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在古代女人一旦成了寡妇就得守一辈子空房?

作者&投稿:张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看在古代女人一旦成了寡妇就得守一辈子空房呢?~

本节概述
唐太宗曾下诏令全国寡妇限期改嫁,鳏夫必须再娶,并以此考核地方官政绩。虽与唐初受北方胡人习俗影响有关,根本原因还是当时人口太少,找不到其他增加人口的办法。宋以后“贞节观念”强化,延续至明清,表面出于儒家理学观念,实际因宋代人口突破一亿,明朝至两亿,清朝超过四亿,寡妇守节等观念及其取得的效果恰恰符合节制人口的需要,因而晚清还产生“中国的马尔萨斯”汪士铎极端的人口观。
本节内容
西汉时候对匈奴和亲,王昭君就远嫁到匈奴,嫁给匈奴的首领单于,地位相当于汉朝的皇后。但是根据匈奴的习俗,在她的丈夫这一任单于去世以后,她必须嫁给新立的单于,也就是说原来的单于跟其他夫人生的儿子,从辈分上讲等于她儿子一辈,如果(新立的)这个单于死的时候,她还活着,也许还得再次改嫁。汉朝人实在接受不了,觉得这种习俗野蛮甚至乱伦,但匈奴人理直气壮,我们用这个办法,要保证我们“种姓”能够绵延。


大家知道匈奴是个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蒙古高原、草原这些地方,气候寒冷、干燥,而且物产,特别是粮食基本上都不能生产,生存条件很艰苦,再加上他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可以想象人均寿命很短,所以人口很难增长。你看到了近代,蒙古高原那些民族也是人均寿命很短,并且人口增长率很低,一遇到天灾人祸往往是人口负增长。所以匈奴不仅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充分利用妇女的生育能力,而且汉朝人凡是进入匈奴,不管是你是被俘虏的,还是被扣为人质的,或者自己投奔的,我们发现匈奴人都会让你在那里成家生孩子。

比如张骞,张骞第一次出使,离开汉朝的地方不久就被匈奴扣留了,一扣留就是十年 ,等到张骞离开的时候,他已经有了家室,有了孩子。又比如苏武,他是汉朝的使者被匈奴扣为人质,匈奴一方面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这一带,不许他回去,但是另一方面等到苏武后来回来的时候,他已经有两个孩子,他回去的时候孩子是不能带走的,更不要说像投降匈奴的李陵、李广利,这些都是一到匈奴,匈奴就要让他成家,让他们有孩子。
所以实际上这是匈奴的一种生存的方式,千方百计要增加人口,所以在他们那里这种行为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完全不像汉朝那样,在西汉、东汉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妇女有一定的“贞节”的观念,寡妇改嫁就觉得不大光彩的,已经出现这种观念了。
但这是不是绝对的?匈奴人、胡人跟汉人在这种生育观念上面,或者在这种“贞节观念”上面,完全是对立的呢?其实在同样的生存条件下面,并没有严格的界限。
比如说,北朝的时候,因为经常打仗,所以人口很难增长,特别是那些前线的将士,经常没有办法及时的结婚,及时的有机会生育。所以呢,曾经有几次皇帝下命令,把后方的寡妇集中起来送到前线,嫁给将士。那个时候不是叫你守寡,要逼你马上起跟前线(将士)结婚,保证他们有家庭,保证他们有孩子。
我们也许不能想象唐太宗在他登位的当年(贞观元年)居然下了诏书,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人口,规定:除了男二十、女十五以上应该促使他们赶快成家结婚,特别规定了寡妇如果丧期已满,就守孝时间满了,还有鳏夫也都要及时的婚配。居然由政府下令,寡妇要限时改嫁,并且把它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清朝康熙年间的寡妇改嫁执照

