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文学革命

作者&投稿:镡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革命是怎样发展的?~

文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又存在着紧密的承续关系,所谓古典与现代,新与旧,难于做一刀切的划分,国.学.大.师.李.冠.论认为文学革命的发展确有其历史背景,并在相当程度上利用了晚清以来文学变革的态势与思想资源。

新文学各个部门都在创作上取得进展时,文学战线上的斗争并没有停止下来。虽然20世纪20年代上中期被认为是“五四”后的“退潮期”,文学革命仍然在不断地发展着。这主要表现在与各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进行斗争,保卫并发展新文学的成果;无产阶级政治影响在新文学领域的扩大,一部分新文学作家思想的革命化,新文学战线分化加剧;革命文学主张的提出,等等。整个20年代,新文学沿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路线向前发展。

塑造未来世界的15种主要趋势
一场革命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和你的世界。
你是生活在新时代的第一代人,这个时代在一个差不多一切都会发生的纪元里提供了对未来无限的选择。
除非我们能够知道变化的范围,看到它们的潜力,并抓住机遇,我们每一个人才能作出选择,并在一生中继续不断地作出选择。
你孩子的世界不会与从前一样。他们的未来,也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概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的飞跃。在信息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
这个新时代充满残酷的替代选择。对于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对于那些没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则意味着,当旧工作消失、旧体制崩溃时,他们将面临失业、贫穷、绝望的前景。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为让大多数人获益而追切需要的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此书并不只为
年轻一代而写,同样也适合早已成年的人们。
但是,只有当学习能帮助我们每一个人直接与新时代的需要相连,它才会是完全有效的。在所有趋势中,我们相信至少15种主要趋势可以决定我们新的学习体系和学习方法: 1.即时通讯时代
世界已经发展了一种惊人的能力,它能储存信息并能马上以各种不同形式把它展现给几乎是任何一个人。这种能力会给商务、教育、家庭生活、就业、管理以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带来革命。
我们的家庭将再次演化成为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极其重要的中心。单单这一主张就将改变我们的学校、商业、购物中心、办公室、城市--以多种方式改变我们整个的工作概念。
交流能力是我们作为人具有的主要特性之一。大多数科学家指出,世界已经存在了45亿年,接近现在形态的人类已经存在了200万年,而"现代人"不过存在了3.5万至5万年。但是,我们的祖先--关于他们的起源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说法--直到6000年以前才发明了文字。
又过了两千年,人类才创造了最早的拼写字母,它惊人的发展是:最终使知识通过对26个字母的重新排列得到了记录。但直到公元11世纪中国人才开始印刷书籍;直到1451年,德国发明家约翰尼斯?谷登堡(JohannesGutenburg)才印刷了欧洲第一本书,通过使数百万人能接触印刷文字,大大改变了我们储存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在谷登堡之前,整个欧洲大陆只有3万本书,到1500年则有900多万本了。" 直到最近的一百年,我们才开始加快了这一进程:1872年第一台打字机诞生,1876年传送了第一则电话信息,1884年出现了第一台排字机器,1894年无声电影面世,1895年发送了第一个无线电信号,1922年有声电影问世,1926年诞生了电视雏形,1971年出现计算机微型处理器和袖珍计算器。
世界正在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场。1988年,一根光纤电缆能同时传送3000个电子信息;l996年,则能传送150万个电子信息;到2000年预计能传送1000万个电子信息。
