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春的菊花诗中,能看出她怎样的命运?请结合相应诗句

作者&投稿:黎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楼梦>>中探春的命运~

我看到探春被南安王妃选定为义女即将为朝廷和亲而远嫁疆国这一情节。不可否认,高鹗的续书基本上是符合前面曹雪芹关于探春这个人物命运大致的设置。书的开头,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时候,看到“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中探春这个人物命运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泪,千里东风一梦遥。这已经暗示了她的远嫁的命运。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这一章节她和姐妹们一起玩抽签的游戏,结果她抽中了“日边红杏依云栽”的签,签的注解是“得此签者,必得佳婿”。当时众姐妹笑做一团都取笑她:家里已经有一个王妃了,难道她还想当王妃不成。这又一次暗示贾探春的远嫁的命运。
后四十回的续书中没有关于贾探春的远嫁具体的场景的描绘。相反高鹗设置了在贾家遭遇很多磨难的时候,贾探春回家省亲的情节。我认为这一情节的设置是不够好的。为什么不够好?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第一: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和亲的女子有很多,能够回家的很少,但是高鹗就有本事让这个远嫁的贾探春省亲了。
第二:她的身份特殊:要知道同样是王妃,元春嫁得就是本国的君王,说回家还可以回家,不关乎于两国邦交。但是探春嫁得可是对自己的国家有威胁的一个藩王啊!她去那里,是担当着和亲的重任啊!她要是回家,就不仅仅是一个贾家的家务事了,这是一个两国邦交的问题了。她的婚姻毕竟是政治婚姻,就是回来,也是代表了她的国家了,岂可如此草率。
第三,我们知道,就算她从海疆回家,要遥远涉重洋,路途十分遥远,路上又非常凶险:这些因素她不考虑吗?
第四,我们知道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对于贾探春的身份,才貌,性情都断断续续地做了介绍。在容貌上,探春在大观园的诸姐妹当中绝对是拔尖儿的,在这里我就不用多说了。在诗文才华方面,虽不及宝黛二人但是与其他姐妹比较,她也是独领风骚的。这在元春省亲时让姐妹们写诗给她看的时候,对探春的才情的评价颇高。这个,我们可以从“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衡芜院夜拟菊花题”以及“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衡芜讽和螃蟹咏”当中可以看出:她的才华虽不及宝黛,但是也还是不错的。在性格方面探春,较之林黛玉她显得阳光,较之宝钗她更加敢说敢做。这个我们可以看查抄大观园的时候,众姐妹慌作一团,只有她敢于对此事冷嘲热讽。在王善保家的啰嗦的时候,便给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保住了自己的尊严。在为人处事方面她显得很周到:比如说一次凤姐生病了,王夫人将家里的一应大小的事情交给了探春管理。有些媳妇婆子看她是个女孩子,就故意欺负她。有一天,恰逢探春,宝钗和李纨在议事厅里议事的时候,一个管事的婆子将探春的亲妈赵姨娘的哥哥赵国基的死讯告知她们。因为贾府有惯例,姨娘的娘家人要是死了,会给一些赏银的。一般情况下会给二十两。前不久袭人的家人也去世了(袭人是预备给宝玉的小妾),贾府给了四十两的赏银。探春问明情况就给了二十两作为赵姨娘娘家的赏银。她是不想引起别人的误会,怕别人说她徇私。结果这件事情让大家领教这个小女孩的厉害。在经济方面,探春很有经济头脑,比如:在大观园兴利除弊的时候,实行“承包制”,调动园子里的婆子的积极性。既省了钱又让大观园的人们皆大欢喜。综上所述:这样一个品貌兼优,诸事周到的女子就算是远嫁到南疆,她在那里一定会和大家相处得很好的,不会有迎春的遭遇的。
第五,我们都知道无论是“金陵十二钗”正册还是副册中的女子的命运都是不太好的。曹雪芹在她的判词中就写过了“清明涕送江边泪,千里东风一梦遥。”的句子了,句子中的“千里”和“东风”其实就是表明她嫁得非常的远,只能够流着泪,借助东风的力量来传达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了,那种惆怅之情随着风筝在天空飘荡。
如果说作者以用黛玉的死已经赚足了我们的泪水的话。那么,让各方面都优秀的探春怎样纳入悲剧的圈子里来呢?如果说天人永隔是一种悲剧,那么活着却不可能见面,要忍受思念的煎熬,不更是一种大的悲剧吗?如果就像高鹗所写的那样她很轻易地就回到娘家,是荣归故里,衣锦还乡的话,那判词中的“千里东风一梦遥”就所表现的悲剧,就没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了。
通过以上的五点:历史传统,政治婚姻,路途遥远,自身素养,悲剧效果我们都可以看出曹雪芹让探春回家的可能性极小。高鹗却设置了一个回家探亲的情节,似乎是不合理的。
而87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当中,我们的编导没有涉及探春的省亲的情节而是将探春远嫁的场景作为重头戏来拍的。在布置着红毯的水边陆地上,打扮一新的探春带着对亲人们的不舍,一一和亲人们道别。而这时候耳边响起了《分骨肉》的歌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这时候,观众的心仿佛被揪起来,无不为之动容。对于一个家庭的长者,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承欢膝下;对于一个家庭的子女,谁不希望能够侍奉双亲,报答养育之恩。对于双方来说,就算是享尽荣华富贵却饱受思念之苦也不是幸福的。那么这种悲剧的震撼力是多么大。她就像一个风筝,挣脱线后将无影无踪。
所以,我更喜欢87版的《红楼梦》对于探春的命运的阐述。

