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晚清的东南互保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作者&投稿:宰父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狼狈逃出北京,最后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清廷统治摇摇欲坠。这场战争看似是清朝和列强的全面战争,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了北京的皇族势力与列强之间的较量,因为当时清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南方各省不但不支援清廷作战,甚至于给列强提供了便利。“东南互保”可以说是一次地方实力派公然反抗满清朝廷命令的事件,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地方独立倾向大增,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因为列强包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还反对废黜光绪帝,慈禧太后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在毓贤、刚毅等守旧大臣的忽悠下,慈禧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枪炮不伤”、能消灭洋人的话,因此慈禧妄图利用义和团打击列强势力,中外冲突不断加剧,眼看着战争就要来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互保”出炉了。


从列强的角度考虑,在当时中国南方地区是当时列强在华的核心利益区,在此地有大量的人员滞留和投资,因此需要避免战争在中国南方爆发。从以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为首的地方督抚角度考虑,第一李鸿章等人清楚列强联合有多么强大,清朝打不赢;第二李鸿章等人都是汉族地主出身,受的是儒家教育,对于义和团这种借宗教迷信发展的组织天然仇视。

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在大买办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等人联合与各国列强签订协议,保持东南各省的稳定。而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甚至于慈禧的亲信荣禄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也表示支持,称清政府向十一国列强宣战是受到义和团胁迫的“矫诏、乱命”。



“东南互保”实质上就是地方实力派抛开清廷单干了,不再遵守朝廷的圣旨行事。“东南互保”协定主要有9条,总结起来就是清朝督抚和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双方各自守护自己的地盘,保护中外商民人命、产业安全;双方的部队不能随意靠近或进入对方势力范围,有调动要提前告知;双方共同镇压义和团,防止义和团势力蔓延到南方等等。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密约,就是一旦开战后列强攻占北京而且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全部死亡,就建立以李鸿章为总统的新政府出面与列强谈判,支撑局面。

对于“东南互保”这件事是很难下定义的,要是从中国抵抗外国侵略的角度看,张之洞等人私下和列强签订协议绝对算是卖国行为;但是从长远看,张之洞等督抚的行为保证了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稳定发展,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中国走进新时代。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廷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全国统治者,但是因为“东南互保”的存在各地方实力派开始自行招募部队,发展成了后来的军阀武装;同时清廷再也不能随意任免地方督抚,必须要尊重各省份地方势力的意见。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部队对于清廷也是听调不听宣,这才有了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天下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的盛况。



当西摩尔统率联军两千余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遭到义和团阻击,与外界消息隔绝时,英国上海代总领事霍必澜于6月14日电告其外交大臣索尔斯伯理,建议英政府如果同北京政府决裂,最好与湖广、两江总督立即取得谅解。他相信张之洞、刘坤一如能得到英政府的有力支持,“必能尽力维持其辖区内的秩序”。索尔斯伯理复电采纳霍必澜的建议,授权他向刘、张等提出保证,如果决心“维持秩序”,就能得到英国军舰的全力支持。英海军部又电令在上海的高级海军将领派军舰到南京、汉口,传达英政府的决定。英国为了阻止群众起来响应北方义和团的反帝斗争,排除其他帝国主义乘机可能在长江流域扩充势力,决定利用地方当局保护它在中国的侵略利益。刘坤一、张之洞经过几度电商后,同意霍必澜的计划。大沽炮台失守的消息传来后,京广铁路督办盛宣怀竭力劝说刘坤一、张之洞赶紧与上海各国领事而不是单独同英国订约,成立所谓“东南互保”。刘坤一认为北方战事无法避免,电告张之洞及江苏、安徽、江西巡抚:“为今计惟有力任保护,稳住各国”,“事至危急,未可拘泥。”清政府宣战诏书发表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相互约定扣押这道谕旨,防止泄漏消息。他们又以“矫诏”为由,拒绝执行朝廷的命令。
刘坤一、张之洞接受盛宣怀的主张,于6月26日,以上海道台余联沅为代表,邀约各国领事商订所谓《东南互保章程》九条,主要内容为:“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各国领事原则上表示同意,但声明订约必须得到各国政府的授权。刘、张对各国领事保证,不管此后北方发生什么事情,他们“仍照所议办理,断不更易”,并拒绝清政府要他们“招团御侮”的命令。以后,实行“互保”的地区,从原来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扩大到浙江、福建、广东、山东。福建省还单独与福州各国领事直接达成类似的协议。
上海道台不断催促各国领事正式订约,但这个“中外互保章程”最后并没有签字。7月4日,索尔斯伯理告诉中国驻英公使说:“中外互保章程其意甚美,自当竭力体会,惟只能作为条陈,不能作为约章,因其中有英国权利不便委弃,中国责成不便越俎。”7月13日,上海领事团根据各国政府指示,照会余联沅,拒绝在“互保章程”上签字。这个章程虽没有订立,但由于刘坤一等地方督抚竭力镇压群众响应义和团运动,“互保”的局面终于保持下来。

