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介词大全

作者&投稿:剑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语文介词详解

语文介词运用分析1、介词的运用(1)对于、对:标记或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

许多场合下可以通用,但当“对”表示“向”和“对待”时只能用“对”,如“对人民负责|对他笑了笑”“他对老师很尊敬”。运用是常见的毛病是:第一, 该用“对”而用了“对于”。

例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第二, 主体客体的位置颠倒。

例如:科学著作,对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是看不懂的。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

上述两例句子可以改为:“我们这些粗通文字的人,对科学著作是看不懂的。”和“具有文化教养的人对于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也可以在两句的“人”后加上“来说”。(2)关于。

引进涉及的事物,例如:关于牛郎织女,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

例如:关于(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例如:关于招生问题,请与招生办公室直接联系。对于不正之风,我们不能听之任之。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通常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做状语,放在主语前后都可以。例如;关于美学,我所知有限。

对于美学,我很感兴趣。我对于美学很感兴趣。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做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如“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做标题,“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就不能。

(3)在。常跟方位词“上、中、下”等构方位短语构成介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

例如:在陈老师的帮助下,周亮进步很快。(表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但是这不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在???????上”“在??????下”中间插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词性词语。下面句子就站不住:在不减少插秧丛数(的条件)下,有可能做到周年套养红萍,争取大幅度提高红萍产量,为解决肥料问题闯出一条新的路子。

自开工以来,在卫生工程局负责人及参加工作的工人,解放军不顾劳累地积极工作(的情况)下,工程进度很快。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中间也可以插入兼名词的动词,表示范围,但不能插入动宾短语。

如可以说“在学习上”,但不能说“在学习汉语上”。“在?????下”中间不能插入主谓短语。

如可以说“在党的领导下”,但不可以说“在党领导我们下”。“在??????中”中间如果插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正在进行。

如“宝钢在建设中、新一代在茁壮成长中”。有一种常见的毛病是不必要用“在??????上”而滥用了。

如: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4)给介词“给”和“跟”两者有相同的一面,都能表示“对、向”等意义,如“他给我说过”和“他跟我说过”意义一样。

但是两者有意义不相同的一面,“给”还可以表示与介词“为、替、被、让”等相当的意义,“跟”还可以表示与介词“和、同”相当的意义。当“给”和“跟”不相通的意义上用混了时,就会产生病句。

例如:老王家正给大老李打官司呢!这小子真能,我可不敢给他比试了。这两句的“给”都应换成“跟”。

(5)于“于”是个古语词,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时使用它,构成介词短语做补语、状语。它除了表示“在、比、向”等意义外,还表示“到(达于极点)、从(认识开始于经验)、对于(于我们适用的东西)”等意义。

在使用中容易犯的毛病是,某些动词后不能带“与”而硬带了“于”。例如:久而久之,廉政观念模糊了,分辨不出真假马列主义,最后导致于跟腐败分子同流合污。

“导致”这个动词后不能带“于”。应该把“于”去掉,或者把“导致于”该成副词“甚至于”。

还有一种“来自于”的说法,也是错误的。例如:麦吉尔大学素有象牙塔之称,在全国大学评比中曾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吸引了来自于10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

“自”、“于”两个介词不应连用,“于”字多余,去掉即可。(6)由于、由“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由”也是介词,表示“从”(如“由北京出发”)或“被、让”(如“由石块打坏|由他去”)当然也有表示原因的(“由感冒引起了肺炎”)。

当它们都表示原因时可以通用,否则就不能通用。例如:马列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例中最后一句是“被??????决定”的意思,“由于”应换成“由”。

2. 文言文里什么叫做介词

文言文中以下词的意思!之、乎、者、也、焉、为、若、其、乃、以、所、与、而、于、因、既、何、及 。。。等1、之

(1) 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她、它 例释: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例释: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蔺列传》

