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提供几篇有关《孔子》(电影)的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作者&投稿:主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一篇最新电影《孔子》的观后感,500—600字~

近日观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迷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这个地方南子说大家都能看见你的痛苦,可是没有人能体会你痛苦中的境界,实际有画蛇添足之嫌,讨论完了诗经和仁者爱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声,再拜,退下,多好。痛苦的境界,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思想十分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当中。他所述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是多么的谦逊,让人为之赞叹。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遥远的时代,就有人能发出如此真确的主张。熟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错,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无法在这世上立足?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斗志,想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国家机器——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
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由傻了吧唧°整理、初文祺提供——————————
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斗志,想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国家机器——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回想《孔子》,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由傻了吧唧°整理、林纾 提供————————————
孔子是圣吗?如果是,为什么当初屡遭失败?但,如果不是,后人为什么向神一样供着他?我认为,孔子不是圣,他在世的失败,因为他的学说不合时宜。他后世无与伦比的成功,已经被很多专家学者研究过、剖析过,我试图去了解,可是实在看不懂吊着一大串注解的论文,对那些半文半白、又不文不白的文章望而生畏。所以,只能靠自己粗浅的理解给孔夫子奇迹般的马赛回旋找几个注脚。

首先,我觉得给孔子地位的不是他的学说,而是政治。把儒家发扬光大的皇帝是汉武帝刘彻,把孔子尊为先圣、宣父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前提是孝悌,我很难想象把自己的母亲、舅舅、儿子整的死去活来的刘彻会在乎孔夫子宣扬的孝悌。更难以相信把亲生哥哥都干掉的李世民在行动之前会想想他的宣父曾说过什么。让我们幻想的杨广、赵匡义们一边杀老爸、砍哥哥,一边把儒家学说作为治国大纲,满嘴忠孝之词的情景,这是何等的人格分裂啊。再把时光推进一千年,国人对孔子的态度更加奇特,文革前尊孔、文革批孔、文革后再次尊孔,不知道自己打自己的耳光,究竟能打多少次。孔子就像一张烙饼,被政治家们翻来翻去,时而被敬为一尊神,时而被踩成一坨屎。最搞笑的是,据说当年批孔的文学都斗士,现在早已爬上权利的巅峰,没变的是,他们依旧是急先锋,只不过批孔又变成了尊孔。所以说,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很容易变成政治的妓女,政治家看上你了,你就是崇高和灵魂,万世师表,无数人膜拜。政治家厌恶你了,对不起,同样的思想,就是反动和毒草,要焚书坑儒,要被打成孔老二。

两千年的封建统治里,皇帝们发现这个儒家学说改造改造,很好用啊,可以为忽悠文武百官忠心找到了一套完整的说辞,又能愚弄普通百姓,不让他们造反起义。而且一劳永逸,见效得很,所以皇帝们一用就上瘾,一上瘾就延续,一延续就是两千年,孔子也在神坛上呆了两千年。那么,既然对帝王来说,孔子这套学说是个好东西,孔子生前又为什么遇人不淑,失败了一辈子呢?我觉得问题出在体制上,孔子生活在春秋,当时流行分封制,这样的体制有一个必然结果,诸侯、士大夫日益强大,天子日益被架空。孔子在这个时候跑出来告诉士大夫们,你们要守礼,对天子要尊重,家里跳舞的人数要限制、乘车马匹属不能太多、葬礼不能太隆重,等等。甚至连水果都要分出个等级(孔子说黍子是五谷之长,桃子是水果之末,不能能用五谷之长擦水果之末呢)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理睬他,诸侯的羽翼日渐丰满,凭什么看天子的脸色,凭什么把面子给一个已经衰微的王室。但是,到了君主集权的封建社会里,文武百官必须仰仗皇帝的鼻息生活,所谓伴君如伴虎,再也没有分封制诸侯的惬意,只能依靠忠君报国、讲仁义、重礼仪的儒家思想生存,皇帝采用这套思想作为表面上治国大纲,也有利于延续自己的统治。所以,孔子就突然有了市场,一下子被推到了圣人的位置。