真实红楼有108章。
http://wenku.baidu.com/view/76a87ceeaeaad1f346933f7e.html是TXT的红楼梦,你自己看去。

红楼梦:

红楼梦是通过各种人物的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与矛盾,各种男女恋爱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平凡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幅贵族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红楼梦这一历史悲剧的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绝不是单纯地建筑在贾宝玉、林黛玉恋爱失败的基础上,而主要的是建筑在揭露贵族家庭的骄奢淫逸上。由於种种的腐烂与罪恶,结果是应了秦可卿所说的「树倒猢狲散」的预言,使红楼梦在结构上一反旧有小说的大团圆形式,而创造了极高的悲剧美学价值。在中国的古典小说里,专就结构的完整与布局的细密上说,很少有其他的作品能比得上红楼梦。

红楼梦的伟大成就,是在这家谱式的小说里,大胆地揭露了君权时代外戚贵族的奢淫生活,指出他们种种虚伪、欺诈、贪心、腐朽及心灵和道德的堕落。它不单指出了那一家族的必然崩溃与死亡,同时也暗示那一家族所属的社会的必然崩溃与死亡。但要做到这一点,绝不能出於空虚想像的描写,绝不能出於概念画的说明,必得在生活上有丰富的体验,细微深入的观察,通过高度的语言表现能力和优美的艺术技巧,才能生动地中实地描绘出那一家族的本质和各种人物的真实形象来。

曹雪芹恰好有这种材质,它不仅有高度的文学修养,而且有深厚的贵族家庭的生活基础;因此他笔下的贾府,是既真实而又具体地千红万紫一般地展开在读者的眼前。富贵人家的生活方式、各种人物的言语举动,以及房屋设备饮食衣服各种方面,都写得具体而又生动,几乎使读者为之昏眩。

如果读者们只注意这种表面的华丽生活,而忽略了在经济方面支持这一家族的农民生活的穷困,那是错误的。要知道,为了贾家的奢靡贪婪,许多人家弄得倾家荡产,许多人家出卖儿女,许多少年少女成为「贾府」的家奴与丫头。贾家的经济来源,一面支用公款,一面是敲诈和放高利贷。贾家那一套令人昏眩的吃穿享用,实际都是民脂民膏。而那些负债的穷户们,因为无法满足地主的要求,受不住压迫,结果是有的变卖产业,有的出卖自己的女儿。那些女孩子们无法反抗,只能怨恨自己的奴才命。宝玉有一次看见袭人的妹妹生得漂亮,想把她接到家里来,袭人听了冷笑道:「我一个人是奴才命罢了,难道连我的亲戚都是奴才命不成?」这话说得多麼伤心,多麼沉痛。

我们读红楼梦时,如果只注意那些莺莺燕燕的热闹场面,甚至於羡慕袭人、平儿那些丫头们的穿戴饮食,而不去注意她们精神上的痛苦和可怜的奴材境遇,那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试想,金钏、晴雯、鸳鸯、尤二姐、尤三姐这些可爱的女孩们,全都成为贾家那一批色鬼、荒唐鬼的牺牲品。曹雪芹描写她们的时候,用著非常同情的文笔,在极其丑恶的现实上,点染出她们纯洁的心灵。使读者对於那些纨袴子弟的恶德,感到无比的愤恨。

