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真像诗词中写的那么美好吗?

作者&投稿:线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熟悉李清照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短暂别离后,她思念丈夫所作的词句。

寥寥数语便道出了两人的浓情蜜意,所以后世人们在学习这首词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慨叹,羡慕二人的伉俪情深。



而李清照写给丈夫的诗作也不止这一首,还有其他佳作,正因为这些诗词,才给后人一种两人恩爱非常的感受,并不断地被放大传颂。

但实际上,二人的情感之路也如普通人恋爱一样,充满坎坷与荆棘

那这二人的婚姻生活之下,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他们的传世爱情又是否值得我们普通人追捧呢?



一寸相思千万绪——婚姻生活甜蜜的开端

李清照家境优渥,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也在朝中为官,所以李清照在少女时期的生活十分愉快。

这种家庭的优势,不仅为李清照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让李清照得以认识自己的第一任夫君赵明诚。

二人的初见还是在一次美好的邂逅,当时赵明诚借着李清照哥哥的关系,认识了李清照,只消一眼,他便认定了这位才女,心中暗自发誓要娶李清照回家。

双方父母觉得二人门当户对,李清照又是出了名的才女,便同意了这门亲事。



他们婚后,因为家境相仿,文化程度相差无几,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而最让人羡慕的,就是赵明诚知晓自己妻子的诗才远超自己,但却并不反感,反而鼓励妻子继续学习,还与她一起分享研究金石字画,有时也在一起研读书籍。

对于李清照而言,能够有一个情投意合,兴致相仿的夫君,简直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所以当赵明诚因公外出之际,她也会像普通女子一样翘首以盼,期待着夫君的归来。

这种感情固然是世间人们最艳羡的,自此人人都希望与李清照一样获得这样的爱情。

但是历史始终是外人笔下记录的久远的故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我们也只能看到世人愿意看到的一面。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婚姻背后的隐忍与无奈

夫妻之间,哪怕之前再怎么浓情蜜意,在面对七年之痒时,也会露出无奈。而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之间也不再是七年之痒了,可以说是十年之痒。

经过十几年的岁月洗礼,结婚时年仅18岁的少女清照也早已步入中年,容颜老去的她,哪怕是再有才华也吸引不了赵明诚了,而且两人多年的婚姻生活也没能有个一儿半女。

在那个年代,无后为大的礼教条例正在不断地束缚着李清照。于是有了充足理由的赵明诚,就更加明目张胆地豢养小妾了。

被抛弃的李清照只能不断地借酒消愁,或是通过作诗来释放自己失落的情绪。当然,最让李清照无法忍受的是自己与丈夫多年生活竟没发现他原来是个贪生怕死之人。



当时,赵明诚走马上任建康知府,却在面对叛军之际,置一城百姓安危于不顾,临阵脱逃了。

这种行为在能够吟咏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种诗句的李清照面前简直逊毙了。

李清照打心眼里看不起赵明诚,自此虽然两人仍在一起,却貌合神离。

这种婚姻状态一直持续到赵明诚因病逝世。

所以哪怕是这种后世传颂的爱情背后,也有着这么悲剧的故事,李清照也着实悲惨。

那像我们普通人到底该不该追捧这种爱情呢?我们又该有着什么样的爱情观。



天不老,情难绝——普通人应当追求的爱情模样

首先,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是基于两者家庭门当户对才开始的,两人都是"官二代"、"富二代",经历几乎相同,见识也相仿,所以才能有共同的话题,能够一起研究文学、艺术。

如果换成我们普通人,很少有人能够找到一个门当户对且见识相仿的,这也是我们现如今婚姻状态的遗憾。

再者李清照有才学有样貌,足够优秀,这才吸引到了赵明诚,使其展开追求,面对着妻子的才华,赵明诚也没有软色,反而积极鼓励。这种平等的夫妻观念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他们的爱情于今天而言年代过远,很多故事的真伪难以得到解释。而且每个人对于爱情都有自己的定义,我们可以对他们的爱情表示向往,但是绝不能被这种"甜蜜"所迷惑,不过分地追捧被媒体包装过的"李赵爱情"。

就像隐藏在他们爱情当中的悲剧一样,我们对待感情也要有自己的主见,在追逐平等、独立爱情的同时,认清现实。

不迷失自己,不脱离现实,不过分依托另一半,追求自我,在享受爱情滋润的过程中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我们应该追捧的爱情观。



鸿雁说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一直被世人称颂,但却不值得我们普通人追捧。因为他们的爱情,根本没有诗词中描绘的那么美好?

李清照心中之苦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当然,我们通过李清照的一些诗句也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自然没有诗词中的美好,但也是很平淡的爱情,他们彼此尊重,并且也很能理解对方,都很有学识,和其他的夫妻相比,他们两人的感情自然也是很让人羡慕的

的确,才子佳人相遇必定会发生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过这段恩爱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

并不是,因为李清照婚后并没有一儿半女,再加上容颜易老,赵明诚开始不断纳妾,两人感情接近破裂。

应该没有那么美好,中间应该也是充满了磨难的。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感情到底怎么样
虽然他们生活一时没了着落,但两的感情并没有受任何影响,赵明诚也没有怨言,仍然深爱着李清照。在山东老家过苦日子时,李清照仍然做诗读给夫君听,住的茅草屋里经常传出爽朗的笑声。后来,赵明诚不幸身染重病,李清照床前床后的耐心伺候,不离不弃,直到夫君离世。

哪个成语故事是关于李清照和赵明诚的?
2、婚后 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两情相悦,比翼齐飞,夫唱妇随,志同道合,结发夫妻,情深意重十八岁时,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夫如擅朋友之胜”。李清照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赵父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后,...