所以实际上,这样一种婚姻的习俗、观念,它是要跟社会的存在、跟社会的需要相适应的。这个背景就是唐朝初年,经过隋末唐初的战乱、突厥的南侵、种种的天灾人祸,人口下降,所以迫切需要增加人口。
唐太宗即位不久,突厥南下,甚至兵临长安城下,唐太宗不得不亲自出城,跟突厥的可汗对话谈判,所以他迫切需要增加人口。那么当时增加人口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其他手段,只有充分利用妇女的生育能力。寡妇大多数都年纪不大,还有生育能力,那么你怎么让她们守着不嫁呢,所以一定要地方官动员、资助寡妇改嫁。

人往往都是得不到的永远都是好的。慢慢的从你的小世界里走出来吧。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局限在一个人的身上。走出来,多接触接触新鲜事物,不要封闭自己的心。让真正爱你的人。可以近距离的。给予你关爱。

其实在以前也有改嫁的先例,比如宋代婉约派大词人李清照改嫁张汝舟,汉代王娡改嫁刘启。就是到了明代,也有朱元璋娶胡氏生朱桢的事情。

守寡这种事情是在近代,因社会需求衍生的畸形行为,如同人们都知晓的缠足。但上溯后不难发现,贞节牌坊这种东西是明代中后期才兴盛起来的。

在明代,最初守寡对妇女本身有直接好处。比如以妻(外姓)身份继承夫家的直接财产,夫家家族内部无权干涉。这份家产,妻子可以用来抚养夫家的老人和孩子。因此生计、独立性都有了直接保障,自然少有改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夫家逼嫁的行为。

比如《绘图列女传》,就曾记载一些女性因夫家(家族)逼迫,在丈夫病危时,以自身年少、夫家贫苦、尚无子嗣等借口驱赶有志守节的妇女。甚至恶劣者,还会逼迫出家。

但是在《会典》出现后,夫家家族的态度就出现了不一致,比如说砌墙为牢,让寡妇在里面住,时间一到便去申请免除徭役和贞节牌坊。这个情况,导致了清代在修《明史》时,发现贞洁烈妇多逾万人,因此大家都觉得古代女人一旦成了寡妇就得守一辈子空房。

到了现代社会,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已经深入人心,女同胞们也就不用再为那些传统的糟粕所束缚,也不用为那些所谓的“公序良俗”所禁锢了。

在明朝时,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临终之际,拿出100枚铜钱,而铜钱上的文字几乎全被磨光,就如同一个外圆内方的铁片。周围众人均不解其中含义,这时老人说话了,称:她从20岁开始守寡,到如今已经有50年了,这五十年她简直度日如年,为的就是留下贞洁这个名声,而今村头已经为她立起了贞节牌坊。她又是如何度过这五十年的呢?她讲,每到晚上无聊之际,她把铜钱撒到地上,然后在夜色里一枚一枚把它们在捡起来,一直到瞌睡,最后去睡觉。



我觉得她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一旦成为寡妇就无依无靠,只能孤独终老,太惨了

这个是对女子很不公平的。在古代女子地位是比较低的,一旦成了寡妇就得守一辈子空房,不可改嫁。这个思想比较落后,是需要淘汰的。

这是封建文化中的糟粕。对于女性来说这样做是极其不公平的。抹杀了她们追求自己幸福的机会,让她们失去自我地度过余生。


怎么看在古代女人一旦成了寡妇就得守一辈子空房呢?
所以实际上这是匈奴的一种生存的方式,千方百计要增加人口,所以在他们那里这种行为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完全不像汉朝那样,在西汉、东汉的时候已经开始出现了妇女有一定的“贞节”的观念,寡妇改嫁就觉得不大光彩的,已经出现这种观念了。但这是不是绝对的?匈奴人、胡人跟汉人在这种生育观念...

意思是说在古代无论多么丑的女子一旦进了宫都被人家嫉妒,来感慨自己的...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译文】女子无论美丑,入宫便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与不贤,一旦走上仕途,难免会受到的怀疑。【赏析】君子以公道正义克制私欲,所以能充满爱心;小人以私欲取代公道,所以多又害人之心。多有爱心,则别人有技能如同自己有技能,多有害人之心,则别人...

