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李恪是谁

作者&投稿:莫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他出身高贵,继承了两代帝王的血脉;他文武兼备,具备做帝王的才华;作为唐太宗最心爱的儿子,李恪为何威加海内却无缘皇位,命运多舛甚至含冤而终呢?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皇后嫔妃所生。若论这些王子的母亲,则三子李恪的母亲最尊。
《旧唐书》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也记载:“(恪)其母隋炀帝女,地亲望高,中外所向。”从史书记载来看,李恪身上有着隋、唐两代皇族的血统,可谓是大唐最尊贵的王子。
李恪不仅身份尊贵,且“善骑射,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资治通鉴》所记与此相同,并综合评论:“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所以,可以说李恪是唐太宗最出类拔萃的皇子。
因为李恪的神武果断像极了父亲,所以李世民对他格外厚爱。这一点在《旧唐书》、《贞观政要》、《资治通鉴》、《唐鉴》等典籍中记载颇多。李世民还有意识地对李恪加以培养、教导,并封他远地藩王,还长对左右说:“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为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危亡忧。”足见倚重之深。
贞观十年二月乙丑日,李世民将其66位儿子在王位之外加封为各州部督后,将他可信赖的弟弟李亢景和给予厚望的儿子李恪、李泰留下单独谈话:“……汝等位到藩王……当须自克励使善事日闻,勿欲纵肆情,自陷刑戮。”虽然如此厚爱,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立李恪为太子。因为按照封建传统,君王立太子,是立嫡不立庶。
这样,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能是正宫长孙皇后所生的李承乾、李泰、李治兄弟三人。李承乾8岁即被立为太子,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骄奢的他甚至说:“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我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新唐书》)这样的一位储君,怎能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话虽如此,但即使承乾该被废,也不应立李治为储君。
李承乾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所以深嫉恨受太宗喜爱的濮王李泰。后来,他欲谋杀父皇而“抢班夺权”,而濮王李泰密谋夺太子位,兄弟二人双双败露,一废为庶人,一贬徙郧县。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鲩.太宗诸子》)
太子被废,而唯一的嫡子九子李治性格怯懦、资质平平、少雄主才略。所以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大臣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哥哥)的反对。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你长孙无忌是不是不把李恪当做你外甥,其实李恪英武果敢很像我啊,将来说不定也能像对待亲舅舅一样对待你,保护你的。这番话并没有打动长孙无忌,他的感情天平仍倾向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这也就决定了他自己以悲剧收场的人生。
对于太宗来说,当时,魏征、杜如晦已死,房玄龄、高士廉疾病缠身、时日不多、长孙无忌、禇遂良等人大权在握。一来要将贞观事业发扬光大必须依靠长孙无忌集团,而长孙无忌与李恪素来不合,定不能悉心辅之;二来为了巨大的政治利益,为了大权在握,长孙无忌定会拥立怯懦的亲外甥李治。
所以,力李恪为太子,很可能会在初建不久的大唐朝堂上掀起一场立储的血雨腥风。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李恪身上流淌着前隋的血液。
他是隋朝皇帝的外孙!在当时,虽然可以娶前朝皇室的女子为妾(因为她们出身高贵),但是指定她们的子嗣为继承人,还是需要深思熟虑。毕竟,两朝太近,心理上对前朝皇室的排斥,统治者对其权位的担心都会阻碍李恪被立。
最终,唐太宗做出了选择——立立治为储君。他的决定,不仅注定了李恪的人生悲剧,也为后世的李氏子孙几乎带来了灭顶之灾。
李世民死后李治继位。长孙无忌成为托孤大臣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帮李治镇压反叛、清除异己。“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为房遗爱的妻子高阳公主与哥哥李恪感情深厚,所以趁此时机,长孙无忌“因遂诛恪”,其四子被流放岭南之外。
这次皇室大清洗异常残酷,血流成河,其中最冤枉、最无辜的就是吴王李恪。
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在李恪将赴任安州都督时,李世民曾专门写了一封语重心长、情深意切的信,告诫他要遵循礼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这说明,李恪确实曾经表露过想当皇太子,继承皇位的想法。在太宗逝世之前,他还是很有野心的,不然太宗也不必如此费尽苦心地告诫他。从侧面来说,太宗对他的关爱远非其他皇子所能企及。
房遗爱的谋反,李恪毫不知情(以他的谋略才干,想谋反必然不会如此草率,更何况高宗登基已四年,他想要谋反应早已为之),但这次愚蠢的谋反行动却置他于死地。《新唐书》记载:“(李恪)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对于长孙无忌的陷害,李恪没有屈服,他大义凛然地痛斥、毫不留情地诅咒。
李恪死时,年约三十四岁,正是一个男子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他也成为了大唐三百年最令人扼腕叹息的悲情王子。
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一切障碍,达到了“已绝天下望”的最终目的。而李治却以其最大的勇气,最狂热的迷恋,将武则天接回了宫中,并封之为皇后。他不理朝政,导致武则天专权。后来,武则天如法炮制,陷害长孙无忌谋反,诛杀其宗室。李恪死前的诅咒,一一应验!
假若李世民给李承乾反省的机会,也许他会有所悔改。如果他继位可能是个碌碌无为的君主,也可能是一个暴君(这个几率比较小,有长孙无忌在,他毕竟是立承乾的亲舅舅,他的话李承乾应该会听。)。可是不管怎样李氏子孙绝不会几乎灭族。再假若李世民传位于李恪的构想得以实现,那么“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在李恪的经营之下,会不会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呢?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太宗的立储选择,仍旧没有避免李唐王朝的子孙遭受一场血雨腥风的浩劫,历史的长河也在此打了个深深的漩涡!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大唐儿女行李恪原型人物是谁
永徽四年(653年),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神龙元年(705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史臣曰: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欤...

