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作者&投稿:俎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成语典故:孟母三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1

  典源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其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释义用法

  孟母为教子成才,三次迁徙,择邻而居,终使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后用此典表现妇女育子有方,家教严明。

  用典形式

  【卜邻】唐·杜甫:“卜邻惭近舍,训子学谁门。”

  【三迁】清·丘逢甲:“机声古屋三迁梦,灯影寒窗五夜心。”清·秋瑾:“三迁媲孟氏,折葼授羲之。”

  【三徙】三国·曹操:“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唐·温庭筠:“邻里才三徙,云霄已九迁。”

  【孟邻】唐·杜甫:“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孟母邻】唐·杜甫:“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宋·范成大:“衿悦虞鳏后,诗书孟母邻。”宋·苏轼:“杯盘惯作陶家客,弦诵尝叨孟母邻。”

  【孟家邻】清·王士禛:“那如山中好泉石,他年真作孟家邻。”

  【三迁孟母】宋·张元干:“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

  【慈母择邻】宋·苏轼:“自言总角岁,慈母为择邻。”

  【训子孟轲贤】唐·岑参:“从夫元凯贵,训子孟轲贤。”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2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思想和政治主张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能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首先得归功于孟母。

  孟轲三岁时死了父亲,养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在母亲的身上。孟母是一位勤劳善良又有见识的妇女,丈夫死后,她靠织布、帮人浆洗过活。

  孟轲小时候贪玩不好好念书,当时他住的地方有一些坟墓。他常常和小朋友到坟场玩耍,看到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小朋友们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这类游戏。孟母见了,认为这个地方对小孩子的影响不好,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街上住,家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见了很不高兴,决定再搬家。

  孟母第三次搬到了学宫旁边,学宫就是学校的校舍。学宫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些读书人,文质彬彬,有时学宫里还举行祭祀,纪念那些逝去的著名学者。孟轲耳濡目染,受其影响,也带着小朋友玩

  行礼的游戏。孟母见了,这才放下心来。从此孟家就居住在那里。可见孟母在教育儿子上是多么煞费苦心,同对又表现出孟母的远见卓识,她虽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懂得环境在小孩子成长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孟母还很懂得教育方法。孟轲长大一点,便就学于子思门下,但读书不用功,有一次竟逃学提前回了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早回来,诧异地问:“你已经学好了吗?”

  孟轲回答:“没有!”

  孟母拿起剪刀把织的布剪断了。孟轲紧张地问母亲为什么要剪断布。母亲说:“你中途停学,和我中途断织是一样的事。君子只有经过学和问才能有广博的知识,以后一生做的事情才能顺利,避免祸患。现在你没到放学就跑回来,将来怎么能有出息?好比我们家是靠我织布生活的,现在我把布机上的布剪断了,吃饭和穿衣的来源也就都断了。”

  母亲的教育方式给孟轲很深的印象,从此,他下决心刻苦读书,后来成为著名的儒家学者。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3

  【成语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

  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个满身油污的铁匠师傅在打铁。孟轲呢,正在院子的角落里,用砖块做铁砧,用木棍做铁锤,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玩得正起劲呢!孟母一想,这里环境还是不好,于是又搬了家。

  这次她把家搬到了荒郊野外。一天,孟子看到一溜穿着孝服的送葬队伍,哭哭啼啼地抬着棺材来到坟地,几个精壮小伙子用锄头挖出墓穴,把棺材埋了。他觉得挺好玩,就模仿着他们的动作,也用树枝挖开地面,认认真真地把一根小树枝当作死人埋了下去。直到孟母找来,才把他拉回了家。

  孟母第三次搬家了。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有个胡子花白的老师教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学生。老师每天摇头晃脑地领着学生念书,那拖腔拖调的声音就像唱歌,调皮的孟轲也跟着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孟母以为儿子喜欢念书了,高兴得很,就把孟轲送去上学。

  可是有一天,孟轲逃学了。孟母知道后伤透了心。等孟轲玩够了回来,孟母把他叫到身边,说:“你贪玩逃学不读书,就像剪断了的布一样,织不成布;织不成布,就没有衣服穿;不好好读书,你就永远成不了人才。”说着,抄起剪刀,“哗”的一声,把织机上将要织好的布全剪断了。