古代如何验证女子贞洁?
在古代主要是用守宫砂来验证女子的贞洁。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古代是常见的,叫“守宫砂”。不明就里的人,以为“守宫”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处。引晋朝《博物志》中记载:如果用朱砂喂养壁虎,壁虎全身会变赤。吃满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捣烂并千捣万杵,然...

古代女子一旦成为青楼妓女,是否就再难从良了?
古代女子一旦成为青楼妓女,就很难再成为良女了,因为进入青楼后名声就毁了。另外,如果她想成为一名良女,她需要足够的钱,所以一般的妓女很难成功。另外,青楼女子因为工作原因,身体有问题,不能生育,所以成功转为良女的几率很小。古代其实有两种女人没有选择只能做妓女。一个是为了表演工作出卖自己的...

在我国古代究竟是通过哪个方法,来判断宫女是不是处子的?
第一,守宫砂 相传,古代女子都有点守宫砂的习俗,有人说是用壁虎做的引子 总之,是会留在手臂上的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相当于人的胎记一样,会一直伴随着女子的处子之身 但当男女夫妻之礼后,女子的守宫砂就会慢慢的变淡,也就说明这个时候,女孩变成女人了 图:小龙女 第二,女子分开双腿打...

古代女子如果在新婚之夜没有落红的话,会有什么下场?
那古代怎么知道自己落红没呢,如果没落红又有哪些下场呢?古代结婚双方在新婚之夜里,都会为新婚准备一锦白帕子,这白帕子是干嘛用的?就是垫床上,如果当夜落红,那就大快人心,如若没有落红,即代表该女性不贞。不贞的后果就是从此女性在家里地位连佣人都不如,而女方家里更是终生抬不起头,要...

古代女人为何宁死也不愿入狱,她们在惧怕什么?
怕的东西挺多的,毕竟在古代女子没地位,关在牢房里的多数都是男的,女的太少太少了,三从四德的古代女子犯了错入了狱基本上就等于断了后路了,以后想在回夫家是不可能了,没结婚的女子想嫁人那就更不可能了,谁愿意要一个进了监狱的女子呢?1、刑罚,我们可以自己补脑一下,刑法都有哪些,就说...

古人对于女人忠贞看的很重吗?对出轨的女人怎么处置?
古人对于女人的忠贞看的是非常重的,所以对于出轨的女人一般都会采用非常残忍的处置方法,像浸猪笼和骑木驴就是对出轨女人的惩罚,在古代男女不平等,女性地位极低,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女人不可以,一旦被发现出轨那将成为奇耻大辱,虽然古代女人不经常出门,但是还是会出现出轨的情况的。但其实我觉得...

揭秘:古代 *** 女囚的潜规则:脱裤子“卖肉”
在古代社会,女人千万不能沦为女囚,而一旦沦为女囚,轻则在堂上被裸体笞杖,即"杖臀" 或叫打 *** ;重则被脱掉裤子游街示寡,名曰"卖肉".而在大牢里被牢头玩弄、奸淫则更是家常便饭。笞杖是中国古代使用得最广泛的刑奖。一些朝代规定笞杖之刑是杖臀,即打 *** 。若是妇女犯罪需用笞杖...

令古代女子毛骨悚然,武则天发明的刑法玉女登梯,是什么样的刑罚?_百 ...
在众多刑罚当中,有一种刑法很特殊,这种刑法就是玉女登梯。那么这种刑法到底特殊在哪里?这种刑法有多么可怕?1.贞洁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国古代女人的贞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出现了一些针对女子的道德准则,这个道德准则也就成为约束女人行为的一种制度。女人一旦违反了这个道德准则,就会遭到...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女子做寡妇后 为什么宁愿守寡也不想改嫁 -
辛彼银参: 封建制度之下,男尊女卑的的思想渗透,认为女子从一而终是一种美德,那时女人最看重的无非就是贞操,为了表现对丈夫的忠贞,在丈夫死后,女子皆守寡,不会想着改嫁一说,改嫁对于那时的女子来说就意味着不忠不洁,而当时的封建社会最注重的就是女人的贞操,并有着严重的妇女贞洁观念,虽说这对那时的女子很不公平,但没办法,这就是那时女子的命运.