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手册》是销量最大的百科全书,这套24卷本百科全书的年销售量超过60万套。《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销量名列第二。到1994年,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在历史上第一次超过印刷的百科全书。一套24卷本百科全书的全部内容现在可以储存在一张廉价的CD-ROM(只读存储光盘)上。 通常,全世界一年有80多万种不同的书籍面世。如果你一天读一本,你得花2000多年才能读完所有这些书。但是,如果当你需要信息,你能够自动地只选择你想要的信息,并通过光纤电缆获得,一根电缆不久将能同时传输1000万个信息,情况又会怎样呢?
如果你能够将这些信息在家里以任何方式复制--复制在电脑上、录像带上、光盘上或在你家用打印机上,情况会怎么样呢?这种技术已经出现了。
在过去4年中,全球性国际互联网(Intemet)的使用急剧上升。到1996年,大约5000万人上了网,每个人可以直接与其他5000万人联络。到2000年,许多人预测,5亿到10忆人将通过国际互联网和与互联网相连的全球网(WorldMideWeb)相互进行即时联络。在美国,1995年在国际互联网上发送的电子邮件比通过邮政发送的邮件来得多。
在英国,经过几年的争论之后,第五个全国性电视频道刚刚要开辟。但同时到1997年底数字有线频道和卫星频道将达到200个,到2000年将达到大约500个。这将有可能根本改变娱乐、购物和教育。超市巨头J.圣斯伯雷(sainsbury)将用其中一个频道,通过卫星将节目定期向所有364家店铺中11万5千多名员工播放。 CD-ROM、电子游戏和国际互联网本身的发展,对将要出现的情况提供了显著的例子。
本书第一版l993年面世时,电子游戏业已经规模很大了,但CD-ROM还只处于初创阶段。到1995年有1万多种CD-ROM上市,大多数是一定形式的教育类CD-ROM。今天,CD-ROM的总量正在激增,质量大多很好。CD-ROM正改变着出版模式,软件的自由散布就像它有力量革新教育一样正在革新着通讯工业。
以下几个突破已成为最大的成功模式:
1979年,加利福尼亚州一位教师简?戴维森(JanDavidson)在能俯瞰到洛杉矶南部的帕洛斯维第斯(RanchOPalosVerdes)农庄上建立了一个教学中心。不久,她花3000美元购置了一台苹果Ⅱ型电脑,和一位朋友一起编制对学生进行词汇和数学训练的程序。她的公司起先发展很慢,但到1991年寓教于娱乐时兴后便快速发展。3年后,她和丈夫鲍勃一起将戴维森伙伴公司(Davidson&Associates)上市,到1994年中他们的股资达2.9亿美元。
现在,你会在一系列高质量、精心研制的交互式CD-ROM程序盘上看到戴维森(Davidson)标志和玩具厂商费锡-普赖斯(Fisher-Pnce)标志。它们将数以百万的家庭变成了学前、小学、中学学习中心。适合于4-12岁儿童的《儿童发声法》(kidPhonics)、《儿童作业》(KidWorks)、《儿童钥匙》(Kidkeys)、《儿童吟诵文》(Kidkad)、《数学解疑之王》(MathBlaster)和《阅读解疑之王》(ReadingBlaster)系列,是戴维森产品中的拳头产品,而费锡-普赖斯则有适合更小年龄儿童的学习产品。 1981年,一位25岁的美国人用7万5千美元买下了Q-DOS系统(9),将它发展成了个人电脑领域的标准。今天,40岁的微软公司(Microsoft)总裁比尔?盖茨(BillGates)是世界上最富的商人之一。盖茨童年的梦想是"在每张书桌上、在每个人的家里都有一台电脑"。现在,他又在策划着另一个时代:各地方的人在自己家中就能学习最好的课程、学习任何科目,由世界上最好的老师讲授。他的交互式百科全书《英卡塔》(Encarta)显示了未来另一重要的领域,即把这一百科全书实际上随电脑免费赠送,以使微软视窗系统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电脑操作系统。 1982年,一位得克萨斯州18岁大学生开始摆弄比尔?盖茨第一次卖给IBM公司的MS-DOS系统。用其他一些现成配件,他开始为客户定制电脑。后来,他首创了定制电脑的直效营销方法,通过世界上训练最好的电话服务小组为电脑客户提供服务,并销售升级软件。到1995年迈克尔?德尔(MichaelDell)的电脑公司营业额达53亿美元,并成为世界四大电脑公司之一。1996年第一季度,德尔公司的销售额达16亿美元。
1991年,一家原致力于扑克牌生产的公司,其收入比规模巨大的索尼公司多4亿美元。l992年,这家拥有892人的公司销售额达到了55亿美元,税前利润达13亿美元,人均销售额达600万美元。这家公司叫任天堂(Nintendo),它的产品是电子游戏,它的领导人是山内弘志(HiroshiYamanchi)。他对面向新世纪的工作要求真是无与伦比。当他的第一个设计师横井群平(GunpeiYokoi)
问他:"我应该设计什么?"山内回答说:"伟大的东西。"
今天,任天堂、胜家(Sega)和索尼在与许许多多其他的公司争夺着每年1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市场。 1993年,一位22岁的美国学生以每小时6美元的薪水创造了第一个国际互联网"浏览器"。两年后,他的公司仍未产生利润。但当该公司1995年8月上市时,它创造了历史上最大的投资轰动。在第一个交易日,售价为28美元的股票被交易到71美元。到1995年年底,24岁的马可?安德里森(Mark Andreessen)个人持股价值达1.37亿美元,而他的高级企业投资合伙人吉姆?克拉克(JimClark)个人持股价值达13亿美元。