3>;表近指 今译为:这 例释: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助词

1>;表结构 今译为:的 例释: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

2>;主谓之间取独 例释: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

3. 文言文中介词什么意思

1,介词的语法特征: (1)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等语法意义.如: 从明天(开始)(表示时间) 在家(自修)(表示处所) 按原则(办事)(表示方式) 把作业(做完)(表示对象) (2)介宾结构主要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如"从车上下来""比他高".有的介宾结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如"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在桌子上的书".少数介宾结构可以充当补语,如"工作到深夜""睡在床上".介宾结构不能做谓语. (3)"在,向,于,到,给,自"等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或其他词语后边,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如"落在我身上""奔向二十一世纪""取决于你的考试成绩""勇于实践""走到了目的地""献给人民""来自纽约". 2,介词的分类 (1)表示时间,处所:从 自 自从 于 打 到 往 在 当 朝 向 顺着 沿着 随着 (2)表示方式:按 照 按照 依 依照 本着 经过 通过 根据 以 凭 (3)表示目的:为 为了 为着 (4)表示原因:因 由于 (5)表示对象,范围:对 对于 把 向 跟 与 同 给 关于 (6)表示排除:除 除了 除去 除非 (7)表示被动:被 叫 让 给 (8)表示比较:比 和 同 上述介词中的"着,了,过"是语素,不是动态助词. 3,介词与动词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介词大多数是从古代汉语演变而来的,有些词还兼有介词和动词两种功能.如"在,为,比,到,给,朝,经过,通过"等. 他为谁 为大家.(动词) 我们为人民服务.(介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动词) 学校的大门朝南开着.(介词) 今天我们比技巧.(动词) 你比他强.(介词) 计划通过了.(动词) 通过学习,我们提高了认识.(介词) 二者的区别在于: (1)动词能肯定否定相叠表示疑问,介词不能. 他在不在宿舍 (动词) 他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在"为介词,不能改为"在不在") (2)"X+宾"的前后是否有别的动词,若有别的动词,"X"是介词;若没有别的动词,"X"是动词.如: 火车到站了.(动词) 火车到十一点钟才进站.(介词) 他在宿舍.(动词) 他在宿舍住.(介词) 他住在宿舍.(介词) (3)大部分动词能带动态助词"了",介词不能. 汽车经过了八一桥.(动词) 经过认真的考虑,他决定到新疆去.(介词) 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4. 文言文有哪些主要介词

介词是一种动作性不如动词强的表示关系的词类。

它跟所带 的宾语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介宾结构),一般用在谓语的前面,充 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或用在谓语的后面,充当补语,对 谓语起补充作用。介词结构可以表示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比较等意义。

这是古今汉语都相同的。 文言文常用的介词有“于”(乎)、“以”、“为”、“从”、“自”、“在”等。

其中,“于”、“以”、“为”用 得最普遍。 文言文介词不同于现代白话文介词的特点是: 第一,文言文介词动作性较强。

除了“於”(于)字以外,几 乎都有动词、介词两类词性。 试举数例: ① a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以,动词)(忠贞的 人不一定被信任啊,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使用!) ① b以一平板按其面。

(《活版》)(以,介词)(用一块平的 木板按压它的表面。) ②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前一“为”字去 声,介词;后一“为”字,阳平,动词。)(公输般给我做了云梯,我 一定要攻取宋国。)

③ a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与,动词,等待,满足的 意思)(只恐怕岁月不能满足我的希望。)

③ b孤当与孟德决之。 (《赤壁之战》)(与,介词)(我要与 曹操决战一场。)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词在文言文中是动词,还没有虚化 为介词,我们不要将它们误认为是介词。如下列两例中的“把” 与“将”: ④ 手把文书口称敕……(《卖炭翁》)(手里拿着文书,嘴里 宣称是皇帝的命令……) ⑤ 遂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 之战》)(就任命周瑜、程普为左都督与右都督,带领军队跟刘备 合力抵抗曹操的军队。) 第二,文言文介词所组成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 文多。

“于”的介词性最纯粹,这个特点便最突出。如《公输》 篇中的“于”都用在动词之后。

⑥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曰十夜而至于郢。 (墨子听到 这件事,便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 城——郢。)