对贾家那一批昏庸顽固的官僚,假仁假义的顽固守旧的头脑和那些骄奢淫佚的纨袴子弟们,曹雪芹毫不容情地用各样颜色的油彩,勾画出他们虚伪、淫奢、阴险和腐烂的脸谱来,生动而具体的形象,一一展现在读者们的眼前。在贾家出入的那些锦衣玉食的『哥儿小姐』们,绝大部分是醉生梦死,看不见阳光的幽灵似的影子。他们不知道一粒米一尺布的艰苦来源,不知道耕牛犁锄的功用,有钱有势,养尊处优,不做一件正当事。有的只是『今日会酒,明日观花,聚赌嫖妓,无所不至』;有的是『勾通官府,包揽词讼,强奸民女,重利盘剥。』贾琏夫妇贾珍父子是这类人物的典型,曹雪芹对於他们,用了最现实的笔法和痛恨的心情,真是写得笔墨酣畅,血泪淋漓。正如焦大所说:「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偷鸡戏狗,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麼不知道,咱们胳膊折断了往袖子里藏。」红楼梦的作者藉了焦大的口,骂尽了贾家的一切。曹雪芹在这部家谱式的小说里,这样深刻细微地描写了君权时代贵族家庭兴衰变化的历史,让读者们都能明确地体会到,红楼梦是一篇史诗,是一篇骄奢淫逸的贵族豪门灭亡的史诗。

曹雪芹时代,是有名的文字狱时代。康、雍、乾三朝,大大小小的文字狱真是接连不断,死人之多,牵涉面之广,是过去历史上所少见的。曹雪芹虽是旗籍,对於清朝统治者这种可怕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是不能不顾虑,不能不小心翼翼的。他在红楼梦中虽没有『干涉朝廷』,虽没有明目张胆地指摘最高统治当局,但他巧妙地通过『贾府』那一家族的社会关系人事关系,侧面地对於清代政治的黑暗腐朽,作了真实的反映。贾雨村那一个谄媚求荣贪赃枉法的官僚,在他身上,作者赋予了非常深刻的满清时代地方官吏的典型意义。因为他善於找门路找机会,终於通过林如海、贾政的人事关系,飞黄腾达,加官进禄,做起大官。开始他经验不足,还缩手缩脚的。后来胆子愈大,良心愈黑。对於权贵的谄媚,是奴才相;对於百姓的压迫,是阎王相。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来,由冯渊、石头呆子两件案件,就可见一斑了。

凤姐是一位管家『奶奶』,胆大辣手,脸酸心硬,『少说著只怕有一万个心眼子』。她不仅掌握著贾家的人事经济大权,她的魔手,依靠著她娘家的权势,还伸展到社会各方面去。她自己坦白地说过:「就告我们家谋反也没要紧。」如此大胆,她什麼可怕的坏事丑事做不出来?在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一回里,表现出她丑恶的面目。她勾结官府,为了三千两银子,拆散美满姻缘,害死了两条人命。

红楼梦的作者虽一再声明不干涉政治,他却巧妙的,通过那一家族的复杂社会关系,从侧面来反映清代社会政治的腐败,来反应贵族豪门同地方关互相勾结、为非作歹、谋财害命的种种罪行。在清代社会里,贾雨村、云光一类的人物,绝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存在的;贾赦、凤姐一类的权贵,也不单是贾家才有,在所有的显宦世家里,同样存在著大小不同的贾赦和凤姐。他们的普遍性愈大,就愈能反映出政治的黑暗和民生的困苦。这些生动刻画的描写,使红楼梦成为伟大的文学杰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楼梦