这就是网景通信公司,1996年中其市场价值达31亿美元,它的产品是网络导航器。它的产品作用绝妙但单纯,然而它的销售理念却推翻了商业成规:将产品免费送出去,以此建立了世界范围的产业标准,并通过销售附件赚钱。
到1996年9月,全世界4000万人使用导航器的鼠标点触工具在国际互联网上漫游,从大量的信息数据库中查找图表、文本内容和影像资料。总经理吉姆?巴克斯代尔(JimBar
ksdale)曾预测,到2000年将有5亿用户;与此同时,比尔?盖茨的属下则利用他们新型的国际互联网探索器来分享和拓展这一市场--或许垄断这一市场。
雷?哈蒙德(RayHammond)在《数字化商业》(DigitalBusiness)中写道:"股市资金涌入信息网络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市场突然掌握了国际互联网将不可逆转地成为全新的通讯方式,超越其他所有方式的总和,将同时成为全球的、个人的、交互的、低消费的和永远发展的通道。然而,即使这些话也不足于道尽国际互联网及其后继者的发展和它们将对商业和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 哈蒙德指出,单个电脑能力相当有限;但把它放在网络之上,与数百万台其他电脑相连,"孤独的电脑就会成为智能中枢网络的一部分,这种智能在整体上具有巨大的力量。"麻省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主任、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olasNegroponte)指出:"托马斯?杰弗逊提出了图书馆的概念和免费查阅图书的权利。但这位伟大的先父从未想到过2000万人有可能通过电子媒介进入数字图书馆并免费调出内容。"
一张只读存储CD可容纳50亿比特(字节)的信息,这相当于大约500本经典书籍,"或者即使以那些每周读两本小说的人来说相当于5年的阅读量。"尼葛洛庞帝指出,在两年之内,一张普通的CD将能容纳10倍的信息,相当于5000本书。 在美国,CD-ROM现在可以批量生产,每张光盘成本大约为1美元;在中国为15美分。这15美分可以得到500本交互式书籍,很快会上升到5000本!事实上,现在出售的每台个人电脑几乎都配有CD-ROM驱动器。
也许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甚至没有必要买许多CD-ROM盘。CD-ROM的交互式内容可由全世界数百万人在任何想用的时候使用国际互联网下载。更为复杂的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某中心点(不然家用电脑配置需更复杂),国际互联网用户可以进入他们想用的任何程序。这一过程使家用电脑几乎与使用电视机一样简便。
《商业周刊》指出:"大规模的信息应用竞赛正在进行,目标是建立与电视机一样简便但能马上与数字世界连接的电子装置。"预计到1997年初,各类廉价的电子装置会开始进入市场。
Oracle公司总裁、董事长劳伦斯?埃利森(LawrenceJ.Ellison)说,在不久的将来,一台网络电脑的售价权为300美元。它将配置最基本的配件,通过电视屏幕,漫游全球网。 全球网创立者提姆?巴纳斯?李(TimBemere-Lee)指出,新的"信息应用装置"甚至会出现在谷类食品包装盒中。他说:"我的孩子会像通常那样在盒里找奖品,摸出一管状的玩意儿,将它铺开成平坦、有弹性并有磁性的东西,贴在冰箱上,开始漫游全球网。"
《商业周刊》指出:"问题是,这些应用装置将会到处可见。"该刊列举了索尼和松下等从不涉足个人电脑市场的巨头,它们也加速准备向消费者提供包括网络测览游戏机和同时又可成为国际互联网漫游器的数字电视机等各种应用装置。
这些概念与分期忖款方法相结合,将可能带来电子消费品领域下一个重大的突破--这对教育和学习具有巨大的潜力。
不久,电话公司、电力公司或者有线电视公司能通过光纤电话线和电视机让你马上进入国际互联网和全球网。它会让你选择付款方式,或付300美元现金或每周付1.5美元,无需交压金。这样,每个家庭将有机会廉价地获得世界上最优秀的教师和世界上各
种各样最重要的信息。
2.没有经济疆界的世界 我们正不可避免地迈向一个大部分贸易就像国际互联网那样不受限制的世界。除了为保护某些国家农产品而采取的短期措施外,魔鬼已经出了瓶子:全球货币的即时流动已经改变了贸易和世界商业的性质--到1996年中期每日流动量达1万3千亿美元。
《2000年大趋势》作者之一约翰?奈斯比将全球经济一体化列为他对90年代的主要预测。"世界走向一个单一市场的世界经济,那是不容置疑的方向。当然,在这一道路上我们会遭遇保护主义的逆流,但主要的、支配一切的趋势,是迈向一个在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自由贸易的世界。"
