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散文:挑水的日子

作者&投稿:茌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字/江浙一兵

图片/来自网络

二大爷家住在徐社大庄子上,尽管门口也有小溪,但溪水很浅且不够清爽,只能用于淘米洗菜浇水,饮用水还得到三五百米之外的大河里挑。二大爷家有两个木制的大水桶,一根槡木扁担,儿时经常看到二大爷赤着光脚,到大河里挑水,装满一大缸水,来回要挑好几担,总是见他一身汗一身水的。



姐夫是当地有名的木匠师傅,带了不少徒弟。虎生哥在二大爷的关心下,跟着堂姐夫当了学徒,那时木匠学满师要三年时间。哥吃苦要比我多得多,十五六岁就帮父母挑担子干农活了,也许扁担压多了,哥的身高比我矮了有半头。

哥在学徒期间,吃住都在二大爷家,平时有什么农活都抢着干。我记得哥挑水是很有经验的,有时我会陪父亲去二大爷家看望哥,跟着他一道去大河里挑水。挑水也是个技术活,两个空桶挑着一身轻松,还能哼着小曲儿,到了大河边的水码头,只见哥扁担不离肩,左右水桶在水里一甩,两桶水就打满挑在肩上了。

从水码头要挑上岸特别费力,赤脚必须踩稳,否则会有摔倒的危险。上岸后挑到二大爷家,需要穿过好多庄上的人家,只见哥一边吃力地走着,一边口中打着号子,我则在一旁不停地加油鼓劲。我想帮可是力气不够挑不动,只好作罢!那时农村的土路坑坑洼洼的,常常一担水挑到家,晃荡的往往只剩下半桶了。

哥挑水时左右换肩时一绝,左肩挑累了,不需要放下桶,只需用双手一托,顺势借力就换到右肩了。几担水挑下来,经常见哥的肩头压的红通通的,但从未见哥叫过一声痛一声苦,我心里却不是个滋味。每当哥挑满水缸时,露出的笑容是最幸福的。

儿时,我也会学着哥的样子用小水桶挑水,那怕只挑半桶水,我都会压得受不了。挑水的经历现在的孩子再也见不到了,因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水是如此方便。在农村有一身力气也是一种资本,工分都会挣得多一些。

无论是挑水也好,干农活也罢,都是一种生活经历和体验,只有苦过累过,流过泪流过汗,才会体会到农村生活的不易,如今的好日子是父辈们想都不敢想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得可是神仙日子。这一切都得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尤其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的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

吃水不忘挖井人。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都不能忘记来时路,更不能忘记我们的父老乡亲和农民兄弟,是他们让我们分享到了改革开放成果,是他们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了这个世界,让我们记住每一个劳动者,带着感恩,怀猜梦想,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完稿于2019年11月16日太湖之州。


渐渐老去的故乡散文诗
太阳又爬上了树梢。辘轳从回忆中醒了过来。这是往日村民们挑水的日子,可是,它仔细地倾听着周围的声音,只有草丛中小虫子的和鸣,却没有一个村民的脚步声在耳伴回响。它只得又闭上了耳朵,开始回忆那些熟悉的每个脚步,以及有关每个脚步的主人有趣的故事。20xx年12月18日于草庐书屋 ...

一口低矮的水井散文
后来,牛马渐渐少了,陪他聊天的伙伴少了,除了他旁边那一棵高大的桐树。他们一起看着沟里人家户早晨做饭的炊烟,上山种地的人群和那几所稀释的房子。日子是那么有序而又重复的进行着。渐渐的,他的身体变得有些不好。尤其是冬季的时候,水少了很多。大家不得不挑着桶到另一口水井里去挑水。这时,...

机井水站的光阴的散文
而洗衣服,牲畜饮用,建房用水只能在村庄涝池里挑水。 七十年代初,农村大搞水利建设。家家户户都改造水窖,各地根据地形,修水库,筑大坝,建水站。我们的家乡...又过了几年,水站开始新的改造,建了个新的更高的水塔,换了变压器和水泵,我们村接上了自来水,拉水的日子被岁月埋没,水窖渐渐也被淘汰,女人洗衣服洗衣机...

古井的散文
村民终于告别了千百年来靠挑水饮用的日子,孩子们也少了一件压垮嫩腰的重活,多了玩耍的愉悦,过上较为幸运又快乐的`生活。但是,自来水的水质比较差,不仅有些涩口,而且贮水缸底沉淀的污垢较多,很多村民再也不敢直接喝自来水,改为饮用烧沸的开水。因此,就有人留恋那口古井,一有空闲,就挑起...

乡土散文:童年的那些事儿
清早,男人们挑水,女人们浣衣。那清脆的梆梆捣衣声,夹杂着女人的说笑声、孩子的哭闹声、鸡鸭猪狗的喧嚣声与小鸟儿婉转悠扬的啼鸣声汇集成了一首充满生机的生命交响曲!曾经听老人说,池塘底部是连着地下河的,所以尽管每天有那么多人在池塘里洗洗刷刷,水禽牲口在里面恣意搅和,池水依然清澈透亮。每到夏天这里便成了...

我是老北京散文
虽说挑水这事儿我没干过,但一想到姐姐从此以后,再也不用去远处挑水,我也很为她高兴。 到了一九七一年我上中学的时候,我家又搬到了宣武区菜市口附近的宣外大街。这回虽然交通方便了,可是房子朝向很不好,冬天冷夏天热,而且就在马路边上,又吵又乱。就这样凑合过了七年,到了一九七八年底,我父亲也早已从干校...