  孟轲吓得愣住了。这一次,孟轲心里真正受到了震动。他认真地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道理,从此专心读起书来。由于他天资聪明,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学习,终于成了儒家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词】三迁之教

  【成语示列】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成语造句】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说明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成语典故:孟母三迁 篇4

  原文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孟母简介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从编剧、作曲、导演、演出由太谷的文艺创作队伍、剧团担当,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由北京和晋中的专业团队设计制作,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美完美结合起来,相映成辉,这是对太谷秧歌的发展和提升,对太谷秧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中文名:孟轲外文名:Mencius别名:孟子,子舆,子车,子居,亚圣民族:华夏族出生地:邹(今山东邹城市)出生日期:公元前372年逝世日期:公元前289年。

  职业:学者,思想家主要成就: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其思想与孔子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代表作品:《孟子》所处时代:战国。

  孟母三迁影响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

  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




孟母三迁成语典故
成语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次,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于是搬家了。又一天,孟母看见邻居铁匠家里支着个大炉子,几...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的“三”字的意思为“多次、屡次”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三次”的意思。本典故中孟子的母亲的确是搬迁了三次,即:居住之所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学宫之旁。不过作为引申义,“三”还是虚词,泛指多次。“三”字类似的用法如“韦编三绝”等。成语典故 典故其一 原文:邹孟轲母,...

孟母三迁的详细故事
三、典故其三 1、原文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2、译文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

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
孟母三迁的意思是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人的性格和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中,时时刻刻都在受到周围人和物的影响。因此,周围的人和物会对我们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人总是要往好的方面发展的,所以,人们尽量避免不利的环境。成语典故 孟子...

孟母三迁的意思和故事
孟母三迁(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母三迁指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联合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二、典故 1、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孟母依靠纺织麻布来维持艰难的生活。孟子非常聪明,...

孟母三迁的成语典故
孟母三迁的意思 [释义]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 教育 孩子,三次迁居。孟母三迁的 成语 典故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一次,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

孟母三迁的意思及故事
【解释】: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出处】:《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举例造句】:为了让孩子读上名校,许多家长都孟母三迁。【成语典故】: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

孟母三迁的典故有哪些?谢谢
1、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

孟母三迁的典故
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 孟母三迁 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释文)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

孟母三迁的典故是什么?
孟母三迁的典故 孟子小的时候与母亲住的地方与墓地离得很近,于是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这个现象之后,就说道:“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孟母便带着孟子搬家了。孟子的妈妈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搬到集市居住之后,孟子又学...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找成语故事 -
陶娴血尿: 模仿着铁匠师傅的动作,孟轲逃学了, 孟母看到孟轲在跟邻居家的小孩儿打架. 孟轲吓得愣住了,才把他拉回了家,孟母觉得这里的环境不好;织不成布.这次的家隔壁是一所学堂,织不成布,说,于是搬家了,后来又专门跟孔子的孙子子思...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这个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 -
陶娴血尿:[答案]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不受不好的人际关系,而搬家,给他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的三为虚指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 幼儿成语故事 儿童故事大全 -
陶娴血尿: 孟母三迁 [mèng mǔ sān qiān] 基本释义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出 处 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典 故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陶娴血尿: 这个词的意思是旧时用以称颂贤母善于教子. 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向的《列女传•母仪》. 孟子的父亲死后,母亲仉氏开始了坎坷的人 生旅途.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独...

上高县17582721507: 有孟子有关的成语或故事 -
陶娴血尿:[答案] 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这个成语故事的大致内容 -
陶娴血尿: 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不受不好的人际关系,而搬家,给他良好的学习环境,这里的三为虚指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是不是寓言成语
陶娴血尿: 是寓言成语.1、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

上高县17582721507: 孟母三迁的来龙去脉?请详细解答. -
陶娴血尿: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

上高县17582721507: 母爱典故 - 历史典故?关于母亲的历史典故,如孟母三迁
陶娴血尿: 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当初,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

上高县17582721507: 我国古代有很多母亲教育子女的故事你能写出这些成语过典故吗 -
陶娴血尿:[答案]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