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姓什么堂口?

作者&投稿:闵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冉姓氏的来源~

冉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

寻根溯源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 种(冉 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 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得姓始祖 冉季载。名载,字季。西周王族,周文王第十子,武王同母弟,最少。武王克商灭纣后,大封诸侯,将其少弟封于冉。因季载有善行,成王时被举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室的重臣,他辅佐成王,广有令名,是周初著名的王室领导。他的后代,以其封国为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古冉国所在地有众多版本,有说在今湖北荆口,有说在今湖北荆门,也有河南平舆、河南开封、四川茂县之说。虽众说纷纭,但我们通过冉姓在周初得姓之后的当时史料判断,整个冉姓家族却主要是活动于现在的山东境内。在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五名冉姓弟子,并称圣门五贤。他们是:冉求、冉孺、冉雍、冉耕、冉季,个个出类拔萃,千古流芳,而且他们五人统统都是鲁国人,是故后世冉姓郡望有东鲁之说。历秦汉以降,冉姓人逐渐由山东播迁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大地,并有一支山东冉氏家族播迁到湖南的溆浦等地繁衍,后昌盛为当地大族,古代此地属武陵郡,故后世冉姓有以武陵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今河北临漳的冉姓也呈现出族大人众的兴旺局面,昌盛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魏国的冉闵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另据《华阳国志校注》所载,夔州、开州西南夷首领多冉姓。唐宋之际,还有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冉实、冉祖雍父子以及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冉安昌见诸史册。唐末五代时,有重庆之冉姓播迁贵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以后的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河南、山东之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 如今,冉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重庆两地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贵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

郡望堂号 冉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东鲁郡,泛指今山东济南、泰安、衮州等地;2、武陵郡,汉代置郡,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3、魏郡,汉代置郡,治所在邺县(故城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武安以南,涉县以东,山东冠县以西,河南滑县以北地区。

堂号:“南面”、“武陵”、“迎圣”等。

宗族特征 1、冉姓分出了沈姓,沈姓又分出叶姓。2、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所载,明清两代冉姓进士共计十四名,其中四川、重庆两地有六名,河北三名,贵州两名,河南三人均为中牟人,这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当今冉姓分布之特征。

名人精粹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曾为季氏宰。冉季:字子产,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称,后得恶疾而亡。冉雍:字仲弓,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出身贫寒,有德行。孔子以为可任诸侯治民之官,后曾为季氏宰。冉孺:一作冉儒,字子鲁,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敏于学。勤于问。冉瞻: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十六国时后赵大臣,石虎养子。有勇力,骁猛善战,以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冉闵:冉瞻子,十六国时冉魏建立者。幼果锐,善谋策,勇力绝人。穆帝永和五年,季龙死,他利用石氏内乱,夺取后赵政权,建立魏国,史称冉魏。三年后,为前燕所败,被俘而死。冉安昌: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唐代大臣。隋末据巴东,高祖初归唐,为招尉使,官至潭州都督。冉实: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唐代官吏。弱冠登进士第,累迁并府参军。中八科举,授绵州司户,转扬府仓曹。又举四科,除益州导江令。所任有能名,官至河州刺史。其子冉祖雍亦出身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后因倡饮省中,被赐死。冉 、冉 :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宋代名士。兄弟二人同俱文武才,辟召不起。余 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兄弟俩遂去进见,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冉通: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明代官吏。洪武三十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兵科都给事中。面折廷诤,颇有直声。好学问,读书不辍。冉觐祖:河南中牟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年乡试第一,康熙三十年三甲第十三名进士,授检讨。有《四书五经详说》、《阳明疑案》、《正蒙补训》等。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一次突围中阵亡。其侄冉天元继为元帅,继续反清,部众盛时达十万以上,攻杀清军猛将朱射斗,与诸部首领大会南充,威震一时,后在江油被德楞泰所擒,遇害于成都。

没有历史记载冉姓和什么姓是世仇。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著名的大夫叫叔山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力士,与百步穿杨的神箭手养由基同为楚共王熊审的属下。
发生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五月晋楚两国之间的“鄢陵之战”中,楚军败北,连公子熊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当晋军大肆追赶楚军时,叔山冉只身殿后,反扑晋军,抓起追在最前面的晋军士兵当武器投向晋军新军佐郤至身旁的一辆战车,把车前的横木都击断了。晋军上下见叔山冉如此凶悍,皆骇然停止追击,使得楚军安全退兵。
叔山冉的后裔子孙形成两支姓氏,一支仍以父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为冉氏,叔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山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有一支山东冉氏家族播迁到湖南的溆浦等地繁衍,后昌盛为当地大族,古代此地属武陵郡,故后世冉姓有以武陵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今河北临漳的冉姓也呈现出族大人众的兴旺局面,昌盛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魏国的冉闵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另据《华阳国志校注》所载,夔州、开州西南夷首领多冉姓。
唐宋之际,还有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冉实、冉祖雍父子以及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冉安昌见诸史册。唐末五代时,有重庆之冉姓播迁贵州。
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
明末满清军队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以后的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河南、山东之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
如今,冉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重庆两地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贵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

天中国有好几百个姓,每个姓都有自己的家族的起源,都有每个堂口,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副业,爷爷奶奶的描述还要查阅资料,或者根据你们家的家谱来就能知道了,因为每一个家婆都会排个几个辈分。


潘氏堂口是什么?怎么徐州地区滴是荣阳堂啊
我们淮安这边潘氏的堂口就是荣阳堂,老祖宗在荣阳当过县令,然后起的。你要姓潘并且是荣阳堂的,那说明我们是一家。

吴氏家神堂口对联
泰伯兆基开大姓;延陵望族沁芳名。——泰伯:吴姓的得姓始祖。延陵:吴氏堂号。延陵望族,世家第一;梅里嘉声,至德让三。——全联典自春秋吴泰伯事典。孔子称其有“至德”,被后人奉为“至德让三”,《史记》列为世家第一。画圣丹青挥妙笔;作家浪漫写西逰。——上联典出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誉“...

