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作者&投稿:解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理解“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1、“眼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体验的过程。这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
2、“胸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构思的过程。艺术家在艺术体验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造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使得艺术意象得以创造和成熟。通过艺术整合、变形、移情从而凝结艺术意蕴,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审美物象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语言为媒介,形成存在于主体观念中的艺术意象。
3、“手中之竹”指艺术家进行艺术表现的过程。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并以物化形态使之得以显现,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情境或形象体系。然后在艺术意象物化与表现之后,将艺术内涵进一步深化,主体在物化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审美倾向,不断进行艺术语言的锤炼,提升艺术意蕴,最后形象、意境,典型建成.形成于文本。

人们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表达都是如此:
眼、耳、鼻、舌、身、意所能感知的一切事物,犹如“眼中之竹”,我们感知到这些事物之后形成的认知则是“胸中之竹”,对此发表的看法则是“手中之竹”。
可见,人的认知区别于真实事物,而表达也不能完全阐述自己的认知,无论是言论、言论还是其他表达。无论怎样客观的看法,都不可能完全概括的了事物的本身,其中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人对于任何事物都能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对于人们不同的观念和见解,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评判,对于理解不了的不要轻易否定,对于能理解的,可以由此启发或衍生新的见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即看竹、思竹至画竹.眼中之竹就是由观察得来的映象,胸中之竹是酝酿中的描写对象,而手中之竹才是实际创作出来的具体形象.
我们对于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有所激动而缺乏深刻的理解,这需静观默察、纵横比较和冷静思考,把握其神貌和实质,郑板桥正是从各个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方法,细致入微地观察竹子各种各样的姿态情状,所以才能达到“我有胸中十万竿”这样的境地.
当然,对艺术创作来说,观察还只是第一步.观察的东西还只是生活的素材,还须经过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艺术加工过程.就是酝酿和构思.这是形象思维阶段,郑板桥对酝酿在创作中的作用是有充分认识的.构思时屏气凝神,殚思竭虑、反复酝酿,直到人、物、事、理烂熟于胸,层次,脉络辅排就绪,表现形式考虑成熟,然后再开始创作.展开想象,是根据间接材料再现曾经存在过的真实形象,而不是虚构和胡思乱想.
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其中有一个艺术体现的过程,即使胸中之竹已经非常具体完整,也会因为动笔时作者的情绪、意趣、技巧运用,以及笔墨纸砚等客观条件的不同。

请采纳!

1.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至画竹。

2.眼中之竹就是由观察得来的映象;胸中之竹是酝酿中的描写对象;而手中之竹才是实际创作出来的具体形象。


3.我们对于感觉到的东西,往往是有所激动而缺乏深刻的理解,这需静观默察、纵横比较和冷静思考,把握其神貌和实质。

4.郑板桥正是从各个不同角度,用各种不同方法,细致入微地观察竹子各种各样的姿态情状,所以才能达到“我有胸中十万竿”这样的境地。






郑板桥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转换理论。_百度知 ...
主观处理,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胸中之竹文言文赏析
“眼中之竹”者,为竹的自然形态。“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从前者转向后者,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与人的审美能力相应,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质,让它处于一种能高度发挥上述素质的时间、空间环境就易于唤起或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昔人谓之“待...

胸中之竹文言文赏析
“眼中之竹”者,为竹的自然形态。“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从前者转向后者,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与人的审美能力相应,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质,让它处于一种能高度发挥上述素质的时间、空间环境就易于唤起或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昔人谓之“待...

文言文竹阅读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

竹虚而有节木实而无华
竹能悦目,亦能醒人。眼中之竹,亭亭玉立,勃勃生机,令人赏心悦目;画中之竹,历代画家笔下之“风竹”、“雨竹”、“雪竹”,形神兼备,给人以高雅的艺术享受;胸中之竹,虚心劲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见,自古以来,竹的风韵和神采为世人所钟爱。 竹子中空,象征...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艺术转换理论是什么...
“眼中之竹”即指生活体验阶段的“生活之竹”,生活体验是创作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对待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就是要在生活体验中储备材料和积累审美经验,感悟和发现审美对象萌动创作欲望及生成创作动机,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艺术体验。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有何联系...
形成胸中之竹,这就是所说的意在笔先,等落到纸上,转化为手中之竹,“手中之竹”说的是画家所创出的一个“第二自然”,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都是眼中之竹的升华,概括说就是画家把眼睛看到的客观形象,经过大脑的意象处理,最终经过技术加工物化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眼中之竹”“ 胸中之竹”“ 手中之竹”的哲学分析,哪是感性的,哪是...
眼中之竹——感官感觉——感性认识 胸中之竹——意识的整理——理性认识 手中之竹——意识的指导——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郑板桥胸中之竹的分析
“眼中之竹”者,为竹的自然形态。“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从前者转向后者,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与人的审美能力相应,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质,让它处于一种能高度发挥上述素质的时间、空间环境就易于唤起或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昔人谓之“待...

胸中之竹的赏析
“眼中之竹”者,为竹的自然形态。“胸中之竹”则为朦胧地游动于画家脑中的竹的审美意象。从前者转向后者,可以有两种途径:其一,与人的审美能力相应,此自然竹本身具有某种使人感到自由的愉快的素质,让它处于一种能高度发挥上述素质的时间、空间环境就易于唤起或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昔人谓之“待...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燮总结画竹的经验,明确提出画竹的创作过程有: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你对这个三个阶段如何理解? -
本菡当归:[答案] 眼中之竹:你首先对于你画的东西你要去观察,看都没有看过,光想象的东西和实际还是有偏差的!胸中之竹:看到的东西,你要去消化去理解它.明天它的纹理等.在心中构想出你所要画出的东西的情况.手中之竹:看到,想到.但是你画不出来也是徒...

兰考县18386514840: 你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呢? -
本菡当归: 这出于郑板桥,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的含义急用!300字左右 -
本菡当归:[答案] 郑板桥用“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概念,对应了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观察、构思、实现.而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也正好体现出审美意象生成的三个阶段.1、眼中之竹——审美意象的雏形有...

兰考县18386514840: 10)如何理解郑板桥的“三竹说”? -
本菡当归:[答案] 如何理解郑板桥的“三竹说”?郑板桥在谈画竹的体验时形象地提出了“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眼”“手”之间的胸中之竹,就是“言”“意”之间的“象”.但“象”也不是单纯的“象”,它具有三...

兰考县18386514840: 板桥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段论为何意 -
本菡当归: “眼中之竹”是尚未经画家思想评价,情感过滤的自然景物在画家头脑里的映像. “胸中之竹”是经画家的审美尺度衡量过的,渗透着画家主观因素的艺术典型形象. “手中之竹”是通过画家艺术实践物化了自然美的形象.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并请举例说明. -
本菡当归:[答案] 这出于郑板桥,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并请举例说明.3 -
本菡当归:[答案] 这出于郑板桥,对于画竹,郑板桥曾写下了自己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板桥提出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请用文学概论的知识回答! -
本菡当归:[答案] 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

兰考县18386514840: 郑板桥“三竹”的含义(眼,胸,手) -
本菡当归: 郑板桥那段关于“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的名言,可为我们透露此中消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

兰考县18386514840: 请结合某一门具体艺术,谈谈你对郑板桥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考试呢 -
本菡当归:[答案] 哈,真巧!我最喜欢画竹了!我学国画的. 眼中之竹:在眼中看到真实的竹. 胸有成竹:就算看不见竹子,也能在心中浮现出竹子的样子. 手中之竹:已加上艺术调整的竹.不真实却比真实的好看多了,并且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一笔一划画出来的. 是否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