明清文人为何称李清照不曾再婚?李清照结过几次婚
赵明诚的死,对于内心世界异常丰富、享受过高境界爱情生活的李清照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老百姓常说:越是好夫妻,丧偶之后,活着的那个人越是难奈。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他忍受不了没有爱情的孤独。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清照再嫁给了常州人张汝舟。她本想从张汝舟那里找到爱情的补偿,可惜她却因此而铸成大错。由于张汝...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
一、二人爱情起缘于一次美好的邂逅。一日,赵明诚与李清照从兄李迥外出游玩,在元宵节相国寺赏花灯时与李清照相识。赵明诚早就读过李清照的诗词,本已赞赏不已,此时一见,便产生了爱慕之意。赵明诚回去后,便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的字谜方式,委婉地向父亲谈及此事。赵挺之恍然大悟,便...

介绍李清照的感情经历,要详细的。谢谢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

李清照与赵明诚两人非常恩爱,为何后来却改嫁了?
”赵明诚又是高兴,又是惭愧,只好承认这一阙实为夫人所作,并当着众人的面拜夫人为师。在爱情的感召下,李清照文思泉涌,一首首佳作纷至沓来,她的诗词创作进入成熟期,并形成了情景相生,形神俱似,体物超妙,绝尘去俗的独特风格。就这样,他们在互相激励与学习的日子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虽然赵明诚深爱李清照,但是李清照是不是只爱自己?
李清照一直认为自己是深爱赵明诚的,但事实上,她只是爱自己。或者说,她表面是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强主义者,而实际却是一个任性的,需要丈夫百般宠爱,对她百依百顺的娇蛮小女人。女强男弱,相得益彰,若是一直处于和平年代,一切矛盾都会被掩盖,但是,他们遇到的是乱世。李清照嫁做人妇,在和平时期...

李清照的一生,究竟有没有第二次嫁人?
赵明诚的死,对于内心世界异常丰富、享受过高境界爱情生活的李清照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老百姓常说:越是好夫妻,丧偶之后,活着的那个人越是难奈。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他忍受不了没有爱情的孤独。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清照再嫁给了常州人张汝舟。她本想从张汝舟那里找到爱情的补偿,可惜她却因此而铸成大错。由于...

李清照的一生,究竟有没有第二次嫁人?
有第二次嫁人。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

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感情到底怎么样?
李清照对于丈夫这种苟且偷生,弃百姓于不顾的做法,感到不齿。而后,赵明诚逝世,只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其实,如果她还爱赵明诚的话,估计也不会再嫁。但是,说实在的,自从那件事以后,就算赵明诚没死,我想,李清照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了。反正感情破裂了,就算在一起,也只会觉得非常煎熬而已。

温县17078765096: 那两句诗最能表达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感情 -
况蝶复方: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旷世女奇才.南宋女词人,婉约宗主.她和赵明诚的爱情根基我想用八个字评价最好——才貌双全,门当户对. 李清照,词美人更美,赵明诚也是那时众多到婚嫁年龄的女子所...

温县17078765096: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故事在李清照哪首词中体现的更明显?求赏析~ -
况蝶复方: 蒲褥.在宋人词作中 ,这种陈设大都表现凄凉慵怠情景 .朱敦儒《念奴娇》云:“照我藤床凉似水.以雨催泪,以雨衬泪. 小风疏雨萧萧地.然“梅心惊破”一语更奇,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爱侣赵明诚的深挚...

温县17078765096: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况蝶复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

温县17078765096: 李清照《一剪梅》词的内容是什么? -
况蝶复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代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温县17078765096: 李清照写和赵明诚恩爱甜蜜和花有关的诗词 -
况蝶复方: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温县17078765096: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况蝶复方: 这是李清照的《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描述了她对丈夫赵明成的思念

温县17078765096: 一湖江水两处流,一种相思两种愁. 求个完整. -
况蝶复方: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赏析一】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温县17078765096: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意思? -
况蝶复方: 以灵巧之笔抒写眷眷之情——析李清照的《一剪梅》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

温县17078765096: 有没有李清照与赵明诚甜蜜时和酒有关的诗词?急~~~ -
况蝶复方: 看着我也想起那句“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 但是那是赵明诚离开她以后了

温县17078765096: 李煜的《一剪梅》的内容
况蝶复方: 一剪梅作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 红藕香残,鲜艳的荷花凋谢了,从竹席上感到深深的凉意,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天空中燕群排成队形飞回来,(有没有)传回谁的家书?鸿雁飞回的时候,(转眼间)已是夜晚,如洗的月光倾泻在西楼,(我这在这盼望着).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飘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