内容梗概
《红楼梦》是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
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贯穿全书的全线。它以贾、林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同封建制度、封建礼教之间的矛盾为线索,以贾、林最后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彻底背叛和爱情的悲剧结局而告终。
这条线索从第三、四两回,林黛玉和薛宝钗接踵来到贾府,与宝玉的爱情纠葛开始形成,并在矛盾中向前开展。直到第九十七、九十八两回,黛玉和宝钗在“哀”“乐”截然不同,“悲”“欢”强烈对比之下,一个“魂归离恨天”,一个“出闺成大礼”,终成悲剧结局,是主线的高潮,也是实现全书主题的集中所在。后二十一回,则是在高潮的余波中,情节的下降、结尾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贾家被抄而又赢得一个回光反照的局面。最后宝玉遁入空门,全书结束。
从这条主线看,造成贾、林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在封建制度与礼教的桎梏下,青年男女爱情、婚姻不能自主,而取决于封建家长的意愿。具体地说,贾、林的爱情、婚姻不取决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由以贾母为代表的荣府当权派们决定,而贾母又以封建的阶级利益做点为基点,她对林黛玉的“疼”,仅仅是从“骨血”关系出发,并不喜爱她不符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和“小性儿”;而对薛宝钗的“爱”,则是以她“端方”的封建品格为基点,尤其是适应封建道德要求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性格。由此终于选中了薛宝钗而弃置了林黛玉。其结果是,同时酿成3个人的悲剧: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了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真正赢得爱情,陪伴她提终生的凄凉孤苦。她和林黛玉,只不过是同一条封建毒草藤上两颗属性不同的苦瓜而已。
这条主线揭示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罪恶;也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制度的礼教的叛逆精神。
《红楼梦》的另一条线索赔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它以封建的阶级压迫,等级制度以及封建遗族寄生腐朽,荒淫糜烂的生活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它以贾府及其亲族的所造成的封建制度自身的矛盾为线索,它以贾府及其亲族的一一衰败为结局,不仅构成主线的社会背景,并与主线殊途同归,提示和鞭笞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鉴赏与评析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作者善于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各种生活事件,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全书描写了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不同年龄和性别、不同姿容和性格的几百个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尤三姐、晴雯、王熙凤、薛宝钗等人物无不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小说规模宏大、结构新颖而奇巧、首尾连贯、浑然一体。它是章回小说完美、成熟的标志。小说的语言优美生动,形象逼真,绘形,能见到人物活动,绘色,能观着五彩缤纷;绘声,能听到高唱低吟,标志着我国古典文学语言最高成就。作品还表现了作者对烹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各种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
《红楼梦》在思想与艺术上的成就是说不尽、写不完的。要真正体会它的佳处,只有自己翻开书,去一遍又一遍地寻味。《红楼梦》是一座生活的花城、艺术的万花筒,只要踏进去,便会发现里面有观不尽的绚丽夺目的鲜花。

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 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也包 括她自己的结局。“万里寒云”正是她远嫁时的况味;“暂时分手莫相思 ”也可同“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曲子对应起来 。

菊花诗 --簪菊
----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注释]
1.簪菊——插菊花于头上,古时风俗。《干淳岁时记》:“都人九月九日,饮新酒,泛萸簪菊。”又史正志《菊谱》叙曰:“唐辈下岁时记:九月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杜牧诗曰:‘黄花插满头’。”
2.镜中妆——指簪、钗一类首饰,女子对镜梳妆时插于发间。这句说以菊插头,不要错认作是珠花。因男子也簪菊,并非为了打扮。
3.“长安”句——疑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是京兆(长安)人。其《九日齐山登高》诗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等句,与本诗中多以插菊、饮酒事并提相合。但“公子”“花癖”之称,总无可征,或是泛说京都风气。
4.彭泽先生——指陶渊明。参见前注。陶除爱菊外,也喜酒,任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高粱),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江州刺史王弘曾“留二万钱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又自酿酒,“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南朝萧统《陶渊明传》)所以称“酒狂”。
5.三径露——指代菊。因说“露”所以用“冷沾”,这两句都形容簪菊。
6.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暗与陶潜“葛巾漉酒”事相关。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谓秋季九十日。秋称三秋,亦称九秋。
7.“高情”二句——意思说,时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种高尚的情操,那就让他们在路上见了插花醉酒的样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这里兼取两者意化用之。
【诗词鉴赏】
簪菊,即把菊花插在头上。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七。用的是“七阳” 韵。
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 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最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菊花诗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注释]
1.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2.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3.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4.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5.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诗词鉴赏】
这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宝钗为十二首菊花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就说得很明白,“盛”要以“残”作结。大观园金钗有十二个 ,菊花诗也恰好作了十二首,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 们虽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应该把咏菊诗的总体看成 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 司”去。 家要“一败涂地”,《残菊》就暗含着一败涂地时群芳的最后结局,也包 括她自己的结局。“万里寒云”正是她远嫁时的况味;“暂时分手莫相思 ”也可同“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的曲子对应起来 。

