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词的由来

作者&投稿:黄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出自哪里~

出自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内容如下: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意思是: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创作背景:

 根据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引《清暇录》关于此诗的记载,此诗是黄巢落第后所作。黄巢在起义之前,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被录取。科场的失利以及整个社会的黑暗和吏治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考试不第后,他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写下了这首《不第后赋菊》。
赏析:

黄巢流传下来的三首诗中,有两首是以菊花为题材的咏物诗。其中,《题菊花》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表现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必胜信念。这首《不第后赋菊》的境界比上首更雄伟、豪迈,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首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革命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次句“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革命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第三、四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是对菊花胜利远景的预见和憧憬。第三句写味,“冲天香阵透长安”,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冲天香阵”。“冲天”二字,写出了菊花香气浓郁、直冲云天的非凡气势;“香阵”二字说明金菊胜利时决非一枝独放,而是群体皆荣,包含了朴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观念;一个“透”字,又显示了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芳贯广宇、无所不至的进取精神。
  第四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是说菊花无处不有,遍满京都;“尽带”是说这遍满长安的菊花,无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黄金甲。“满”、“尽”二字,则状摹出菊花夺魁天下时的奇观——重阳佳节,菊花盛开,整个长安成了菊花的世界,这就充分展示出农民革命风暴摧旧更新、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诸如“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语调斩截,气势凌厉,这些石破天惊、走雷挟电的诗句,像一簇簇闪动着反抗精神的火焰,闪烁在历代反抗权威者的民众心中。

这句话出自唐代黄巢的《不第后赋菊》,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思是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菊 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题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上面的“菊花”,另一种是“不第后赋菊”,出自唐末年代农民起义领袖(也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之手。

黄巢是今山东荷泽人,从小读过书,又能骑马射箭。他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878年继王仙芝(农民起义领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死后被推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881年攻破唐朝京都长安,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得以反扑。后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

以下诗词解释摘自《唐诗鉴赏辞典》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阳节(九月九)赏菊的风俗,相沿既远,这一天也无形中成了菊花节。这首菊花诗,其实并非泛咏菊花,而是遥庆菊花节。为什麽不用“九月九”而说“九月八”呢?是为了与后面的“杀”、“甲”字叶韵。一个“待”字是充满热情的期待,是热烈的向往。“待”到那一天会怎麽样呢?作者以石破天惊的奇句-“我花开后百花杀”接应上句。菊花开时百花已凋零,这本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意将菊花之“开”与百花之“杀”(凋零)并列在一起,构成鲜明对照,以显示其间的必然联系。作者亲切地称菊花为“我花”,显然是把它作为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象征,那么,与之相对的“百花”自然是喻指反动腐朽的封建统治集团了。“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战斗风貌与性格,把黄色的花瓣设想成战士的盔甲,使它从幽人高士之花成为最新最美的农民革命战士之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菊花也就一变过去那种幽独淡雅的静态美,显现出一种豪迈粗犷、充满战斗气息的动态美。它既非“孤标”,也不止“丛菊”,而是花开满城,占尽秋光,散发出阵阵浓郁的战斗芳香,所以用“香阵”来形容。“冲”、“透”二字,分别写出其气势之盛与浸染之深,生动地展示出农民起义军攻占长安,主宰一切的胜利前景。

由此可见“满城尽带黄金甲”说的就是,在菊花盛开的秋季,总会有一天带着黄金盔甲的农民起义军,遍布整个长安城。显示出作者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壮志胸怀,不愧是揭竿而起的千古豪杰

不第后赋菊
黄巢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以菊花比喻起义军。“百花”自然是指起义军的所有敌人。因而虽是咏菊,却充满杀气。“黄金甲”令人想到的,不仅是金黄色的菊花,更有身披盔甲的部队。要说美,只能是寒光闪闪的杀戮之美。要说香,可能是致人死命的毒香。除了自己,没人敢去欣赏。选择菊花为喻体,也就选择了孤芳自赏,选择了消灭异己、唯我独尊。“我花开后百花杀”句毫不含糊地宣示了诗人的宏大构想。其二元哲学的斗争原则是:“百花”与“我花”不可同立于世,你死我活是不二的结果。若以自然季节而论,“我花”和“百花”之间本无冲突,各占天时,各展其美。但是将军不准,必欲“杀”之而后快。“杀”字的使用主要并不是为了解决押韵问题。若真是为韵所限,何不改成“百花谢后开我花”呢?所以,“杀”字意在表明,凡非“我花”者,统统地杀!从时间关系上讲,应该是“百花”先“杀”,“我花”后“开”。但“后”字的使用无疑增加了阐释的空间。关键在于“杀”字的时态,也即何时“杀”。倘若“杀”字是完成时(have been killed),可作正常理解,即“我花开时,百花已经被杀。”或“先杀百花,再开我花”。如果“杀”字是将来时(will be killed),其义即变成“先开我花,再杀百花”。这似乎与自然界的时间关系和起义进展的逻辑关系都相违背。也可能暗含了一种警告。若“我花开”了之后“百花”继续抗旨开放,“杀”无赦,与武则天强迫百花在冬天开放同样霸道。换言之,如果起义军夺取全国政权以后还有什么残余势力负隅顽抗,必须斩草除根,去恶务尽。总之,“杀”的目的,在于创造或维持“我花”一枝独秀、一统江山的局面。