⑦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剩余, 人民却太少。)

⑧ 胡不见于王?(何不把我介绍给楚王。) ⑨ 今有人于此……(现在,在这里有一个人……) 介词“以”带宾语表示工具、方式等时,也往往放在动词后 面。

如: ⑩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在它里面灌了 油,用帐幕包围遮盖起来。)

⑪何不试之以足?(《韩非子•郑人买履》)(何不用脚试 它一下呢?) ⑫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私自会见张良,把 事情全部告诉了张良。

) 既然文言文的介宾结构作补语的情况比白话文多,所以译成 白话文时往往要将补语译成状语。如“起于鲁”、“有余于 地”、“不足于民”、“裹以帷幕”、“试之以足”等。

当然, 有些仍作补语翻译,如“至于郢”。总之,翻译要符合现代的语 法习惯。

第三,文言文介词,用法灵活。 文言文中的一个介词,往往 相当白话文的几个介词。

且看“于”、“为”所表示的多种 意义。 (一)介词“于” 1。

表处所,相当白话文的“在”。如《岳阳楼记》•。

刻唐贤 今人诗赋于其上。(把唐贤今人的诗赋刻在那楼上。)

2。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在”。

如《史记•儒林 列传》:于威、宣之际。(当齐威王、宣王的时代。)

3。 表起讫,相当白话文的“从”与“到”。

如《墨子•公 输》: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子墨子听 说这件事,就从鲁国起程,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郢都。

) 4。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或“对”。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军事情况危急 了,我请求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5。 表趋向,相当白话文的“给”。

如《庄子•逍遥游》:尧 让天下于许由。 (尧帝把天下让给许由。)

6。 表比较,相当白话文的“比”。

如《礼记•檀弓》:苛政 猛于虎也。(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7。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我不能全部 拿出整个吴国的土地、十万的部下,被别人控制。)

8。 表范围,相当白话文的“在……方面(中)”。

如《墨子• 公输》: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楚国在土地方面有余,却 在民众方面不足。)

(二)介词“为” 1。 表被动,相当白话文的“被”。

如《资治通鉴•赤壁之 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吴巨是平凡的 人,处在偏远的郡县,即将被人吞并。)

2。 表原因,相当白话文的“因(此)”。

如《史记•项羽本 纪》: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军十余万人都被 逼进睢水,睢水因此不能流动。

) 3。 表替代,相当白话文的“为”、“替”。

如《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保为将军破之。(保证为将军击溃曹军。)

4。 表时间,相当白话文的“当”。

如《晏子春秋》:为其来 也。(当他来到的时候。)

5。 表对象,相当白话文的“向” “对”。

如《桃花源记》: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们说。)

此外,文言文中,介词常常省略,介词的宾语也常常省略。 这也是文言文介词使用上。

5. 文言文中的介词短语后置的定义是什么

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

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 状语。

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 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

(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 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6. 在文言文中,什么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有两种情况。

1、介词短语后置句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

(《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1)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2)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 (3) 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

(《采草药》) (4)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崤之战》) (1)是"故临崩以大事寄臣",(2)是"不以封疆之界域民",(3)是"皆不可以时月限",(4)是"郑商人弦高将于周市"( 郑商人弦高将在周这个地方做买卖)。

2 、介词宾语前置句 介词短语倒装句还包括介词短语本身倒装。在一般情况下,介词总是在前面,介词宾语总是在后面。

可是有时候,介词在后,介词宾语在前,跟动宾倒装句的情况很相似。这就是介词宾语前置句。

(1)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2) 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廉颇》) (3) 问:"何以战?"(《曹刿》) (4)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 其他的倒装句,还有主谓倒装句,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可以认为这是修辞方面的倒装句,这样的句子是不多的。




