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作者&投稿:皮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网文】不论是古代诗人或现在的文人,往往都喜欢用“豆蔻”来比喻少女。如宋朝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及明朝许自昌《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怜。”那么,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此外,豆蔻又作为白豆蔻种子的俗称,可作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
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
,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豆蔻,也可写作“荳蔻”。
另外,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荳蔻年华”
,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
,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又称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
,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
。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
,又“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而女子到了出嫁年龄称为“摽梅之年”
,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梅,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
女子二十岁称为“双十年华”、“桃李年华”
。双十就是二个十,即二十;又二十岁正如桃花、李花盛开时的艳丽动人。另女子二十四岁称为“花信”
,每年春天,花开季节所吹的风称为“花信风”
。小寒至谷雨,四个月共有八气二十四候,每气有三番,每候有一种花的信风,故又称为“二十四番花信风”
。因此,古人认为要吹过“二十四番花信风”才会进入夏季。

古语年龄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及笄仪式
垂髫: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髫”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三四岁),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则又指出嫁的年龄。《聊斋志异·胭脂》:“东昌卞氏,业牛医者,有女,小字胭脂,……以故及笄未字。”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老者便对布库里雍顺道:‘小女伯哩年将及笄,如蒙不弃,愿附姻好。’”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用为指代成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束发一般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豆蔻”也被称为“含胎花”,豆蔻花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

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的诗。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因此,前人也曾有注解:“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原来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处女。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红豆蔻花为最美,其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清人诗云:“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枝。”指的就是它。后世吟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种寓意。



古人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女子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特殊叫法。女子十三、四岁称为“豆蔻年华”,典出唐朝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称为“及笄”,古代女子年满十五岁而束发加笄,表示成年,又称笄年。据《礼记·曲礼上》载∶“女子许嫁,笄而字。”是说,女子成年许嫁才能命“字”,故女子尚未有婚嫁之约,称为“待字”。

女子十六岁称为“二八年华”、“破瓜”、“瓜字初分”。二八是指“二个八的年纪”,又“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成二个八字,八加八就是十六。而女子到了出嫁年龄称为“摽梅之年”,取自《诗经·召南·摽有梅·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摽梅,原意是指梅子成熟后从树上掉落。



不论是古代诗人或现在的文人,往往都喜欢用“豆蔻”来比喻少女。如宋朝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及明朝许自昌《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怜。”

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此外,豆蔻又作为白豆蔻种子的俗称,可作为调味品、芳香剂、芳香兴奋剂、驱风剂等。

豆蔻子有辛辣香气,可入药。

豆蔻约一丈多高,在初夏开花,秋季结成果实和种子。豆蔻花未大开时就显的非常丰满,故俗称为“含胎花”,因此也就成为少女的象征。

豆蔻一词,典出唐朝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意思是说,姿态轻盈举止优雅正是十三年华,就像二月初枝头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看尽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人,卷起珠帘故作娇俏的美女没有人比得上她。

这是杜牧在扬州期间,写下了这首诗赠给一位歌女。诗中用早春二月初树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喻十三岁的少女。因此,豆蔻后来就被用来专以形容十三、四岁的年轻美少女。豆蔻,也可写作“豆蔻”。




李煜 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
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 4、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秋季南来,所以古人常以之作比,表示对远离故乡的亲人的思念。唐代白居易《赠江客》中有诗句: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5、帘:帷帐,帘幕。风月:风声月色。 赏析: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

在古诗文中鹤是代表什么意象
三、神仙 鹤与神仙既然有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诗文中"驾鹤"的意象,也往往有"神仙"的寓意。例如南北朝诗歌中何召《游仙诗》、鲁范《神仙篇》、释慧净《英才言聚赋得升天行诗》等。 答案补充 四、君子 由于鹤的形态是长颈、竦身、顶赤、身白,给予人一种清高的感觉,所以鹤很早就被人认为是有...

求解:“西楼”在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何含义?
西楼、西窗及其西厢房也就成了古代文人诗文中传承下来的表达相思哀怨的凄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西楼”这个意象,点击网络搜索一下发现,“西楼”一词最早见于六朝诗歌中,南朝宋诗人鲍照的《玩月城西门廨中》一诗中有“始出西南楼,纤纤如玉钩”语,稍后于鲍照的梁朝诗人庾肩吾《奉和春夜应令》诗中...

从古代诗文中找出古代地理概念的诗词和文章
——清 谭嗣同《狱中题诗》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毛泽东 《清平乐·六盘山》古时,山脉往往是保家卫国的重要屏障,许多重要战事的发生地都和山脉有关,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常把满腔的抱负寄托在青山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芩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夜来...