不管这首诗怎么理解,可以肯定的是,黄巢不仅在战争过程中杀人(民间有“黄巢杀人八百万,在劫难逃”之说。平心而论,凡是战争,杀人在所难免),而且在取得政权并把皇帝宝座牢牢地固定在自己的屁股下面之后,肯定还要杀人。兔死狗烹,乃是历代帝王难以超越的规律。但因为龙椅尚未坐热,就被人家赶走,也就少欠了滥杀功臣的血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如果当年他就懂得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伟大真理,不知还要杀多少人。即使做了皇帝又怎么样呢?无非是封建王朝制度在另一个姓氏和国号下继续。过了几百年,另一帮人揭竿而起,历史又回到原点。至于当初威震四海的开国皇帝,“伟烈丰功”,“都付与苍烟落照。”剩下的只是杂草淹没的一堆荒冢而已。

我们无意苛求一个公元9世纪的中国农民起义领袖选择的斗争策略。中国的武装起义传统一直延续到20世纪。从建立政权来说,业绩稍差,因为老是有更狡猾的势力关键时候杀将出来抢摘胜利果实。从推翻政权而言,简直是屡试不爽。所以即使时间上有可能学习甘地的造反英雄们也表示不屑。但正是这种以暴易暴的恶性循环才使得中国历史永远在原地徘徊,无法摆脱“亚细亚生产方式”的魔咒,坐失了趁欧洲在黑暗的中世纪挣扎之际称霸世界的天赐良机,反而在文艺复兴之后的短短300年间被远远的抛在了“历史之外”,如今仍然在负重追赶。暴力必须否定,这就是今天重读黄巢《不第后赋菊》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说“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诗带着杀气?
农民起义爆发后,唐朝的朝廷也会很快落幕。诗中最后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更是黄巢的一种暗示,农民起义将会获得成功,新的时代就像菊花布满大地一样,即将到来并笼罩整个天下,同时也是黄巢对未来起义胜利的宏伟景象的深切刻画,因此这句词才会充满了“杀气”。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什么意思
是个 电影的名字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指:在天平天国的时间,李自成,攻占了北京城,大军进北京的时间,全部都是穿金黄色盔甲的人,所以后人在写诗的时间把这句话给写成诗句了。

满城近带黄金甲 出自那首诗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题目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上面的“菊花”,另一种是“不第后赋菊”,出自唐末年代农民起义领袖(也称“冲天大将军”)的黄巢之手。 黄巢是今山东荷泽人,从小读过书,又能骑马射箭。他曾经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公元875年率领数千人在曹州起义,...

...我花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意思是_百度...
《菊花》,又题《不第后赋菊》,大概是黄巢科举落第后的泄愤之作。全诗这样写:“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痛快杀敌,喜迎胜利的激情。首句“待”字力重千钧,意味深长,诗人热烈等待的是一个天翻地覆、扭转乾坤的特殊日子,而且这个...

如何理解黄巢“满城尽带黄金甲”这一句诗?
表面意思是说全城都开满了金黄色的菊花,势不可挡,无与争锋。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黄巢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形象写出了作者对领兵攻破都城长安必胜的信心,以及对那股“全民皆兵”的气势的向往。

杀气冲天的诗句
第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唐)这是黄巢当年科举落榜之后所作的一首诗,虽然那时他还未起义,但从诗中所描写的话语,足以见证他的愤怒与不满!可谓杀气十足!​第二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唐)在民间的传说中,李白不仅是一个豪迈的诗人,同时也是...