克林顿总统的首任劳工部长罗伯特?赖希在他著名的《国家任务--迎接二十一世纪》一书的开头写道:"我们正经历一场转变,这一转变将重组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将会没有一国的产品或技术,没有一国的公司,没有一国的工业。至少将不再有我们通常所知的一国的经济。留存于国家界限之内的一切,是组成国家的公民。每一国家的重要财富
将是其公民的技能。"
那些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一个国家的人民学习新技能的能力,特别是确定问题、找出新的解决方法和增添新价值的能力。 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再也不能只建立在对有限的、主要信息的记忆之上。
3.迈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四个步骤
当跨国金融推动世界经济向一体化发展之时,四个辽阔的贸易地区便成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台阶,这四个地区是:更融为一体的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
欧洲联盟已经形成,它连接起了15个国家、3.7亿人。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三国间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将3.7亿人汇集在一起来。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正计划到2000年将南美南锥集团(South American Mercosur group)内的2亿人更为紧密地连接起来。但是,毫无疑问,下一世纪主要活力之一就是亚洲一太平洋地区的崛起,日本成为该地区头号领先者,而中国现在正上升成为一个大有潜力的巨人。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许多人这样预测:我们现在正进入了亚洲-太平洋时代,甚至无需要有一个形式上
的"亚洲太平洋联盟"了。到2000年,除日本外,亚洲"中产阶级"将有大约5亿人;到2010年,人数将达到8亿到10亿。
居住在中国以外的5700万中国人,就其整体而言,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富裕市场。 约翰?奈斯比定期到亚洲旅行,他热情洋溢地谈论正在转变着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生产革命、消费革命和教育革命。他说:"到2000年,欧洲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6%,他们在90年代将只增加1100万人。但亚洲最富裕的国家--消费型国家--将会增加2亿个消费者。因而,亚洲-太平洋地区是将来经济引力的中心所在。"
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个巨人再去参与。"新加坡是个极好的例子。"奈斯比说,"新加坡只有260万人,面积差不多只有曼哈顿岛那么大。但瞧瞧他们的纪录:他们初创新加坡航空公司时,新加坡只有190万人--但现在该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航空公司之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航空公司之一。因此,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个大国或大公司再去参与全球经济。"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但我们50%的出口商品是由只有19人或更少人组成的公司创造的。只有7%的美国出口商品是由500人或500人以上的公司创造的。在德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国,其出口商品的情形也几乎完全一样。" 有影响力的日本管理顾问大前健一(Kenichiohmae)在《无疆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一书中强调了另一个因素:"如果你看看当今繁荣的国家--瑞士、新加坡、韩国和日本,你会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国土小,没有资源,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勤劳人民都有参与全球经济的雄心。拥有丰富的资源确实减缓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因为那里的官僚们仍然以为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在真正相互关联的全球经济中,成功的主要因素从资源转移到了市场,为了繁荣,你不得不在市场上参与。这也意味着人是创造财富的唯一真正的工具。"