玉的象征意义
古代人们佩玉,主要不是简单的装饰,不仅仅是表现外在的美,而是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和自我修养的程度,也就是表现德,同时还具有体现人的身份、感情、风度,以及语言交流的作用。古代君子必佩玉,也即要求君子时刻用玉的品性要求自己,规范人的道德,用鸣玉之声限制人的行为动作。

及笄是指多少岁?
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及笄之年指的是女子年满十五周岁。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出自《礼记·内则》,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发簪,及笄也可以理解...

求解:“西楼”在古代诗歌中究竟有何含义?
2020-03-21 谈谈西楼在古典诗词中有哪几种含义? 2007-06-15 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常在古诗中出现西楼?急急!!! 44 2007-02-06 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诗词中常指的送别之处:A劳劳亭 B西楼 C... 4 2020-09-12 常见的十个意象有哪些?表什么意境? 2017-04-11 为什么古代的人都常在古诗中出现西楼 7 2006...

古代男女年龄都称什么?
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3、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4、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5、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放鹧鸪词
1、鹧鸪:鸟名,其鸣声凄切,如言行不得也哥哥,古代诗文中因常用它作为劝阻出行的象征。 2、陌:田间道路。征人:出门旅行的人。 3、关山:泛指关隘山川。古乐府《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赏析: 这首诗题为《闻鹧鸪》,借旅人听到鹧鸪啼鸣声起兴,托意深远。前两句写景。夕阳西下,暮霭渐沉,已是傍晚...

怎样来欣赏五代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这首词?
(3)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唐代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中有“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诗句。(4)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其叶经秋季而变为红色,因此称“丹枫”。古代诗文中常用枫叶形容秋色。丹:红色。(5)塞雁:塞外的鸿雁,也作“塞鸿”。塞雁春季北去...

宁明县13018649292: 为什么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 -
独江欣圣:[答案] 【网文】不论是古代诗人或现在的文人,往往都喜欢用“豆蔻”来比喻少女.如宋朝陆游 《小园春思》诗:“小轩愁入丁香结,幽径春生豆蔻梢.”及明朝许自昌《水浒记?联姻》:“拥鸳衾梦绕巫山,但豆蔻含胎可怜.”那么,豆蔻,...

宁明县13018649292: 杜牧为什么用豆蔻形容少女 -
独江欣圣: 那么,为什么古代诗文中常用“豆蔻”比喻少女?豆蔻,是一种植物,其种类有草豆蔻、白豆蔻、肉豆蔻三种.一般用来专称白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像芭蕉,叶厚,果实状似葡萄,种子像石榴子,黄色,有辛辣香气,可入药.此...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为什么将豆蔻比成少女 -
独江欣圣: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复制的

宁明县13018649292: 为什么用“豆蔻”比喻少女?
独江欣圣: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的名称,亦称白豆蔻、圆豆蔻、含胎花.而用 “豆蔻年华”来指代十三四岁女孩子,这种称法源于唐代大诗人杜牧在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赠别》诗,其中写道:“娉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诗中形容一位柔弱美丽的少女13岁左右,好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 诗人之所以用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大概是因为豆蔻的两个特点:其一,它的花蕊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尤其以红豆蔻花为最美),被古人视为爱情的象征;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因此还有“含胎花”之称,与少女的形象有相似之处.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年华有什么深刻意义,为什么人人都用这个词? -
独江欣圣: 一则这个词语有文学感,读起来优美,形容贴切,我个人觉得似乎还有些伤感,很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 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豆蔻是一种多...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这个词的出处是什么啊? -
独江欣圣: 希望采纳《赠别·其一》 作者: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注解】:1、豆蔻句:喻处女,后因称十三四岁女子为豆蔻年华.【韵译】: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评析】: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年华中"豆蔻"指什吗 -
独江欣圣: “豆蔻”是从上述植物引申出来的意思,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处女而言.这源自唐代杜牧的《赠别》诗中有“婢婢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大意说柔弱美丽的十三岁多的少女,像是二月初起刚发芽的豆蔻梢头的嫩芽呢.看,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独江欣圣: 植物简介 [编辑本段] Fructus Amomi Rotundus 别名 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 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杜牧《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的本意是什么?古代称什么为豆蔻年华 -
独江欣圣: 豆蔻是种植物 【文学】古代所称的“豆蔻”是指女孩的年龄段(十二三岁) 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杜牧《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姜夔(葵kuí)在《扬州慢》词中说:“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出自杜牧的《赠别》一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在三十多岁时“落魄扬州”,时作冶游,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诗赠给一位少年妓女,诗中的“十三余”明白无误地确定为十三四岁的少女,一如豆蔻的含苞待放,这个比喻十分确切生动.

宁明县13018649292: 豆蔻是什么意思? -
独江欣圣: 女子十三四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女时代为"豆蔻年华"). 杜牧有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唐代诗人杜牧著名《赠别》一诗中把十三岁的美少女比作豆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