姓胡的是什么堂口
狐仙堂

...与淮阴交界李姓辈分志、继、前、仁属于哪一个堂口的?我是仁字辈...
陇西堂:志、继、前、仁、先、传、后、士、久、立、齐、业、长、远、于、家

堂口仙卑是指什么?
应该是日语谐音,等于“塔子(?)”前辈——因为“日语”的姓氏和名字读音比较多样,所有只能肯定后面的“仙卑”是“前辈”(学长、学姐、大哥、大姐……等含义),前面的“堂口”应该是名字或姓氏

堂口大印上刻什么字
堂口大印上刻的字一般是:“堂”或者“堂号”,加上堂主的姓氏。

英谈村的民俗奇事
探查英谈历史,英谈村的宅院中没有农耕社会家庭中敬祭的各种神龛神码,而坐落在村中央的四大路姓堂口在人们心目中却充满了神秘和敬崇。逢年过节大家都到自己所属的堂口去献香祭祖,红白喜事由堂口主持人帮助操办,家庭纠纷由堂口主持人调解。堂口是英谈人的圣殿,也是村民血缘相传的链条和源泉。这种习俗...

孙姓是什么堂口,比如李姓是陇西堂,
映雪堂、富春堂,前者出自孙康映雪,后者出自兵家孙武,另有平治、乐安、安庆等等。

...而我自己是声字辈的。我想问下你们的堂口是什么,
你好!我也是声字辈,家声振玉堂

仙家立堂口怎么写堂单
堂单的书写格式有一定的规矩和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堂口的名称:通常由某家仙堂或某省某市某地某仙堂等组成,以表明该堂口的名称和来源。2、神灵的姓名和官衔:在堂单上,需要书写各路神仙的姓名和官衔,以便让神灵在降临时能够准确识别。3、仙家的座位:在堂单上,需要绘制出各路神仙的...

来凤县13745931567: 古代有没有姓“冉”的名人? -
谏官抗宫: 冉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高阳氏,是帝喾之后,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 2、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十子季载,武王封之于聃(今河南新郑,一说为四川茂县),称聃季载,以有...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氏家族的祖先是谁? -
谏官抗宫: 冉季载,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周武王同母的弟弟.周武王打败商纣后,大封诸侯,将冉季载封于冉.因为冉季载很善良,周成王的时候被任命为司空,主管军事,成为周王朝的重臣.他的后代,便以其封国为姓氏,称冉姓,并尊冉季载为得姓始祖.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姓的来历
谏官抗宫: 冉(R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高辛氏,是帝告之后,帝告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2、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以邑名为氏.据《姓氏寻源》记载,文王第十子季戴,武王封之于[冉阝](Nuó ...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氏有多久历史?从什么朝代延续至今?
谏官抗宫: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 种(冉 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 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姓怎念 来源是那省? -
谏官抗宫: [rǎn] 冉姓来源有五:1、出自姬姓.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故城在今湖北荆口县那口城),春秋时灭于郑,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2、据《元和姓纂》所载,相传高辛氏(即帝喾)之后有冉姓.3、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楚大夫叔山冉之后,以名为氏.4、据《汉书·颜师古注》所载,唐时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土著多此姓,皆冉种(冉为汉时西夷所建古国,其后或以冉为姓).5、出自他族.汉时西夷冉族,居于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一带,其族人以族名为姓;今鄂川湘交界地域之土家有此姓.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氏家族族谱里有德,永,兴,这些字辈的吗? -
谏官抗宫: 北方冉氏通用字辈:“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注:与孔子世家字辈一样. 南方冉氏通用字辈:“守文世胜惟思贵万载如应兴附山秀政...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氏祠堂哪里有 -
谏官抗宫: 在禹州市、神垕镇呢.那里有个冉氏祠堂.是是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氏起源 -
谏官抗宫: 1、 出自高阳氏,是帝喾之后,帝喾为炎帝部落首领,其下由八个部落组成,其中有冉姓,世代姓冉.2、 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文王第十子季载,武王封之于聃(今河南新郑,一说为四川茂县),称聃季载,以有令名于天下而辅佐...

来凤县13745931567: 姓氏“冉”的起源与发展. -
谏官抗宫: 冉姓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冉姓出自姬姓.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个儿子名叫季载,是 个很有才干的人.他的哥哥周武王打败纣王,建立西周以后分封天下各路诸侯,将他封在聃 (亦做冉,在今湖北省荆门县一带),称为冉季载.冉季载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称为 冉氏,世代相传,是今天冉姓的最早起源.春秋时候楚国有个人叫叔山冉,在朝廷里面做官 ,家族很昌盛,他的后代中有的以叔山为姓氏,有的以他的名冉字为姓氏,这是今天冉姓的 又一起源. 冉求,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 子认为他是个治国的人才.

来凤县13745931567: 冉是不是稀有姓氏吗? -
谏官抗宫: 是,这个姓氏很少的.冉,读音rǎn.1、龟甲的边.2、毛、枝条等柔软下垂,如"柳枝~~";慢慢地,如"月亮~~升起".3、 姓.部首笔画部首:冂部外笔画:3总笔画:5异体字: 冄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