满城尽带黄金钾甲这句话的出处和由来?!
入洛阳城后,义至劳问冒民,间里晏然。黄巢北攻时,还特意转牒唐朝各镇兵将:你们各宜守垒,勿犯我兵锋。我将入东都,到京师向皇帝问罪,与你们无涉。这些话分化了敌人营垒,所以兵行无阻。黄巢在东都并未久留,随即转旗西指,于年底突破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天险,最后攻下了京师长安。唐僖宗...

《满城尽戴黄金甲》出自哪首诗?
但由于没有建立较稳固的根据地和未乘胜追歼残余势力,使敌人得以反扑。后因弹尽粮绝,被迫撤出长安,转战山东,884年在泰山狼虎谷战败自杀。诗三首,前两首借题菊花寄寓抒写自己傲世独立、冲天凌云之志,“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句都凝集着一股...

请接对联城尽带黄金甲的下一句
满城尽带黄金甲,油菜花开堪比菊 暗香浮动月黄昏,晶莹雪落却输梅 第一句出自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面一句引用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满城尽带黄金甲(剧院广告)山村弥漫茉莉香 (众人)随处可闻急鼓声 (老师)何处不扬飞虎旗(老师)...

满城尽带黄金甲 有什么寓意?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整个长安城,都开满了带着黄金盔甲的菊花。它们散发出的阵阵浓郁香气,直冲云天,浸透全城。想象的奇特,设喻的新颖,辞采的壮伟,意境的瑰丽,都可谓前无古人。菊花,在封建文人笔下,最多不过把它作为劲节的化身,赞美其傲霜的品格;这里却赋予它农民起义军战士的...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出自哪里?它的上几句是什么? -
贾侮爱倍:[答案]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则借咏菊来抒发农民革命英雄的豪壮胸怀.这是说,将来他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可想而知也就是当上皇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谁写的诗句? -
贾侮爱倍:[答案] 唐朝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不第后赋菊》: 全诗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只等呵,直等到秋高气爽,人们迎来了重阳佳节,菊花(我的种族)啊,要盛开怒放,看百花凋谢,消散了芬芳.菊(我种族...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句话出自哪里?什么意思? -
贾侮爱倍: 唐·黄巢《咏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则借咏菊来抒发农民革命英雄的豪壮胸怀.这是说,将来他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可想而知也就是当上皇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讲得是什么?是真的吗? -
贾侮爱倍: 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末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故事也设定在那个年代.张伟平说,最早出现在美国《时代》杂志上名字叫《秋日的回忆》,后来张艺...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出自那首诗中的 -
贾侮爱倍: 黄巢的菊花诗 表现了要推翻汉朝自己称王的思想感情.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诗句吗?出处?最近周杰伦拍一部““满城尽带黄金甲 ”电影~我不理解这片名的含义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
贾侮爱倍:[答案] 是一首诗,唐朝的农民起义将领黄巢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讲的是他起义的决心之类的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谁说的?
贾侮爱倍: 电影片名满城尽带黄金甲,出自唐末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 是谁的诗 -
贾侮爱倍: 新华网天津频道1月11日电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昨日记者从新画面影业获悉,张艺谋新片名字已定为《满城尽带黄金甲》,片名正是出自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张伟平透露,之前传出的《秋日的回忆》并未采用,用黄巢的诗句是为体现新片刀光剑影、幅员千里的战争史诗场面.此外,该片除内定的新谋女郎和周润发外,其他演员人选仍在商谈,但2月底在重庆武隆天坑开拍已确定下来.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哪个朝代的事 -
贾侮爱倍: 五代十国时期.还能咋具体啊,他那个故事是虚构的,只是他的故事背景是五代十国.你想多了解五代十国的内容可以去翻阅一下相关的书籍吧,五代十国在唐之后,结束于宋的统一.

东方市13744481626: 满城尽戴黄金甲真有这个历史典故吗?
贾侮爱倍: 唐朝灭亡后,后梁年间的故事.片头写出是公元928的事.但没有点出具体的朝代和王朝的名字,连主角也只称“王”和“王后”,也没有具体的名号.作为电影,类似于小说家言,不一定要指具体那朝那代,虚构出一个王国来,也是充许的.这方面无可厚非.就大环境来说,在那动荡的年月,发生这样的宫廷故事,也有可信之处.而且,片名所引用的这句诗,也是有出处的.那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咏菊》诗中的一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戴黄金甲.”诗中借写菊花在秋天开放,那时其它花早已凋谢了,菊花一枝独秀,表达了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气慨.借菊花来表达一种信心,一种精神.作为农民起义领袖,对黄巢的评价可当别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