罗伯特?赖希认为,美国人和其他富裕工业国在新的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再依靠那些称雄一方的公司或工业,而是依靠其公民在世界经济中为增添价值而起的新的作用。
所有人,特别是发达国家人的生活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他们的企业家找到能增添价值的工作并将其发展至全球的能力。 例如,亚洲商界杰出领袖之一,台湾宏碁集团总经理施振荣(stanShih)已经预测:廉价的交互式电子多媒体系统将使发展中国家的管理跳过工业革命--直接跃入信息时代。
宏碁本身,就是施振荣所说的国际贸易中"第四种方法"的范例。从1976年该公司成立开始,到1995年底它取得了全球电脑销售额58亿美元的成绩--其雇员为1.5万人。1996年中期,它推出了售价为500美元的基础国际互联网电脑和售价为200美元的"儿童电脑",这将成为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并计划到世纪之交获得150亿美元的销售额。
但是这一销售额不会来源于低成本的组装劳动,外界许多人都将亚洲工业与低成本组装劳动联系起来。在强调他改编自麦当劳的"新型快餐"式电脑工业模式的重要性时,施振荣指出:"低成本组装劳动没有前途。"宏碁一直设计自己的电脑,因此许多变化最快的核心元件可以从台湾空运到100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市场--而且安装上去不消
一分钟,不需任何装配工具。
有了这种设计和效率,无论市场是在高价格的纽约还是在低成本的墨西哥,电脑的核心部分都可以以一致的最终价格组装起来。更为重要的是,"快餐"模式确保了客户用上最新技术,而且使宏碁避免了在全球积压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核心元件,无法卖出。 奈斯比把教育称作"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竞争优势",并且他指出了几个标志:日本人获得科学学位的人数比例是世界各国中最高的--有69%的人被授予科学学位,而美国的比例为25%(尽管如此,日本的教育体制,像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仍在计划进行许多大的、实质性的改革)。日本人一年上学257天,而美国人则为180天。汉城半数的成年人,或在上大学,或已经大学毕了业。韩国是世界上人均获得博士学位数目最高的国家,它每年有3.2万名诸如工程学等应用科学的大学毕业生--其比例比美国高,几乎与日本相当。奈斯比还指出了一个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韩国256所大学中,有206所由像现代、大宇和大韩航空这样的公司所拥有。
4.新型的服务性社会 彼得?德拉克(PeterDrucker)、奈斯比、大前、赖希和其他许多预测专家都同意下一个趋势:从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过渡。
奈斯比指出:"50年代我大学毕业时,美国劳动力队伍的65%是蓝领工人。现在,这一比例已下降到大约13%,并且还在下降。这并不意味我们比以前生产得少了。事实上,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4%左右产生于制造业,在过去40年的每一年里差不多都保持着这一比例。所不同的是,40年前,65%的劳动力生产着这些产品,而今天只要13%。显然,随着我们经济的巨大发展,那个24%的比例代表了更多的产品。变化巨大的是:我们现在用信息进行制造,而不是用人;我们用电脑、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代替人。"
"工业劳动力队伍将继续缩小,正如农业劳动力已经缩小了一样。几百年前北美90%的人是农民,十几年前就已降至3.5%左右,现在则更大大低于这个数字了。"
奈斯比和德拉克都预测,到2000年,在像美
国这样的富裕、发达国家将只有10%的劳动力在直接制造领域工作。有数据可以对此加以佐证:1974至l988年间,美国钢铁制造业所有普通工作职位几乎消失了一半,从48万人降至26万人;单单通用汽车公司在80年代就裁掉了15万美国生产工人。
因此,如果一个发达国家所有的制造业能由10%的工人来完成,所有的农产品能由2%的人来生产,其余88%的人将干什么呢? 有些人把我们的未来称为"新型的服务性经济"。但是,"制造"和"服务"这两个术语正逐渐过时。制造业将越来越多地与服务业交织在一起,即按照个人的具体要求进行制造,这种方式就像现在电脑硬件体现着电脑公司所提供全部服务中的一小部分一样。从大范围来说,最大的范围部分则为专家咨询,即按照顾客的具体要求设计软件系统和进行培训。