语文文言文主谓宾怎么区分,还有介词代词
如果你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掌握较牢,划分文言文句子成分及把握词性等,不会有任何困难。因为文言文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一脉相承,稍有区别的是,文言文有时存在语序变化,即所谓前置、后置,也有时会省略一些句子成分。介词、代词等,也与现代汉语相似,不同的是具体的“字”不同。例如,现代汉语介词最...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后置怎么判断?
例:聪明 圣知 ,守之[以愚]后置前[聪明圣知,以愚守之]用“于”、“以”等介词组成的表方位、时间、处所、方式等介宾短语,往往后置,叫“状语后置 ”

言的文言文用法
§1.1.2 在“动能(或‘动走’或‘至’‘及’等介词)+之+处所词”中。 例如: (5)季子不得之邹,储子得之平陆 《孟子•告子下》 (6)商君欲之他国 《史记•商君列传》 (7)往之女家,必敬必戒 《孟子•滕文公下》 (8)及之市,而忘操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动走”后的“之”, ...

文言文向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介词中,“于”使用频繁,用法和意义也很复杂,理解时需要注意语言环境。它可以用来表示时间处所、对象范围、表示比较、被动等。 7.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

好在文言文里怎么表达方式
文言文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和白话比较而来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 一、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二、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

文言文怎么区分介词和连词,比如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的
连词是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介词表示施动者在发出动作行为时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和”。区别在于连词前后连接的是名词或词组,介词后面是施加动作的对象,这里与是连词,表示和。

九年级文言文学习指导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

以文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1) 又如:文业(才学);文英(文才出众的人);文采风流(横溢的才华与潇洒的风度);文郎(有才华的青少年);文彦(有文才德行的人);文通残锦(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 (12) 文献,经典;韵文 [document;classics;verse] 儒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 言必遵修旧文而 *** ...

文言文解释:当“乎”为介词,相当于"于"时,给出例句。当“为”解释为...
人皆奋劲而予独不行乎?

中文的介词和连词怎么区分?用来应付文言文考试的。
望采纳!!!

承德市13026364497: 文言文的18个虚词?
吁蒋胆宁: 文言文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

承德市13026364497: 高考文言文知识常考点
吁蒋胆宁: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继续学业或事业的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紧张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文言文知识常考点,希望...

承德市13026364497: 谁能搜索一下关于文言文虚词的详细资料???
吁蒋胆宁: 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 在、到、向、从、对于等 eg:鱼跃于渊 2.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 过 eg:列于猛火 3.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eg:黄鸟于飞 而:1.表并列,eg;泉香而酒洌 2.表顺接,eg:野芳发而幽香 3.却,表转折 eg: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而且,表递进 eg:而年又最高 5.表修饰 eg:朝而往 6.因而,表因果 eg:而乐亦无穷也 很累呀 不写了

承德市13026364497: 在用文言文怎么说 -
吁蒋胆宁: “你”是第二人称,而文言文中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汝”、“女”、“尔”、“若”、“而”、“乃”. 1、汝:可译作“你”、“你的(„你们‟、„你们的‟)”.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女:用法同“汝”,可...

承德市13026364497: 高三常考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吁蒋胆宁: 文言文可以考查知识点比较的多,在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是经常考的,文言文是提高分数的重要知识点.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希望能...

承德市13026364497: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的复习资料
吁蒋胆宁: 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复习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类,属)2、出:其出人也远矣(超出)二、通假字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承德市13026364497: 文言文中的因有哪些意思因、以、之、于、然、尔这些词一般有哪些意思
吁蒋胆宁: 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

承德市13026364497: 哪里有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汇总? -
吁蒋胆宁: 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

承德市13026364497: 文言文“与”的一词多义不要粘贴的......各位大大具体翻译几个
吁蒋胆宁: 你举得例子里,"与"都是介词“和”和“同”“与”的意思,本义.这个我非常确定. 每句给你简单翻译一下吧. 1.苏轼 和 客人一起在赤壁之下泛舟游玩 2.而我能...

承德市13026364497: 童趣中的所有文言虚词怎么解释?急救! -
吁蒋胆宁: 1、之: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助,的.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助,的. ③心之所向: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④昂首观之:代,代眼前的景象. ⑤项为之强:代,代长时间抬头观察. ⑥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⑦为之怡然称快: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