因为东南互保,标志着清朝政府已经开始崩溃,慈禧太后的权力从此开始减弱。

“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两广总督李鸿章故作糊涂、指鹿为马道;湖广总督张之洞,直接选择无视朝庭上谕,斥言“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其他各督抚,如两江总督刘坤一、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均结联相协与洋人达成互不攻击的协议,史称”东南互保”。协议的前提,是各行省均不出兵北上勤王,任由英美等八国联军进击京畿、剿匪篡朝。

因为东南互保主体地区就是日后反清主体地区,从东南互保开始该地区已经处于半自治状态。


“东南互保”坐拥十省兵力,八国联军侵华时,为何坐视不管呢?
03东南互保 然而事情已经发生,李鸿章内心确实很恼火,但内心还是想着如何为大清朝,为慈禧老太太买单,他拍着桌子,喊出了救大清的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随后,东南各省纷纷响应李鸿章的号召,其中就有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广东巡抚德寿等十省督抚联合起来,一起签订了《东南保护...

“东南互保”的历史意义在哪里?
在这种情况下,东南督抚们脑子很清醒干净而利索地结实的抗了一回旨,因为这些诸侯们也很清楚,一旦跟十一国的洋人爆发全面战争,对于清帝国来说会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也不傻,他们很清楚,同晚清爆发全面战争,只会留下一个满目疮痍的人间地狱,而作为早期的资本积累的国家,原材料和广阔的...

点燃历史上著名的“东南互保”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晚清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运动,是东南互保,这是大清第一次有人敢抗旨,所以大清朝廷的威望一落千丈,而这次事件的导火索是什么呢?这件事情并不是单独的某个导火索就能够实现的毕竟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抗旨不尊这件事是可以抄家灭族的。第一个导火索就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可以说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包...

“东南互保”事件是谁促成?赵凤昌是什么样的人?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最后一位的张之洞,他麾下自然聚集了大量的人才。他的幕僚中,学历最高的莫过于获得了13个博士学位的超级学霸辜鸿铭,而最受张之洞信任,和对张之洞影响最深的,则是有“民国产婆”、“民国诸葛”之称的赵凤昌。赵凤昌 赵凤昌,字竹君,号惜阴老人,1856年生...

慈禧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东南互保战略的背后又什么依靠?
我们知道,在1900年的时候,对晚清朝廷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一年,义和团闹得欢,洋人以此为借口开始进攻北京,在局势紧张的情况下,往日里面对洋人卑躬屈膝的慈禧却对外宣战,结果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仓皇出逃。于此同时,南方多个省份,不是想什么办法进京勤王,却搞了一个“东南互保...

东南官员为何在八国联军侵略时,敢抗旨不尊?
一、内部原因 (一)统治集团的认可 “东南互保”从表面上来看违抗了慈禧太后的旨意,但其实维护了当时清朝贵族的利益,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从《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对于“东南互保”的主要官员进行赏赐,我们就可以看出,当时的统治阶层并没有对“东南互保”进行抵...

慈禧太后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吗,为何她不处置相关官员?
她也就放任这件事的发生了。在东南互保之事发生前,清朝已经经历过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众多伤元气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清朝早就已经没有入关时的豪气了,我们可以这么说,慈禧所执掌的清廷已经是摇摇欲坠般的存在了,如果慈禧在那时表现出很强烈的反对意见,那么她很有可能激怒那些晚清汉族...

