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认真:李叔同的三个极致身份

作者&投稿:康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2020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幅四字行书斋号“愿无尽室”最终拍出了1300万的天价。

一个字325万。

这副字的作者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的旷世奇才、艺坛先驱,更是一代律宗高僧。

就连桀骜不逊的张爱玲,也拜倒在他的脚下:“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李叔同于1880年出生于天津,祖父李锐经营盐业与银钱业。其父李世珍,32岁考中举人,与李鸿章交情不浅,曾任吏部主事,后来辞官承父业,成为当地的巨富。

李叔同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李家雄厚的家业,不仅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培养他诸多的艺术爱好,凭借出类拔萃的艺术天赋,他驰名于上海滩,结识了十里洋场的名流人士。

然而,同兄长期望他能够学习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相比,他对当时被视为“贱业”的戏班子更感兴趣。

加上正值青春年少,情窦初开,对女性有着别样的喜爱。15岁时的他,经常流连于戏院,追求各种风尘女子,写下了诸多“艳诗”,足见他文学之才华,心性之风流。

17岁那年,他在上海“天仙园”遇见了坤伶杨翠喜,一眼万年。

杨翠喜生就一副好嗓子,十六岁时一登台便艺惊四座,成为红遍京津的梆子名旦,迷倒了一大帮人,其中就有风流才子李叔同。

李叔同每天晚上都去为杨翠喜捧场,散戏后便提着灯笼陪她回家。

李叔同工诗、善画、善歌唱、懂音律,每次都为杨翠喜解说戏曲历史背景,指导她唱戏的身段和唱腔。

郎才女貌,志趣相投,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在李叔同心中,杨翠喜就是可以共度一生的红颜伴侣。

名门之子岂能结交戏子?见李叔同迷恋杨翠喜,李家赶紧为他物色了结婚对象,门当户对的津门茶商俞家五小姐俞蓉。

俞氏比李叔同大两岁,眉目端正,知书达礼,但李叔同坚决不同意,他憧憬的爱情是心灵契合。

但李母以死相逼,加之二哥李文熙答应他,只要娶俞氏为妻,就可以拿出30万家产让他出去自立门户。

为了不让母亲伤心,也为了自由,他选择放下杨翠喜与俞氏结婚。

后来,李叔同想方设法联系杨翠喜,但是寄出的书信始终如石投大海,一段美好的初恋无疾而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首《送别》是李叔同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名作。

李叔同20岁时,曾与许幻园等五人义结金兰,号称“天涯五友”,交情笃深。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天气寒冷至极,上海一派荒凉枯寂。

许幻园站在李叔同家门外,向李叔同喊话道:“叔同兄,我家破产了,咱们后会有期吧!”说完挥泪告别,连李叔同的家门也没有进去。

此时的李叔同,望着昔日好友渐渐远去的背影,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一念之间,离愁笼罩的心又增添了深沉的思念。

直到许幻园的背影消失,李叔同才回过身,把门紧紧地关上,满含热泪写下了《送别》。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

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

他在1907年的春节演出了中国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

他是中国油画鼻祖,是最早在中国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第一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

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编辑了《木刻版画集》,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

……

后人统计,由他在中国首次引进或开创的各类第一,多达近二十项,还培养出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和音乐教育家刘质平两位高足,堪称卓越的文艺先驱。

在书法领域自视“字不好,但写出来的字没什么毛病”的鲁迅,在得到李叔同的一副字后,也忍不住赞叹道:“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得李师手书,幸甚!”

1918年春,杭州虎跑寺外,一位年轻的日本女子,哭喊着丈夫的名字,珠泪横流。

“你出家我怎么办?为什么要我回日本?”

“你有医术,想必回国生存不难。”僧人摘下手表,留给她作纪念。

“叔同!叔同!”

“请叫我弘一。”

“弘一,请你告诉我,什么是爱?”