骊歌行檀健次李恪历史上是谁 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骊歌行》中,檀健次的出演让很多喜欢他的观众们心情十分激动,据悉,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叫李恪,不少人好奇《骊歌行》檀健次李恪历史谁上是谁呢?剧中很多角色都是依靠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物进行创作的,令人很是期待。据悉,檀健次饰演的李恪是有历史原型的,他就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李恪文武双全...

李恪基本资料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是唐朝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显著。虽然族谱中记载他的字可能是"为德",但具体是否存在这一字,目前尚无确凿证据。李恪的同母弟弟是蜀王李愔。他的家庭背景极其显赫,父母皆来自隋唐皇室,曾祖母和外曾祖母分别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的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

李家子孙几乎被诛灭殆尽,唯李恪一族长盛不衰,与唐朝享国同寿,也算是...
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如意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令人动容,虽是经过后世不断演义,并非正史,但历史上李世民确确实实是有这样一位妃子存在的,他们还共同育有一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血统最高贵的人:李恪(619年—653年),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在李恪之前还有长孙皇后所生长子李承乾,无名宫女所生...

历史上真的有李恪这个人吗
史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自尽,年约三十四岁。至此,长孙无忌由此扫清了独揽朝政的一切障碍。至于后来武则天当权后,如法炮制,陷害国舅长孙无忌谋反,那是后话,不再细说。唐朝的宫廷可谓是血雨腥风,只要和权力沾上点关系,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史书记载:《新唐书》郁林王恪,始王长沙,...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忌惮诬陷致死的。李恪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母亲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心机深沉,有个非常远大的计划:造反为王。大唐名将薛万彻一直跟随李恪远征打仗,后来回到大唐投向李恪出入朝廷,并支持李恪谋反,一起杀入...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究竟是怎么死的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 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同时被授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为吴王,改授...

西凉太祖李恪简介李恪和李广将军是什么关系?
李恪,陇西季承人,西汉将军李广第十六孙,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创始人。李恪出身不错,因为祖上几代都在河西为官,所以被称为河西名门望族。我从小在一个大家庭中长大,所以我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我年轻,好学,涉猎经史,野心勃勃。年轻的时候,他极其聪明,尤其擅长文学,加上性格沉稳,气度不凡,受到...

求李恪的完整资料。
都可以看出,李恪应该说是太宗心目中比较完美的继任者人选,撇开他的身世不谈。 而且从史料上可以看出,太宗逝世之前,他都还是很有野心的,从太宗立李治为太子以后赐吴王恪书可以看出,太宗书诫之曰:“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

唐朝历史上吴王有反叛吗?
唐朝历史上吴王没有反叛,他是被诬陷的。简介: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贞观...