东南互保坐拥10省兵力,为什么八国联军侵华,却视而不见?
东南互保坐拥10省兵力,为何八国联军侵华,却视而不见?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一段历史,就是晚清时期的历史,这段时间外国列强多次打败清政府,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件事情,就是庚子国变。这个事情就是,当时的列强,为了维护自己在中国的非法利益,他们组成联军进攻中国。之后清政府战...

慈禧太后知道东南互保之事吗,为何她不处置相关官员?
当时慈禧太后对西方列强宣战,而且国内正值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所以慈禧太后想让攻击清朝的两方势力进行斗争。但是结果我们都知道必然是不符合慈禧太后的幻想的。而且周边的东南互保,并没有积极应战的打算,所以更是难上加难。而且东南互保这个事情,从他们的立场上来说,也是为了自保,为了自己不受伤害。也...

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督抚施行东南互保,后来慈禧是怎么对他们的?
让亲王统筹一合团发动一些挑战,西方列强的一些事情,不得不说此起,这个举动有一点托大的嫌疑。慈禧看起来是不卑不亢,但是事实慈禧的这个决定无疑就是将中国往火坑里推,可以说慈禧这个行为是在坑中国。因为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东南各省的总督就秘密组团共同商议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事。经过他们共同的...

新丰县15095077235: 满清最后的羸弱是否正常 -
休虞宁可: 是看盗墓笔记看的吧,没有,其实挺正常的,历史上到了王朝末期,朝廷都是羸弱的,你可以看看东南互保,这要是朝廷不羸弱才不正常,另外,但从收入上讲,光绪朝超过了中国古代任何一个时期.当时因为西方实行金本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1900年前后,中央财政首次突破1亿银元

新丰县15095077235: 清朝末年收回新疆?
休虞宁可: 李鸿章是一个奇才.无论在经济、政治方面皆是如此. 在经济上,他创办的一些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都管理有方,能和外国企...

新丰县15095077235: 揭秘:清朝“北洋系”是怎样兴起的
休虞宁可:民国的诞生,不得不盘点一下北洋军阀,如果不讲清楚北洋军阀,等到袁世凯撒手人寰,你就会发现,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个派系,因此在这一章里我们就详细扒一扒北洋军阀的家底,以便我们讲到后面可以一目了然,原来这些大佬是从这么来...

新丰县15095077235: 为什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这么大的北京城守军才七、八万!中国当时
休虞宁可: 楼上的都没有答到点子上. 晚清时中国军制以吃军饷的雇佣军为主,全国各种军队的总数在百万左右,以当时的财政能力这几乎是极限了. 百万军队中占大多数的绿营和八旗是根本没有战斗力的,又多驻防全国各地,是指望不上的. 装备近代武器、有一定战斗力的部队就是李鸿章淮军系统和张之洞手下的十万左右的军队.但李鸿章和张之洞搞“东南互保”,他们的军队拒不奉诏,近在山东的袁世凯部滞留在山东“剿匪”,只有淮军聂士成部在天津保卫战中丧失殆尽. 这样,所谓“七八万”北京守军,就是当时清政府所能召集到北京的全部军队了,其中多为八旗、绿营,真正有点战斗力只有马福祥人数不多的甘军. ,

新丰县15095077235: 晚清增开商埠的特点 -
休虞宁可: 解答, 晚清时期 ,清廷主动在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商业繁华地区开辟 12个口岸 ,即“自开商埠”. 它们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如下特点 : 一、在沿海的自开商埠均为小城镇 ; 二、在内陆的自开商埠多在沿海沿边诸省的内地城市 ,且多为政治、经济中心 ; 三、在沿江地区的自开商埠极少. 与“约开商埠”相比 ,自开商埠带有很强的自主性 ,在一定的意义上抵制了列强侵略 ,发展了地方经济 ,促进了城市的近代化

新丰县15095077235: 对在线教学已开新课但因各种原因没有参与的学生,学校应该... - 上学吧
休虞宁可: 以推翻清王朝为目标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势力席卷十八个省市,沉重打击了晚清王朝.只是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免最终失败.但对晚清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导致中央集权的衰落和地方督抚权力的膨胀. 二是导致满汉...

新丰县15095077235: 清朝末的戊戌变法是谁发起的?又为什么会失败? -
休虞宁可: 2、 直接原因——袁世凯的背叛. 3、 帝国主义没有给予支持(外部原因)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从中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