探春《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鼓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探春《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先说《簪菊》。首联即点题,以菊代簪,簪菊揽镜。颔联或是体现时下风气。颈联是描写簪菊形状,所用词语皆有高洁之气,体现了探春的“文采精华、见之忘俗”。尾联一句最是重点,体现了探春誓不妥协俗世,任凭自己喜好主事的性格。而在当时,探春作为一女子,若有如此个性又有非凡才华,可以预见其未来的悲剧结果。
再看《残菊》。这首诗最能体现探春最终远嫁他乡、骨肉分离的悲惨命运。颔联对残菊的描写亦是对探春未来命运的描写,“枝无全叶翠离披”,道出了她未来的结局,也影射了贾家的衰败。颈联提及的“月”“雁”意象皆有思乡之意,与判词的内涵两相结合。尾联的感叹虽显慰藉,但实则显示出全诗凄凉惨淡的气氛。

随手扯了点,希望能有帮助。

探春(蕉下客) 贾探春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浸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花离开生养她的枝茎,暗示了她最终离开贾府,远嫁他乡的悲戚命途。
残菊
探春(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宝钗为十二首菊花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这就说得很明白,“盛”要以“残”作结。大观园金钗有十二个,菊花诗也恰好作了十二首,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我们虽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应该把咏菊诗的总体看成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是叶缺花残,万艳同悲,归到“薄命司”去。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抛闪。


大观园的“海棠诗社”
可是一回到大观园里,他的才华不但比不上黛玉和宝钗,连湘云和探春也比不上了。         做完菊花诗大家继续吃螃蟹,这时宝玉又做了一首螃蟹诗,黛玉也趁兴附和着做了一首,明明就比宝玉的好,可她却立即撕了,说自己不及宝玉。宝钗也不甘落后,说自己勉强做了一...

红楼梦林黛玉薛宝钗探春史湘云的人物评价
2.史湘云做东开诗会做菊花诗时,她一下圈了四首诗,还个个是好诗,夺了魁. 以上两件事说明她才高气傲,清高自许. 薛宝钗:1.元春省亲时让贾宝玉做诗,她告诫宝玉不可用绿玉而应用绿蜡. 2.王夫人让探春与李纨和她一起管理园中事务,井井有条还除了好些弊端. 说明她处世圆滑,又有治家本领. 史湘云,是曹雪芹怀...

红楼梦咏菊排名第四的哪一首?
红楼梦咏菊排名第四的是残菊—探春(蕉下客)这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宝钗为十二首菊花诗排顺序时说:“末卷便以《残菊》总收前题之盛。”虽不能把十二首菊花诗作十二首判词看待,但总体也是咏人——咏十二钗总的命运,最后万艳同悲,凄凉惨淡。残菊,一败涂地时群芳...

贾探春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贾探春精明能干,能决断,有“玫瑰花”之诨名,连凤姐都忌惮她几分,抄检大观园时她扇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她工诗善书,趣味高雅,曾发起建立海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大才女;她关心家国大事,有经世致用之才,曾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并主持大观园改革。贾探春虽受良好教育,因系赵姨娘所...

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位贾探春简介,贾探春嫁给了谁?
菊花诗会,她的《簪菊》仅次于黛玉的三首,足见她是一位紧追黛玉的大才女。 书法。贾府四春,于琴棋书画各擅一艺,贾探春以书法胜。小说中对她的书法表演及作品留白未叙,只从侧面写她对自己书法创作的书境——秋爽斋精心布置,由此成功烘托出她身为红楼第一书法家的大将风范。她的生日三月初三,刚好是“天下第一...

红楼梦 诗社成员各自的别号是什么?第一次谁第一?第二次菊花诗中谁...
李纨)为社长,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为副社长,一人出题,一人监场。第一次集会是在探春所居之秋爽斋,因见人给宝玉关白海棠一盆,甚为美丽,故此期主题为「咏白海棠」,故名「海棠诗社」,后经林黛玉改为桃花社,做的是词---柳絮 见《红楼梦三十七回》。2.菊花诗,夺魁的是林黛玉 ...