“爱,就是慈悲。”

“你慈悲对世人,为何独独伤我?”日本女子悲戚责问道。

僧人默然。

这位在虎跑寺大门外苦苦哀求的日本女子,正是李叔同的第二任妻子雪子,面对李叔同近乎冷酷的决定,她无力改变,只能悻悻离去。

李叔同最终皈依佛门,跟他出生在一个信佛的家庭有关。

早在13岁时,他就写下了“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诗句,似乎比同龄人更能看透物质世界的虚无。

1916年夏天,李叔同偶然看到一本介绍断食可以达到修身养心目的的杂志。因为自身抑郁和神经衰弱的关系,又在好奇心以及自我拯救愿望的驱使下,他前往杭州虎跑寺坚持断食17天,并每天坚持写《断食日志》,记录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心境变化。

17天过后,李叔同开始吃素,感觉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这个经历为他两年后正式皈依佛门带来极大的信心。

两年后,李叔同斩断世俗情缘,从此芒鞋布衲,托钵空门。

学生曾经问他:“老师为何想要出家?”

李叔同淡淡道:“无所为。”

学生继续问:“老师难道忍心抛弃骨肉?”

李叔同答:“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不抛弃怎么可能?”

此后24年间,李叔同再未与妻儿相见,也没有任何联系。世上再无李叔同,只有一代名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弘传失传数百年的南山律宗,且自身持戒精严,而被尊为振兴律宗一代祖师。民国四大高僧,释弘一位列其中。

临终前,弘一法师召弟子入室,嘱咐弟子在火化遗体后,记得在骨灰坛下放一钵清水,以免过路的虫蚁烫死。

弥留之际,他告诉身边的妙莲法师:“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并留下绝笔,那就是至今仍令世人怅然思索的四个字:悲欣交集。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评价其师道:“人生的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也。”

在俗为民国四大才子,在僧为南山律第十一代祖师,李叔同都以认真的态度,将每一段人生书写到极致。


我理解的李叔同
南山律宗自南宋之后就失去了真传。李叔同以半生之力,对律藏进行整理、编修,并携带南山律学三大部的内容云游讲道,使失传几百年的律宗得以再度发扬,是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从做人、做事上讲,李叔同是一个追求极致的人,每一件事都极为认真,所以他才能才华横溢,日语讲的好、听戏、写诗、绘画、出家、...

人生三层楼-读懂了弘一法师李叔同,你就读懂了人生。
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世界就不过这三种人。在谈及弘一法师的时候,丰子恺说: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

李叔同的代表作有哪些?
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备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李叔同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也得做出自己的特色。

弘一法师最有名的三句话
一、弘一法师曾言:“凡事不认真不收其效,不严肃不成其事,不献身不明其志。” 这句话强调了在任何事情上,都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只有严肃认真,才能将事情做到圆满。不全心投入,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二、法师亦云:“自责之外无胜人之术。” 这意味着,要在竞争中超越他人,首先要自我...

李叔同前半世的故事
2、1884年(光绪十年甲申)5岁在天津。8月5日,父病逝,终年72岁,叔同跟母亲在李家的处境更显尴尬。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李叔同小时候难免有一些自卑倾向,他沉默寡言的性格,就这样形成了。3、1885年(光绪十一年乙酉)6岁从仲兄文熙受启蒙教育。7岁从文熙学《百孝图》《返性篇》《格言联璧》及...

弘一法师鞠躬的故事
李叔同非常认真地说:“那就自杀,不能欺骗学生。”夏上有老下有小,犹豫了一天,还是采取了别的办法。,刘质平是李叔同的音乐传人,在 日本 留学无经济来源。为帮助弟子并使他放心,李叔同认认真真给弟子写了一封信,细报自己的收入和支出,让刘质平吃了定心丸。李叔同后来出家做和尚,出家前,...

问一下李叔同的生平
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弘一大师入佛初期,除了阅读僧人必读的经典,其进修博览而广纳。何况,他原是个对任何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认真彻底的人。做了和尚,在佛学思想方面,自然...

用勤奋,毅力,成功这三个词编一个小故事,要求字数在150字左右
又一次,一个学生在走图画教室时,大声喊到:“李叔同哪里去了?”他不知李老师就在隔壁。请想,那个时代很讲师道尊严,直呼老师名字,一般老师接受不了甚至会大发雷霆。可李叔同只是和平时一样平静地问:“什么事?”而那个学生早已跑远了。当时一师有个训育主任对学生态度粗暴,学生们普遍反感。有...