射洪县18610423309: 为什么古代女人丈夫死后,宁可一辈子守寡也不改嫁 -
辛彼银参: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寡妇都不改嫁的,守节的寡妇只是少数. 而选择守节(就是守寡),除了受到社会舆论影响外,一般还有着利益关系在里面. 在我国古代,很多朝代都对守节的妇女有奖励,也就是政府会给予守节者经济补贴和特殊地位. 而且,守节的妇女,仍然属于'夫家人'(丈夫家的人),在夫家没有适合成为家主的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对其家产是有代管权的.(例如,夫家的近亲中没有成年男性,或适合的成年男性愿意放弃继承家主权利.) 因为有利可图,所以也有寡妇为了利益选择守节. 更有甚者,表面守节背后那啥......骗政策骗福利. 所以,不要以为守节者全都是伟光正的人,迫于无奈或利欲熏心者也是不少的.

射洪县18610423309: 中国古代的女子如何坚守自己的贞节 -
辛彼银参: 在中国古代道德领域中,人们最看重的就是“忠”“孝”两字.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很低,他们很少为人们所重视,史书也很少为他们所记载.但翻开一部厚厚的《二十四史》,从“后汉”开始,很多朝代就开始为“列女”作传...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检验女子贞操的守宫砂 究竟是什么原理 -
辛彼银参: 守宫砂,是中国古代验证女子贞操的药物.据说只要拿它涂饰在女子的身上,终年都不会消去,但一旦和男子交合,它就立刻消失于无形.因为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有人用它来试贞. 守宫砂的科学分析 从药理学的角度来说,壁...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人守贞洁怎么回事 -
辛彼银参: 中国古代自秦汉以后,开始崇尚女子贞节,但在宋明之前,对妇女贞节的要求比较宽厚、温和.直到唐代,家长对子女的婚前性行为仍持宽容态度,实际上当时的少女不但可以亲自找婆家,而且还流行试婚.到了宋代,由于宋室衰弱,民族主义...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女人守节为什么要 -
辛彼银参: 当然允许了,鼓励寡妇守节,甚至于进行表彰(立牌坊加税收优惠),正说明多数寡妇是改嫁的.改嫁不仅仅是道德问题,更不仅是性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在古代普通女性带个孩子难以生存.再补充一点,寡妇守节,在汉唐是很罕见的.社会风气的开放度高于今天.自宋起才开始讲究这些的.清时为顶峰.

射洪县18610423309: 女人守寡必要吗?必须这样吗 -
辛彼银参: 在古代有时候女性都不能守寡的,官府为了提高生育人口,会强迫守寡妇女嫁出去.到了现代,女性就更没必要守寡了,你想嫁人就嫁,没人会看不起你的.

射洪县18610423309: 明清时期女性地位如何? -
辛彼银参: 从明清众多文献对列女的记载中,可以发现,当时绝大多数的寡妇,年龄在14至3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正是女性情感的旺盛期,也是性需求的强烈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都极渴望异性的爱抚.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寡妇们被迫只能望...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的“寡妇”都怎么度过守寡的日子 -
辛彼银参: 在古代,女子要讲究三从四德,尤其是在三纲五常严重绑缚的宋明时期那更是男尊女卑!那时女子社会地位的低微程度,让人不敢希望. 古代的各种伦理品德好像就像一把枷锁,紧紧的束缚着女人的清闲,不能过上清闲的日子,而另...

射洪县18610423309: 古代女子守寡后,怎么渡过余生 -
辛彼银参: 第一,改嫁. 在宋朝之前,男尊女卑还不是很严重,社会风气可以说是比较自由的.所以在宋朝以前,有很多女的改嫁.但是自从宋朝的程朱理学发展起来后,女子要改嫁就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了,寡妇改嫁必须要得到男方家长的同意.但是又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