其次,孔子身后的地位和他的人品有很大关系。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学派分起,各为鼓吹,为什么笑到最后,并且笑了两千年的偏偏是孔子?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些流芳百世的人之所以流芳百世,不是因为他的学说多么惊天地,泣鬼神,而是他的人品令人喜爱。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不是圣,而是一个出身卑微,却以真君子标准立身的人;一个敏而好学,诲人不倦,传授前代经典的人;一个无权无势,却有骨气、有胆识,敢于批评权贵的人;一个古道热肠、苦口婆心,四处游说君王向善的人;一个梦想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苍生的人。这样的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道德楷模,都是人见人爱的人物。当时的孔子就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而且孔子和他学生们关系也非常和睦动人。由于四处游说,孔子漂泊天涯、居无定所,但是他的门生始终跟着他,哪怕环境再恶劣。而且孔子从不拿架子,他对颜回说,若你家中富有,我愿去你家做个管家,这话从孔子口中说出,显得很是可爱。孔子可能不会是一个好政治家,但他一定是一位好老师。所谓三千门生,贤者七十二,也就是这些忠实的门生,把孔子的学说发扬光大,为儒家日后的风靡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石。

再其次,孔子学说本身和其他学说也有很大不同。与其说孔子是思想家,不如说孔子是历史老师。孔子所教授的五经、四书都是前代的礼节,凭借韦编三绝的勤奋,孔子对商周的一套复杂礼仪了如指掌。他有实在的东西教给学生,而学生又真真实实学到了东西。而其他学派,无论墨家还是法家,都是独创理论,思想很惊人,但只是发表意见,没有成形的东西。孔子的一套学说却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后人吸纳来容易很多,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孔子后世被推崇的原因。

总的来说,有句话叫越没道德才越讲道德。在鲁迅看来,孔子身后两千多年的封建史是吃人的历史,迅哥的话一向靠谱。两千多年里,孔子的地位被抬得很高很高,但我们的国家却从来没有“仁”过。相反,在更古老的岁月里,我们祖先曾经高大过。那时候,政治带有一种温情,战争带有一种浪漫。但是,后来周室衰微,诸侯纷起,礼义廉耻日渐沦丧,利欲功名甚嚣尘上,最后一个梦想以德服人的不合时宜者叫宋襄公,及襄公甍,一个时代也永远逝去。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太多太多不人性、太不人性的事情,为了给臭气熏天的厕所洒点香水,所以就有了孔子的被推崇,儒教的盛行。直到现在,我们的文明依然散发着恶臭,君子小人不足为辩,权势金钱一言九鼎。所以我们仍旧需要孔子,来给这个习惯笑贫不笑娼,信奉捉鼠方为猫、有奶便是娘的社会披上一层伪善道德的外衣。孔子被推崇,不能证明我们的社会将来会和谐,只能证明我们的社会以前不和谐。所以,如果孔子一直被推崇,不是我们的幸运,而是社会的悲哀。
————————————————————由傻了吧唧°整理、typicue 提供——————————
《孔子》观后感
“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让敌人防不胜防。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己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后来,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弃,没有一个人说“不”。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己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后来,孔子和弟子们,接受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在不同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同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
——————————————————————由傻了吧唧°整理、毛培森提供————————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庙简介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亚、...

孔氏三世休妻,孔子说:我们离婚吧!
不仅孔圣人有过离婚传言,儒家的“亚圣”孟子也闹过离婚风波。据《荀子·解蔽篇》中称:“孟子恶败而...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从年龄上看,齐桓公都能做她的父亲了。开始的时候,齐桓公对这个活泼...划着划着,她就玩起水来,不仅朝齐桓公身上泼水,还晃起船来,大叔受到了惊吓,忙喊:“别晃了,别晃...

孔镰文言文
孔镰文言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为什么孔子像会雕刻在美最高法院的门楣之上?得书文化 2022-10-20 · TA获得超过20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31.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速求几篇文言文 1 原文 张文定公齐贤,以右拾遗为江南...

孔子读书故事 急用...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毛泽东的读书故事suweijie - BY - 2007-4-8 12:26:00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

有关”草船借箭”的资料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 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孔子简介
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孔子年轻...

述而篇第十五
他说文王、武王、周公是圣人,伯夷、叔齐也是贤人,他有这样的气节。所以子贡来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问问孔老夫子的意见,听听老师对这两个人的看法,老 师说 『曰:古之贤人也。』这孔子回答的,子贡又问『曰:怨乎?』这个怨是指伯夷、叔齐他们有没有怨?这个按照《雪公讲要》里面说「怨者,意指伯夷...