弘一法师简介 弘一法师的故事
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恺对老师的出家表示理解。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为3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宗教徒做人很认真,对他们来说,物质欲、精神欲都不能满足他们,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以丰子恺的了解,李叔同就是这样的人。 李叔同出家之后成为弘一法师...

“唐代三大诗人是谁?”从浪漫才子到一代高僧李鸿轶舒同大师简介_百度...
丈夫把手表送给妻子作为告别纪念品,并安慰她说,你技术很好,回到日本不会失业的。岸上的人们看着渐渐远去的船,不禁潸然泪下。船上的人没有回头看一眼。这是1957年3月7日《文汇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我也想谈谈李叔同老师》。作者黄炎培老师是童叔叔的老朋友,现代教育家。他写了一个场景,...

枣庄市18073584243: 怀李叔同先       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即后来的弘一法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 -
仍瑾拜唐:[答案] B,D

枣庄市18073584243: 求一篇关于对李叔同的200字的评价! -
仍瑾拜唐:[答案] 所以,对于李叔同的出家,正如丰子恺在《我的老师李叔同》一文中所说“李先生的放弃教育与艺术而修佛法,好比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不是可惜的,正是可庆的.”因为,无论他是所在.他自己就是一丛菊,一片霞,一轮月.一月当空,千潭齐印,...

枣庄市18073584243: 高一课文《怀李叔同先生》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认真 -
仍瑾拜唐: 1,、在他教学的时候,气氛很严肃,教课认真. 2、他凡事要做就做彻底,比如他到日本留学时.完全一个留学生的样子,从外表到思想. 3、回国后,做教师,变得更彻底.佯装不穿,穿灰布袍子,处处表现出当时的环境与思想. 4、学道就断食十七日,也是认真的表现.

枣庄市18073584243: 丰子恺的怀念李叔同是什么线索贯穿的?
仍瑾拜唐: 两个方面可以把握:1:时间线索,李叔同由翩翩公子到留洋学生再到教师居士以至于弘一法师,突出表现其做事认真努力.2:人生的不同方面,重点也是在于突出李成蹊先生的做事认真,一丝不苟

枣庄市18073584243: 读李叔同故事有感400字 -
仍瑾拜唐: 翩翩公子、留学生、教师、道人、和尚,这五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名词,却构成了李叔同先生从富家子弟到弘一法师的全部历程.而且每做一种人,都做得十分像样,因为他认真去做了.有人说,弘一法师的成功源自他天才的大脑,而并非是认真.笨人用功,即便是认真也没用!也许吧!还记得爱迪生的名言吗?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对他本人而言,可真是一句至理名言.爱迪生没上过几天学,在校时被当作“低能儿”.母亲在家教他,可他会做出孵小鸡的蠢事.应该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低智商儿童.可他诸事认真,痴迷于自己的研究发明.他永不言败、屡败屡战,终于叩响了成功的大门,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枣庄市18073584243: 怀李叔同先生读后感 -
仍瑾拜唐: 怀李叔同先生读后感读完《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文章后,我便浮想联翩:人生的舞台光芒四射,我们会出演许多个角色:孩子、学生、朋友 、家长……如何扮演好每个角色,只有简短二字——“认真”这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李叔同先...

枣庄市18073584243: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要出家? -
仍瑾拜唐: 关于李叔同为什么要出家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只能说是天性使然.这与李叔同从小的经历和环境以及个人修养是分不开的.在其弱冠之年,已经是一个精通书画戏剧金石音乐的全才.或许出家做和尚是很早就在心里萌生的念头.比如说在李叔同的挚友夏丏尊先生看到李叔同的言行举止无一不像一个和尚,而与他的职业,老师格格不入的时候,就生气的对他说,“你这样子,还不如索性做了和尚!”李叔同微笑不语,其实在他心中早就有了坐和尚的想法. 所以说李叔同出家的原因是看破红尘也好,弘法救国也好,在尘世的精神所得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也好,这都是片面的.要是有一天,我们自己也做了和尚,别人问你为什么要做和尚,你也把原因说不全.

枣庄市18073584243: 丰子恺说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缘故,请结合本文,分析他这么说 -
仍瑾拜唐: 李叔同先生很有权威是因为他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正因为如此,丰子恺会在学校有权威,必定他俩是有一定的关系.具体你再好好看看文章,能帮助你的只有这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