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的典故

作者&投稿:曾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在东晋和十六国时期,前秦在北方逐渐强大起来,到378年,它暂时统一了北方,皇帝苻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决心一举灭掉南方的东晋,统一全国。 

383年,苻坚统兵80万,大举进攻南方的东晋。

虽然前秦的将士很多。但是前秦的士兵大都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来的,大家都不愿再进行战争。

所以人数多,但是战斗力并不强。前秦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到了东晋,司徒谢安派弟弟谢石、谢玄率8万精兵北上抗秦。

谢石、谢玄的部队中的士兵大多是北方流亡来的,对少数贵族南下进攻有强烈的抵抗决心,再加上他们经过了军事训练,战斗力很强。所以双方军队虽在数量上相差悬殊,但战斗力却是东晋占了上风。 

苻坚的弟弟苻融率前锋迅速攻下了寿阳,驻兵在淝水左岸。

这时,谢玄派精兵偷袭了前秦军,歼敌一万五千多人。晋军乘胜前进,追至淝水右岸,双方隔河对峙。此时,苻坚在寿阳城观望,见对面晋军阵容整齐,心中就有些害怕。 

随后,谢玄派人到秦营,对前秦说,我知道你们前秦战斗力很强,那可不可以你们往后退一点,要求秦军稍微后撤,以便晋军过淝水进行决战。

傲慢的苻融认为晋军根本不可能打过他们,所以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立刻下撤退命令,前秦的士兵本就不想对晋作战,看到前面的士兵往后退,在前秦士兵他们退的过程中,东晋的人大声喊,前秦失败了,你们他们退了,东晋都在大声的喊。

这一喊就不可收拾,前秦全军顿时大乱,他们还以为真的失败了,所有人都往后推,东晋抓住时机,把前秦打败了。

苻融因此也被杀死。苻坚在逃跑时听到风声以为是晋兵追来,一步也不敢停,“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出自此事。

后面,东晋打败了强大的前秦。所以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淝水之战三个典故
1.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一有风吹草动便疑神疑鬼的样子。成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苻坚率大军攻晋,先头部队战败,苻坚惊慌失措。他在夜晚视察前线时,见到晋军阵容严谨,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淝水之战后,...

淝水之战的四个典故
这是著名的典故“折屐齿”的来历。淝水之战是发生在东晋时期。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历史遗迹。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授鞭断流”等成语,一直脍炙...

淝水之战典故介绍
淝水之战是古代有名的战役,留下了很多 典故 ,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等,这里我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于淝水之战的典故。首先说的就是风声鹤唳,据说当时前秦大军被东晋击溃,百万大军仓皇而逃,路上就连风声鸟叫声都让他们惊恐不已。以下是我为你精心...

淝水之战的成语典故
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石、谢玄败苻坚于淝水。前秦和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留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等成语。投鞭断流,是指把所有的马鞭投到江里,就能截断水流。比喻人马...

淝水之战有哪些典故?
胡彬接到寿阳失守的消息,只好退守硖石山(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攻下寿阳以后,一面继续攻打硖石山,一面派部将梁成带领五万人马,占领军事要地洛涧。梁成在那里扎下了许多水寨,把谢玄带领的八万晋军,阻挡在洛涧东边。谢石、谢玄率领北府兵西进至距洛涧25里处驻扎,不敢贸然向前。淝水之战 ...

淝水之战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见八公山上密密层层的草木,看上去好像都是人形,以为全都是晋兵,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与害怕。苻坚对苻融说道:“谁说他们人马少啊?这些也是劲敌呀。”急忙下令前秦军队,严守淝水西岸,不许出击。淝水之战最终东晋胜利而告结束。从此以后,北方陷人混战状态,而东晋则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域。

淝水之战三个典故
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前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

水之战简介水之战资料
大家好,在这一站,我们要介绍的是我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淝水之战”。西晋末年,中国历史进入割据局面,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的战争。战后,中国的南北朝开始了长期的割据分裂。西晋末年,统治者腐败无能,社会动荡不安。我国进入南北朝,分分合合。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了...

秦晋淝水之战有怎样的典故?
这时,谢石、谢玄经过研究,觉得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众多,但都是从各族人民中强行征来的,人心不齐,而且前秦队伍庞大,远途行走,人困马乏,晋军应该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于是谢石、谢玄就发信给苻坚,要求秦军从淝水岸边后撤,留出空地来,让晋军渡过淝水,前来决战。苻坚心想:乘晋军渡河之时,出兵...

淝水之战的战役典故
”后人以“投鞭断流”形容军队阵容鼎盛,或实力强大的机构人才辈出等。出处:“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前秦的先头部队在洛涧附近被晋军偷袭,被击败得溃不成军,不但令秦兵士气受挫,亦令一向骄傲的苻坚信心动摇。他得知晋军正向寿阳前进,便和...

黎川县13588368611: 淝水之战(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 搜狗百科
钟亚血旨:[答案] 成语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历史遗迹...

黎川县13588368611: 描述淝水之战故事 -
钟亚血旨:[答案] 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 :“淝水大战”是东晋击败前奏大将苻坚的著名 战役.公元383年,前秦荷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大举南下.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东晋宰相谢安 命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在洛涧(今安徽淮南...

黎川县13588368611: 有关淝水之战的成语故事 -
钟亚血旨: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东山再起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

黎川县13588368611: 求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故事(不超过100字) -
钟亚血旨:[答案] 淝水之战,又称肥水之战,发生於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晋,於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馀万前秦军.淝水之战发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寿县...

黎川县13588368611: 中国的历史淝水之战? -
钟亚血旨:[答案] 苻坚 公元四世纪初,中国当时的中央集权政府瓦解,产生了一南一北两个政权.南方的汉族政权东晋,控制着长江流域,国... 前秦大败而回,一蹶不振,两年后就灭亡了. 淝水之战中,晋军以八万士兵抗击前秦八十七万大军,取得胜利,成为中国历史...

黎川县13588368611: 淝水之战发生在哪一年?是那两个政权,还有具体介绍战争过程 -
钟亚血旨:[答案] 公元383年8月,苻坚亲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羽林郎(禁卫军)3万,共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苻坚又命梓潼太守... 苻坚骄狂地宣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淝水之战”这就是著名典故“投鞭断流”的来历.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

黎川县13588368611: 资治通鉴 淝水之战赏析 -
钟亚血旨:[答案] “淝水大战”是东晋击败前奏大将苻坚的著名 战役.公元383年,前秦荷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大举南下.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东晋宰相谢安 命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在洛涧(今安徽淮南东)大破秦军 前哨,苻坚登寿阳城...

黎川县13588368611: 简单讲述一下“淝水之战”的发生年代、起因、经过和结果. -
钟亚血旨:[答案] 时间:公元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东晋 交战地点:淝水(今中国安徽瓦埠湖一带) 结果:东晋胜利 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东晋时,谢安、谢玄败苻坚于淝水.东...

黎川县13588368611: 淝水之战故事梗概,100左右.急谢谢! -
钟亚血旨: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后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结果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余个小国.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