师宗县15970177502: 李恪是谁?具体点介绍 -
政朗积大:[答案] 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

师宗县15970177502: 历史上李恪是李元吉的儿子吗 -
政朗积大: 不是,电视是瞎编的 李恪是李世民与隋朝公主杨妃之子,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 李世民抢夺李元吉的妃子在史书上称为杨氏,生曹王李明 李元吉的儿子们在玄武门之变(公元626年7月2日)后都被李世民杀了 李元吉儿子们 长子,梁郡王李承业,626年被诛. 次子,渔阳王李承鸾,626年被诛. 三子,普安王李承奖,626年被诛. 四子,江夏王李承裕,626年被诛. 五子,义阳王李承度,626年被诛. 望采纳

师宗县15970177502: 李恪与高阳公主 -
政朗积大: 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封吴王.李恪的母亲杨妃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世民事实上是隋炀帝的女婿...杨妃非常漂亮,因此也很得皇帝的宠爱,吴王李恪从小也很懂事,讨唐太宗喜欢,特别是他武艺精通,又喜欢阅...

师宗县15970177502: 李恪从出世到死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
政朗积大: 李恪,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具有胆识的.李世民自己也曾经想立李恪当太子,但遭到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反对,为权衡利弊,而作罢.李恪本人也是争强好胜,有魄力和胆识.在储位争斗中,长期拉党结派.而且做事狠,不留余地.得罪了许多大臣和权贵、最后被他弟弟李治渔翁得利.公元653年,以反叛的罪名被长孙无忌杀害.采纳哦

师宗县15970177502: 李恪是怎么死的 -
政朗积大: 历史上有3个李恪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长孙无忌,假如不是他当时强烈反对李恪当太子,恐怕唐朝的历史都要改写.等到李治登基,长孙无忌掌权,后来的事态发展就越来越朝着不利于李恪的形势发展,后来其凭借手中的权势,先谋立太子李忠,后又相继冤杀了吴王李恪以及流放江夏王李道宗. 唐宪宗第五子李恪:唐朝人,唐宪宗第五子,封建王.五代时南唐三主是他的子嗣.病死的 明代李恪:明朝人,字俨思,别号梅岑,云南安宁人.工诗文,善书.隐大姚普淜山下.卒年逾八十.有梅岑诗集.《安宁州志》《云南通志》

师宗县15970177502: 唐朝有关李恪的史书记载? -
政朗积大: 李恪 史书关于唐太宗第三子的记载甚是寥寥,仅留给后世人一个模糊笼统的印象. 李世民共有十四子,系长孙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 《旧唐书·太子诸子传》记载:恪母,隋炀帝女也.”《新唐书》中也记载.”从史书的记载看,李恪身上有...

师宗县15970177502: 吴王李恪是个怎样的人? -
政朗积大: 是隋炀帝女儿阴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师宗县15970177502: 电视剧 贞观长歌的 李恪.历史中李恪什么样子?电视剧中的李恪,很有英雄气概,强硬,果敢,历史的真实中,李世民和李恪的关系咋样? -
政朗积大:[答案] 历史上,李恪与父亲的关系融洽,父子相爱,常与父亲见面,甚至与李恪关系密切的人,太宗都会另眼看待.李恪颇得父亲疼爱与欣赏,特别是“类己”的评价,这在有着家天下法则的帝制时代,是有着非常微妙的暗示意味.巍巍大唐...

师宗县15970177502: 李恪是唐朝的外孙?
政朗积大: 李渊的孙子,李世发的儿子.吴王.

师宗县15970177502: 问贞观长歌里的李承乾和李恪被封为太子的李承乾历史上真有其人么?还有李恪,他们后来的结果是什么? -
政朗积大:[答案] 历史上均有其人.唐太宗最初立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李承乾因为行为不检,放浪不羁,后来又爱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产生了夺嗣之惧,勾结叔叔李元昌、大将侯君集等人企图发动政变刺杀李泰,逼李世民退位,没有成功,被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