求论衡问孔篇读后感。
樊迟问何谓,孔于乃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使樊迟不问,“毋违”之说,遂不可知也。懿子之才,不过樊迟,故《论语》篇中不见言行,樊迟不晓,懿子必能晓哉?【注释】(1)问曰:本篇凡以“问曰”开始的段落,均为王充质问。(2)者:某某者,某某也,是本书贯用解释性语句,故疑“者”应在...

儒林列传翻译
而伏生的孙子也因研究《尚书》被征召,但是他并不能阐明《尚书》的经义。从此以后,鲁人周霸、孔安国,洛阳人贾嘉,都很会讲授《尚书》的内容。孔家有用先秦古文撰写的《尚书》,而孔安国用时下隶书字体把它们重新摹写讲读,因此就兴起了他自己的学术流派。孔安国得到了《尚书》中失传的十几篇,大约自此《尚书》的...

孔夫子的歇后语
7、孔夫子当教授 — 古为今用 8、孔夫子的坟 — 久慕(墓) 9、孔夫子的砚台 — 黑心;黑了心 10、孔夫子的嘴巴 — 出口成章 11、孔夫子门前卖《论语》 — 自不量力;不自量 12、孔夫子面前讲《孝经》 — 冒充斯文;假斯文 13、孔夫子偷钱包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4、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

武宁县19339166655: 帮忙提供几篇有关《孔子》(电影)的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
尤缪迈甘: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

武宁县19339166655: 求一篇最新电影《孔子》的观后感,500—600字我们老师要我们看周润发演的《孔子》一影片后写观后感, -
尤缪迈甘:[答案] 近日观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

武宁县19339166655: 有没有电影《孔子》的影评,600字的. -
尤缪迈甘: 孔子,一位春秋时代的儒家学说创始人.他的灵魂在胡玫的协助下,学会了穿越,霎时回到三国年代,附体于诸葛孔明身上,即使离开时,也带走了孔明的特质.孔子竟然只是个郁郁不得志的政治落魄者,我没法从《孔子》片中看到那部《论语...

武宁县19339166655: 电影《孔子》观后感600左右 -
尤缪迈甘: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

武宁县19339166655: 求一篇最新电影《孔子》的观后感,500—600字 -
尤缪迈甘: 近日观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

武宁县19339166655: 《孔子》观后感一篇600字左右 -
尤缪迈甘: 几天前,去电影院看了《孔子》,看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领略一下胡玫导演如何表现这位古代的圣人.看了之后,感觉就这部片子不象一部电影.大凡一部电影,都应该有故事的铺陈、发展和高潮,但《孔子》不是,整个片子就像是一部没有...

武宁县19339166655: 写一篇关于可孔子的作文.有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材料一:2010年2月上映的电影版《孔子》,引起了众人的争议,争议之处主要... -
尤缪迈甘:[答案] 孔子的悲剧今年2月份上映的电影《孔子》引起了众人的广泛争议——电影中孔子的形象与历史上的有很大出入,很多方面都为了电影的剧情和效果做了更改.无独有偶,前不久的一个商家为了推销商品,竟随意将孔子老子的形象现...

武宁县19339166655: 孔子电影的观后感 -
尤缪迈甘: 前些天刚刚看完《孔子》影院归来.一部没有刻意讨好观众的猎奇心理的艺术片,那种带给人的感动是渐行渐远却永不消失的,是持久的,一如孔子的思想,2000多年的大浪淘沙,物换星移,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并不是越来越崇高,相反的,确...

武宁县19339166655: 谁能给我一篇2000字的孔子影评? -
尤缪迈甘: 虽然这样的消极论调并非知难而退的理由,但确实道出了“孔子”这一题材的难度.在观影之前,我对这部电影持谨慎的乐观,信心来源有二:一是发哥的个人魅力,二是胡玫在古装正剧领域的稳定表现.我可以想象电影塑造出的孔子形象必定...

武宁县19339166655: 请问关于孔子的电影有多少部? -
尤缪迈甘: 两部,1940年费穆执导的《孔夫子》和2010年周润发版的《孔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