红楼梦中宝玉和众人结社赋诗的主要内容?
《红楼梦》中创建海棠诗社结社赋诗的主要内容是,贾探春邀请众人一起赋诗,把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惜春,贾迎春,李纨众人一起邀请过来了,因为有人给宝玉送了两盆海棠,所以就将诗社名称命名为海棠诗社了,第一次赋诗就是咏白海棠,后来又把史湘云叫了来,其实这是古代文人一种高雅的活动。

趣侃红楼149:荷塘秋色,留得残荷听雨声,花溆罗港,蓼汀除名益阴森_百度知 ...
也与之前说的林黛玉为了贾宝玉牺牲,迫不得已与贾探春一同远嫁异国为王妃的情节对应。 上文解读林黛玉的三首《菊花诗》时,我们已经说过。 言归正传,这边贾宝玉因为水面的残荷恼人,扬言要拔了去。林黛玉却不同意。说喜欢李商隐的一句诗 “留得残荷听雨声” ,正对应眼前晚秋残荷的景象。贾宝玉一听也觉得好,就说...

结诗社姐妹竟诗中他们做的这几首诗分别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春在贾府中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在这首诗里也看出了他的性格,豪爽而又乐观的精神。也突出他的精明和强干,只是天不随人愿,他的命运也是被别人感叹而已。曹雪芹

贾府大观园中的诗词大会有多精彩?
这几次诗词大会中,林黛玉、薛宝钗和史湘云轮流夺冠,难分高下,我们欣赏一下。第一次诗词大会 第一次诗词大会,是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一直很活跃,她来组织第一次诗词大会,很合适。这一次诗词的题目是吟咏白海棠,这一次诗词大会中,薛宝钗夺得了冠军,她的诗“含蓄...

南通市13836901573: <<红楼梦>>中探春的命运 -
禄任奥孚: 我看到探春被南安王妃选定为义女即将为朝廷和亲而远嫁疆国这一情节.不可否认,高鹗的续书基本上是符合前面曹雪芹关于探春这个人物命运大致的设置.书的开头,贾宝玉游太虚幻境的时候,看到“金陵十二钗”的正册中探春这个人物命运...

南通市13836901573: 对《红楼梦》中残菊的解读 -
禄任奥孚: 探春(蕉下客) 残菊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诗词鉴赏】 这是十二首菊花诗的最后一首.用的是“四支”韵. ...

南通市13836901573: 对《红楼梦》中问菊的解读 -
禄任奥孚: 《菊花诗》与《咏白海棠》属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贵族人士的文化生活情趣.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

南通市13836901573: 贾探春的命运寓意了什么 -
禄任奥孚: 贾探春 探春是贾政的小老婆赵姨娘生的.在贾家四姊妹中她排行老三,是最聪明、最有才干的一个.说她志向高,是她想有一番作为.“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回,写她代凤姐管理一段大观园,把那么纷繁的事务,一宗一件管理得井井有条,...

南通市13836901573: 红楼梦 《咏菊》《问菊》《菊梦》三首诗都涉及了哪个人物 -
禄任奥孚: 红楼梦中共有菊花诗12首 忆菊蘅芜君 (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诗词鉴赏】 第三十八回写贾母领着众女眷在藕...

南通市13836901573: 第38回中李执如何评各人写的菊花诗 -
禄任奥孚: 《菊花诗》与《咏白海棠》属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贵族人士的文化生活情趣.清代方浚颐《梦园丛说》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极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

南通市13836901573: 有那些重要事情与史湘云有关 -
禄任奥孚: 出现回目,不全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

南通市13836901573: 在红楼梦中哪些段落能表现人物特点 -
禄任奥孚: 【桃】黛玉葬花-----多愁善感,清新脱俗.菊花诗会------每首诗都表达了其作者的特点.黛玉---心思细腻,秀丽脱俗,纤巧多愁.宝钗----成熟稳重,看透世事,端庄保守.探春----活泼雅致...

南通市13836901573: 求一篇文章,是关于红楼梦思想内容的分析,急用 -
禄任奥孚: 是因为菊花香一直很想写写她,却不敢贸然下手,怕写不好,配不上她高洁的品格.她是探春,我在红楼里最喜欢的女子.所谓“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占的花名其实是红杏,但无论怎样解释,我都认为,探春的花名应当是菊花.在黛玉...

南通市13836901573: 对《红楼梦》中种菊的解读 -
禄任奥孚: 菊花诗是分主客的.上来!薛宝钗是喧宾夺主,先自己做了一首“主人”诗,还问“谁怜我为黄花 病?”,我为谁在老大空守闺房,黄花女儿病呢?她也代迎春作了自己的客座诗“跳脱秋生腕底香”,迎春反对婚姻不成!没有跳脱!薛宝钗最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