精选有关农家的精美散文?
我父亲挑水,要用上一只黄色的很厚重的桶,大约多盛半桶水的,据说那是三十年代的德国造。对于要去干活的人来说,每个早晨也就是挑两、三次水的。人要饮用,关键是家家养猪,那是需要很大的消耗。 推土也是人来人往的。我们村子地势高,推土都要上下坡的。土场就是村子四围的土堑,那是一年里因为挖刨和雨水等...

那段岁月的土院墙散文
那沉重的脚步,是王迷糊挑着扁担,去井上挑水的声音。那响亮的鞭儿,伴随着羊群散碎的声音,这是聋子五星,去西南芦苇坡去放羊的信号。 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一切也是那么的一天一天地过,那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日子,就像小河的流水,日夜不停。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前的流水变了。原来清澈见底的涓涓细流,变得...

留住乡愁优美散文
从前的乡村,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两件宝贝,这两件宝贝是乡亲们过日子的依靠。无论春夏秋冬,日出日落,都在默默地为乡亲们做着贡献,这两件宝贝就是村里的“水井与石磨”。 在村子里中央有一口老井,每天清晨,来挑水的村民络绎不绝,转动的辘轳声优美动听,辘轳转动着一代代人的好日子。这口井水源充足,因此,乡亲们倍...

散文|水的记忆(三)
爸爸周末回来听说了,现出兴奋的神色,朝哥哥伸出手:“钱呢?我看看。”待哥哥慢腾腾地递上去,爸爸迅即装进了自己的上衣口袋:“怎么能不担水呢……给你俩一人买一双解放鞋,喜不喜欢?”爸爸说完,担起水桶挑水去了。那天下午爸爸走后,奶奶拿出7角6分钱给哥哥,说道:“你爸退给你的,还不...

古县17167314641: 三个和尚挑水感悟联想高中作文 -
村香三七: 三个和尚挑水喝 从前,在一个平坦、宽阔、长满了鲜花绿草的山坡上,有一座庙.庙的周围绿油油的,像有一条巨龙保护着这个风暴如画的地方.庙里住这一个小和尚,他每天都提着两个桶翻过两座山去挑水,一天过去了,小和尚的日子过得还...

古县17167314641: 关于乡土文化类的散文有哪些,急至少4篇 -
村香三七: 现推荐几篇名家经典乡土文化散文: 散文《郊外的秋》是一篇名家描写秋景的优美散文. 主人翁从省机关被流放到郊外,心中感到绝望,于是,借景言情,以物寄意,感叹前景像秋天一样,叶子开始飘落了,前途渺茫.可是,到郊外生活一段...

古县17167314641: 六年级挑水的日记1 -
村香三七: 看着他们干活,我也想尝试一下.他们让我干轻活—挑水.我那着空桶去井边打水,虽说是空的,我却拿不稳,东一下,西一下,叮叮当当的,弄的我十分狼狈. 来到井边,我看到一人舀了一担水,很轻松的挑走了.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舀了了...

古县17167314641: 求 茹志鹃 的散文《故乡情》 全文!! -
村香三七: 故 乡 情 茹志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那些不惜万里迢迢而来寻根的人,有了一种同感.这是一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感情. 它好像很巨大,又好像很琐细.具体得如一撮土,一滴水.但要说它只是一撮土、一滴水...

古县17167314641: 描写小河的文章 -
村香三七: 小河挑歌 一块一块的石板,青青的,湿湿的;镶嵌在朝向河边的路上.小河傍着小镇,弯弯曲曲. 让孩子们去挑水,是小镇的时尚.于是,小镇上的男娃儿女娃儿都统统被赶下了水:先学小桶,后挑大桶.要懂得生活和劳动,先从挑水开始,...

古县17167314641: 读《美学散文》有感800字数 -
村香三七: 1.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守望一方净土 林清玄散文》收录了林清玄先生两个创作时期的优秀作品.林清玄初登文坛,将自己的朝气与激情更多地倾注在乡土中,代表作有《少年行》、《鸳鸯香炉》等.随后,他没有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着...

古县17167314641: 寻一遍写自己家乡文章3000字 -
村香三七: 家乡,这个平凡的字眼;家乡,这个普通的环境;家乡,这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包含了我对它的爱,隐藏了我对它深深的思念.我爱家乡的蓝天.它是格外的蓝,格外的高,格外的明清,看看那一朵像棉花糖一样的白云,瞧瞧那一只只活泼乱跳的...

古县17167314641: 我家的一件喜事 作文 -
村香三七: 小时候,我和妈妈一同住在外公家.那时,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妈妈挑水总得走上一两里路,一个来回就得要半个多小时.加上凹凸不平的黄土路,妈妈挑水的重任就更艰难了.回来时,我总能看见妈妈累得气喘吁吁,额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

古县17167314641: 以故乡的风土人情为题写一篇800字作文,我的家乡在福清.急需!谢谢啦 -
村香三七: 过春节又称“过年”,是雷州半岛民间最古老、最隆重、内容最丰富的传统节日,它有着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按雷州半岛现有的岁时习俗,春节已不单指新年初一这一天.在爱热闹、爱过节的本地人心目中,春节是从腊月下旬开始,一直热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