对教育体制的要求会相当突出。全世界大多数学校教育方式都是用来为极其僵化的工业经济结构服务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在为人口中大约20%最优秀的人提供基本训练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使他们成为经理、律师、医生、会计、学者和其他专业人员。我们在培养另外大约30%的人方面同样做得很好,使他们成为贸易人员、熟练工和半熟练工。在国家的帮助下,我们的小学给所有儿童提供了对阅读、写作和算术的基本了解,这些儿童包括了将来走出校门、做不熟练工作的50%以上的人。
今天,那些不熟练工作大部分已不再存在。赖希直截了当地指出:"世界人口每小时增加1.2万人,其中大多数人最终既使只挣相当于美国普通工人工资一小部分的钱也会开开心心。他认为,全世界正在产生三个大类的工作:普通生产服务、直接服务和符号一分析服务。 普通生产服务包括旧式工业特有的重复工作:工业生产线上的工作和低层、中层经理们的日常管理工作。
现在,那些日常制造和组装服务中的许多工作在发达国家由机器人承担了,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则运用更为传统的方式进行。对于富裕国家的不熟练工,特别对于某些少数民族群体来说,随即产生的结果是灾难性的。在工业繁荣顶峰时期的许多年里,一批批移民涌进美国、英国、欧洲部分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之中。他们中的许多人,在一个非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的经济中,从手工劳动做起。这是他们通向更好未来梯子的第一档。但现在,当许多不熟练工准备抓住梯子最后一档的时候,梯子却被抽掉了。
直接服务通常也是重复性的:在快餐店、酒吧和饭店里服务或在超市工作。这些服务工作会持续不断地提供厨师、侍者、付帐台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女服务员、托儿所管理员和其他许多工作机会。通常这些工作是低薪和非全日的--除非这些"服务人员"能掌握其他可以提供额外服务的技术。 符号一分析服务者包括使用信息符号"解决、确定和安排"问题的人: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设计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土木工程师、生物技术工程师、音响工程师、公共关系人员、投资银行家、律师、房地产发展商甚至一些有创造性的会计师、管理顾问和税务顾问。
这是一个在美国已占社会20%之众并赚取年薪总额约50%的群体。像苹果电脑创办者斯蒂夫?乔布斯(SieveJobs)之类的少数人,也许是失学者,但极其成功的符号-分析家们大都毕业于一流的学院和大学。
赖希指出,发达国家的高薪和不断增长的职业选择主要是围绕着这第三类工作。他详细说明了这些不断变化的机遇会对教育提出的一些要求:"每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家、律师、工程师、设计师、管理顾问、电视剧作家或广告商正不断地寻找新的方式去说明现实,这些新的方式将比旧的方式更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或更具揭示性。他们使用的工具会各不一样,但将原始数据组合成最初形式的抽象过程
是一样的。"他认为,我们都需要学会怎样用至少四种基本技巧--抽象、系统思维、实验和协作--将问题和解决方法概念化。
赖希说:"对于美国和全世界大多数儿童来说,正规教育给予的恰恰是与学习对立的东西。不是让他们自己构筑意义,而是将意义强加给他们。该学的东西,都被包装进了课程计划、讲座和课本之中。事实已被简化,乖顺的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就行了。有效的教育过程成了在生产线上安装零件般地知识灌输。" 事实上,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类似于不断衰微的工业生产方式:分成各个科目、按单元进行教学、按年级排列并由标准化考试控制的标准装配线式课程。这不再反映我们生存其中的这个世界,传统教育体制不再应付得了现实提出的新要求。
5.由大变小
在传统工业经济中,总是大的公司居于统治地位。通用汽车(GM)、福特(Ford)和克莱斯勒(Chrysler)垄断了世界汽车生产差不多有半个世纪;IBM(国际商用机器公司)是计算机领域的巨人,其他十几个不同工业领域中也是如此。
即使25年前,只有大公司才买得起大型计算机,那时大型计算机是电子成就的顶峰。那种技术对刺激社会朝向中央集权官僚体制、吸收兼并、购置和合并企业起了推动作用。今天,那些巨型计算机大多数已遭淘汰,微型电脑的时代已经来临。诚然,许多大公司依然存在。诸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这样的许多最具效率的公司仍然蓬勃发展,像微软公司、宏碁、韩国四大集团公司这样的新巨头正在崛起,但早期装有空调的宽敞计算机房已经闲置不用或改建了。 大公司的组织结构也正在飞速变化。尽管大公司仍在繁荣发展,但它们一般都分成了十几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由自己操作、自己管理,克服了旧的专业分工、旧的金字塔型的经营方式和旧的军队式管理。

