持超线程技术。下面是关于i7-3770的一些常见评测跑分参数的介绍:1. 单核性能:i7-3770在单核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它的单核性能往往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能够处理大...

i56400是什么级别的处理器
i56400是英特尔第六代Skylake架构的四核处理器,具有出色的单核性能。其主频为2.7GHz,最高可加速至3.3GHz,这一参数通常与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密切相关,可以影响单线程任务的执行效率。此外,i56400拥有四个物理核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线程,对于多线程任务和多任务处理非常重要。其处理器总线频率为8GT\/s...

骁龙7是什么级别的芯片?
第三代骁龙7芯片属于中高端处理器档次。首先,从性能角度来看,第三代骁龙7芯片在处理器市场上定位明确,它集成了诸多先进技术,旨在提供出色的运算能力和能效比。与前代产品相比,第三代骁龙7在CPU和GPU性能上均有显著提升,可以流畅运行多数主流应用和游戏,满足用户日常使用的需求。其次,该芯片在制程...

骁龙8+处理器是什么级别的处理器?
第一代骁龙8+处理器处于高端水平。详细解释如下:一、性能表现 骁龙8+处理器是骁龙系列中的旗舰产品,基于先进的制程工艺和设计架构,性能表现非常出色。它具有强大的多核处理器能力和高速的处理速度,可以应对复杂的任务处理和高速的数据处理需求。对于大型游戏、多任务操作等高负荷场景,骁龙8+都能提供...

骁龙8系列是什么级别的处理器
从技术角度来看,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采用了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能源效率。其CPU和GPU性能在当时的市场上处于领先水平,能够满足各种高端需求,如大型游戏、高清视频播放、多任务处理等。此外,第一代骁龙8移动平台还集成了诸多高端功能和技术,如高速的5G网络连接、先进的...

登封市法院代院长赵洪印是什么级别啊
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副处级。法院党委副书记,代院长正科级。

第六代凯美瑞属于什么级别的
你好这个车是B级车

庆元县18724905521: 中国古建筑屋顶上的那十个小兽,在古代按照规定应该是什么级别、等级的人家的屋顶才配安装这些小兽? -
刘妻大黄: 在古代除了皇家,还有一些被皇帝特批的拥有功名的人才配在屋顶建筑上安装这些小兽. 1、古代寻常百姓家的屋顶上是见不到神兽的,说起原因,一是造价太过于昂贵. 其次百姓家所用的建筑形式为卷棚式,不是起脊式的,房顶上边只有两条...

庆元县18724905521: 五饥六受有一个同义谚语 是那么内涵的有点儿yd的 谁知道是什么呢? -
刘妻大黄: 这个...首先五积六受不是这么写的 正确的写法是五脊六兽 是古代的一种建筑规制,本来是很高级的官员用的,一般士大夫在自己家里建这个,就是没事闲的,吃饱撑的,这也是这个俗语的来源.至于你说的同义谚语,确实不知道

庆元县18724905521: 故宫)房顶上的蹲着的石雕是什么动物像 -
刘妻大黄: 寺庙的屋顶上的神兽叫螭吻[chī wěn]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音吃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汉族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这些东西在老百姓眼里如凶神恶煞一般,是作威作福的象征

庆元县18724905521: 古建筑屋脊上的五脊六兽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
刘妻大黄: 大约在明清时代.唐宋时,宫殿还只有一枚脊兽,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才只有九样,其它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亦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递减.

庆元县18724905521: 古代皇宫屋檐上的神兽是什么? -
刘妻大黄: 宫殿顶角的走兽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龙,最喜欢四处眺望,常饰于屋檐上.凤,比喻有圣德之人.据《史记》:“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它是一种仁鸟,是祥瑞的象征,它的出现预兆天下太平...

庆元县18724905521: 螭吻是哪个窑烧制的 -
刘妻大黄:没有固定的窑. 螭吻又名鸱尾、鸱吻(音吃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即殿脊的兽头之形.这个装饰现在一直沿用下来,在古代汉族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喜欢东...

庆元县18724905521: 古时皇宫屋顶上的小动物代表什么 -
刘妻大黄: 紫禁城各处宫殿的房顶上,有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飞禽走兽,皇宫是讲究庄严肃穆的地方,为什么要在屋顶上安装那么多琉璃釉面的“小动物”呢?据《大清会典》记载,这些琉璃釉面小兽的排列顺序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

庆元县18724905521: 中国古代官服区别等级尊卑的元素? -
刘妻大黄: 官服首先是一种服装.服装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少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遮蔽功能.原始人把兽皮、树叶等盖在身上,起到御寒、抗热、防晒等作用;人们有了自我意识后又被作为遮羞的工具.第二,审美功能.随着人们对...

庆元县18724905521: 中国古代建筑的小兽都代表了什么 -
刘妻大黄: 中国古建的檐角屋脊上常常排列着一些数目不等的小动物作为装饰,这些美丽的装饰品是中国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 这些小动物一般叫做屋脊走兽、檐角走兽、仙人走兽、垂脊吻等,古建行内部也称为小跑或“走投无路”.它们已经“走”到了檐...

庆元县18724905521: 保和殿屋脊上的兽分别是什么? -
刘妻大黄: 屋顶上的脊兽是镇宅辟邪之物!在中国历史上属清朝最为盛行!故宫的太和殿上最多,为11个!其他的地方根据等级不同而数量不同,但都是单数!9、7、5、3等.他们分别是:仙人骑鸡、龙、凤、狮、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