胡适谈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
第一是我们有了一千多年的白话文学作品:禅门语录,理学语录,白话诗调曲子,白话小说。
第二是我们的老祖宗在两千年之中,渐渐的把一种大同小异的“官话“推行到了全国的绝大部分。
第三是我们海禁开了,和世界文化接触了,有了参考比较的资料尤其是欧洲近代国家的国语文学次第产生的历史,使我们明了我们自己的国语文学的历史,使我们放胆主张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学革命。
此外,还有几十年的政治的原因。第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第二是满清帝制的颠覆,专制政治的根本推翻,中华民国的成立(1911-1912)。这个政治大革命虽然不算大成功,然而它是后来种种革新事业的总出发点。

文学史上的变迁,其中各有多元的,个别的,个人传记的原因,都不能用一个“最后之因”去解释说明。


什么是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 但事实证明,文学是作为改革的手段,也同样是胡适一种醒悟感的宣泄口,这种醒悟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之一是他对待中国文学遗产的刻薄态度。胡适是以这种方式来大胆表示他对文学革命的定义的: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一部文字形式(工具)新陈代谢的历史……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

文学革命开始开始于何年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地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成了一场文学革命运动。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一个鲜明的界碑...

文学革命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什么
将他最初提出的“八事”中的第一、三、五条分别改为“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不用套语滥调”,于是凑成“八不主义”),大多着眼于形式上的名符其实的点滴“改良”,没有真正接触到文学内容的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介绍
在新文化运动中白话文的使用次数越来越多,其他一些组织以及报社也开始学习新文化运动中提倡的这种写作模式,于是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就接受并开始使用白话文,这从侧面就表现出来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是传统古典文学的一个标志性的结束。在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后,中国开始了又一个新的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文学革命运动引发了哪些文学变革
1、诗界革命 中国文学发展到清代,以诗文为正统,以古人约束今人为特点。晚清文学的革命就是要打破这种格局。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支那非有诗界革命,则诗运殆将绝。”认为(诗要是不革命,就走到头了,走到绝路上了。)诗界革命要达到三个标准,其中两个标准都有一个“新”字:“...

晚清文学革命成果有哪些啊
1、“小说界革命”。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是包括“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一个综合性文学革新运动。从时间上来看,“小说界革命”不是最先发轫的,但是就震动最大来说,却是小说界革命最突出。“小说界革命”口号是由梁启超1902年发表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提出来的。其主要观点是认为“群...

关于文学革命和“文以载道”
目,做起文章来,那又何异于八股〔4〕,在文学中并无价值,更说不到能否感动人了。为革命起见,要有“革命人”,“革命文学”倒无须急急,革命人做出东西来,才是革命文学。所以,我想:革命,倒是与文章有关系的。革命时代的文学和平时的文学不同,革命来了,文学就变换色彩。但大革命可以变换文学的色彩,小革命却不,...

简述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全文如下:今日庄严灿烂之欧洲,何自而来乎?曰,革命之赐也。欧语所谓革命者,为革故更新之 义,与中土所谓朝代鼎革,绝不相类;故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 ,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

清末民初对白话的提倡对五四文学革命有何影响
首先,晚清白话文运动为文学革命培养储备了人才。1917年1月,《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文学革命正式发难的标志。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文章从形式到内容都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1917年,蔡元培聘请《...

为什么文学革命者对旧文学那么偏激
但对革命编年史来说,把一个日期明确的事件作为革命的起源,意义非同小可,因为起源史关乎文化领导权的正当性,迫使他人从文学革命家的表述而不是此前任何人的相似表述中去寻求“首创性”。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大概没有哪一批革命者像文学革命家那样从革命的大幕刚一拉开就明确意识到自己在这场行将上演的历史大戏中的...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文学革命如何开始的具体由什么开始,比如,莫个人物引起的 -
年艳乐克:[答案]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解释文学革命 -
年艳乐克:[答案] 第一个十年的文学运动和文 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 一、文学革命的起因 ①是适应当时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的要求而兴起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适应中国文学前进发展的要求而兴起的,是晚清文学改...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文学革命的内容 -
年艳乐克:[答案]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必然的转向对封建主义文学的攻击,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发生的
年艳乐克: 主要是文化运动的兴起.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
年艳乐克:[答案] 主要内容是“四提倡四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发展,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意义 一:五四运动是一次由陈...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如何认识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
年艳乐克: 1、是对“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实践,推动了白话文的写作和应用,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2、彻底批判和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3、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和文学语言、文体形式的革新解放,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让滑基础.4、自觉地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学和文化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坦团腊的开放性现或神代文学.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五四”文学革命是怎样的一场革命?
年艳乐克: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改良文学应从八事 入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呻吟,勿取滥用套词,不...

廛河回族区19674181045: 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
年艳乐克: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时期,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 (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1917年迁至北京. )为主要阵地,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这场文学革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